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237章

作者:柠檬炒辣椒

  “那岂不是说,你和我们嘉里集团也有着间接性的关系?”郭河年感慨道。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作为嘉里集团的股东之一,而林浩然同样身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因此说林浩然与嘉里集团有关联,也确有其理。

  “郭叔叔,连巴菲特先生都如此看好嘉里集团的未来发展,这足以证明,在您领导下的嘉里集团,前景一片光明啊!”林浩然笑着赞叹道。

  虽然他不知道嘉里集团未来的市值会达到多少,但印象中,郭河年直到几十年后,虽然南洋首富的位置已经拱手让人,可依然也是大名鼎鼎的马来西亚首富。

  特别是嘉里集团旗下的香格里拉酒店,更是发展成为全球前十的豪华连锁酒店品牌,影响力几乎无人不知。

  南洋的白糖市场,更是一直垄断在郭家手中。

  而嘉里集团在香江、新嘉坡等地,也大肆投资了许多房地产,这种情况下,嘉里集团也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所以,巴菲特向嘉里集团投资,很显然也是一笔非常优质的投资。

  也难怪巴菲特与郭河年两人的关系这么好了。

  郭晓涵作为晚辈,安静地坐在林浩然的旁边,没有插话,只是竖起耳朵仔细聆听三位商界大佬的对话。

  对于林浩然,郭晓涵心中的敬佩之情愈发浓厚。

  以林浩然目前的财富积累,恐怕已经超越了整个郭家,而这一切,都是他凭借个人的努力和才智打拼出来的!

  随着对林浩然了解的加深,郭晓涵越发被他的才能所吸引和折服。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她怎么可能还会对其他男孩子产生心动的感觉呢?

  林浩然实在是太出色了,出色到让郭晓涵不禁觉得自己有些配不上他。

  幸好自己所属的郭家也还算不错,好歹也是被称为南洋首富家族,地位不输林家。

  否则,在林浩然的耀眼成就的照耀下,她可能真的会感到自卑。

  几人围坐一起,品尝着地道的香江菜肴,同时深入交谈着商业上的种种话题。

  从巴菲特熟练地使用筷子的动作中不难看出,这位举世闻名的股神对中餐颇为熟悉,平日里没少品尝。

  在交谈中,林浩然得知巴菲特此次亲临香江,是为了实地考察总部位于香江的某家上市公司的运营状况。

  至于具体是哪家公司,巴菲特并未透露。

  林浩然对此表示理解,毕竟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投资界的作风来看,一旦锁定目标公司,往往不是简单持有少量股份,而是寻求大规模持股。

  因此,若提前泄露消息,很可能会引起市场的投机行为,导致股价异常波动,不利于公司的投资策略。

  别看如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市市值仅约三亿美元,但其实际持有的投资组合市值,远远超出了这个数额,高达数倍之多。

  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长期坚持不分红的政策。

  否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当前市值,远不止3亿美元,即便是10亿美元也毫不夸张。

第361章 重要任务

  与巴菲特见面的第二天,林浩然去了一趟万青大厦。

  说起来,这是定时炸弹事件发生之后,时隔六天时间,林浩然第一次到公司来。

  在此之前,他不是待在施勋道的别墅,便是深居于深水湾的居所,惟一的外出是去了尖沙咀的喜悦来酒家,其余时间均未离开过这些安全之地。

  这一切谨慎行事的安排,皆是为了确保他的安全。

  在暗卫团队没有正式到位之前,他对自己的安全还是很谨慎的。

  今天,之所以来万青大厦,是因为在见了巴菲特之后,他也对自己下一步发展有了一定的规划。

  随着三辆座驾缓缓驶入万青大厦地下停车场,紧接着,十几位保镖鱼贯而下,其中两人留守停车场,以防车辆如上次那般,遭受任何不测。

  有了这十几名保镖的贴身护卫,林浩然的安全系数显著提升。

  林浩然熟门熟路地步入自己的办公室后,迅速召来了苏志学。

  “老板,您找我?”苏志学在轻轻关上办公室的门后,恭敬地站在林浩然面前询问。

  “嗯,有点事情需要和你商议,对了,公司账面上现在还有多少流动资金?”林浩然问道。

  他的大部分资金都存放在环宇投资公司,毕竟这是他个人的投资公司,资金存放在那里处理起来更为方便,比如需要转账时,只需指示财务部门操作即可。

  他能看得到公司上上下下员工的忠诚度,自然不担心自己的钱会出什么问题。

  “老板,目前账面上大约有13.85亿港元。”苏志学如实汇报。

  林浩然听后点了点头,13.85亿港元确实不是个小数目,还剩下这么大一笔钱,并没有出乎意料。

  几个月前,林浩然成功从汇丰银行获得了20亿港元的贷款。

  紧接着,在英国通过一系列精明的买卖交易,他不仅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还额外获得了5.6万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份,这无疑是一笔意外的收获。

