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拥而入
“经济学论文?”冯世铎一愣,开口问道:“这场特训班是培训经济学的?”
“不不不,不是!”吴明教授急忙摇头:“关键的是这些经济学论文中的数学分析部分!”
接着吴明教授眼神中带着几丝敬畏继续开口:“这些经济学论文的作者是燕京大学那年轻的姜浩,就是那拼多多幕后创始人。”
“姜浩?”冯世铎一愣,他想不通这个名字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场合。
吴明教授点点头,继续开口道:“之前外面说他多厉害多厉害的,都说他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我总是看不上他,看不上社会科学,总觉得那都是造势、瞎吹的!”
“但是当我读了他的文章,我发现我错了,错的很离谱,他让我懂得了‘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
接着,吴明教授很是推崇地开口道:“真的,只要你抛开他经济学论文中的经济学内容,只看他的数学分析,你一定会被他的天才思维震惊住的!”
“难怪他的经济学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听说那华尔街那HY标准评级公司的核心模型就是他写的!”
“我觉得就算是他不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果他在数学的道路上走下,继续研究他论文中的数学分析,他都能获得菲尔兹数学奖了!”
接着,吴明教授带着几丝疑惑地开口:“我也挺怀疑的,他不是还跟着柯万顷院士学数学吗?怎么从来没有听说他在数学领域有什么成果啊?”
“那柯万顷院士难道看不出他的数学天赋?”
“嘘!柯万顷院士来了。”而这时,几位院士大佬进场了,开始在前排落。
这几位院士中就有柯万顷院士,冯世铎急忙提醒吴明教授小点声。
一位院士对他们这些教授来说,可是碾压式的存在。
看到吴明教授对姜浩经济学论文如此推崇,冯世铎想到了汪廷政,汪廷政对姜浩的经济学论文中的数学是痴迷一样的推崇。
冯世铎仔细琢磨着,他觉得好像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
而当冯世铎一抬头,他的瞳孔放大,看着走进教室的汪廷政,冯世铎下巴快要惊掉了:“汪廷政,你怎来了?你不是跟你导师跑项目了吗?”
看到了冯世铎教授后,走上教室讲台摆弄投影仪的汪廷政笑了笑,开口道:“冯教授,您来了啊,您稍等啊,等我把课件整理好!”
“你认识?”看着冯世铎教授认识那台上年轻的助教,同桌吴明教授问了一句。
冯世铎点点头,开口道:“是啊!这是我们水木大学数学系的一个学生,很有数学天赋的,他也读过姜浩的经济学论文,而且对姜浩经济学论文中的数学部分很是推崇!”
“最近他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offer,去跟着姜浩读什么能源经济学去了,他怎么来这里了?”
吴明教授皱了皱眉,大脑开始快速的运转、联系,当把几个关键点联系到了一起后,吴明教授急忙对冯世铎教授问道:“冯教授,你确定这位同学是跟姜浩学经济学?”
面对吴明教授的这个询问,冯世铎一愣,他还真的不确定。
吴明教授继续询问:“另外这场特训班的代号是什么来着?”
“JHSX”冯世铎给出了四个字母,而当冯世铎一说完,他跟吴明教授睁大了眼睛,他两人的脑海中同时划过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两人对视了一下后,异口同声地开口:“姜浩数学?!”
第95章 ,天才到底有多么恐怖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啊,我叫姜浩,是本次特训班的主讲人。”
周三上午九点,姜浩站在了讲台上。
虽然这已经是第三期的特训班了,但是面对台下一个个带着各种“头衔”的大佬,姜浩还是能感觉到很强大的压迫力了。
这几场培训班下来,让姜浩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多了几丝执着的期待。
他也想有个牛逼的“头衔”,这不是单纯为了装逼,而是为了让自己心里有点底气。
姜浩虽然年轻,但是凭借着“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组员”、拼多多,以及他在经济学领域逆天的成就,台下大部分都是知道他的。
但是一个大部分人对姜浩的标签是“经济学”啊!
他一个社科类的学者,怎么站在了讲台上?
当然,台下也总有聪明人,那些之前读过姜浩经济学论文的学者一惊,瞬间明白了一个惊人的内幕:这绝密的JHSX代号不是‘讲好数学’,是‘姜浩数学’啊!
所以当姜浩站在了讲台上,整个教室里面陷入了躁动之中。
站在台上的姜浩看到这一幕已经有点多见不怪了,之前两场特训班开班也是这样,他的数学秘密被保守的太好了,甚至连“JHSX”这四个字母都是绝密。
而当作为助教的汪廷政抱着一摞厚厚的《JHSX讲义》开始发放的时候,教室彻底轰动了:这场特训班竟然真的是姜浩的主讲?可是他不是搞经济学的嘛?
