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259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林浩然领着他进了一楼的书房,给他倒了杯热茶。

  “老板,这是我们这次搜集的资料,资料非常详细,我估计您想要短时间看完,难度不小,所以我已经让人将他们的优缺点都已经简短汇集了,老板您只需要看这些简短资料,确定自己对哪家银行的资料感兴趣,再找出那家银行的详细资料看!”崔子龙将一堆资料拿了出来,放到了林浩然的旁边。

  虽然崔子龙不清楚老板为何要收集这些银行的资料,但是他非常清楚,自己不该问的,就不用过多去问了。

  资料的确很多,厚厚的一叠,看起来起码有好几百张纸!

  也难怪他们收集这些资料,居然花了四天时间,这就不足为奇了。

  林浩然大致看了一下,除了马世明此前提起过的大新银行、永隆银行、集友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和东亚银行之外,广东银行、京华银行、浙江第一银行、香江商业银行、道亨银行、远东银行、恒隆银行、香江华人银行、嘉华银行、永安银行等等。

  资料的确非常齐全,除了汇沣银行以及恒生银行的资料之外,足足25家银行的资料,都在这里。

  不过,林浩然很快便注意到一个事实。

  即便是这些香江本土的银行,很多实际上都已经被外资收购了。

  比如广东银行,便被美国太平洋银行100%收购了。

  京华银行,被国际商业托信银行集团收购92%的股权。

  浙江第一银行被日本第一劝业银行收购95%股权。

  道亨银行被马来西亚丰隆集团收购100%股权。

  广安银行被日本富士银行收购100%股权。

  永亨银行被美国欧文托信公司收购51%股权。

  ……

  这看下去,林浩然惊讶地发现,除去这些外资控股的银行,可选择的根本就没有多少了。

  “老板,虽然如今香江的银行拍照获得的难度小了很多,可在前几年,因为政府限制银行拍照的发放,使得很多外资银行为了进入香江银行市场,要么只能通过成立财务公司,要么就只能收购香江已经拥有银行牌照的银行,这才导致香江大多数本土银行都被外资投资了。”仿佛看出了林浩然的疑惑,崔子龙在旁边解释道。

  林浩然叹了口气,他没想到,香江的银行业竟然已经被外资渗透得如此严重。

  而且,外资控股的银行,他想要收购,显然难度会更加大。

  别人既然收购控股香江这边的银行,显然实力也是不可能差到哪里去的。

  他想要收购,代价必定不小。

  所以外资控股的银行,他暂时不打算收购。

  “崔总,你说我要是想要收购一家本土银行,哪家比较合适?”林浩然突然问道。

  资料太多了,他都有些懒得看。

  而崔子龙这几天通过手下收集银行资料,必定也知道不少。

  所以,说不定他这边能够给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老板,原来您想要收购一家银行!”崔子龙恍然大悟,怪不得老板让他收集这些资料。

  林浩然点了点头,并没有继续说话。

  崔子龙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才缓缓向林浩然分析道:“老板,经过仔细考量,我认为您可以考虑从香江商业银行、大新银行、东亚银行这三家银行中挑选一家进行收购。

  虽然这三家银行都有外资银行的涉足,但外资控股比例并不高。

  具体来说,香江商业银行的外资股东包括日本东海银行和泰国盘谷银行,各自持股仅10%,外资总持股比例仅为20%;

  大新银行目前仅有一家外资股东,即英国标准渣打银行,持股7.5%;

  至于东亚银行,它有两家外资银行股东,分别是法国兴业银行和华夏建设投资(香江)有限公司。

  在这三家银行中,东亚银行的规模无疑是最大的,其实力在本土银行中排名前五,仅次于汇沣银行和恒生银行。

  然而,这也意味着它的收购难度可能是最大的,因为东亚银行目前由香江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一的李家掌控。

  相比之下,香江商业银行和大新银行的收购难度可能会低一些,虽然它们也有外资涉足,但外资持股比例相对较低,且没有强大的本土家族背景作为支撑。”

  林浩然听后,微微颔首,目光在崔子龙提供的资料上扫过,心中暗自权衡。

  选择哪家银行进行收购,不仅要看外资持股比例和银行规模,还要综合考虑收购的可行性、成本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

