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雪姨开始 第220章

作者:师牙

  似乎身下的事,只会是水到渠成,深入人心……

  ……

  转眼电影已经正式下映,韩三屏正因为如此才安排《建国大业》首映。

  而今天是为了庆祝《寄生虫》豪夺戛纳金棕榈,并狂揽六亿票房这个新的荣耀。

  几乎整个华语电影圈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收到了邀请函。

  这场庆功宴,与其说是庆祝,不如说是一场行业地位的加冕礼。

  甚至还被媒体戏称为,华语电影的星光峰会。

  大厅入口处,一条红毯铺展开来,两侧精心布置的白色花艺中,闪烁着“6.02亿”字样的LED灯牌,诉说着今晚的主题。

  步入厅内,最引人注目的是悬在半空的一副巨型投影:是《寄生虫》中那标志性的、寓意着阶级鸿沟的楼梯分镜图,冰冷而残酷。

  以及矗立在大厅中央、由无数高脚杯垒成的香槟塔,其层数都暗含玄机,巧妙的对应着“六亿”票房和“戛纳”荣耀这两个数字,细节处尽显主办方的用心。

  傍晚六点整,宴会厅的大门缓缓打开,叶柯与宋嘉,并肩走了进来。

  就在他们现身的那一刻,原本喧闹无比的大厅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所有的谈笑、碰杯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聚焦在门口。

  这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更加热烈的掌声与欢呼。

  叶柯今晚选择了一身剪裁极佳的黑色丝绒西装,沉稳内敛,又不失奢华质感。

  身边的宋嘉,则是一袭酒红色的露肩长裙,优雅而大气。

  两人面带微笑,从容的走向主桌。

  还未站稳,张艺某和冯小缸便率先起身迎上。

  张艺某刚结束《三枪拍案惊奇》的后期剪辑,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笑意,一把揽住叶柯的肩:“你这金棕榈拿的,比我当年拿威尼斯银狮还厉害!我那《三枪》也要上,本来还愁票房压力,现在看你这六亿打底,倒给我壮了不少胆。”

  冯小缸递过一杯香槟,刚从《唐山大地震》的筹备组赶过来,语气感慨又揶揄:“看看这阵仗!城龙推了新电影的开机仪式,发哥从HK飞过来,连葛忧……”

  他指了指不远处穿新西装的葛忧,“都特意置了这身行头,说是要跟你这双冠王合影沾喜气。

  你这双冠王的名头,可是把咱们半个电影圈的顶尖人物都给号召来了!”

  话音未落,城龙和李莲杰已端着酒杯从人群中挤过来。

  城龙爽朗的声音穿透喧闹:“叶导!我跟你说,《寄生虫》我看了,真厉害。

  我那《功夫梦》下个月要去美国宣传,你要是有空,我们到时候聚一聚!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合作一次,去我那边,或者我去你那边都行。”

  “城龙大哥这话说的,放心,有合适的一定会去请你,就怕你不来。”

  叶柯似乎想到他当年跟周星星互相客串的电影,很是巧合,这两部电影都看过。

  李莲杰刚结束《龙门飞甲》的前期筹备,沉稳的拍了拍叶柯的手:“如果需要武打戏的,我可以随叫随到。”

  叶柯点点头:“好的,不过现在还没开拍,一切还是未知。”

  主桌这边刚刚因为两位功夫巨星的到来而气氛更加热烈。

  人群稍微松动了一点,许情和王玲便相视一笑,一起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许情依旧是标志性的红色,但换上了一件改良版的晚礼服红裙。

  裙摆的收束更加贴身,完美的勾勒出她优越的腰臀曲线,少了几分她之前的野性与不羁,却多了几分符合庆功宴场合的优雅与端庄。

  她手里拿着两杯红酒,走到叶柯面前,巧笑嫣然:“叶导,恭喜了。”

  她将酒杯递过去,指尖在不经意间轻轻蹭过叶柯的掌心,带来一丝微痒的触感,随即飞快收回,只有眼底那抹流转的笑意,泄露了她一丝刻意的小心思。

  王玲则选择了一套米白色的针织套装,显得知性而温婉,“恭喜咯。”

  她说着,语气顿了顿,故意将身体往许情那边靠了靠,带着几分打趣的意味说道:“不过许情啊,你这红裙的版型改得是真绝,这臀线勾勒得……”