接着,一份份厚厚的讲义发到了大家手里。
第一期培训班的时候,这份讲义还挺薄的,但是到了现在,经过姜浩和一群院士的不断完善、注解,以及前两期特训班学员的论文刊录,这份讲义已经很厚了。
面对嘈杂的教室,柯万顷院士拿过了话筒,走到了讲台上,站在了姜浩身边,开口道:
“大家安静一下啊!”
“这份讲义不允许带出这间教室,更是不允许誊抄!”
“然后如果特训班结束后,大家有新关于这场特训班知识的新成果,不允许公开发表,只能上传给我们小组,我们会进行筛选,合格的文章会被录入这份讲义的。”
接着,柯万顷院士很严肃的补充了一句:“请各位一定准备保密条例!”
柯万顷院士讲完后,台下开始翻看讲义的听众更加躁动了:
“我的天,这份讲义后面这么多注解啊?”
“这后面竟然刊录了复旦大学陆万言教授的一篇论文,我就说,前一段时间,我找他,他一直说忙!”
“这讲义写的什么啊?我怎么根本就看不懂?”
“这好厚啊!”
“这什么啊?”
教室里,坐在前排的是几位院士和几位重大科研项目的总师,他们早已经接触过这份讲义,而且他们是这份讲义编著委员会的委员,他们是淡定的。
坐在中间和后排的是冯世铎、吴明这样的年轻教授、研究员和一群被遴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他们是这场特训班的列席学员。
这场特训班不要求他们能够掌握多少,只是让他们对此有点概念,同时也对他们进行筛选。
这场特训班是很严格的,特训结束后,会有一场考试,考试顺利通过的学员会继续接触这份讲义;
而考试不顺利的,他们要彻底忘记这次特训,直到这份讲义被解密公开。
看着台下众人的嘈杂,台上的姜浩压了压手,开口道:
“大家安静一下啊,讲义已经发下去了,今天主要的课程内容是对这份讲义和讲义里数学思维的初步介绍。”
“然后晚上大家可以自己回去预习一下。”
“明天开始,我将会用四天的时间,尽可能多的为大家讲解这份讲义。”
“我们开始了!”
说完,姜浩按下了PPT放映按钮,开始认真、专注的讲课了。
感谢【考勤打卡系统】【解除大脑极限限制】的奖励,随着姜浩一次次突破大脑极限,他对这份基于“混沌原理”的数学讲义把握也越来越深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姜浩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数学方向。
面对这场特训班,姜浩要做的就是尽量让更多的人明白这种新的数学思路,从而为他们带去新的科研思维。
教室里,虽然姜浩的课程开始,但是台下的很多学员还是没有从震撼中走出来。
像是小学生发了新课文一样,台下学员的兴奋点还是聚焦在这份新拿到手的厚厚讲义上:
“这什么啊?”
“哎呀,这分析模型好复杂啊!”
“我的天啊,他真的是天才啊,你看这里,当初我读他的经济学论文的时候,我就觉得他这里的模型建设思路很天才!”
“是啊,我也读过这部分!一直以为他在经济学论文中表现出来的数学天赋很厉害了,没想到,那只是他的皮毛啊!”
“我的天啊,天才是这么恐怖的嘛!他好像才二十岁刚出头啊!”
“我开始怀疑人生了,他经济学论文中的数学我还能读懂,可是他这份讲义中的数学,我怎么根本就读不懂啊!”
“哎呀,王教授,原来你也读不懂啊,这样我心里平衡很多了!不满您说,我也读不懂!”
面对教室里的窃窃私语,讲台上的姜浩并没有注意到,他只是在认真地讲着。
而坐在前排的一位穿着军装的院士,带着满脸的威严,转过身,低声训斥着:“请后排的同学安静一些啊,注意课堂纪律,有问题下课讨论!”
一下子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大家一抬头,这才发现姜浩已经讲了好几页PPT了。
在知道了这份讲义的重要性之后,他们急忙拿起笔,认真抬头听讲了。
教室里,冯世铎看了坐在前排认真听讲的汪廷政一眼。
一开始,他还为汪廷政放弃了普林斯顿大学,去跟年轻的姜浩读研表示惋惜,而现在一看,冯世铎才知道汪廷政得到的是多大的机遇。
没有再多想什么,冯世铎急忙开始认真听课了,台上的少年讲的真的很认真,但是慢慢的,冯世铎有点跟不上姜浩的思路了。
因为他的数学实在是太颠覆、太天马行空了!
