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桶布丁
另外四个问题范振华并不清楚,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范振华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整个学界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小尺度的涡流会让力变得发散,这也让证明这一难题变得分外困难。
电话对面那位普林斯顿大学的希金森教授在研究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方面本就走在世界的前列。尤其是他曾经通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给出的磁流体流动计算模型,更是引领了学界一个研发风潮。并因为在该领域的成就拿到过菲尔兹奖,妥妥的学术界一代大佬。
这样一位相关学术界的大拿竟然认为有人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要知道一位科学家对于其研究方向上的直觉往往很准,这并不是神学,而是在某个领域深耕之后的潜意识给出的判断。
失神之后,范振华语气急促的问道:“这是哪位学者的论文?”
虽然在期刊界一般有着双盲评审的惯例,但顶级期刊并不是每次都会采用。很多时候都是单盲,甚至双向选择。尤其是主编亲自带着论文去邀请一位行业大拿审稿的时候,他才不信会用双盲的审稿方式。
很快他便得到了回答,而且希金森教授的语气开始变得古怪:“这就是我专门打电话给你的原因了。范,你知道华夏有个叫南湖省东隅市逻与县宁家村弄机厂的地方么?”
这次范振华是真的愣住了,下意识的喃喃道:“宁家村,弄,不,应该是农机厂吧?等等,你是说这篇论文是华夏人写的?”
虽然希金森在复述地址时汉语发音不太标准,但这个地址听起来就有股子浓浓的乡土气息,尤其是以村命名的农机厂,这应该属于上个世纪的风格。
论文的作者是华夏人?还身处地方上的小县城?
这一刻,范振华只觉得整个人都凌乱了。
“不管是什么吧,总之论文作者的确是个华夏人。所以我向罗伯特·凯尼推荐了你成为审稿人之一,邀请审稿的邮件应该已经发到你的邮箱里了。我建议你先粗看一遍论文,然后再看作者简介……”
说道这里,希金森的语气开始变得热切:“范,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去一趟那个地方,代替我去见见那位作者,然后帮我转达一句话。”
“嗯,如果他愿意的话,我非常乐意为他写一封介绍信前来普林斯顿大学交流。这个承诺永久有效,当然前提是我还活着。我甚至已经迫不及地希望这篇论文赶紧发表,然后我可以就论文中的一些问题跟他进行交流了。”
“该死的,春假刚刚放完,我现在手头上有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不然我一定会飞到华夏,亲自向他发出邀请。当然,以上的前提是,通过交谈你能确定这篇论文的确出自他的手笔,你明白的!我相信你的判断。”
“OK!”范振华随口应了下来,操作鼠标的手已经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邮箱,找到了《数学年刊》发来的邀请审稿邮件,并以最快的速度选择了接受。
嘴里还不忘问了句:“希金森,这不是你的风格,为什么只是交流?我以为确定了论文的确是他写的,你会邀请他去任教,或者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
对面沉默,片刻后,用梦呓般的语气道:“我做足了心理建设才给你打的这个电话,等你看了作者介绍应该就明白了,也许你会跟我一样,用一个小时去怀疑这个世界是否真的是真实的。”
随后,希金森的语气又变得古怪起来:“对了,罗伯特可能还给华清大学的卢发了邀请函,我不太喜欢那个家伙。所以这件事拜托你了。”
“卢?卢正月?”
“是的。”
第009章 任性的院士们(上)
挂了希金森的电话,范振华已经没心思在去看自己的博士生花费一周时间准备的那篇报告。虽然他知道自己的学生的确很辛苦,为了写好这篇总结,这一周里翻阅了近三年近乎所有的数学期刊。
没办法,此时他所有的心神跟好奇心都已经被希金森口中的那篇论文所吸引。
其实读论文这种事情对于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跟智商无关,跟行业无关,甚至对许多每天都要跟论文打交道的研博生甚至科研人员来说,其实同样如此。
尤其是对于许多苦逼的研究生而言,在申请新项目前必须得在数据库里搜索、寻找同行的论文,这绝对是份苦差事。论文水平良莠不齐不说,还得从中分析出有价值的信息,让自家的申请报告能显得漂亮些,起码不能搞出自家要申请的全新项目,人家国内同行一条龙专利的乌龙。
这工作绝对能把人熬秃头。
但对于真正身处科研细分领域一线做那些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科研大佬们,读那些同行强烈推荐,质量颇高的论文却是种享受。尤其是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的论文,那绝对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情,没有之一。
真正的理论科学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这个世界永远保持着纯粹而强烈的好奇心。没有这个特质其实很难在枯燥的科研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毕竟这个世界上外界的诱惑太多,太多。对科学的追求也只能靠好奇心支撑着了。
好在很快范振华便收到了回复,随后他迫不及待的沉浸打开了论文,扫过题目之后,心神便放进了综述之中。
“果然,水平很高!”这是看完综述后范振华给出的判断,随后他并没有像希金森建议的那样先看正文,而是直接开始看作者简介,随后整个人果然如同希金森说的那样,不太好了……
然后真有那么一刻,他也想思考一下这个世界的真实性问题!