  许情的脸上飞起一抹红晕,但在这种场合下,她可不会轻易认输,“王玲姐你就别取笑我了,我觉得你身材才是最棒的。”

  两个风格迥异却同样出色的女人相视而笑,言语间的机锋也带着友善和欣赏。

  叶柯看着眼前这一红一白、一个明媚张扬一个温婉知性的身影,很想说一句,你们多少码,他最清楚不过。

  主桌气氛正热,人群稍动,王中垒、杨成、于冬三位影视公司掌舵人便相视点头,端着酒杯一同走来。

  王中垒笑着说:“叶导,恭喜!《风声》票房刚破两亿,本来觉得不错,跟你这六亿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华宜明年有个《唐山大地震》的项目,希望还能继续跟你合作。”

  杨成刚刚从《十月围城》的片场赶来,手里攥着份演员名单:“叶导,希望有机会能跟你的滕蔓合作,英皇的演员随便你挑。”

  博纳刚拿下《龙门飞甲》的投资,于冬语气务实:“叶导,恭喜双冠。我们博纳今年押了《十月围城》和《龙门飞甲》,还希望有机会能和你继续合作。”

  叶柯端起酒杯,笑着环视三人:“三位老板的心意我领了。《唐山大地震》和《十月围城》、还是《龙门飞甲》都是好题材。

  今儿先不说工作,这么多前辈、朋友来捧场,咱们先喝了这杯庆功酒——至于片子的事,有机会还是可以合作的。”

  一旁葛忧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这话在理!先喝酒,让他们排队预约!”

  众人轰然大笑。

  就在这时,韩三屏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各位来宾,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今晚的主角《寄生虫》导演,金棕榈与六亿票房双冠得主,叶柯上台致辞!”

  叶柯接过麦克风,缓步踏上舞台。站在高处,他看着台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多月前在戛纳,我说电影的答案在观众心里。

  所以面对六亿票房,我更确信,观众们要的从不是艺术片和商业片的标签,而是能在银幕上看到自己,像我们身边每一个为生活努力的人,这才是电影最该有的温度……”

  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热烈,连张艺某都带头轻轻鼓着掌,目光里满是认可。

  叶柯等掌声稍歇,将香槟一饮而尽,高举空杯:“愿我们都能拍出更多精彩的电影,愿华语电影的光芒,能照亮更多的故事。谢谢大家!”

  话音落下,全场掌声雷动,张艺某、冯小缸带头站起身,城龙、李莲杰、王中垒、杨成、于冬……所有来宾都站了起来,掌声经久不息……

第226章 惊鸿仙子的白日…

  傍晚七点,甘肃戈壁滩上,《无人区》剧组的临时休息区里飘着饭菜的香味。

  叶柯和宁昊、徐争几个人围坐在折叠桌旁,一边吃着盒饭一边说笑。

  “这地方的盒饭还不错。”

  徐争扒拉了一口米饭,“就是沙子有点多。”

  “得了吧你。”

  宁昊笑着推了他一把,“能有饭吃就不错了,昨天拍到半夜,大家差点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叶柯刚夹起一筷子菜,口袋里的手机就震动起来。

  他掏出来一看,屏幕上显示着“俞非鸿“三个字。

  他愣了一下,随即放下筷子,对众人说了声“接个电话”,便起身往不远处的沙丘后面走去。

  戈壁滩上的风很大,吹得人衣服猎猎作响。

  叶柯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按下了接听键。

  “在忙吗?”

  电话那头传来俞非鸿熟悉的声音,依然那么清润悦耳,带着特有的磁性,“听说你去甘肃探班了,《无人区》的拍摄地,是不是特别偏远?”