  这些银行中,无疑是东亚银行最出名,哪怕是林浩然前世,东亚银行都是非常有名的银行,甚至在几十年后,它的规模可一点都不差,综合总资产额甚至都近万亿港元了。

  不仅如此,他前世的时候,还办过东亚银行的银行卡,自然也对它非常熟悉。

  至于另外两家银行,香江商业银行说实话他真没听说过,要么直接被吞并没了,要么直接破产没了。

  至于大新银行,倒也略有耳闻,但是知名度不算高,显然根本比不上汇沣银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这些。

  林浩然拿起东亚银行的资料,看了起来。

  “咦,东亚银行如今已经是上市公司吗?”林浩然惊讶地问道。

  他还真没关注这个。

  ““老板,东亚银行上市的时间非常早,是香江少有的资深上市银行。早在两年前,东亚银行还是香江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三十的佼佼者呢。只不过这两年随着房地产公司市值的飙升,它的排名有所跌落,但即便如此,如今东亚银行的股市总值依然稳居香江前50名之内,目前股市总值大约在25亿港元左右!””崔子龙笑着说道。

  上市公司,林浩然倒是开始感兴趣了。

  如果不是恒生银行他无法收购,他肯定是选择恒生银行。

  可既然恒生银行无法收购,那选择一家仅比恒生银行差一点的东亚银行,也不是不行。

  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收购这家银行了。

  林浩然将目光看向东亚银行的持股比例。

  李佩才家持股32.3%,是东亚银行的实际控股人。

  法国兴业银行则是持股5.99%,是东亚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而华夏建设投资(香江)有限公司,则是东亚银行的第三大股东,持有4%的股份。

  至于剩下几位股东,持股比例都在2%以下,就不值一提了。

  这一股东所持有的股份,不足50%!

  也就是说,二级市场上,股民持有的东亚银行股份,超过50%?

  这样看来,东亚银行说不定还真有被收购的可能性啊!

  唯一麻烦的,或许就是李家这个阻碍了。

  东亚银行是李家所创立的银行,从创立至今,已经超过六十年时间,一直都掌控在李家手中。

  所以,一直以来,李家也是香江的大豪门,甚至是香江四大家族之一,与他熟悉的利家,都有同样的地位。

  收购东亚银行,就代表着会得罪李家。

  不过,思索一番之后,林浩然便释然了。

  以他如今的财富,都不知道是李家的多少倍了,为什么还要怕得罪李家呢?

  虽然李佩才家族一直都是香江的名望家族,可他如今的地位,显然更高了。

  就如利家,如今都想要和他打好关系。

  更何况,最重要的是,收购东亚银行,不过是正常的商业举措。

  想到这里,林浩然心中便有了初步的决定。

  不过,他先不着急着下决定,而是放下资料,与崔子龙在书房中聊了一会。

  毕竟对方刚把资料送过来,总得招待一下客人。

  与崔子龙聊了大半个小时,他才向林浩然告别。

  而等崔子龙离开之后,林浩然这才拿起资料,仔细地看起了东亚银行的资料。

  早知道这么多的银行都被外资入侵,他就交代崔子龙不用调查这么多的银行资料了。

  这样,资料早就已经拿到手了。

  不过,事已至此,说再多也没用。

  足足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林浩然才慢慢将东亚银行的资料看完。

  看完之后,他再次粗略看了一下大新银行和香江商业银行的资料。

  最终,很快林浩然已经有了决定,他的收购目标已经有了,那就是东亚银行!

