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之后是理学。
理学稍微比道学好一点。
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从理学的书籍中,他看出了墨家典籍的影子。
“神仙大人,这里面讲的是墨家技艺?”
云易整理的理学书囊括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
所以说,墨家技艺确实有。
但不多。
“有一部分墨家技艺的讲解,但不是全部。”
“墨家技艺本来就是对天地万物道理的研究,研究足够深入的话。”
“理论上能够以凡人之身比肩神明。”
赵安之前就听自己的儿子赵风这么说过。
但现在听到云易再次说起。
他依旧感觉很震撼。
以凡人之身比肩神明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目标啊。
不过,他很有自知之明。
这种完全不适合他。
还是交给自己的儿子研究吧。
随即,他又拿起文学。
相比较囊括数学的道学和囊括物理化学的理学。
文学就简单多了。
也顺眼多了。
主要内容也就是教导人读书识字。
从最浅显逐步深入。
赵安大致翻看了一遍发现。
如果能够将文学的两本书全部熟读于心的话。
就算是在一县之内。
也能享有盛名。
如果云易知道他的想法。
估计会笑出声。
还真不是他写的文学书有多深奥。
单纯就是这个时期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实在太少了。
放在后世。
就算读了百十本书,也算不上什么。
但是,在这个时代。
能够熟读百十本书的人。
妥妥的算一方大儒了。
放下文学书籍,赵安翻开思政书籍。
不过这一翻。
他就直接沉浸了进去。
越看心越惊。
这这也太大逆不道了吧。
要不是这本书是神仙大人所写。
估计他能把著作者抓住乱喷一顿。
没错。
思政的书里面,云易并没有写太多洗脑的话术。
而是由浅及深将屠龙术搬了出来。
开篇就是雷击的一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然后从这个方面切入,论证了推翻王朝的合理性。
当然,也不是完全的反动。
对于爱国,他还是着重写了很大一部分篇幅的。
但忠君,他压根没写。
忠什么君?
若是明君。
能够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
那忠于他当然没问题。
但如果在他的治下。
百姓连最基础的吃饱穿暖都做不到。
甚至只有人相食才能活下去。
那么造反就是正当的。
天然具有合理性。
尤其是毛爷爷的阶级斗争的论述。
云易几乎一字不落得写了进去。
目的就是从小教育孩子的抗争意识。
不是叛逆,而是面对不公、面对不平等时要勇于抗争。
实际上。
在古今中外的诸多民族之中。
唯有华夏民族最具有抗争性。
别看后世元朝和螨清短暂得入主中原。
但即使这些朝代管理再严格。
也依旧扑不灭造反的星星之火。
至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
主打一个逆来顺受。
譬如南美诸国。
在殖民时期。
仅仅只是牺牲了百余万就不再抗争了。
选择了投降。
一部分人还拥护殖民者。
当殖民者的狗腿子。
而同时期的华夏。
即使牺牲了数千万人。
也依旧有有识之士带领民众进行反抗。
过了许久。
赵安将思政的两本书全部看完。
眼神中已经充满了震惊。
他抬起头,看向云易:
“神仙大人,这会不会有些大逆不道?”
云易微微一笑:
“何谓大逆不道?从古至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来就具有正当性。”
“可是...可是我们难道不应该忠君爱国吗?”赵安说话间仿佛被抽空了灵魂。
云易看着他,说道:
“爱国是必须的。忠君?若是仁德之君,自然应该拥护。”
“但如果是暴虐无道的君主,也要无脑拥护?”
“记住,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自始至终,就没有任何一个君主是真正的受命于天。”
“所以,如果他暴虐无道、欺压百姓,就应该把他塞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当年夏桀无道,商汤推翻之。”
“商纣无道,周文王推翻之。”
“周王无道,秦始皇推翻之。”
“胡亥无道,项羽、刘邦推翻之。”
“历史从来都是这样,大汉不也是推翻了秦朝建立起来的吗?”
“怎么推翻时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建立国家之后,又高谈忠君了呢?”
赵安被云易说得哑口无言。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云易是神仙。
赵安到底还是不敢和神仙争辩。
其实对于赵安持什么想法。
他并不是太在意。
拥护的话,最好。
不拥护也没事。
好好做该做的事。
等下一批孩童教育出来了。
才是华夏民族真正的希望。
云易摆摆手说道:
“这个道理你可以以后慢慢思考,现在你要做的是让人将这些教科书多誊抄几遍。”
“然后开始安排云城里的孩童和成年人分批次进行学习。”
赵安当即点头称是。
上一篇:参加综艺:一首海底致郁全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