  回到香江后,林浩然积极参与并推动了爱美高公司的上市进程。

  随着爱美高公司的成功上市,他适时地抛售了手中的股份,同时从佳宁集团那里又获得了11亿港元的收益。

  因此,尽管林浩然近期在置地集团和怡和洋行的股份收购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他的账户上仍能剩下13.85亿港元,这样的资金状况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也算是合情合理。

  在完成对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的股份吸纳后,至今已过去两个星期有余。

  在这段时间里,环宇投资公司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静默,其工作重心更多地转向了为万青集团和港灯集团在证券部门提供支援。

  至于怡和洋行方面,自然无需环宇投资公司额外提供支援。

  毕竟,怡和洋行旗下,可是有着香江著名的证券公司怡和证券公司的存在。

  环宇投资公司与怡和证券公司的实力相比,终究还是差了不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环宇投资公司也仅仅成立两年时间,相比历史悠久的怡和证券公司而言,底蕴还是差了很多。

  不过,随着环宇投资公司的收购案例越来越多,他们积累的经验,也越来越多,所以如今环宇投资公司的实力,在香江众多投资公司里,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志学,我有项重要任务要交给你。”林浩然语气变得郑重其事地说道。

  “老板,您说。”苏志学端正地坐在林浩然的对面,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回想起过去,他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操盘手,生活拮据到连给儿子治病的钱都没有。

  是林浩然这位老板的出现,不仅借钱帮他渡过了难关,还提升了他的待遇,更是悉心栽培他,使他成长为一名投资公司经理人。

  这一切的改变,都是拜老板所赐。

  因此,苏志学对林浩然心怀深深的感激。

  在他看来,只有全心全意地为老板工作,才能稍稍回报这份恩情,尽管他知道,这份恩情恐怕一辈子都难以完全报答!

  “香江这边,我的近况你应有所了解,目前,我已掌控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在香江,我几乎已达成所有既定目标。

  因此,我计划将视野拓展至国际舞台,而世界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便是我的下一个征服地,我准备将环宇投资公司打造为像伯克希尔·哈撒韦那样的国际投资公司。

  下个月,我将亲自前往美国,在此之前,我希望你能带领团队先行一步,做好前期筹备,未来,你将在美国长期驻扎,所以请做好心理准备,甚至可以考虑携家人一同前往,至于香江,仅保留一个分公司即可。

  这些,你有没有什么意见,如果你不愿意过去,我也不勉强你,我会重新挑选人选,你依然可以坐镇香江这边。”林浩然详尽地阐述了他的战略构想。

  香江这边,在成功控制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之后,说实话,除了汇丰银行和太古洋行之外,其它公司他还真不怎么看得上了。

  而汇沣银行和太古洋行,想要收购的难度,几乎是达到不可能的地步。

  汇沣银行就不用多说了。

  而太古洋行是由英国的施怀雅家族控制的,这个家族对太古洋行的控制已经超过100年历史。

  施怀雅家族的长期控制和经营使得太古洋行在业务和财务上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使得其他华资企业难以轻易收购。

  想要收购太古洋行的难度,可比收购置地集团、怡和洋行的难度还要大得多了。

  这也是为何太古洋行在林浩然的前世中,根本没有被任何的华资财团觊觎。

  反倒是置地集团、怡和洋行不断被华资财团觊觎,只不过最终失败罢了。

  虽然环宇投资公司能够继续在香江立足,远程控制着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投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不便之处。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全球布局,最佳的策略是前往美国发展,因为他接下来的主要投资,还是以美国那边的公司为主。

