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389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说到底,汇沣银行真正忌惮的,并非东亚银行本身,而是站在其背后的林浩然。

  林浩然就像一个在金融市场拥有巨大能量的“搅局者”,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彻底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

  再加上,如今股价因为东亚银行而导致大跌。

  基于以上种种担忧,汇沣银行绝不可能坐视不管,任由东亚银行在林浩然的带领下发展壮大。

  他们必须主动出击,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以维护自身在香江金融市场的霸主地位。

  而浦伟士的计划一旦成功,那么这个威胁,的确也不存在了。

  而且,经过此事之后,汇沣银行的股价也会继续回涨,给股东们也算是有个好交待了。

  会议室中,安静得能听见众人的呼吸声,所有人都在回味着浦伟士的话。

  在这压抑到极点的寂静里,突然,“啪”的一声,一道清脆掌声打破了沉默,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这掌声,正是来自汇沣银行大班沈弼。

  他双手有力地合击,眼神中满是赞赏与认可,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意,看向浦伟士的目光里,有对这位接班人成长的欣慰,更有对计划可行性的笃定。

  沈弼这一鼓掌,宛如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紧接着,整个会议室里,十几双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扬起,掌声瞬间响成一片,每一声都饱含着大家对浦伟士所提出的办法给予了高度认可。

  这个方法,绝对算得上毒辣,可对他们汇沣银行而言,只要有利于汇沣银行的利益与长远发展,便值得孤注一掷。

  毕竟,金融市场向来是个弱肉强食的战场,容不得半点妇人之仁。

  商场是残酷的,他们汇沣银行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靠的就是在每一次危机中果决狠辣的出手、在每一场竞争里不择手段的博弈。

  过往那些年,多少对手曾妄图挑战汇沣银行的霸主地位,可最终都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折戟沉沙,成为汇沣银行辉煌历程中的注脚。

  如今,面对东亚银行背后林浩然这个潜在的巨大威胁,他们又怎会心慈手软?

  沈弼轻轻抬手,示意众人掌声稍歇,会议室瞬间又安静下来。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浦伟士先生提出的计划,确实高瞻远瞩、切中要害!

  恒生银行作为我们汇沣旗下的控股子公司,虽说此前我们秉持着尊重与信任,承诺过平日里不干涉何善恒先生对恒生银行的管理自主权。

  但如今大敌当前,事关汇沣银行在香江金融市场的霸业根基,在这样攸关大局的关键时刻,他必须摒弃一切顾虑,无条件地站在我们这边,全力支持我们的行动。”

  他顿了顿,端起桌上的咖啡轻抿一口,继续说道:“至于渣打银行,同为英资背景的金融巨头,与我们有着深厚的利益纽带。

  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断然不会坐视东亚银行崛起,威胁到自身在香江的地位,所以,只要我们晓以利害,阐明唇亡齿寒的道理,定能说服渣打银行与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而恒隆银行、嘉华银行、永隆银行、大通银行、运通银行等香江各大银行,这里面虽然既有华资银行,也有美资银行,不过,它们大多规模有限,在香江金融市场的根基并不稳固。

  若它们识趣,愿意与我们站在同一战线,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但如果有银行执迷不悟,妄图置身事外,甚至与东亚银行暗通款曲,那我们汇沣银行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凭借我们在香江金融界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完全有能力通过一系列精准且凌厉的商业手段,将它们逼出香江市场,甚至直接搞到破产清算。

  这些银行必定也知道选择不支持我们汇沣银行的后果!

  到那时,看谁还敢违逆我们的意志,不支持我们的行动!”他的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

  汇沣银行在香江,就是这么霸道。

  这是他们一百多年来,在香江在香江这片金融热土上摸爬滚打、浴血奋战积攒下的底气与威严。

  从最初在英资势力庇护下扎根,到后来凭借着精明的商业谋略与果敢的竞争手段,在香江金融界站稳脚跟、独占鳌头,他们一路走来,脚下踩着无数竞争对手的“尸骸”,手中握着香江金融市场的绝对话语权。

  沈弼站起身来,双手撑在会议桌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向众人,继续说道:“诸位,往日我们能在香江金融市场呼风唤雨,靠的就是这份果决与狠辣。

  如今,林浩然带着东亚银行妄图打破这长久以来的格局,我们岂能容他放肆!”

  沈弼的话,基本已经把此事确定了下来。

  他们汇沣银行在其它行业兴许奈何不了林浩然,可金融业,乃是他们汇沣银行的乃是他们汇沣银行纵横捭阖、根基深植的绝对领域,是历经百年风云打磨出的“自留地”与“杀手锏”。

  在这里,他们拥有着无与伦比的资源、人脉与经验,绝不容许任何外来势力挑战其权威。

  哪怕林浩然是如今香江公认的首富,也不可以!

  他们对自己在香江金融业中的实力,有绝对的相信。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此事已经确定了下来时,这时候,浦伟士却又再次开口了。

  “沈弼先生,以及各位同仁,我话还没说完。”他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道。

  看着大家都赞成他提出的计划,浦伟士内心中自然开心,这代表着,他接班人的地位,更加巩固了。

  没有任何作为,即便有沈弼先生的培养,又如何让其他高层服气呢?

