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能掐会算,还学习好 第108章

作者:一拥而入

  而姜浩今天讲座的主题,也就是跟这个话题相关。

  台上的姜浩继续开口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是一个课题庞大的哲学问题,我姜浩要是能说明白这个话题,我就能成圣人了。”

  “所以,我们今天只是简单浅析一下,简单的探讨一种道德和利益的定位。”

  紧接着,姜浩问了一个很沉重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先探讨一个关于‘自杀’的话题啊:谁阻碍了自杀?或者可以问:自杀了,谁最难受?”

  姜浩抛出了问题后,台下的同学们认真的抬起了头。

  对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来说,当下正是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重新柔和的阶段,他们其实是茫然的,所以,面对姜浩的话题,他们是很感兴趣的。

  姜浩继续追问:“是面临死亡的、自杀的人最难受吗?”

  姜浩问出后,礼堂里的气氛安静了很多。

  而姜浩继续开口道:“不,最难受的、阻碍自杀的,是自杀的亲属。因为他们将面对自杀者留下的各种非议。”

  “一个站在高楼的自杀者被救下后,他会是最可悲的:没有人再会在乎自杀者了,大家只会在赞扬、在乎救人者的荣誉;”

  “而在救人者荣誉的对比之下,失败自杀者获得的是更多的鄙视,他的亲属也会遭受各种非议。”

  “同样,你通过‘整合项目’获得了很多财富,但却惹来了很多非议,有人说你是在挖我姜浩的墙角,甚至有人说你是卖国贼。”

  “这会让你在享受财富的同时,很难受,想要放弃。”

  “而如果你真的放弃了,没有人会再在乎你的,他们只会沾沾自喜、炫耀他们的高尚道德,很高兴把你们拉回了跟他们一样‘平常’。”

  姜浩的话题是很沉重、很反叛的,这让台下的听众有点没有反应过来,因为从刚出生开始,他们接受的就是一种正能量的道德教育。

  姜浩继续开口道:“所以,我很抱歉,通过这个“整合项目”,把你们置入了一个如何处理个体私利和群体公约束关系的困局之中。”

  “而关于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如何在这个困局中达到平衡?”

  “其实我自己也一直没有找到过平衡点。但是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当姜浩的大脑在一次次超频的思考中突破极限,他思考的也不仅仅是那些自然科学的问题,他也总会思考一下“我是谁?”“我应该怎么办?”之类的哲学问题。

  而姜浩是很想跟这些年轻的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

  姜浩开口道:“指导我定义、处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核心哲学观是‘矛盾论’。”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所以,我是在一分为二的,以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了,我姜浩是一个好人,我肯定也有恶人的一面,只不过我现在展示出来的‘主要矛盾’是好人,‘次要矛盾’是坏人。”

  “同样,如果我面临,那主要矛盾是什么?是赚钱、是借助资源完善,次要矛盾才是道德的负罪感。”

  “所以,一定要弄清主次矛盾,这是决定事物本质的问题。”

  接着,姜浩开始认真分享了一下自己对自己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姜浩觉得分享他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看法,真的要比做学术分享更让他上头,可惜姜浩也不敢放开说。

  讲座的最后,姜浩开口道:“哲学,它不会让你赚钱、不会让你获得什么实际性的东西,但它会让你清楚的理顺自己在这个世界里定位,减少迷茫。”

  “明智的思考会让你看透事情的表现,直达本质,而不是围着表象瞎转悠。”

  “所以,我其实也挺高兴看到你们现在迷茫了,因为你们是大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思考世界。”

  最后,姜浩笑了笑,开口道:“可能是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了,所以,我真的觉得弄清楚这些问题,是要比金钱更具有价值的。”

  姜浩的讲座在第一时间传遍了全世界,这场讲座过后,喜欢姜浩的人更加喜欢他了;而讨厌姜浩的人,也更加讨厌他了。

第208章 ,我早就说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杀了他

  华尔街,某绝密会议室,一小撮资本家看了姜浩的讲座后,皱了皱眉头,对他们来说,关于什么“道德”的思考是一件极其幼稚的事情。

  他们不在意姜浩讲座的内容,他们在意的是姜浩这场讲座传达出来的信号:姜浩这是在让“整合项目”的参加者舒心,让他们心安、大胆的接受国际资本的资助。

  而这难免让这些掏钱的国际资本产生质疑:我是在挖你的墙角,你不但不阻拦,还号召大家用力挖?

  你这么大度,为什么不直接“开源”?

  就来坑我的钱?

  可是你要是想坑我的钱,你直接卖给我啊?我给你钱啊!干嘛让我投资那群大学生啊?

  这姜浩脑子有病啊?他这都什么逻辑啊?

  “该死的,他到底在想什么?”一个年轻的犹太白人骂了一句后,继续开口道:“他这是在主动推动这群学生做‘整合项目’啊?怎么觉得现在我们成为了小丑。”

  坐在会议桌上的江怡然带着一种令人很不爽的“我就说”的嘲讽,淡淡地开口:

  “一开始,我就反对这个‘整合项目’,建议杀了他,现在,你们看看弄成什么样了,我们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他是想借着这个项目,吸我们的血,发展整个华夏,而不是发展他个人,这才是令人害怕的。”

  “他一个人,我们好对付,但是整个华夏发展起来了,我们根本就对付不了。”

  “而华夏,又把他当成了国宝,我们现在想杀他也杀不了。”

  “这真是一场顶级的阳谋啊!”

