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柠檬炒辣椒
然而,也正因如此,它们遭遇了发展的瓶颈期。
除非能够获得极具震撼力的独家新闻,否则报纸的销量很难再有显著提升。
但现在,《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和《工商日报》这三家主流报社被取缔,为《东方日报》打破瓶颈、寻求新的增长点带来了希望。
这个瓶颈并非指销量第一的位置,因为《东方日报》早已占据这一宝座。
它们真正要突破的是每日的销量。
虽然偶尔报纸销量能跃升至三四十万份,但在大多数普通日子,每日销量仅维持在十几万份左右,甚至偶尔会跌破十万份一天。
如今,随着这三家媒体的取缔,《东方日报》有望在未来实现日常销量的显著提升,可能突破二十万份大关,而在特殊时期,最高日销量甚至有望冲击五十万份。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对了,关于怡和洋行的近况,你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吗?”林浩然接着问道。
“老板,我根据搜集到的情报得知,麦里浩先生似乎对怡和洋行背后的势力心存顾虑,因此目前对怡和洋行尚未采取更多行动。
但据说政府已经决定暂停怡和洋行在香江的所有资产交易,以防在正式处置怡和洋行之前,他们有资产转移的行为。”崔子龙迅速回应道。
“好,我知道了,对了,既然《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和《工商日报》如今直接被总督府强制关闭,那么他们旗下拥有的大批媒体精英,如今都面临着重新选择的境地。
这些人才,无论是资深的编辑、记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市场营销人员,都是报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我们《东方日报》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主动向他们伸出橄榄枝。
这些人在原报社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行业积累,他们的加入不仅能增强我们团队的整体实力,还能带来新的视角和创意,为我们的新闻报道注入新的活力。”林浩然原本打算挂了电话,不过临时想到了这个事情。
“老板,您放心吧,早在我们收到总督府发出的公告之后,我便开始行动了,如今东方报业公司的人事部,已经全体行动起来了,本身我们因为扩展海外市场,在人才方面就有很大的缺口,如今正是一个好机会!”崔子龙哈哈笑道。
“嗯,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没什么事那我先挂电话了!”林浩然回应道。
“好的老板,那我先去忙了!”
挂了电话之后,林浩然失去了继续留在书房的兴致。
总督府此次的行动,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没想到他们会如此果断,手段如此强硬!
在麦里浩的任期内,这应该是前所未有的举措吧。
诚然,过往的某些总督行事手段或许比麦里浩更为严厉,但麦里浩的政治风格一直以亲民著称,他被广大香江市民普遍视为历史上最杰出、最受爱戴的港督之一,行事向来比较温和。
然而,这一次,他竟然没有经法官审讯,便跳过调查审判这些程序,直接关闭了三家极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这样的举措,不仅仅让林浩然感到惊讶,恐怕整个香江的市民都为之震惊。
回到房间换了套西服,简单地打扮了一下,便出门了。
“去康乐大厦!”坐上劳斯莱斯之后,林浩然直接说道。
“好的老板!”李卫东启动了汽车,很快便驶离林家别墅。
在劳斯莱斯的后面,三辆小车也同时跟了出去。
十几分钟后,林浩然便已经来到了康乐大厦。
坐着电梯,很快便来到了大厦的51楼。
总经理办公室中,马世民正在打着电话。
见到林浩然出现,他指了指话筒,示意了一下通话状态,然后继续讲电话。
几分钟后,马世民结束了通话,站起身来说道:“老板,我刚刚和鲫鱼涌那边一个楼盘的负责人通过电话。那边的负责人告诉我,今天的楼盘销售情况异常火爆。
上个月推出的几栋楼,之前只卖掉了一半左右,但今天早上竟然把剩下的都卖光了,就连一些原本不太受欢迎的楼层也都销售一空。
仅仅上午,我们在这个楼盘的销售额,就突破一亿港元。
负责人问我,要不要趁机加推,把后面还在立项阶段、只出了图纸、甚至地基都还没打的几栋楼也拿出来卖!”
