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343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至于加拿大,由于人口比较少,至今的店铺数量并不多,也就只有几十家。

  除了美国、墨西哥、日本、加拿大这四个市场之外,也就在湾湾那边,授权统一集团代理。

  不过,目前711便利店在湾湾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

  去年2月份,第一家711便利店“长安门市”才在北市的长安东路开幕,至今,整个湾湾,也就只有一家711便利店。

  这些,就是711便利店当前的所有市场了。

  所有店铺,加起来不过是三千多家,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和墨西哥。

  尽管如此,也已经在所有的便利店品牌中,处于领先地位了。

  此刻,林浩然坐在宽敞的会议室中,听从着安东·艾利森这位南方公司CEO关于目前711便利店所有市场的汇报。

  “关于7-11便利店今年的发展规划,我们的目标是:在日本新增六百家连锁店,美国新增两百家,墨西哥新增一百家,加拿大新增二十家,同时在湾湾地区新增十家门店。

  除此之外,我们还计划开拓两个新市场——香江及菲律宾。在香江这个新市场中,根据我们的新代理商牛奶国际公司的建议,我们计划年内开设至少五十家门店。

  至于菲律宾市场,我们目前设定的目标相对稳健,旨在稳步发展。总体而言,今年7-11便利店全球门店数量的增长目标是新增一千家!”

  最后,安东·艾利森满怀激情地宣布了这些目标,这是7-11自成立以来最为激进速的一次扩张,因此,此刻他表现得尤为激动。

  711便利店成立数十年之久,至今也不过是三千多家。

  如今,想要在一年内新增一千家,在安东·艾利森看来,的确是一个很宏大的目标了。

  然而,林浩然听完安东·艾利森的话,却是皱了皱眉头。

  这就是他们这段时间以来,定制的目标?

  这目标,太小了。

  安东·艾利森还是用着以前的南方公司思维来定目标。

  可是,如今的南方公司,有林浩然这位资金雄厚的老板撑腰,还用以前的思维去管理,自然是不行的了。

  别的不说,711便利店如今进入的市场,还太少了。

  像未来比较重要的便利店市场,诸如韩国、英国、瑞典、法国甚至是南洋等地市场,如今居然都没有进入。

  711便利店不进入这些市场,其它品牌也会进入这些市场。

  林浩然微微皱眉后,目光扫过会议室内的每一位高层。

  “安东先生,你的规划看似非常稳健性,但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加大胆地展望未来。”他缓缓开口。

  一时之间,所有人,包括安东、铃木敏文等人,都看向林浩然这位老板。

  这个目标,显然也是安东与铃木敏文等人一起商量过的,大家都非常认可。

  可如今,他们定制了一个711便利店成立以来至今最大的一个规划,在老板眼里,却依然还不够?

  “首先,关于现有市场的扩张目标,我认为应当适度上调,日本、美国、墨西哥等我们711便利店的传统老市场,你们作为行业内的专家,应该也非常清楚,我们不去扩张,实际上竞争对手们也在不断进行扩张。

  以前的南方公司,母公司资金有限,扩张速度不快,所以每年新增的店铺数量不高,我也能够理解。

  可如今,咱们的资金,已经完全不是一个问题了,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太过于保守呢?

  市场就在这里,咱们不抢,就被其它竞争对手抢去,这个道理我想大家应该都懂!”

  会议室内的气氛因林浩然的发言而瞬间紧张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示。

  “其次,新市场的开拓不能仅限于香江和菲律宾,我们必须以更广阔的视野,将韩国、澳洲、英国、意大利、西德、瑞典、法国以及南洋等地纳入我们的战略蓝图中。

  这些区域不仅经济繁荣,其消费习惯也与我们的市场定位高度契合,便利店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特别是临近日本的韩国,其迅猛的都市化步伐和对便捷生活的热切需求,无疑是我们下一个必须全力攻克的关键市场。

  因此,我给你们设定了一个目标:今年内,7-11便利店的店铺总数要突破一万家大关,我们的市场扩张足迹要遍布美洲、欧洲及亚洲的每一个重要城市!”林浩然说到这里,目光扫向在场的每一个人。

第520章 急功近利?不存在的!

