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走私系统 第72章

作者:君王李

殊不知,唐刀只是唐代军队制式武器刀的一种总称而已。

《唐六典》卷一六武库令丞职掌条记载:刀之制有四唐刀: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可见唐刀是唐代刀具种类的总称,并非一种刀,所以古代没有“唐刀”的说法。

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

横刀:兵士所佩之刀,名亦起于隋。《唐律疏议》卷八卫禁律“诸宿卫者兵仗不得远身”

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其实就是步兵使用的斩马刀)

这四种刀,各有不同的用途。

倭国的武士刀,就是根据唐刀的横刀演变而来的,不过日本的武士刀还有一种,专门准备给自己切腹用的短刀。

李牧觉得那把刀,应该是起源于障刀,有一种说法,障刀是士兵,用来贴身近战之所用的。

障刀最长不过五十厘米,最短十五厘米。

也就是一把匕首的样子,不过唐代的障刀是应该保护自己,贴身近战之所用,倭国的短刀,则是给自己用来切腹的。

骑在马上的李牧,不知道兵部到底会向他采购哪一种刀,也或者四种刀都采购,也或者都不采购。

而是采购一些其它的兵器。

这都有可能,毕竟冷兵器不只有刀的,还有弓箭,戈等,在这里面李牧喜欢其中的一个兵器。

那就是弓箭的箭,后者说是弓箭的箭头。

想来利用现代的技术和设计水准,一定可以将铁制箭头设计成为一款,空气阻力最小的箭头。

再加上机械大批量的压制,李牧可以一次性为大唐,提供百万箭头。

这也不失为一门很好的生意,毕竟在现代也许大量的制作管制刀具,会有一些麻烦。

不过之制作弓箭的箭头,那就另当别论了。

除了这些手上的兵器以外,李牧还考虑过向大唐出售铠甲,比如西方世界的哥特式铠甲,或者是锁子甲等,一些比大唐铠甲成熟,防护性能要强的护甲。

不过最终李牧放弃了,有两点原因,其中一点就是成本的问题,就说现代制作铠甲,那也是纯手工制作。

在现代搭上纯手工制作,那就是价值不菲的玩意儿了。

这不符合利益标准,没准李牧从现代倒腾到大唐的铠甲,还会赔本,毕竟铠甲就要大规模列装军队,才会规模化,利益扩大化。

但是很明显现代制作的复古铠甲,明显拿到古代来,那也是一件奢侈品。

也只有将军一级的才能配备,士兵就不要想了,那样的话,李牧的铠甲也就只能少量的销售。

如果那样的话,还不如不推销铠甲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人为因素了。

思来想去的李牧,一抬头,看到了兵部衙门的牌匾,才知道不知不觉,他已经到了兵部了。

第五十七章 在兵部沏茶(求推荐!)

(有人问群号我就在这里说一下吧,免得你们看不到:486748154)

坐在兵部衙门正厅议事厅中,谈笑风声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两人,透过敞开的厅门,就看到了向里走来的李牧。

两人都相视一笑。

见正主来了,都结束了刚才谈笑的话题,打算仔细打量一下,这个素未抹面的归化子爵。

李牧将马拴在兵部衙门前的,拴马装上,就拿着他的礼物,跟着那个去他府上的官员,进了兵部衙门。

这个大唐军队的中轴地带。

没有想象中的庄严肃穆,或者杀气腾腾,所有人都很忙碌。

前去通知李牧来兵部议事的官员,来到议事厅,到了杜如晦的近前禀报道:“大人,归化子爵已经到了。”

回禀的官员等了一会儿,没有听到回音,只看到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站在那里面带微笑。

于是官员再次低声回道:“如上官没有其他的事情吩咐,下官就退下了。”

再等了一会儿没有回音,这个官员认为杜如晦再无它事,就自己慢慢的退下了。

不去管那个下去的官员,此时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都在打量着李牧,这个大唐新晋的归化子爵。

同样李牧也在打量着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

杜如晦好认,刚才那个引领他的官员,向谁禀报谁就是杜如晦了,只是让李牧不认识的,就是那个和杜如晦站在一起的男人。

相貌倒有一番,昨晚那个前来他府上,送贺礼的长孙冲相似之处,只不过这个更加的老态或者说成熟很多。

李牧暗想这应该就是鼎鼎大名的长孙无忌了。

这些思绪也只是瞬间的事情,在那个官员离开后,李牧就拱手说道:“李牧在这里见过杜如晦大人,长孙大人。”

“哈哈,长孙兄你输了。”说完,杜如晦大笑起来,对着长孙无忌伸出了手。

长孙无忌也是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掏出一枚铜板放在杜如晦的手心上说道:“不愧是杜断啊”

“能赢长孙兄的一枚铜板,杜,甚是开心啊。”接过铜板的杜如晦,宛若珍藏般,将那枚铜板放在了怀里。

原来在李牧还没有来的时候,两人就在说笑中,以一枚铜板为赌注,打赌李牧来了以后,能不能认出他们两个是谁来。

本来长孙无忌信心满满的猜,李牧一定猜不出来,就算猜出杜如晦来,也不会猜出他来。

所以刚那个官员禀报的时候,杜如晦才没有说话,为的就是为难一下李牧。

只是让两人没有想到的是,李牧不仅猜出了谁是杜如晦,还能够准确的猜出杜如晦身边的长孙无忌。

虽然刚才有那个离开的官员,无意中帮助了李牧一把,但是长孙无忌这里,就不可能有什么遗漏的了。

看到长孙无忌给杜如晦铜板,李牧如何不知道,这两个为老不尊的家伙,在拿他打赌。

瞬间脸色就暗了下来。

“哈哈,看来我们大唐的归化子爵生气了。”看到李牧变色的杜如晦,首先打趣起来,向着长孙无忌接着说道。

“长孙兄这主意可是你提的啊,我就说不要以这个打赌,你偏要。”

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没有想到,出主意的杜如晦,到先倒打一耙了,于是反驳道:“克明兄这明明是你先提出来的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