而令冯世铎感到失落的是,那个困扰他好几年的,关于“相空间”的难题,台上的姜浩竟然用了一种十分颠覆的方法,一笔带过的解决了!
冯世铎急忙翻开了讲义相对应的内容,他发现困扰着自己的难题,在这个少年的讲义里都有答案,而且还都是轻描淡写。
台上那个少年年轻、帅气、阳光,看起来就是一个帅气的男大学生。
可是他那轻描淡写的一笑,却让冯世铎不寒而栗:他第一次亲身体验到天才到底有多么恐怖!
冯世铎开始更加认真地听讲了,他明确的坚信这份讲义是会改变世界的。
冯世铎很庆幸他能参加这期特训班,也很庆幸这个天才是自己国家的,而且这个天才愿意放弃这份讲义带来的名利,让自己人先学。
冯世铎不敢想象,如果这份讲义公之于众,会给姜浩带来多大的名利,可是他却没有被“科学无国界”洗脑,而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保密。
这一刻,冯世铎看着台上的少年,多了几丝敬佩,他要抓紧学习!他希望自己就算不能为这份讲义的完善贡献一份智慧,也不能辜负了他的奉献。
第96章 ,姜浩来西京城了
时间一天天过着,“华夏—中亚石化论坛”即将在西京召开,作为会议的特邀嘉宾,姜浩也来了西京城。
姜浩虽然是齐鲁胶东人,但是他上辈子大学毕业后,一直到重生前,他都在西京城工作,在这里,他待了整整六年。
现在换了一个身份、换了一个时间,再次故地重游,姜浩觉得有点梦幻的感觉。
这种感觉有点像是你高考考上了清北,然后回高中母校“衣锦还乡”,又不太像。
反正走在西京的路上,姜浩的嘴角总是忍不住的上翘微笑,曾经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也在不断涌现。
上辈子熟悉角落,这辈子再走,总是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在上辈子工作的公司门口逗留了一会儿,看到上辈子熟悉的同事,这辈子很陌生地熟悉,姜浩也觉得很奇妙。
要不是自己这辈子身份实在是太特殊了,没出息的姜浩真想下去跟他们显摆显摆。
坐在车里的姜浩笑了笑。
刚开始重生的时候,没有太大出息的姜浩就只是打算攒几个比特币,然后大学毕业后重新找到这份工作,继续把上辈子的六年再走一遍。
而现在,不但他自己的一切都不一样了,而且他带来的改变,让这个世界也都不一样了。
在西京城简单逛了一下后,姜浩就开始忙了。
虽然姜浩是提前来的西京,但是他也真的很忙,每天白天要么是忙着跟中亚各国的能源政要会晤,要么就是忙着处理关于《姜浩曲线分析下世界石化产业变革研究》课题的事务。
而同样,这场“华夏—中亚石化论坛”的背后,还有一场秘密的“JHSX”特训班,姜浩晚上还要忙着整理特训班的讲义。
重生后的姜浩的确过的比上辈子的自己有钱、有权,比上辈子一事无成的自己可能都没有资格见到这辈子的自己。
但是重生后的姜浩真的很忙,有的时候他真的很怀念上辈子“咸鱼”一样的平凡。
“哎呀~”
傍晚时分,西京城下了一整天的雨终于停了,坐在椅子上的姜浩舒舒服服地伸了一个懒腰,他总算是把手头上的事务忙完了。
姜浩最后整理了一下明天在“华夏—中亚石化论坛”上的发言稿后,对他的学生汪廷政开口道:“怎么?今晚跟着我出去逛逛吧,我们来西京好几天了,还没出这校园呢!”
汪廷政偷偷看了“准师娘”宋婉一眼,很有眼力劲地开口道:“老师,我就不去了,我还要忙着整理明天晚上特训班的东西呢!”
“行吧!辛苦你了!”姜浩点点头。
虽然汪廷政不愿意出去,但是姜浩打算趁着那秘密的“JHSX”特训班还没有开班,还有点时间,出去逛一逛。
作为西部最大的城市,西京城的夜生活还是很热闹的,晚上的南门城墙下,到处都是唱着民谣的小哥哥、小姐姐。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印记,这个繁华、向往自由的2015年,文艺的民谣是很受追捧的。
一句“爱上一匹野马,可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成为了当代所有文艺大学生的追求;“丽江”成为了一个文青的圣地。
在这个繁荣的时代下,年轻的大学生没有那么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是向往自由的,而等到他们三十岁的时候,苦逼的生活就开始了。
上一篇:吞噬星空之虫族主宰
下一篇:影视大庆:开局吞噬星空法当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