  江怡然说完后,在场所有人给了江怡然一个很不爽的目光——她的神态和语气真的很讽刺人、很让人难受。

  会议室安静了一会儿后,为首的白人老者问道:“整合项目进行的怎样了?”

  说到这个,具体主持这个项目的一个白人兴奋地开口道:“进展很快!我在燕京的团队已经找到一种新的图像处理机制了,这是一种会颠覆整个视频行业的机制!”

  白人老者点点头,开口道:“抓紧加快投资,我们要尽快整合起来这个‘拼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弄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也才能追上他,甚至超越他!”

  因为仲泽飞主持的“蜂巢项目”还有一些优化任务需要姜浩帮助,而且仲泽飞的“蜂巢项目”是第一个正式、大规模应用“姜浩计算机语言”的项目,姜浩也需要以此来完善、认识这种新的计算机语言,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里,姜浩都待在西工大里办公。

  时间过得很快,西工大的“考试周”日益迫近,整个学校里多了几丝急迫的气氛。

  跟全国大部分高校一样,因为“整合项目”,校园里很多同学都实现了财富自由,学校里各种豪车很多。

  但是即使学校里各种豪车很多,姜浩乘坐的那辆奥迪A8L总是很耀眼的。

  清晨的校园里,看到这辆奥迪车驶入校园,所有的同学都投去了敬畏的目光。

  下车的姜浩走进了西工大的图书馆,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或许是上辈子泡图书馆的太少了吧,这辈子不论去哪,姜浩总喜欢泡图书馆。

  西工大的图书馆里,姜浩拿起了一份关于姜浩计算机语言最新的研究报告阅读了起来。

  大概上午十点半多,一辆很低调的帕萨特轿车驶入了西工大的校园,停在了西工大的图书馆门口,两个黑衣男子带着一个黑色公文包,从车上下来。

  在两位黑衣男子接受安保检查的同时,负责姜浩安保工作的人员走进了姜浩所在的阅览室,轻声地打断了姜浩的思考,开口道:“首长,110项目组的工作人员来了。”

  正在认真阅资料的姜浩听到了“110”的代号,点了点头,放下了手里的资料,伸了一个懒腰,起身走出了阅览室。

  “呼~”

  而随着姜浩走出了阅览室,整个阅览室里上百名同学舒了一口气。

  西工大的学生都是学霸,能通过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审核,跟姜浩坐同一间阅览室的学生,更是学霸中的学霸,他们是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的。

  但是即便如此,当他们跟姜浩坐在同一间阅览室的时候,也总有一种中学自习课上,坐在讲台上看自习的是一个极其严厉的老师一样。

  姜浩就坐在那里,什么话都没说,但是大家连手机都不敢看,更不敢说话、交流、睡觉,只是认真专注的学习。

  这是一种妥妥的“学术血脉”压制!

  但即便如此,姜浩所在的这间阅览室的预约,也已经排到一个星期之后,所有的同学都挤破脑袋,想要跟姜浩坐在同一间阅览室里。

  姜浩倒是没有太注意他对同学们的压制,走出阅览室的姜浩上了个厕所,然后走进了西工大图书馆特意给他安排的会客室。

  “首长好!”

  姜浩进来后,等着会客厅里的两位黑衣男子急忙起身问好。

  “坐坐坐,什么事?”姜浩急忙挥挥手,示意他们坐下。

  为首的一位黑衣男子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姜浩后,开口道:“首长,110项目今晚在西京城有一个临时的会议,您刚好也在西京,于是领导让我过来问问看,看您是否有时间参加?”

  姜浩接过文件,随口问道:“临时会议?讨论什么?”

  “关于蜂巢项目带来的一种计算机语言衔接的。”黑衣男子开口。

  “好。”姜浩点点头,简单浏览起了这份“110临时会议资料”的文件。

  “姜浩计算机语言”,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在国际资本开始整合项目之前,国内就秘密成立了最高级别的“110”项目,这个“110”项目,就是对姜浩计算机语言研究和应用的。

  姜浩虽然是“110”项目的总设计师,但是这个课题已经完全超越了“姜浩”个人的高度了,而且姜浩实在是太忙了,所以姜浩负责的只是这个项目的核心框架建设。

  具体负责这个项目的,一是“姜宋集团”旗下的“姜宋科技”;另外一方面就是由十位计算机和数学领域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

  现在这个项目组要在西京开会了,姜浩刚好也在西京,所以姜浩打算过去看看,他点点头,开口道:“行,我先把文件看一下,我今天应该就在图书馆里,你们晚上按时来接过就行。”