  叶柯望着远处联绵的风沙,风卷着细沙打在脸上,有点疼。“还行,”

  他又继续说道,“就是风大了点。戈壁滩的夕阳倒是挺好看的。你怎么突然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他不由得想起之前她在酒店露台上,月光洒在她穿的白衬衫上,两人都喝了点酒,不知怎么就从讨论角色共情,变成了真实的肢体接触。

  事后他们虽然没有刻意疏远,却也默契的没有再主动联系过。

  “没什么特别的事。”

  俞非鸿轻笑一声,语气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试探,“看新闻说你要导演《盗梦空间》,还在筹备《触不可及》,怕你太忙,忘了国内还有人等着讨个角色呢。”

  叶柯挑了挑眉:“讨角色?俞老师现在还会缺戏拍?“

  “缺你导演的戏啊。”

  俞非鸿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当年拍《入殓师》时的那种暧昧,“毕竟是叶大导演的戏,怎么能不缺呢。”

  叶柯想起下午和徐争他们聊《人在囧途》的剧情,再对比电话里俞非鸿清冽的声音,忽然觉得很有意思:“你怎么就知道,我一定会有角色给你。”

  “温情嘴不严呗。”

  俞非鸿笑着说,“不过我倒不是来打听八卦的,我就是觉得叶导要是缺少合适的女演员,或许也可以考虑下我。”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剧组的近况,叶柯这才挂了电话。

  他站在原地,看着戈壁滩上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若有所思。

  晚上八点,返程的越野车在戈壁滩上颠簸前行。

  叶柯刚在车里坐稳,手机又亮了。

  是俞非鸿发来的照片。

  画面中是她画室的侧影,穿着月白色旗袍,手里拿着画笔,画布上是未完成的敦煌飞天图,色调清浅,仿佛蒙着一层薄雾。

  叶柯盯着照片看了好一会儿,不由得想起《入殓师》拍摄最后一场戏时,她穿着护士服,站在停尸间的窗边,晨光落在她身上,安静得像一幅画。

  他回复道:“等我回去,再说。”

  “好啊,欢迎,叶导的大驾光临。”

  俞非鸿似有深意的秒回,“我们不是早就磨合过了吗?你知道我什么样的状态最好。”

  叶柯笑着收起手机,车窗外的星空明亮得晃眼。

  坐在副驾驶的温情偷偷瞥了眼他的表情,打趣道:“怎么,俞老师这是主动请缨啊?比许情姐的红裙攻势,更有文艺范儿。”

  或许最为清楚叶柯什么样的人,莫过于温情最为了解,尤其几个女星之间的事情,她一直对外守口如瓶。

  “别瞎说。”

  叶柯靠着车垫上,轻笑道:“什么文艺不文艺,而且有些事情也不是我们说的算。”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不由得想起去酒店露台上的月光,她的手搭在他肩上,体温透过衬衫传来,和此刻戈壁滩的晚风,竟有种奇妙的相似。

  在甘肃戈壁滩的这几天,叶柯着实体验了一把跟当初拍《盲井》一样的艰辛。

  《无人区》剧组驻扎的地方离最近的县城都要三个小时车程,每天都要面对漫天的风沙和酷热的天气。

  “今天又要吃沙子了。”徐争一边往脸上抹防晒霜一边抱怨。

  宁昊倒是很乐观:“这才有感觉嘛,拍出来的画面才真实。”

  叶柯跟着剧组看了一天的戏,晚上回到临时搭建的休息区时,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这里连个像样的洗澡地方都没有,只能用湿毛巾擦擦身子。

  “怎么样,还习惯吗?“宁昊递给他一瓶水。

  “比我想象的还要艰苦。”

  叶柯接过水喝了一大口,“真不容易。”

  “习惯了就好。”

  宁昊笑着说,“这种地方拍戏,虽然条件差了点,但是能拍出好作品,值得。”

  听到这话,叶柯也不知该不该说,但想想《无人区》这部电影的结果,在他同意投资后,就已经不重要了。

  第二天,叶柯起了个大早,跟着剧组去看日出。

  戈壁滩的日出格外壮美,金色的阳光洒在连绵的沙丘上,美得令人窒息。

  “要是能在这里取景拍《盗梦空间》到也不错。”叶柯不由得感叹。

  “那你可得好好请我吃顿饭。”宁昊打趣道,“这地饭可是我找了好久才找到的。”

  在戈壁滩的这几天,叶柯不仅体验了拍摄的艰辛,也和剧组成员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大家白天一起工作,晚上围坐在一起聊天说笑,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却很快乐。

  “等这部电影拍完了,咱们一定要好好聚一聚。“徐争说。

  “那是必须的。”

  叶柯点头,“到时候我请客。”

  这里的风沙、烈日,还有那些朴实的工作人员,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次再来啊。”宁昊送他上车,“带你去看更美的地方…”

  “有机会会再聚,比如徐争的新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