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354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可谈判至今快两个月了,咱们与美国都互不相让,一直都没有谈拢,前些日子,美国国会甚至直接威胁我们,要对我们进行更严厉的制裁。

  这个时候,花旗银行突然大肆收购丰田汽车公司的股份,这不得不让我们产生联想。”一名丰田汽车高层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名高层的话音刚落,顿时让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在美日汽车贸易谈判这个时间里,突然出现这样的事情,的确很容易让人觉得花旗银行是否受到美国政府的授意。

  三井财阀的代表眉头紧锁,沉声道:“如果花旗银行的举动真的是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授意,那我们的处境就相当棘手了,这不仅关乎丰田汽车的未来,更关乎整个日本汽车产业的命运。”

  三菱财阀的代表也表达了担忧:“确实,美日汽车贸易谈判的僵局让双方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如果美国政府真的打算通过花旗银行来干预,那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

  川野证券的代表则提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是直接与花旗银行对抗,还是寻求妥协?”

  丰田英一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继续说道:“首先,我们不能自乱阵脚,花旗银行虽然非常有可能成为了我们的大股东,但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公司的运营,甚至都没有申请进入董事会,我们的董事会投票权依然稳固,这是我们的底线。”

  他接着说道:“其次,我们需要委托日本政府加强与美国政府和汽车行业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如果花旗银行的举动真的是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指示,那我们必须要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问题,到了这种地步,已经不是我们能够控制得了的了。”

  在对方没有表明目的的情况下,他们如今只能做出最稳妥的应对。

  一旦对方真的是奔着收购丰田汽车而来,起码得有应对之策。

  最终,这个会议并没有商量出有用的决策,毕竟敌人目的未明确,他们也无法做出合适的应对方法。

  如今,也只能被动性地防御了。

  散会后,三井财阀的代表迅速将会议的内容汇报给三井财团董事会。

  三井财团在日本,是传统的四大财阀之一,仅次于三菱财团。

  这些年,三井财团陆续控制了多家日本大企业,实力得到了有效的增长。

  丰田汽车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一直以来也是他们的目标之一,他们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够吞并丰田汽车,将丰田汽车纳入三井财团的庞大体系中,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地位。

  四大财团表明和和气气,实际上私下竞争激烈,三井财团不仅仅想要更进一步取代三菱财团的地位,更是要防止被后面的住友财团、安田财团超越。

  所以,能否掌控丰田汽车公司,成为了三井财团的关键,即便无法取代三菱财阀,也能巩固他们的自身实力。

  三井财团在丰田汽车身上的野心,几乎所有日本人都知道,如今也已经算是默认的事情,就连三菱财团,也并没有跟三井财团抢夺。

  可是,谁曾想到,半路会出现一个花旗银行,打破了原有的格局。

  三井财团的董事会接到汇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花旗银行的举动无疑是对我们三井财团的巨大威胁,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不能坐视他们一步步蚕食丰田汽车,以花旗银行的实力,他们如果想要收购丰田汽车,是很有可能做得到的。

  虽然他们否认要控股丰田汽车,但是美国人从来都是谎话连篇,他们的话并不可信,如今,我们已经掌控的股份,远远不足以吞并丰田汽车,各位有什么好的办法应对?”三井财团社长沉重地看向在场的高层。

  三井财团对丰田汽车的布局,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再过个几年时间,他们便能够成为丰田汽车的第一大股东,从而将丰田汽车纳入三井财团中。

  至于公司的话事权,是否依然还在丰田家族手里,他们完全不在乎。

  “我们不能就此功亏一篑,丰田汽车我们布局了多年,势在必得,日本汽车即便彻底失去美国市场,我们依然还有庞大的全球市场,所以丰田汽车的未来,依然非常值得我们掌控。

  为了三井财团的荣耀,我建议,趁着丰田汽车股价如今受到美日汽车贸易谈判的影响,继续增持丰田汽车的股份!”这时候,三井家族的一名老一辈话事人站起身来,不容置疑地说道。

  ……

第536章 谈判结果出炉,股价大涨!