  而如今这种场面,显然就是他征服大家的最好时期,也是刷功绩的最好时期。

  顿时,在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在浦伟士的身上。

  就连沈弼,也带着好奇的目光,看着浦伟士,期待着他还有什么好的想法。

  浦伟士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都知道,东亚银行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李家,特别是李富书先生,他为东亚银行所作出的贡献,自然是不小,他们也是东亚银行的稳健运营的基石之一。

  李家在香江商界人脉深厚、资源广泛,多年来为东亚银行拓展业务、树立口碑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东亚银行在林浩然带领下试图崛起,李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

  若我们只是单纯针对东亚银行本身以及林浩然,而忽视了李家这一关键因素,恐怕难以彻底消除隐患,万一李家有办法应对此事,也会给我们制造很大的麻烦。”

  浦伟士的话,令在场不少人频频点头。

  东亚银行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华资银行,在在这些年,自然没少与汇沣银行有业务摩擦与竞争交锋,可在李家的经营下,东亚银行始终屹立不倒,关键自然是在于李佩才家族。

  不解决李家,就如同在根基处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对汇沣银行的计划造成致命干扰。

  沈弼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他轻轻敲了敲桌面,示意浦伟士继续说下去。

  浦伟士清了清嗓子,胸有成竹地继续说道:“我们不妨双管齐下,一方面,如先前所说的那般,借助成立香江银行公会的时机,联合其它银行一同孤立东亚银行,让用户二选一,从而让东亚银行失去大量的客户。

  同时在金融市场制造舆论压力,暗示二选一之后东亚银行失去市场的严重后果,引发投资者对东亚银行的信任危机,促使东亚银行资金快速流出,让东亚银行失去了未来发展的潜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一圈,看到众人都在认真聆听,便接着说道:“另一方面,针对李家,我们要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也就是让李家与林浩然之间的结盟关系彻底毁掉,甚至是让李佩才家族彻底退出东亚银行!

  我们先前已经调查过,林浩然之所以能够成为东亚银行的绝对控股人,是很早之前便已经开始布局了,也就是说,以前布局的时候,李家是不知情的,因此李家此前对林浩然绝对是有怨言的。

  之后,林浩然利用各种好处,最终说服了李家,让他们让出东亚银行的绝对控股权,最终成功入主东亚银行,这点在场的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

  李家之所以答应林浩然,最终让出了控股权,甚至是以融资的方法让林浩然直接将股权提升至51%,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林浩然向李家许诺了许多好处!

  正常情况下,我们如果不针对东亚银行,东亚银行未来的发展的确很不错,在李家原本的预期里,借助林浩然的资本实力,东亚银行不仅能进一步巩固在华资银行中的领先地位。

  甚至有可能打破英资银行长期垄断香江金融市场的格局,为李家带来更为丰厚的经济回报与更高的社会声望,这也是他们最终同意林浩然入主东亚银行的最关键原因!

  但如今,局势因我们汇沣银行的介入,东亚银行的未来前景必定急转直下,我想李家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决策带来的后果。”

第591章 计划太完美了!

  整个会议室里一片安静,都等待着浦伟士继续说下去。

  浦伟士目光环顾了一圈,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继续说道:“李佩才家族与林浩然结盟至今,不过短短时日,根基尚浅。

  他们之间的利益纽带,看似紧密无间、坚不可摧,实则脆弱得不堪一击,就像精心搭建的纸牌屋,稍有外力介入便会轰然倒塌,而我们,就是要成为那股外力。

  一方面,沈弼先生亲自暗中去接触李富书,与他聊聊如今东亚银行面临的严峻形势,在汇沣银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全力打压之下,东亚银行将没有任何的发展前景。

  我想李家也清楚,一旦东亚银行被整个香江金融界孤立,那么东亚银行也只有依靠林浩然旗下公司的业务,而其他客户几乎会跑光,香江的20家分行因为没有业务,最终只能陆续关闭,家族声誉也会遭受重创,甚至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今林浩然已经掌握了东亚银行的控股权,看似将管理权留给李家,可那是因为李家还有利用的价值,一旦未来林浩然不需要用到李家了,也很有可能会将李家踢出局,这点我想李家也绝对担心的。

  当然,我们不会只让李家看到风险,更要给出极具诱惑力的承诺。

  只要李家愿意与我们携手合作,彻底与东亚银行划清界限,甚至在关键时刻给与我们一定的支持,比如协助我们获取东亚银行内部的敏感信息,或是利用其影响力牵制林浩然的部分行动。

  那么在未来香江金融市场整合的宏大棋局中,我们定会为李家预留一席之地,给予他们应有的地位与利益。

  无论是参与重要金融项目的合作,还是在新的金融版图中分得一杯羹等等,我相信李家经营银行业那么多年,其实也是不愿意做一名屋檐下的管理者。

  此外,大家也看到了,今天的东亚银行市值翻了一倍,这对于李家而言,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