职业竟然是学生?!单位却是宁家村农机厂?!
这是什么奇妙的组合?更让他感觉疯狂的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第一作者都只有NingJie一个人。
换句话这篇论文是某华夏乡村农机厂的学生独立完成的?
他大概明白了希金森话中的意思,难怪要他确认这篇论文是否真是作者独立完成的,更明白了为什么在邀请了自己做审稿人之后,《数学年刊》的主编又邀请了卢正月。
这是对他不放心啊!怕他把成果据为己有,所以专门在华夏找了两位审稿人相互监督?
好吧,这也是应该的。
真的,在看到作者简介的那一刻,范振华还真的怦然心动了。
虽然他还没看正文,但如果真像希金森说的那样,这篇论文解决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难题,并在学界达成共识,明年即将在巴西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肯定是要多发张邀请函的,说不得还会直接邀请作者去做报告,而且是开幕式上的顶格报告会!
如果学界达成共识够快,指不准明年的菲尔兹奖都能直接颁给这位论文作者!
如果这篇论文是他手底下某个学生独立完成的,他还真就敢据理力争,给自家学生破格去申请一个科学院数学院士,他甚至能保证下届院士评选肯定能通过。
但农机厂的学生是什么鬼?!
没错,华夏之前学界是有不少不太好的风气,什么小学生做科研发SCI,中学生功课癌症,但那些所谓的论文跟创新,成果其实大都并不耀眼,无非是一般的学术家长给孩子刷刷履历。可范振华打破脑袋都想不通,哪位学术大拿脑残到会拿这种有资格评菲尔兹奖的世界级成果用来给孩子刷履历玩?
更别提华夏哪位数学大拿会呆在一个大学跟研究所都没有的小县城里?
办公室里没有风,但范振华的大脑依然凌乱了。
这事太多诡异的地方,让他的脑袋完全转不过来弯。
好在有了希金森之前的剧透,范振华并没有愣多长时间,转而开始研究正文。然后就跟初看论文的《数学年刊》主编罗伯特·凯尼一样,陷进去了。
直到将论文的预备知识点跟论文内第一个完整定理证明过程仔细的看完。初步了解来了作者通过多次迭代将TH元迭代方法得出的解逼近SV混合有限元的离散解,从而获取散度趋于零的离散速度解和连续的离散压力解这一思路。
而当他下意识的抬起头时,想要继续思考这种方法时,却发现窗外已经泛起了微微的亮光。
看了眼手机已经是清晨五点二十八分。但他丝毫没有感觉困倦,脑海中依然填满了论文上那些丝丝入扣的数学式。脑子里盘旋的问题则是,竟然还能这样?
很有意思啊!
猛得一些不太美好的信息蹿进脑海。
等等,希金森来电话的时候似乎说了,卢正月也被邀请成为审稿人了?
脑海中浮现出那张恼人的脸,范振华立刻打开了抽屉,开始翻找起来,很快一本燕北大学内部的电话簿被他找了出来。随后拿起手机,照着电话簿上的资料,也不管这个时间会不会扰人清梦,直接拨了出去。
一遍不通,就在打第二遍……
直到终于有人接听了……
“喂,是南湖省招生组的许老师吗?”
“啊,我是,请问您是?”虽然用了敬语,但语气其实并不算客气,毕竟在美梦中突然被叫醒,绝对不是种美好的体验。
“我是数学院的范振华,我想跟你打听一下,你知道南湖省有个东隅市逻与县宁家村吗?”
“哦,是范院士啊,您好,您好,东隅市我是有印象的,但下面的县城我就不太清楚了。得去问问。”
“这样啊,那你赶紧帮我问问,我等会就订高铁票去星城,不如咱们在星城高铁站汇合,麻烦你帮我看下从星城怎么去逻与县方便,可以么?”
“当然没问题,要不您加我的微信,就是这个手机号,您订好票后把抵达时间跟身份证号发给我,我来安排接下来的旅程?”
“行,那麻烦你了小许同志。”
“不麻烦,不麻烦。”
“对了,你听说过一个叫宁孑的学生吗?”
“啊?没什么印象。”
听到这个回答,范振华到也没有意外,毕竟下面县市一个省的招生组组长肯定不会专门去一趟没什么名气的小县城。
“那行,先挂了,等会我会联系你。”
“好的,我等您消息!”