“既然如此,那就决定加推吧,在楼市危机真正到来之前,我预计香江的房产价格即便有所上涨,幅度也不会太大了。
如今的客户量突然暴涨,不过是因为这几天的沉淀,这样的场景持续不了多少天的,这两三天内都有这样的火爆,都算奇迹了,我们何不借此机会抛售,以回笼更多的资金呢?”林浩然略作思考后说道。
置地集团作为香江首屈一指的地产巨头,其业务范畴广泛,不仅涵盖了众多商业大厦,同时也涉足别墅和商品房楼盘的开发。
尽管商品房楼盘的占比相较于商业大厦稍显不足,但仍是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上个月置地集团已经清理了一批地产项目,其中大部分是与其他地产公司合作的商品房项目。
因此,目前集团在建的商品房项目数量已经不算太多。
而鲫鱼涌那边的商品房开发项目,是置地集团旗下的一个独资项目,且已经建成了一半了,房子都卖了不少,所以当时并没有出售。
“除了鲫鱼涌的那个地产项目之外,我们在上环、铜锣湾、北角、土瓜湾、麻油地等几个地方十几个楼盘,今早的销量都非常不错,我预估,今天下来,我们回笼的资金能够突破五亿港元,甚至七八亿港元都有可能,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马世民继续说道,语气有些感叹。
以往,香江的房产市场的确火爆,可他们置地集团商品房楼盘销售最好的一天能回笼一亿港元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如今,在经历了几天的地产低谷之后,香江的地产居然直接逆风翻盘,给置地集团带来了如此大的好处。
至于商业大厦,置地集团基本上是建在香江核心地段的,这样的地段,自然不会拿去卖,而是用来出租,这才是长远发展。
很显然,置地集团只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其它诸如长江实业、新鸿基、佳宁集团、新世界发展、合和实业、恒隆地产等,自然也成为了受益者。
正当林浩然与马世民在办公室内探讨着今日地产界的动态时,香江各地的地产巨头们也正密切关注着自己旗下各楼盘的动向。
陈嵩青、李加诚、郭德盛、郑玉彤等人,均对自己楼盘的销售业绩表现出极大的喜悦与振奋。
特别是陈嵩青,随着地产危机的缓解,他心中的重负似乎也随之减轻了许多,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前几天,陈嵩青一直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甚至不惜放下身为地产大佬的尊严,亲自致电林浩然,恳请他出手阻止地产危机的蔓延。
然而,时过境迁,当得知自家旗下的各大楼盘在上午时分均呈现出火爆的销售态势时,那个曾经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陈嵩青再次回归。
此刻,他正站在佳宁大厦的高层办公室内,居高临下地俯瞰着香江市中心的繁华街景,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迈气势,与前几天那个担心佳宁集团能否撑过难关的焦虑形象判若两人。
思索间,陈嵩青不禁对之前临时决定放弃参加官方土地拍卖会的做法深感懊悔。
他理应早些预见到,总督府绝不会坐视香江地产危机肆意蔓延。
说到底,还是自己太过谨慎,缺乏魄力啊!
倘若当时没有退缩,佳宁集团本有机会竞得两三块潜力无限的地皮。
念及林浩然仅以三十亿港元便成功竞得市值五六十亿的优质地块,陈嵩青心中五味杂陈,既嫉妒林浩然的好运,又羡慕他能把握住这样的良机。
为何如此绝佳的机遇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呢?
第462章 恐怖的收视率
目睹香江地产行业的再度爆发,陈嵩青内心重燃壮志,决定进一步加速佳宁集团的地产发展步伐。
经过这两年的快速扩张,佳宁集团已稳坐香江地产业的前三甲之列。
更令陈嵩青兴奋的是,置地集团在前段时间竟大举抛售多项地产项目,而佳宁集团有幸接手了一部分。
此刻,陈嵩青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佳宁集团向香江地产龙头企业的宝座发起冲击。
“必须设法获取更多项目,我得和裕民财务公司的总经理杨昌道商议,设法筹集更多资金,以加速我们的发展步伐。
以佳宁集团当前的地产规模,未来两年内,我们真有可能超越置地集团!”一想到自己有机会成为香江地产界的领军人物,陈嵩青不禁热血沸腾。
然而,如果林浩然得知他的这一想法,定会嗤之以鼻,认为佳宁集团这是在盲目冒进,越走越偏,无异于自掘坟墓。
时间,转眼间来到了下午四点多。
今天的香江,注定暗流涌动。
总督府那边,还在搜寻着证据,意图光明正大地拿回他们的损失。
三家主流媒体的突然关闭,也让媒体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怡和洋行这边,西门·凯瑟克也在手足无措地等待着大哥亨利·凯瑟克过来主持大局。
而各大地产商,也迎来了足以值得庆祝的一天。
九龙塘,广播道,TVB总部大楼内,邵逸夫轻轻放下手中的工作,轻揉着略显疲惫的眉头。
从上午在邵氏电影公司的忙碌,到下午马不停蹄地转战TVB,这位已逾古稀之年的老人几乎没有片刻停歇。
要知道,邵逸福可是已经七十多岁了。