  当然,香江作为环宇投资公司的起家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绝不能轻易放弃。

  未来,林浩然将继续在香江收购企业,但相较于过去,他将不再需要花费那么多心思和精力。

  如今,林浩然已成为香江首富,除了银行的资金实力无法与之匹敌外,他掌握的财团实力在香江的资金实力已经是最为庞大的。

  因此,哪怕未来想要收购香江某家企业,他也能轻轻松松。

  比如四大洋行之一的会德丰洋行,如果他愿意,他未来可以轻易收购,毕竟置地集团手中,可是持有3300万股的会德丰洋行股份,成为会德丰洋行非常重要的股东了。

  “前往美国?”苏志学惊讶地重复道,显然这个计划出乎他的意料。

  林浩然在香江提出的这一安排,确实让苏志学一时难以适应。

  毕竟,他在香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突然要转到美国去,心里还真有些忐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想要再次确认一下。

  “没错,我打算派你带领投资团队去美国!”林浩然再次肯定地回应。

  “老板,没问题,您的指示我一定全力以赴去完成!”确认了这个消息后,苏志学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林浩然对他的恩情,实在是太多了,对去美国生活而言,并不算什么。

  更何况,只是暂时性地到那边而已,未来也不是没有机会回来香江。

  “嗯,既然如此,那你接下来就做好前往美国的准备吧,香江这边,我会安排环宇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接管工作。

  至于员工,愿意跟你去美国的可以带过去,留下一小部分维持日常运营即可,不愿意前往的,我们也不勉强,他们可以选择加入港灯集团证券部或万青集团证券部。

  环宇投资公司在香江不需要太多员工,多余的可以分流到旗下其它集团。”林浩然继续说道。

  “老板,您是打算未来让环宇投资公司在美国上市吗?”苏志学好奇地问道。

  毕竟,林浩然之前可是提到了要将环宇投资公司打造成类似伯克希尔·哈撒韦那样的投资企业,而伯克希尔·哈撒韦正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著名投资公司,主营业务就是投资。

  “不,环宇投资公司会一直作为我私人独资的投资企业存在,它不会上市,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林浩然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

  凭借他洞悉未来经济走势的敏锐洞察力,让环宇投资公司上市无异于将自己的财富拱手让人。

  林浩然显然不会做这种愚蠢的决定。

  他非常清楚未来哪些企业将成为行业翘楚,哪些企业未来的市值将飙升至万亿美元。

  在这样的信息优势下,他投资的公司百分百不可能亏损。

  因此,在这种稳操胜券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让环宇投资公司上市,去分享本可独享的利润呢?

第362章 西贡训练基地

  经过与苏志学商议,林浩然充分尊重他的意见,最终决定将环宇投资公司美国分公司总部放在世界第一大都市——纽约市。

  原因很简单,这里拥有著名的纽交所。

  投资嘛,自然是距离证券交易所比较方便。

  毕竟林浩然的投资主要还是针对上市公司。

  对林浩然而言,不管是放在纽约也好、芝加哥也好,还是旧金山、洛杉矶这些,他都无所谓,毕竟是苏志学常驻美国,不是他常驻美国。

  林浩然未来依然更多的是留在香江,留在他的大本营。

  与苏志学商议完之后,林浩然便让他去准备了。

  考虑到这是办公地点的跨国搬迁,目的地是万里之外的美国,无疑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来筹备。

  尤为关键的是员工们的意愿,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移居美国。

  对此,林浩然与苏志学已经商量好了,若愿意前往美国的员工数量未达预期,也无妨,他们计划先在美国站稳脚跟,随后再在当地招募新员工。

  相较于香江,美国纽约的证券投资领域人才济济,他们毫不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离开31楼后,林浩然并未急于离开万青大厦,而是前往了位于29楼的万青集团办公室。

  在伯顿的办公室里,林浩然认真听取着伯顿的工作汇报,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伯顿无疑是一位极为出色的职业经理人,至于为何前世林浩然未曾听闻他的大名,或许是因为他在靑洲英坭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展现机会吧。

  而今,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靑洲英坭已跃升为南洋三大水泥公司之列,其在南洋的销售额更是远超香江本土。

  这其中,最大的功劳,很显然就是伯顿这位万青集团总裁了。

  九龙巴士已成功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尽管离实现盈利尚有一段路程,但能迈出国际化的步伐,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与此同时,万安地产公司也在新嘉坡扎根,近期正与嘉里集团携手合作,共同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

  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