  说完后,姜浩拿起了文件看了起来,

  这场临时的内部会议,完全是因为“蜂巢项目”通过实际应用,给理论带来的一种新认知和新冲击。

  而通过这场临时会议的资料,姜浩也深刻体会到了一种集体智慧的庞大厚重感。

  姜浩的脑袋在【解除大脑极限限制】后,的确是进入了一种新的思维领域,但是对此,姜浩从来没有“飘”,因为不论是《JHSX讲义》所代表的一种新的数学体系,还是这姜浩计算机语言,姜浩更多的只是一个发起者。整个庞大的体系,都是大家集体的智慧。

  而现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在“整合项目”的推动下,整个“姜浩计算机”语言体系也在快速的发展着。

  仲泽飞那划时代的“蜂巢项目”,也仅仅是整个姜浩计算机语言“K9”分区的应用而已。

  现在通过仲泽飞的“蜂巢项目”的实际应用,大家对这种新的计算机语言有了新的认知,所以召开了这场临时的会议。

第209章 ,“汪廷政衔接”

  早上,来通知姜浩开会的是一辆低调的帕萨特轿车,但是晚上来接姜浩开会的,是一辆宝马X5。

  在外界,可能那大众帕萨特轿车很低调,但是在这满是“BBA”和顶级豪车、超跑的大学校园里,那低调的帕萨特显得很高调,反而是这宝马X5,显得很合群。

  宝马X5驶出西工大的校园后,挤进城市拥挤的车流,载着姜浩驶入了一所研究院。

  “老师,您也来了!”在研究院的会议室看到了自己的导师柯万顷院士后,姜浩很高兴的上前打招呼。

  平常的时候,面对各种场合和会议,都需要姜浩自己独当一面,而有老师在,姜浩心里总有一种“看为师提起舌战群儒”的依赖感和轻松感。

  因为柯万顷院士是最早接触“姜浩数学”的,而且因为所在的数学专业是“工具科学”,每个学科都离不开,所以现在柯万顷院士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每个重要的学术场合基本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看着自己这个得意学生,柯万顷真的很高兴,开口点点头,笑着开玩笑道:“是啊,来给你打工!”

  姜浩略微不好意思的消息,老师说得没错,这份工作受益最大的还是姜浩。

  “王院士好!”

  “顾院士好!”

  紧接着,姜浩笑着跟参加会议的几位院士打招呼,凭借着《JHSX讲义》,全国的院士姜浩基本都认识。

  但是《JHSX讲义》是绝对保密的,所以,姜浩一直没有参加院士评选,而当这一场关于“姜浩计算机语言”的“110”项目结题后,也就是姜浩的院士评选了。

  对这个院士评选,姜浩还是有信心的。

  姜浩虽然是这个“110项目”的总设计师,但是主持这次临时会议的是计算机领域的顾本瑜院士。

  这位顾本瑜院士领导创立了国内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体系AVS,推动国内数字视频产业实现了从核心技术空白到国际领先的跨越。

  他也参与制定了国内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主持制定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技术国际标准,创建并领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同时,他也是《JHSX讲义》编著委员会的委员,《JHSX讲义(计算机理论)》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主编。

  现在那份《JHSX讲义》和“姜浩计算机语言”之所以能在国内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姜浩带来的创新价值是一方面,另外还有一方面是它跟很多大牛的利益切身关联在了一起。

  现在华夏的学术在走一条新的道路,而如果这条新道路走不通,已经不仅仅是姜浩一个人的失败了。

  顾院士的会议效率很高,没有任何废话,很快就结束了,而姜浩既然来参会了,他自然而然的也被顾院士分配了相关的工作。

  不过顾院士对姜浩还是很照顾的,相比其他人,他给姜浩分配的任务并不是太复杂。

  坐在回去的车上,姜浩浏览着他分配到手的工作,他负责的工作的主要部分是关于“汪廷政衔接”的顺畅度优化问题。

  这“姜浩计算机语言”完全是一种新的语言逻辑,而且是建立在一种汉语语态环境下的运行逻辑,所以语言的基础建设没有任何的“复制”、“粘贴”可用。

  所以当年在初始建立这种新的计算机语言的时候,基础的编码都是姜浩带着两个学生汪廷政和蔡朱一个个敲击的完成的。

  而姜浩之所以敢放开,让国际资本开始“整合项目”,是因为这是完全是一种新的计算机体系。

  那个“整合项目”只是各个不同的基础分部,它们如果想要顺畅的运行,就需要融合进“姜浩主体框架程序”,借着这主体的逻辑,才能完成基础分部的运算。

  像是“蜂巢项目”,如果它没有“姜浩主体框架程序”做运行支持,那它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工智能。

  而当它融合进了“姜浩主体框架程序”,它就是一个知道“自己是谁”的个体了。

  当初在做这份无聊而又枯燥的基础工作时,汪廷政留下了点小“恶趣味”:

  他让每一个基础的分部程序在融合运行的时候,会呈现出“汪廷政”名字的三个字,要通过这三个汉字,才能融合进“姜浩主体框架程序”。

  随着姜浩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和推广,这个分部程序在跟“姜浩主体框架程序”融合的衔接处,因为会出现“汪廷政”的名字,所以也自然而然地被命名为了“汪廷政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