第010章 任性的院士们(下)
挂了许老师的电话,范振华一分钟都没等,又是几通电话拨了出去。
不管如何,今天本来答应了要去京师大做嘉宾,并做报告,现在突然不能去了,总得给人家打声招呼。还有一些需要处理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的都得先交代清楚。
于是这个清晨,天知道多少人因为宁孑的论文在熟睡中被惊醒,不得不爬起床来应对突然变化的事项。事实也证明,范振华的重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有些人的想法,似乎跟他一样。
……
如果说燕北大学在北湖省的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许文清在突然接到学校大佬电话时是一头雾水的话,那么华清大学在南湖省的招生组组长郑文华则是两头雾水。
时间倒回大概十个小时,郑文华正在酒桌上,跟教育系统几位大佬相谈盛欢。突然电话便不停的狂震,郑文华连挂了两次,第三次看到显示是学校的座机才连忙打了跟领导们打了招呼,走出包厢,接通了电话。
“喂,我是卢正月,你是学校招生办的郑文华吧?”
“卢院士?对,对,我是小郑。”郑文华吓了一跳,虽然说都是华清大学的老师,但他这个招生老师,跟电话对面那位华夏、美国科学院双院院士的可替代性肯定是不一样的。
更别提卢正月还兼着华清数学科学院的主任,在学校里属于一方诸侯的身份。而且这个一方诸侯还跟其他院系的主任、院长不一样,卢正月的辈分很高,包括华清大学在内已经在在领导岗位的学术大拿,都曾是他的学生。
“呼,小郑啊,你的电话还真难打通啊。”
听到这句话郑文华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感情他刚才连续两次挂断的是学校里华、美双院士的电话,狗日的苹果,在手机里增加一个通信号码所在地显示很难吗?刚才如果他看到是京城的号码说不定就接了呢?
这一刻,郑文华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在对面的大佬似乎也并不在意这些,只是随口吐槽了一句便自顾自的说道:“算了,找你就是想问问,你知道南湖省有个逻与县吗?”
正不知道如何回答老院士的郑文华深深的吐了口气,连忙答道:“逻与县啊,我知道,在南湖省西边,距离南湖省省城大概四百多公里,是学校自强计划所覆盖的贫困县之一,我去年还跑过一趟。”
“哦?你对NingJie这个名字有印象吗?可能就是逻与县的学生。姓氏应该是二声,宁静那个宁字,名字我不太确定是哪个字,读几声。”
“宁?嗯,宁孑?孑是孑然一身,茕茕孑立那个孑。”
“哦,宁孑?你知道?”
“是的,我印象很深,学校的自强计划政策是去年才把逻与县加进去,还是我写报告争取到的,宁孑正好就是去年逻与县高考第一名,自强计划加分五十进了我们学校。”
“这么说那个宁孑是我们华清的学生?”
“如果您说的那个学生就是宁孑的话,应该的确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他报的是物理系的应用物理专业。”郑文华很肯定的说道。
郑文华对自己的记忆力很有自信,毕竟当年他也是硬考上华清的。靠的就是记忆力出众,虽然研究能力不行,毕业后留校当了一个招生老师,但毫不夸张的说他对自己经手招录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印象。
“咦,那不对啊?如果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单位写的是什么宁家村农机厂?不应该写华清大学吗?联系地址也写的是逻与县那边?”
“什么单位?”
“没什么,你刚才说他读的是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
“肯定是的,这个我不可能记错。”
“好!嘟嘟嘟……”
郑文华听着手机里传来的忙音,只觉得二丈摸不着头脑。
这就挂了?
等等……
学校的顶级学术大佬之一,突然关注贫困县的一个学生?难道突然发现了自己的私生子?毕竟当年卢老也是留过学的。只是这个念头浮现在脑海里,郑文华自己都吓了一跳,随后连忙摇了摇头,将这个荒谬的想法甩了出去。
开什么玩笑!
这是他一个小小的地区招生办老师能关心的嘛?
……
“喂,铮名,你们物理系是不是有个叫宁孑的孩子?宁是宁静的宁,孑是孑然一身那个孑。”
刚吃过晚餐的刘铮名像往常一样在书房里看着文件,突然便接到了卢正月的电话,张口还问的是一个学生,同样让他有些莫名其妙。
“宁孑?卢教授,您怎么突然想到要找个学生?”
“别废话,赶紧给我查查,应该是2016届,通过批给南湖省那边的自强计划招录的,在哪个班?”
卢正月说话不太客气,但身为华清物理系主任的刘铮名却完全没有脾气,毕竟曾经卢正月还真的教过他数学,平时见了他也得以老师相称。
“您等等,我去问问,问清楚了我给您回过去。”
“快一点,我守着电话等你消息。”
“好的!我马上打……”
“嘟嘟嘟……”
卢正月最后一句话让刘铮名有些懵。虽然他知道卢老一直都是极为耿直的急性子,也因此得罪过不少人,但如此急切的要获知一个学生的信息还是很少见的。
尤其是那句“守着电话等你消息”。这妥妥的就是在让他不能怠慢啊!甚至连他最后一句话都没说完,就挂了电话,他找谁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