  如今,林浩然已经将711便利店视为他最为重要的一个销售渠道了。

  在上个月,他让崔子龙调查一些快消品牌的情况后,没过多久,结果便出来了。

  红牛、帮宝适、汰渍、妮维雅、好奇、高露洁、乐事、雀巢咖啡、康师傅、养乐多、兰蔻、雅芳、奥利奥、士力架、百威、喜力、达能、卡夫亨氏等等……

  正如林浩然所想的那般,除了少数品牌之外,绝大多数的品牌规模如今都不大。

  也就是说,很多品牌,他们收购的话,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比如,后世大名鼎鼎的红牛,如今也不过是刚推出几年时间,这款产品如今甚至都还没有走出泰国。

  所以,在得到这些资料之后,置地集团旗下的牛奶国际,也开始进行大规模并购起来。

  牛奶国际的财务,本身就独立于置地集团之外,他们拥有大量的现金流,并购一事,甚至都用不着置地集团这个母公司出手。

  牛奶国际直接组建了一个收购部,专门针对这些快消品牌公司进行收购谈判。

  而3月初,林浩然便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短时间内,牛奶国际直接拿下了红牛、朝日啤酒这两个后世比较有名的快消品牌。

  至于其它品牌,能拿下哪些?谁也不知道,需要慢慢来。

  不过,林浩然也不着急。

  另外,也不一定要后世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像在香江的一些主要食品公司,也成了牛奶国际的目标,比如维他奶豆奶。

  拿下这些品牌之后,711便利店的重要性也就更大了。

  毕竟,如果有一万家711便利店,那么牛奶国际旗下的这些快消产品,销量那得有多高啊!

  所以,快消产品要多,711便利店的店铺数量,也要多!

  除此之外,惠康超市、万宁药妆便利店等牛奶国际旗下的零售渠道,也同样要进行扩张。

  回到会议室中,此刻,大家听到林浩然的宏大目标之后,现场一片哗然。

  今年内超过一万家?

  要知道,目前711便利店的总数才刚刚超过3200家。

  而现在提出的计划,是在今年内新增6800家店铺,总数达到一万家?

  这个庞大的数字,远远超出了在场所有人的预期。

  就连一向冷静沉稳的铃木敏文,此刻也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担忧地看向林浩然,说道:“老板,这样的扩张速度是否有些过于急促了?我们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和潜在的亏损风险。”

  “铃木先生,我问你,去年日本的店铺数量,为何会是进入日本市场以来,扩张最多的一年?明明你们资金并不多。”林浩然微笑着问道。

  “老板,我们把各单体商店按711的统一模式管理,自营的小型零售业,例如小杂货店或小酒店在经日本711许可后,按我们公司的指导原则改建为711门店,我们随之提供独特的标准化销售技术给各门店,并决定每个门店的销售品类。

  而711连锁店作为新兴零售商特别受到年青一代的欢迎,从而急速扩张,这也是我们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提高扩张速度的原因。

  可是,即便是如此快的扩张速度,去年一整年也不过是新增了三百多家,与您这将近七千家的目标,差距太大了。”铃木敏文苦笑着说道。

  “也就是说,属于711日本分公司的自营店铺,是非常少的,对吧?”林浩然微笑着继续问道。

  “没错,如今日本一千多家711便利店中,只有一百多家属于我们公司自营便利店,其余都是加盟的模式。”铃木敏文并没有否认。

  “很好,铃木先生,你的坦诚让我很欣赏。”林浩然点了点头,赞许道,“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如何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这一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吧。”

  他站起身,缓缓踱步到会议室的前端,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传统的扩张模式,无论是自营还是加盟,都有其局限性。

  自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而加盟虽然能减轻资金压力,但管理和品控上又容易出问题,这也许是你们对于快速扩张如此谨慎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创新的模式,既能快速扩张,又能保证质量和效益。”

  此言一出,现场的高层们,顿时都纷纷集中精力,想看看老板有何高见。

  他们可不敢小看眼前这位年轻的老板。

  毕竟,能够利用花旗银行的影响力,几乎是强迫性地将南方公司收购,仅仅这件事情,就没多少人能够做得到。

  而这段时间,这些高层也逐渐了解了这位老板的背景。

  越了解,就越震惊。

  谁能想象,仅仅不到三年时间,林浩然便拥有如此规模的资产。

  这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吗?