  花旗银行隐瞒林浩然是幕后收购之人的事情,逐渐开始在日本各大势力酦酵。

  一场围绕着丰田汽车未来控制权的暗流涌动悄然拉开序幕。

  而林浩然,对此自然是不清楚。

  他在日本,本身就没有什么根基,且过来的时间才两个月时间。

  因此,日本商界顶层圈子所发生的事情,他一无所知。

  花旗银行仅仅用了四天时间,就为他搞定了20%持股的事情。

  不过,在第三天的时候,花旗银行那边传来一个消息,丰田汽车的成交量莫名大增,而且还是没有包括花旗银行这边吸纳的那些的情况下。

  林浩然为此也特意让银河证券部关注着丰田汽车的股价,结果,在美日汽车贸易谈判结果还没出的情况下,股价居然莫名其妙开始涨,成交量也莫名其妙地开始增加。

  这让林浩然感到有些惊讶,不是说这些股民对日本汽车充满了悲观吗?

  莫非,美日汽车贸易谈判的结果,已经有人提前知道了?

  不过,距离5月1号还有两三天的时间,如果真有日本财团知道,也很正常,毕竟美日汽车贸易谈判,除了政府之外,日本各大汽车公司都应该有代表参与此次的谈判。

  况且,如今他已经拿下20%的丰田汽车股份了,丰田汽车的交易量在谈判结果出来之前会如何,与他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林浩然可没有想到,自己的举动,居然让日本的财团如今陷入危机之中。

  4月30号中午,林浩然与霍健宁来到了东京国际机场。

  没过多久,一名中年洋人走向接机区。

  这位正是置地集团总裁马世民。

  拿下长和不动产公司之后,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的实力大增,霍健宁的工作愈加繁重起来。

  可他终究还是阅历过浅,处理事情起来,肯定是不如马世民这种老油条的。

  虽然霍健宁在一些重大事情会打电话请教马世民,可业务一下子多了起来,很多工作需要重新梳理。

  于是,马世民决定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出差日本,也算是来指导霍健宁这位后辈了。

  而且,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如今虽然是单独运营,可终究是分属置地集团旗下,这边强大起来,对置地集团这个母公司,也是有好处的。

  “马先生,好久不见!”林浩然哈哈大笑地与马世民拥抱道。

  “老板,的确是好久不见,在我任职置地集团以来,您可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离开香江。”马世民有些感慨地说道。

  “反正香江那边有你在,我非常放心!”林浩然看着马世民头顶上那92的忠诚度,微笑着说道。

  如果只有六七十的忠诚度,林浩然肯定不放心。

  可超过90的忠诚度,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林浩然的回答,让马世民有些感动,能够得到老板如此信任,他觉得加入置地集团,非常值得。

  “马总,欢迎来到日本。”霍健宁此刻也微笑着与马世民握手道。

  虽然在加入置地集团之前,霍健宁与马世民并不熟悉。

  可自从来日本担任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的一把手之后,霍健宁时常会与马世民打电话联系,在工作上遇到的一些难题请教对方。

  因此,如今两人也算是很熟悉了。

  几人在机场里寒暄了几句之后,便相继坐着车子离开了机场,往银座置地大厦而去。

  有马世民的到了,林浩然更加放心了。

  虽然霍健宁的才华他非常信任,可终究还是有些年轻,只有三十岁,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经验。

  在港灯集团的一年多时间里,霍健宁的确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可港灯集团终究只是一家香江地区性企业,而且他在港灯集团也不过是担任一名中层管理。

  如今,来日本这边担任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总裁,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对霍健宁而言也是一大挑战。

  “健宁,好好跟马先生学习,他以前就是怡和洋行的执行董事,能力不容置疑,如今他来到日本,这一个星期,你们可得好好交流。”霍健宁的办公室,林浩然微笑着说道。

  “是的,老板,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向马先生多多请教。”霍健宁认真地回应。

  他自然非常清楚,马世民作为置地集团的总裁,怡和洋行的前执行董事,不仅拥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更有着在复杂商业环境中游刃有余的能力,这些都是他目前急需提升的。

  以前,他在香江港灯集团的时候,还有陈寿麟教导。

  而来到日本,作为分公司的一把手,他可谓是孤军奋战,面对的挑战和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

  虽然有赵信这名副手协助,可赵信的能力,终究是中规中矩,在一些复杂的事情面前,无能为力。

  而马世民虽然能够远程指导,可很多事情当面才更加了解。

  林浩然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涉及到置地集团全球化非常重要的一环,我的目标是未来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的总体实力,要不输香江总部那边的实力!”

