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级导演开始 第240章

作者:章渝

历史上,会铭刻他的名字吗?

“不要说了,这个故事太悲伤了……”

谢含波这样的说道,捂住了他的唇。

她的眸子中充满了喜悦和悲伤,喜悦是她遇到了真正的圣贤,而悲伤。

周围的姐妹们,一个个还在相信沈渔说的三成的机会,可是只有她,在千军万马中拼搏挣扎出来的底层人物,才明白,沈渔根本就是去送死。

她,谢含波当年能够脱颖而出,靠的是一次次巧合的幸运!

“维时回春七年六月十三日,大乾国潭州府举人沈渔流历河西,适寓城内。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于是发心,敬写本草纲目十八卷刊行天下。

伏愿药王菩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林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姐妹们聊天时候,总说他斜着眼睛看大家,可是她却觉得,他的眸子里充满了忧伤。

他把能立下千年基业的帝王之资,为了天下黎民,拱手交出,而那些上位者,又怎么不会把他赶尽杀绝呢?

他做得越好,他死得越快呀,圣人行于世上,就一定要死!

谁知道他是不是隐瞒了什么?

然后,那天晚上,有人悄悄的进入了他的房间。

春宵苦短,何不先快活一番?

虽然外面很冷,但是两个人挤在了被窝里,却很暖和。

至于说被人听到了什么,她一点都不在乎,而他,傻乎乎的,就相信低声那边听不到。

……

十四天后,沈渔出现在了京城。

这比原来预定的计划晚了七天,不过他的心情很好很好。

然后,在太子妃的陪同下,把一份拜帖送到了薛家。

薛家,并不是世家中最强大的,也不是最有名的,但是自古以来诗书传家,做事也公正无比,在读书人的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薛家的宅院,位于城东边,修建的很宏伟,有点类似于坞堡——嗯,在武道高手横行的时代,名臣大将对于自己家的防卫是很重视的。

沈渔拜访了薛家的家主,双方好好的聊了一阵子,沈渔拒绝了薛家家主的拉拢,然后离去。

之后,天子下诏,约沈渔沈渔上殿对答。

“嗯,一切的一切,都到了第二步的时候了。”

来到了宫门前,沈渔凝视着远处高大宏伟的建筑。

“沈翰林,想什么呢?”

有人在沈渔的身旁问道,那是昔日的一位同事。

来到了京城,去了吏部,领了文书,沈渔现在,就是一个五品的翰林了,而且今天得到了天子的恩许,参加朝会,面见圣上。

“只是有些感叹万分而已。”

沈渔叹了一口气,又叹了一口气,天子曾经让一位老太监来见他,说可以私下奏对,但是沈渔表示,一切都可以对人言,希望面见圣上的时候,把一切和盘托出。

沈渔的执拗性子天子也知道,而现在文武百官也在看着,天子最终答应了沈渔的请求,就有了今天的好事。

人家要做朝臣,而不是佞臣,走的是正大光明的正途,而不是当皇帝的心腹。

“是呀,沈翰林真的是才高八斗,当年大家一起在翰林院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表现。”

有人酸溜溜的说道,不过沈渔也懒得理他,这时候能跳出来当然,绝对不是蠢,而是试探自己。

“上朝。”

有太监这样的说道,然后文武百官,一个个的走上了大殿。

今天的朝会,并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相关官员相继汇报了一些东西之后,所有的目光,都落到了沈渔身上。

“臣沈渔,有物敬献。”

沈渔向前一步,把包好的一本本草纲目的简介送了上去。

“臣沈渔,写了此书,请陛下闲暇时间观看一二。”

“沈爱卿,这本书,朕已经看了好几遍,尤其是第十八卷 ,土豆、玉米和红薯,这三样物品,你可知在何处。”

“启禀陛下,这三样物品,在千里之遥的海外,如蒙陛下允许,臣愿意泛舟出海,为陛下找到此物,使得天下安康,万民富足。”

“海外呀……”

听到了这一席话,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天子依旧是叹息了一声。

如果有了这三样东西中的任何一个,那么他就是千古圣君,所谓杀太子的污点,也不足一提。

“有多远,需要多长时间?”

“万里之遥,一个来回,大概要两年时间!”

“万里之遥?”

有大臣站了出来,反问道,“沈先生,你说的是实数还是虚数?”

“实数!”

“很好,万里之遥,整个大乾帝国疆域,南北也不过数千里,你说的万里之遥,在那里?”

“这位大臣,你可知道,我们所在的星球,是一个球体!”

沈渔毫不畏惧的这样说道!

是时候了,让他们好好的了解一下科学!

……

虽然十一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是京城的百姓却闲不住。

作为五朝古都,这座历史名城一次次的扩大,扩建,来自天南海北的人都有,包括黑的、白的甚至各种各样不同东西的人都有。

可是,明目张胆的朝廷上提出来,我们脚下是一个球体,而且这个球体是圆的的人,还真是第一个!