  反正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能够如此快速崛起且能够直接成为世界级商业大亨的人物。

  至于说林浩然是靠运气,就更不可能了。

  他们都知道,靠运气兴许可以发小财,但绝对发不了大财。

  真正发得了大财的,除了运气之外,必定都是有真本领的。

  “我的构想是,采用‘特许经营+战略合作+并购’的三重模式。”林浩然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众人消化的时间。

  “特许经营方面,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加盟流程,降低加盟门坎,同时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确保每一家加盟店都能达到711的标准。

  而战略合作方面,则是寻找那些已经在当地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零售商,通过股权合作或者独家供应协议的方式,将他们的门店改造成711便利店,或者在我们的便利店内设立专区销售他们的产品。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又能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和经验,降低运营风险。

  至于并购,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吧?直接点,把其它便利店品牌直接收购,如此就能够更快地去扩张!

  除此之外,我们要同时进入多个市场,像我前面所说的诸如韩国、英国、瑞典、法国甚至是南洋等地市场,这些都要尽快谈好合作伙伴,如此一来,我们这新增六七千家的店铺,分摊到各个市场去,实际上也就不显得太多了。

  此外,这个月,我会向南方公司注资400亿日元的资金,这笔资金,便是用作扩张自营店铺的,如此一来,我想在场的人,应该就更有信心了吧?”说道这里,林浩然在场看向所有人的表情。

  果然,当林浩然说到会在这个月内对南方公司注资400亿日元的时候,现场在场一片哗然。

  400亿日元,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兑换成港元,也足有10亿港元了。

  而此前林浩然收购南方公司,也不过是花了七千万美元而已,兑换成港元,也不到四亿港元。

  可如今,林浩然居然直接对南方公司注资10亿港元的资金,这怎能让他们不震惊?

  “如今,711便利店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都是一片空白,然而那些市场并不是没有便利店品牌进入,又或者本土便利店品牌的诞生。

  在我看来,现在就是便利店的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把握住,我们便能够在便利店行业中遥遥领先,一家独大,如果把握不住,那么我们就只能与众多便利店品牌齐头并进,艰难竞争。

  你们是想看我们一家独大,还是想与众多便利店品牌齐头并进?这点不用我过多去解说吧?”林浩然一口气,说了很多很多。

  急功近利?根本不存在!

  平时,他的确不会亲自去管理各公司的发展决策等,但是不代表他不去关注。

  如果他觉得不合理,他也会纠正过来。

  如今,正处于八十年代初期,而便利店的发展黄金时期,也正是八九十年代。

  南方公司被他收购了,也就是说已经被他改变了历史发展趋势。

  如果他不趁机好好发展,那么711便利店未来会如何,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见在场的所有人都还在消化着他的话,林浩然喝了口水,又继续说道:“你们觉得,现在的南方公司算是成功吗?在我看来,还远远不算成功!

  等711便利店扩张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我会将其上市,到时候,咱们南方公司必定会拥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市值,前提是我们需要打响711便利店这个品牌在全世界的知名度。

  想象一下,你们去到世界的每一座城市,都会遇到我们的711便利店,那时候的南方公司,在我眼里才算是一家成功的企业。

  从我的这些话中,我想你们应该也能够看得出来,我对南方公司的期望非常高,也对我们团队的能力充满信心。”

  此刻,现场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思考着老板的话。

  林浩然之所以将日本分公司的股权收回来,是因为他觉得,如今的711便利店在日本不过是属于初期发展阶段,远远还没到收割韭菜的时候。

  这时候,保持日本分公司的上市地位,无疑是不明智的。

  所以,必须收回来,他才会对711便利店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等711便利店的数量高达数万家的时候,他再将南方公司上市,只保持一定的控股权就足够了。

  毕竟,实际上便利店也是有风险的。

  比如,他穿越过来前,711便利店就遇到危机,那时候网络上还传言,伊藤家族有出售711控股权的想法。

  如果没有遇到资金危机,作为未来全球的便利店领军企业,显然伊藤家族不可能会出售711的控股权。

  所以,未来有一天,林浩然也会将南方公司上市,不仅仅可以回笼资金,还能降低风险,最重要的,继续掌控着这个零售渠道!

第521章 赚取日本人钱财的商机

  听完林浩然的分析,此刻,现场的南方公司高管们,都不觉得林浩然所说的年内达到一万家店铺是做梦了。

  林浩然的野心很大,那是因为他有这个实力,有这个财力。

  如果是之前的南方公司,像这样去扩张,那就真的是不自量力、急功近利了!

  林浩然的话语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