像他这样的年纪,很多老板早就将事业交给后代,安心过自己的晚年了。
可邵逸福不一样,他是年纪越大,事业心就越强。
“我不过是TVB的第二大股东,真正的第一大股东是林浩然,自己如此尽心竭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邵逸夫目光落在桌上的文件上,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心中不禁自问。
尽管心中偶有自问,邵逸夫却从未有过一丝悔意。
他觉得,随着电视机的广泛普及,未来的香江,几乎每一户人家都将拥有一台电视机。
这一预见性认识让他深刻意识到,电视行业必将对电影业带来显著的冲击与影响。
正因如此,在经历了七十年代与嘉禾影业激烈竞争、你死我活的岁月后,邵逸夫内心决定逐渐将重心从电影业转移。
他无心再在电影业上投入过多的精力与资源,而是更加专注于TVB的发展,以期在这个新兴且充满潜力的电视行业中,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利孝河的去世,对邵逸夫而言,确实是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消息,尽管他对于这位好友的离世也感到一丝遗憾。
但生老病死,在他看来,不过是人生的常态,谁也无法逃避。
经历了父母与兄长们的相继离世,利孝河的离开在他心中只激起了轻微的涟漪。
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利孝河去世后顺利入主TVB,这一年来,这无疑是邵逸夫最为珍视的成果。
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推进,更为他未来的事业版图增添了坚实的一块基石。
作为TVB的董事长,在入主TVB之后,他便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将TVB打造得更加出色,甚至在邵氏电影那边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未能成功收购利家手中的股权。
但幸运的是,第一大股东林浩然对TVB的管理权并无兴趣,这或许是邵逸夫愿意倾注如此多心血于TVB的一个重要原因。
将TVB视为自己的后路,邵逸夫明白电影行业面临的潜在挑战。
他未雨绸缪,希望通过在电视行业的深耕细作,为自己铺设一条退路。
一旦电影行业真的遭遇困境,他还能依靠电视行业稳住阵脚,不至于到头来一无所有。
正当他想着事情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进来。”邵逸福冲门外喊道。
“邵董,刚刚调查公司已经将昨天的收视率发过来了,好消息,大好消息啊!”TVB总经理余伯均兴奋地打开门,冲进来说道。
“噢?昨天的收视率,莫非很高?”邵逸福微笑着说道。
“何止是高?简直是高到离谱,邵董您看!”余伯均说着,将一份收视率表递给了邵逸福。
这些收视率,是香江最有名的调查公司进行调查的,是由总督府那边有关部门亲自监管的,因此也是很有权威性的。
基本上,调查公司那边所呈的收视率,就代表了他们两家电视台各自的收视率。
而电视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广告收入,也基本是参考收视率来进行报价的。
收视率越高,广告收入自然也就越高,而广告主也心甘情愿地给钱。
特别是昨天,是1月1号,正是新一年的开始。
这个时候,收视率越高,往往意味着新的一年里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广告商,对电视台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邵逸福接过收视率表,仔细端详起来。
他的眼神随着数字的跳动而逐渐亮起,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
的确,昨天的收视率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直接创造了TVB创立以来的历史新高。
其它时间段,倒是和往常差不多,很正常,收视率基本在60%到70%之间。
也就是说,另外一个对手丽的电视台的收视率在这些时间段里,收视率不过只有30%到40%之间。
这在这几个月以来,基本都是这样。
然而,当时间来到晚上七点到十点的黄金时段,即元旦晚会播放期间,收视率出现了惊人的变化。
邵逸福初见这数据,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揉了揉,以为是看花了。
但再次确认后,数据依然醒目:TVB在这个时段的总收视率竟然突破了90%大关,达到了惊人的91.3%!
其中,翡翠台的表现尤为抢眼,独自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视率,高达90.1%。
这组数据之震撼,远远超出了邵逸福的预料。
“调查公司确认无误吧?”邵逸福难以置信地抬头确认道。
上一篇:超神:每天一个概念级,震惊凯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