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个方块人咋成神仙了 第128章

作者:科学的三段论

好像有个重生锚。

云易忽然想起了一个MC里不常用的物品。

游戏里重生锚只能给史蒂夫使用,而且只能放置在下界。

不知道来到现实中后。

重生锚是否能够给其他人使用。

如果能给其他人使用的话。

那就太爽了!

直接可以浪起来!

“看来什么时候可以试着把下界传送门弄出来了。”云易想道。

虽然理论上没有钻石镐就挖不了黑曜石。

没有黑曜石就无法创建下界传送门。

但这也只是理论上。

实际可以卡bug,哦不,特性。

因为MC里除了深入地下挖黑曜石外。

还可以利用岩浆浇到无限水方块上获得黑曜石。

所以。

如果在一开始就直接利用这个特性打造出一整面黑曜石墙。

然后掏空多余的黑曜石。

留下下界传送门的形状。

再用打火石点燃。

就可以形成一扇下界传送门了。

而且岩浆其实也不难获得。

一般来说,只要在现实中一直向下挖。

就一定能挖到岩浆。

不过,现实的地下可比游戏里广阔多了。

万一找的位置不对。

那他得挖到地幔层才能找到岩浆。

那都已经深入地下几十公里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找一处活火山或者死火山。

然后再向下挖。

尤其是活火山。

一般来说,只需要挖个几百米就能找到岩浆。

到时候再多准备一些铁桶。

只需轻轻一舀。

岩浆就能被吸入铁桶变成岩浆桶。

有了岩浆桶,又有水桶。

下界传送门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东西罢了。

PS: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第89章易子而食者众,高家进庄

说完以工代赈的事。

赵安又安排了人给在场的流民登记家庭情况.

随后,他阔步流星得朝云易这边走来。

然而看到现场血呼啦茬的景象后。

赵安疑惑道:

“这里发生了什么?怎么到处都是血?”

人的心脏搏动能力非常强。

如果割喉自刎时割到颈动脉,瞬时喷溅的血可以有数米高。

也就是高顺运气好。

云易及时用牛奶救下了他。

否则以心脏的泵血能力。

不消片刻。

他就能失血而亡。

赵云赶忙给赵安解释了一番刚刚发生的事。

赵安看着高顺。

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他傻,还是说他刚直。

不过抛开这件事。

他还是挺欣赏高顺这种性格的。

因为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一般人即使心里做好准备,在真正动手自杀时也会犹豫。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高顺一样果决。

从这也能看出。

这个少年不是一般人。

即使不追随神仙大人,只要不身死,未来也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云易从背包里取出一份熟鱼。

扔给高顺。

“吃点这个补充一下血量。”

“补充血量?”高顺疑惑道。

一旁的赵云帮忙解释说:

“就是气血,这可是好东西,你刚刚自刎喷出来那么多血,但只要吃下它,就能全部补回来。”

这么神奇?

高顺瞪大眼睛。

不再犹豫。

接过熟鱼大口大口得吃了起来。

趁着高顺吃东西,云易随口问赵安:

“对了,刚刚那个被我审判的人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他的老小都在赵家庄?”

赵安摇摇头:

“害,神仙大人,那人就是在临死前博取同情祈求我们原谅他呢。”

“他刚被我们抓住的时候就是这套说辞。”

“我当时心软,还特地找到了同他一起投奔我们赵家庄的邻里询问。”

“问完之后才发现他嘴里没一句真话,全都是骗我们的。”

“就他这种人,哪里还什么上有老,下有小哦。”

“去年闹旱灾的时候,他就抢掉了自己父母的最后一口口粮,把自己的父母活活饿死在了家里。”

“今年年初,他的老婆也受不了他经常打人的脾气跑掉了。”

“不过他确实有个孩子,不大,才三岁多。”

“但就在一个月前,他饿得受不了,与人交换孩子,易子而食了。”

嘶!

云易轻抽一口凉气。

真是狼灭!

他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时,还以为是个孝顺之人。

没想到说它是人。

都算夸它的了。

云易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当即询问道:

“现在外面易子而食的情况多吗?”

赵安沉默半晌,方才说道:

“挺多的吧”

毕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和赵家庄一样有数千亩良田。

绝大多数百姓都是靠着给地主当佃农维生。

一旦地主不要他们了。

他们又没有自己的土地,余粮也不足。

只能被迫流离失所。

到处寻找活下去的生路。

有自己田地的人虽然稍微好一点。

活不下去时。

还能把自己的田地卖掉,换一点救命的粮食。

但现在这种灾荒年那些贪婪的地主怎么可能会出高价收田?

肯定是能压价就压价。

原本价值不菲的良田,可能最后也就几袋粮食就交换出去了。

所以他们也撑不了多久就只能被迫和其他流民一样流离失所...

云易也是长叹一口气。

这种事其实也怪不了他们。

天灾人祸纷至。

黎民百姓们仅仅只是想要活下去。

这很难吗?

本质上还是社会分配不均的缘故。

顶层的世家门阀占据着天下七成以上的田地。

中层的地方豪族霸占着天下两成的田地。

底层的亿万平民百姓共分剩下一成不到的田地。

所以世家门阀骄奢淫逸,地方豪族安逸享乐。

唯有普通百姓受苦受难。

“多收留点流民吧,我们每多收留一人,就有一人少受几分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