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第145章

作者:不曾见秦时月

  有了今日鼓励流民开垦荒田之政,再加上柳白昨日命曹参做的那些个动作,至少明年,百姓不会有吃不起粮的事情发生了。

  对于柳白,始皇陛下也是多了几分赞许之色。

  深居高位,在战争即将到来之时,一个满脑子想着战功的人,居然心中想到了战争对于百姓的影响。

  这小子今日,连始皇陛下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

  而后,朝堂之上对于匈奴的看法出现了激烈的争吵。

  关于战匈奴这件事情,分为两派,激进派和保守派。

  激进派认为,待到大秦恢复气力,就应该将匈奴这帮狼崽子全部杀光!

  而保守派则认为,激进派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于保守。

  当然,这些没有意义的嘴炮,柳白连听都懒得听。

  有必要争论吗?始皇陛下若是没有想好,王贲,蒙恬这两位大将去北方代郡干什么?吹吹风?放放空?

  不过有一点,临阵换将这种大忌,还真就是老秦人喜欢干,还不会出事!

  数十年前武安君白起换将,干得赵括人仰马翻。

  现在始皇陛下又派了蒙恬去干匈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琅轩!琅轩!”

  夜色,匈奴左贤王军,中军一处勉强算得上华贵的营帐之中,一名面色白净,与周遭匈奴人截然不同的中年人梦中大呼。

  梦中与自己面容极为相似的男子泣不成声。

  这个噩梦,做了已有十年!

  “十万日夜十万泪,埋我决绝不死心!”

  "太子,我还有一计,可使大燕,幽而复明!"

  “何计?”

  “献头!”

  “孤的头颅?孤愿意!”

  “不,是我的!”

  那个自小与自己长相神似,代替自己质赵,代替自己受屈辱的堂弟,至死...都在代替自己,甚至连宗族造册上的名字,也被毁去!

  那一日,燕王喜斩下‘自己’的头颅,奉送虎狼之秦。

  而自己...成了大燕唯一的火苗!

  中年人猛然惊醒,手中握着一枚犀角印,掸去自己眼角的泪水,沉声开口:“琅轩....丹必不负你!”

  大燕存国八百二十二年,燕王喜降,城池败落,宗庙尽毁!

  大燕至此,尸骨无存。

  而当年覆国之时,那个温润如玉的偏偏公子如五雷轰顶,沉默良久,满眼含泪,颤抖着对他这个刺杀秦王失败的罪魁祸首太子开口说道:

  “吾...还有一计!”

  自称为‘丹’的中年人死死攥住犀角印,压抑住嗓音,几近嘶吼一般:“琅轩,你这一计,定为史书之最,复燕之光芒!”

  ....

  作者的话:都看得懂吧?

  丹:燕丹。

  琅轩:燕丹堂弟。质赵是他代替燕丹去的,死也是他死的。

  荆轲刺秦失败后,琅轩献计自杀,令燕丹脱身。

  一计令大燕‘幽而复明’。

第177章 阳烨的立场

  “阳老,无需如此客气。”

  阳府,柳白来了之后,阳烨这个大秦著名抠门老头,居然还设宴了。

  就这么一件事,值得柳白在外面吹半年的!

  要知道,即便昔日阳烨那小孙子阳顶天周岁宴,文武百官上门恭贺,这老家伙硬生生准备了一场‘全素宴’,还美其名曰让群臣‘刮刮油’!

  如此行径,令人发指!

  可是柳白今天来,上的菜居然有荤腥。

  “呵呵!自古先人曰,达者为先!”

  “老夫执掌大司农之位已有近三十年,这国库也是贫瘠了三十年,老夫惭愧啊!”

  “来,此酒老夫自罚!”

  阳烨笑呵呵得开口说道,而后将酒盏中那廉价的浊酒端起,准备一饮而尽。

  柳白微微一怔,连忙上前制止,又拿起阳烨案桌上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盏就往嘴边送:“阳老,折煞小子!”

  “阳老为大秦日夜操劳,天下何人不知?”

  “大秦以一国之力征伐六国,固然是我秦军威武之功,但又如何离得开阳老的廉洁把持?”

  “小子敬你才是!”

  柳白将酒盏中的酒猛然倒入口中,而后双目圆睁,差点就吐出来!

  好家伙...这酒也太特么劣质了吧!

  阳烨想要阻止柳白的手凝滞在半空,嘴唇微动,终究没有制止。

  “哎!”

  “其实,若非是你柳白和公子彻生财有道,国库早就撑不下去了,更别说对匈奴用兵了!”