  这点,林浩然跟霍健宁、马世民强调过很多次,如今再次同时面对两人的时候,林浩然又再一次强调道。

  林浩然对日本的布局充满了信心与决心,毕竟,接下来的日本经济泡沫,是他面临的最大机遇,所以他肯定是要把握好的。

  与两人聊了一番之后,林浩然便离开了办公室,自己在这里,只会打扰他们。

  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虽然拿下了长和不动产公司这么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的业务、资产,可如今有马世民在,林浩然倒是放心了。

  所以,接下来他的目光,也转向了丰田汽车公司身上。

  明天,就是5月1号了,不出意外,日本和美国,应该就会达成协议。

  林浩然愈加期待起来。

  晚上,林浩然在一家豪华餐厅为马世民接风洗尘,同时也将他安排在置地大厦附近的一家豪华酒店中。

  转眼间,一晚上过去了,时间来到了5月1号。

  上午,日本政府正式对外宣布,已经与美国政府正式达成了协议。

  协议中规定,日本接受“自愿出口限制”,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每年只能达到168万辆,期限为三年。

  这是日本为了避免美国更严厉的贸易制裁,日本无奈让步的。

  而美国见日本这个小弟如此会做人,自然也知道不能逼得太紧,因此把这个时间定为三年,而不是无限日期。

  且限定的汽车数量,也比谈判初期的数据要多得多。

  去年,也就是1980年,日本对美国一共出口了191万辆,也是日本有史以来对美国出口汽车数量最多的一年。

  如今,限定在168万辆之后,也只是比去年少了23万辆。

  最重要的是,制裁时间只有三年时间。

  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比大家所想的要好太多了。

  在此之前,有些悲观的媒体,甚至猜测为了美国的自身利益,美国非常有可能会全面禁止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可如今,不仅仅每年还能够继续往美国出口168万辆,甚至这个协议只是短期的,只有三年期效。

  这对日本汽车市场而言,虽然不算什么大好消息,可却也深深地松了口气。

  这个出口限制可以说是远低于市场预期,当消息通过媒体传遍整个日本的时候,所有日本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支持者,都欢呼起来。

  他们担心了将近三个月时间,终于可以彻底松口气了。

  虽然日本在面对美国的时候,最终不得不低头,美国也实施了制裁。

  可终究结果要比想象中好太多了。

  本田、丰田、日产、三菱、马自达、铃木、斯巴鲁、大发等等的高层,也深深地松了口气。

  这个协议,让他们担忧了这么久,如今结果终于出炉了,他们自然也不用继续担忧下去了。

  虽然出口数量有了限制,对日本汽车公司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本田、丰田、日产这三家出口比例非常大的汽车公司而言,影响更大。

  可这个影响,他们终究还是能够接受得了,对公司的整体影响实际不算大。

  更何况,只要熬过这三年,三年之后,他们依然是一条好汉。

  这个三年时间的条约限制,让大家都明白,美国之所以逼迫日本汽车主动限制对美汽车出口数量,为的,不过就是度过石油危机这个难关罢了。

  而结果一出来,日本各大汽车股价纷纷上涨。

  作为日本汽车第一大企业,丰田的股价在协议签署后更是迅速反弹,涨幅领先其它汽车品牌。

  “老板,股价涨得好快,仅仅十分钟时间,丰田汽车的股价就相比前一天最终成交价,涨了超过10%,10分钟时间的成交量,比前一天一整天的成交量还要多!”银河证券部的办公室里,负责人一边打电话,一边向林浩然汇报。

  10分钟涨了10%?

  的确有点夸张,就是不知道,最终今天能够涨多少了。

  林浩然愈加期待起来。

  他在丰田汽车这支股票身上,投入的资金太多了,虽然是花旗银行那边帮出,可终究是要还的。

  所以,他在丰田汽车身上最终能够赚多少,股价涨多少非常关键。

  “继续留意!”林浩然微笑着吩咐道。

  他非常清楚,丰田汽车的股价上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短期上涨,起码会为此一段时间,虽然后续涨幅不可能有第一天那么疯狂,可终究还是往上涨。

  因此,他并不着急今天就开始出售。

第537章 丰田汽车市值破两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