  如果他们能抓住这波行情,果断趁着股价处于高位出手手中持有的东亚银行股份,那将会是一笔数额惊人的财富。

  这些资金,足以让他们重新创立一家新的大银行,以他们在银行业中多年的经验,我想这对他们而言,不失是一条好路子。

  但是,如果他们坚决要与林浩然联手,那么他等待的,将会是一家上限已定的银行,林浩然崛起太快,万一哪天突然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那么东亚银行便会直接受到影响而彻底崩盘!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说服李家彻底放弃东亚银行的可能性,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

  一旦李家公开宣布与东亚银行彻底决裂,那么对于东亚银行而言,无异于一个坏消息。

  失去了李家这个关键灵魂与核心支柱,东亚银行就如同失去了主心骨的巨人,即便外表依旧庞大,但在金融市场的残酷竞争中,也必将迅速失去方向,陷入混乱与崩溃的边缘。”

  浦伟士娓娓道来,将如何瓦解林浩然与李佩才家族的结盟分析得非常透彻。

  浦伟士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仍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沉凝,众人皆沉浸在他这番精妙布局的构想中,细细咀嚼其中深意。

  过了一会,还是沈弼率先开口说道:“浦伟士先生,不得不说,你的计划确实环环相扣、直击要害,但我还有疑虑。

  李富书并非等闲之辈,他久经商场,心智深沉,如何确保他会在听完我们这些利弊分析后,就轻易动摇与林浩然的合作?”

  浦伟士似乎早料到会有此一问,他从容地回应道:“沈弼先生所言极是,李富书的确是个难缠的对手,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精心布局,步步为营。

  对于如何让他动摇,我们需做好更充分准备,在沈弼先生与他接触时,除了陈述东亚银行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未来风险,还可以聊一些李家没有留意到的风险。

  比如,林浩然崛起速度惊人,行事风格激进,在扩张过程中难免树敌众多。

  比如怡和洋行,如今便已经成为了林浩然的死敌,虽然被迫放弃香江的业务,可它们的实力依然还在,背靠众多实力强大的财团,未来说不定会找机会报复林浩然。

  随着东亚银行与他绑定加深,李家难免会被卷入这些复杂的利益纷争与风险漩涡之中,甚至可能成为各方势力针对的目标。

  这些潜在的危机,李家未必能全面预估到,而我们此时点明,定会在他心中种下疑虑的种子。”

  沈弼听罢,眼中满是赞赏之色,他站起身来,一边鼓掌,一边说道:“诸位,浦伟士先生的计划周全缜密,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应对之策,我认为他的计划是可行的!”

  沈弼说完,现场的高管们也跟着鼓起掌来。

  这代表着,现场的汇沣银行高管们,都赞成了浦伟士的提议。

  于是,一场针对林浩然以及东亚银行的行动,开始打响了。

  接下来,沈弼与包约翰的工作非常多,他们要分头行动,约见各银行幕后老板。

  特别是东亚银行的李富书,想要说服对方,沈弼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

  毕竟,人家李富书人家可是和林浩然处于结盟状态。

  一旦对方不同意,从而将这些消息都透露给林浩然,那么林浩然便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

  等所有事情都商议出结果之后,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沈弼坐在办公椅上思索起来。

  他与林浩然也认识了将近三年时间,也算是看着他从一位普通的富豪一步步达到如今的地步。

  因此,沈弼由始至终都不敢小看林浩然,对方虽然年轻,但是手段可不少。

  他可不愿意看到汇沣银行如同怡和洋行那般,不仅仅败给了林浩然手中,甚至被林浩然赶出香江。

  如果真这样,那么他这位怡和洋行大班,可就真做到头了。

  同时,他这些年建立的影响力,也彻底会因为此事而毁于一旦,在香江金融界的声誉更会一落千丈,沦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与反面教材。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真的不愿意与林浩然为敌。

  毕竟,对方可是凭借一己之力,在短短的三年时间,打下这么庞大的财富啊,这点汇沣银行可就差太多了。

  这样的商业奇才,即便是全世界,都难寻第二个。

  可如今,汇沣银行面临着的是生死关头,如果汇沣银行真的对东亚银行不理不睬的话,那么以林浩然迅猛的扩张态势和东亚银行与他的深度捆绑,汇沣银行在香江金融市场的份额必将被进一步蚕食。

  原本就竞争激烈的业务领域,会因东亚银行借助林浩然的资源与势力强势出击,而让汇沣银行处处受限。

  虽然短时间内,汇沣银行的地位东亚银行不可能动摇得了。

  可任由对方发展,那对汇沣银行而言,无疑和慢性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沈弼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发生,所以他这才想说服林浩然,让林浩然以换股的形式将东亚银行并入汇沣银行。

  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

  而这场战争,也只能打下去了!

  说实话,在林浩然的会客室出来时,他是有些后悔当时如此冲动的。

  可如今想想,以林浩然的性格,即便当初他放低姿态、再三退让,拿出更具诚意的条件,林浩然也未必会轻易应允这场看似“双赢”的换股合并。

  他不可能甘心将辛苦打下的东亚银行江山拱手让出,更不会甘心屈居汇沣银行之下,成为汇沣银行一名普通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