  “陛下雄心,我等为臣的,如何不知?”

  “但这些年不管是休民之政,还是边关设亭工事,老夫处处节制,扯着嗓子摇头,真当老夫是傻?还是通敌扯大秦后腿根儿?”

  阳烨自嘲一笑,摇了摇头。

  面色之上,尽是愧疚之意!

  当年匈奴入侵大秦,王翦大胜之后曾经上书,要一口气将匈奴给灭了,将这草原纳入大秦的版图之中,成为大秦的牧马场。

  谁都能看得出来,当时确实是最好的时机,只要撑一撑,王翦就能成功。

  但是...

  硬生生被阳烨拦下来了。

  因为...

  再打,兵胜而民败!

  养虎为患,阳烨有愧啊!

  柳白微微一怔,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默然不语。

  这位大司农的想法,他如何不懂?

  这位阳老,说白了就是帝国之中节俭持家的老人,哆哆嗦嗦,从门牙缝里面抠出菜叶子都不舍得弹掉。

  今日让他过府,也的确是发自真心实意的感谢。

  不过...

  不知为何,柳白觉得有点心酸。

  史书之上人人看见大秦的功业,却不知道如同阳烨一般的老秦人的难处。

  想到这里,柳白拿起自己案桌上的酒盏,一口饮尽。

  只有浊酒,才能符合自己的心境吧!

  然而...

  这一口酒入喉,柳白懵了!

  清冽,醇香!

  分明同是花香酿的酒坛子,两坛酒天差地别。

  一瞬间,柳白对于阳烨肃然起敬!

  “阳老,直说吧,今日邀小子过府,有何要事?”

  “能办到的,小子尽力去办;办不到的,小子想尽办法也去办。”

  柳白沉声开口说道。

  对于阳烨,他真的不想起什么算计的心思。

  此人作为朝堂之上年岁最高的臣子,无李斯名相之名,亦无王翦煊赫战功,但是...对比这两位贤臣名将,柳白反而更加佩服阳烨。

  阳烨面色微微一震,深吸一口气道:“老夫是与你商谈公子彻一事!”

  此话说出,柳白眉头微微皱起,而后故作疑惑得沉吟道:“阳老是在想着公子彻给国库钱财不妥?.....”

  “柳白,老夫并非与你说什么哑谜机锋,你是聪明人,甚至可以说是官场上最聪明的人!如何不明白老夫的意思?”

  阳烨摇了摇头。

  这一句话说出,柳白就算是想装糊涂,也装不了了。

  “阳老,若是小子没有猜错,您是起了扶公子彻登上储君之位的心思?”

  “看来今日这场酒,价格高昂啊!”

  柳白苦笑连连。

  说实话,朝堂之上,任何人站队,参与到扶哪位公子争夺储君的战争中,他柳白都不意外。

  唯独这位大司农阳烨,柳白觉得他最不会参与。

  但是没想到...偏偏是这位大司农,首先流露出了这份想法!

  “何苦来哉啊!”

  柳白叹了口气,想要饮酒,但还是将酒盏放下。

  这个苦了一辈子,没享受过好事物的老头子,这坛子酒,应当很心疼吧。

  “柳白,老夫今年已经七十有六了,二十岁入仕,当了五十年的官,从地方小吏到朝堂重臣,咸阳宫门外走到麒麟殿,这短短的路,老夫走了二十六年!”

  阳烨洒然一笑:“陛下很好,完成了历代先君的宏愿。”

  “但是...陛下之后,是否还好,犹未可知!”

  “诸位公子之中,老夫原先以为扶苏公子恰当,但是...柳白,是你,让老夫改变了想法!”

  这一番话说出,柳白差点跳起来,鼻子都快被气歪了:“喂喂!阳老,你这是喝点马尿就心高气傲啊!我可没说过扶苏公子什么坏话啊!”

  娘的,这不是诋毁我柳白在暗地里诋毁扶苏公子吗?这个锅,傻子都不背!

  “非也非也!”

  阳烨呵呵一笑:“老夫的意思是,柳白你教出了一个更好的学生!”

  “公子彻的表现,老夫颇为惊叹!巨富面前,他一个六公子,丝毫不为所动。将钱财奉于陛下,此乃孝!”

  “将钱财奉于国库,此乃义!”

  “将盐价硬生生压下来,惠及百姓,此乃仁!”

  “在帝国各地开盐铺,此乃智!”

  “孝义仁智,仅仅售盐一事,便让老夫以为,此人当为我大秦储君!”

  此话说出,柳白嘴角猛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