这话一听就不靠谱,不过呢,那个名为沈渔的翰林,还提出了很多佐证,比如海平面,比如山峰,比如球体等等,许许多多的例子听起来也有一点道理。

当然,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三种农作物。

“沈先生会在博文馆,讲述他的故事。讲完之后,就会泛舟出海,为大乾寻找谷物”嗯,这个消息,传了出来,然后无数人都去那边听讲。

……

时间一过十天。

国子监外。

“多谢前辈。”

沈渔对着刀圣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走上了讲台。

他来到了京城后不久,盗圣和刀圣两位高手,也来到了京城,他们公开出现在沈渔的身边,并且昭告天下,谁要是敢伤害沈渔,就是他们的敌人。

同样,据说江南的黑莲教,也遭到了各种打击,那是青城双老联合一些人做的,他们警告黑莲教的手段就是,先杀你们的人再说。

江湖汉子们,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他们更加希望国泰民安,大家都有一口饭吃上。

沈渔的脚步,一步步的向着高台上而去,今天,他讲述的是世界综述。

几年前,沈渔还是蓝星的一位社畜的时候,遇到了从天而降的永乐大帝,嘴炮了一阵子之后,永乐大帝带着沈渔的话回到了大明,然后,新时代开始了。

沈渔随后穿越到了大明,他自然好好的读过历史,了解了大明那些年做过什么事情,以及怎么样进行改革的。

而现在,来到了这个和大明非常类似的世界!

虽然地名、历史什么已经面目全非,包括有些河流湖泊都有所不同,但是这是很正常的,一次决堤,一次改道,都会有这样的情景,所谓的历史名人更不会出现大规模出现了,一次改朝换代,很多东西就完完全全的不一样。

在林州城的那些日子里,沈渔阅读了许许多多的地里山川,尤其是洋流、海洋、气候等情况,很惊奇的发现,这就是另一个蓝星,而且,真是有点类似于大明的时代,只不过大乾替代了大元!

我可真的感谢天残门你这个模拟器呀,给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新手村!

那么,现在怎么讲课?

大明帝国无数的研究资料,世界各国汗牛充栋的科学文献,沈渔虽然只看了一点点,能记得的也只有一点点,而且都是大致脉络等等,可是……他现在就是这个世界的圣贤。

大明那边,不但是小马过河,而且是一群一群,成群结队的飞禽走兽,过河了三百年,淹死踩死无数的过河,还不停反思研究当年的问题所在!

那是正儿八经的历史,沈渔只要按照当年这么做的来做就行了。

“今天,我讲地理学。”

……

皇宫中,六十岁的天子,脸上和橘子皮一样。

七年前,依靠着秘术,侥幸等,让他身体得以康复,可是,任何看到他的人,都有一种,这个人精气神已经完蛋了的感觉。

当然,不会有人这样的对他说的,大家只是围在了他的身边,说着各种恭维的话。

“沈翰林,已经安顿好了吗?”

天子悠悠的问道。

“已经安顿妥当了,他住在了城东,安全方面,杂家一定会保证他的安全。”

说话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监,也是魏公公的干爹,他是天子最信任的人,包括太子之死,也是他亲自查验确定无误的。

“嗯。”

天子淡淡的点点头,却想起了前两天,在大殿上的奏对。

“臣无意中,得到了一些知识,愿一一道来。”

沈渔在大殿上,毫不畏惧的看着他,看着朝臣,那一刻,天子已经明白,这个年轻人想要干什么。

每年,都有不怕死的热血青年,站在了他的面前,那些人……

沈渔也是一样,他已经无畏生死。

他本来能够成为太子的左右,并且安邦定国,可是这一次来,他准备狠狠的打大家的脸。

如果按照他的计划的话。

“好呀,你有什么需求?”

“臣学到的这些知识,很庞杂,而且很多违背直觉,所以我恳请在陛下给我一处可以讲课的地方,大约需要半年时间。”

“沈渔,陛下面前,又岂是你卖弄知识的地方?你如果忠心爱国,就把需要的东西写个折子,然后交给陛下,陛下自会圣裁。”

有人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虽然忠心陛下,却也有一点私心,土豆、玉米包括红薯之物,远在万里之遥,也只有臣能找到。

臣当年有上中下三策,献给太子,如今愿意把中策献上,只求陛下恩准我六个月后,泛舟出海,为大乾求得三样农作物。”

呵呵,那个年轻人这样的说着。

嗯,多好的年青人呀。

“准。”

天子微笑着,点点头。

他的手下,要是都是这样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不求名不求利的人,多好呀。

第250章 全是干货

时间一转眼,又过了几天。

一辆一辆的马车,来到了国子监……旁边的一处院落中。

这里有一座大厅,能容纳上千人,本来是钦天监的地方,现在让给了沈渔。

内卫军一个个检查了来的人的身份,然后把他们带入了大厅中。

京城人爱看热闹,而现在最大的热闹是什么?

自然是沈渔沈翰林和天子的奏对。

宋代时候,皇宫里发生什么,下午就满城皆知,这个时代倒是不是这样,但京城的民众需要乐子,需要热点。

还有什么比得上沈翰林的传奇呢?

一介书生,笑傲王后,金殿奏对,不亢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