第396章 大规模抛售房产回笼资金

  有了目标,林浩然自然需要在去美国之前安排好。

  当天中午,在家中吃过午饭之后,林浩然便去了一趟万青大厦。

  万青大厦31楼,环宇投资公司香江办公室。

  整个31层楼,非常的安静,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有员工见到林浩然,纷纷礼貌地与他打招呼,但转身之后,他们私下里的议论却未曾停歇。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近期关于林浩然遭遇财务危机的传闻闹得满城风雨。

  作为林浩然的员工,他们心中难免忐忑,暗自揣测老板是否会为了缩减开支,而考虑撤消环宇投资公司香江团队。

  几天前,苏志学已率队前往美国纽约,同时,部分员工也被分配到置地集团、万青集团等企业的证券部或金融部门。

  因此,香江办公室的员工数量大幅减少,从原先的三百多人锐减至目前的不足七十人。

  香江办公室正逐步向类似怡和证券公司的业务模式转型,专注于为那些有吸纳股票需求的庄家、资金雄厚的投资者提供股票操作服务。

  环宇投资公司凭借过去两年的出色业绩,的确成功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客户。

  不过,环宇投资公司的根基终究还是相对较浅。

  在香江这个市场,面对着如怡和证券公司、汇沣获多利公司等历史悠久且实力雄厚的金融证券公司,即便环宇投资公司在这两年时间里有着辉煌的战绩,也仍处于竞争劣势,难以承接大量业务,属于那种饿又饿不死的类型。

  因此,目前这六十多名员工已足够应对现有的业务量。

  这点,林浩然倒也无所谓,目前,随着他在香江的实力大增,已经逐渐看不上香江其它的上市公司了,因此对于在香江的股票吸纳需求,自然也就大大地减少了。

  如今,公司的员工可以凭借外部接业务来达到自给自足,不用林浩然额外出钱养他们,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了。

  环宇投资公司香江公司,林浩然是不会彻底拆分或者搬到美国去的,毕竟他的大本营终究还是在香江这边。

  虽然他以后对香江的企业收购需求会大大缩小,但也不是彻底不收购了,比如这次,他盯上香江上市公司东亚银行,想要暗中收购甚至是掌控,还得依靠环宇投资公司。

  将这种事情交给其他证券公司负责,他不放心!

  所以,留着一个团队在香江,非常有必要。

  等未来,随着业绩的提升,增加人手反正也不是什么难事。

  香江拥有众多金融证券公司及行业精英,如果真缺人才,直接从怡和证券公司等竞争对手处挖掘人才,无疑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策略。

  “老板,您吃过午饭了吗?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立刻安排饭堂为您准备一些精致的小炒。”见到林浩然突然到访公司,作为如今环宇投资公司香江地区的负责人兼副总经理,戴石尽管心中略感紧张,但他还是尽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且周到。

  戴石,算是环宇投资公司的元老了,当初林浩然刚开始组织操盘团队的时候,先是在万安公司那边将苏志学要了过来,随后在苏志学的介绍下,戴石成为第二位加入环宇投资公司的员工。

  如今,这位环宇投资公司的老员工,忠诚度高达92,因此早在去年的时候,林浩然便提拔他为环宇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了。

  几天前,其他老员工诸如韩子行、施震生、齐奋、赵琳等,都跟着苏志学一同前往美国了。

  而戴石因为要负责香江这边的团队,再加上他家人也不愿意他前往美国,所以他便留了下来,成为香江这边的负责人。

  苏志学虽然前往了美国,可在香江这边,依然挂着总经理的职务。

  可以说,香江这边依然是表面上的公司总部,只不过因为主业务转移到美国去了,所以需要苏志学这位总经理亲自前往开疆辟土,坐镇一方。

  “不用,我吃过了,你呢?”林浩然笑着问道。

  戴石在林浩然面前,有些紧张,毕竟如今老板的身份可不一样了。

  而以往,林浩然过来都是直接找苏志学,至于他这位副总经理,并没有怎么与林浩然接触。

  如今,已经快一点钟了。

  “老板,我刚从饭堂回来。”戴石回答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说道:“走,跟我去一趟办公室,我有事交代你!”

  两人一同走进林浩然的私人办公室中。

  这里,在林浩然入主置地集团之前,是他来得最多的地方。

  不过,如今随着入主了置地集团,成功掌握了康乐大厦这座曾经的香江第一高楼,如今的第二高楼,他更多的去康乐大厦那边了,而万青大厦倒是有些看不上了。

  林浩然甚至有打算将环宇投资公司的办公地点搬到康乐大厦去,不过这事情不着急,等将置地集团彻底私有化,成为他自己的私人企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