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尽头 第252章

作者:一桶布丁

“是的,很不错的地方,可惜这艘船不是我们的杰作,你会为此感觉到遗憾吗?尼森?”

老人淡淡的答了句,话音落下时还收回了正在俯视的目光,瞥了身边这个男人一眼。显然他希望能从尼森·蒙巴顿的脸上看到羞愧的神色,但他失望了。

尼森·蒙巴顿看向他的目光很清澈,没有羞愧也没有遗憾。

“不不不,杜邦勒先生,我不认可你的这句话,因为你的想法太狭隘了。如果着眼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这艘船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杰作,它将开启一个新纪元。”

老人静静的看了眼尼森·蒙巴顿,然后重新垂下了头。

这是刚刚工作人员专门推荐的八个观景台之一,且每个观景台有人数限制,只在后排有十二个座位,他不太明白为什么尼森·蒙巴顿专门要跟着他来说这么一番明显不太讨喜的话。

这应该不是挑衅,老人也不希望这是挑衅。

好在尼森·蒙巴顿也没指望老人会给他好脸色,更没指望他认可自己的观点,只是自顾自的说道:“不管你信不信,杜邦勒先生,我现在、未来都没有挑战你权威的意思,更没有想要继续在这个垂下头可以看到的地方耗尽人生的意思。

现在的我喜欢在每个晴朗的晚上,抬头去看那满天的繁星,因为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那里必将有我的一席之地。当然我这句话并不是要去见上帝的意思,而是实实在在的征服。想想看吧,哪怕我们的太阳系内都有数十万颗矿星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而此时,此地,这里已经做好了几乎所有的准备,能够畅游太阳系的飞船,能够任劳任怨,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机器人,说不定就在我们脚下的建筑群跟建筑群下面的实验室已经开始研究星球勘探,采集的各种技术。事实上太空学院教授的课程并不是什么机密信息。

所以放下所有的矜持跟不满,诚心合作吧,杜邦勒先生,当然,并不单纯是跟我合作,而是跟我们的未来合作。太空矿业大亨?太空征服者?你有更喜欢的称号吗?”

这次老人彻底收回了目光,看着尼森·蒙巴顿的目光开始变得深邃。眼前这个男人应该改一个姓氏,改成尼森·道格。

“尼森,你得到了一些承诺,对吗?”

“哈哈,杜邦勒先生,不需要任何承诺,我只是比许多人看得更为清楚。难道你还看不明白他的追求吗?当然,您不用着急做决定,我们可以等到这次升空仪式之后,好期待能从这个角度真实的去俯瞰地球,那一定会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情,您说呢?”

第240章 最初的目标

老人没有再对尼森·蒙巴顿的话做任何表示,显然老人的反应也在尼森·蒙巴顿的意料之中。他其实心里也明白这位老人对他不屑的态度,如果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还真没必要跟眼前这位老人啰嗦这么多。

好在尼森·蒙巴顿很清楚他并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跟老人沟通,所以在表述完所有想法后,他便礼貌的向老人告辞,然后离开。抛开曾经那些情绪化的夸张表达方式,其实尼森蒙巴顿很懂得察言观色以及如何让他人开心,这其中也包括了麻溜的从他人眼前消失。

其实正如老人跟蒂姆·库克说的那样,两人是真的两看相厌。早点聊完走人,对他来说也是种解脱。当然,他的话会给这位体面的老人带来怎样情绪就不是他需要关心的问题了。

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尼森·蒙巴顿觉得在今天的典礼之后,杜邦勒先生做出任何决定他都不会意外,更不在乎。

每个人都要面临选择,然后承担结果。

其实尼森·蒙巴顿更希望这位杜邦勒先生能拿出消失已久的骑士精神,断然拒绝跟竞争对手合作,用生命捍卫荣光。虽然这种几率很小。当知道自己还有可能再健康的活上七、八十年的时候,这些人镇定外表根本无法掩饰他们那已经疯狂的内心。

更别提生命从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某个体多出了近一倍的生命,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于杜邦勒这种豪门大家族来说,这意味着亲情更严重的变质。

甚至那些年轻的急于上位的后代们,会在背地里盼望着那些老东西们赶紧去死。这些老人心里当然清楚这一点,但越清楚便越不会主动放权,甚至会更加独断专行并小心翼翼的提防来自于家族内的背叛。

权力跟财富一样让人迷醉,体验过后便无法主动放手。这就是帝王家的苦恼了。

曾经的皇权社会,没事杀几个儿子玩玩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所以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得给自己的儿子、孙子一些盼头,所以需要索求的更多。

跟这些人比起来尼森·蒙巴顿无疑是幸运的。

因为他还是孤家寡人。三年前的尼森·蒙巴顿是不婚不育主义者,他的理想是赚到一个亿,然后在他死前把这笔钱正好用完,只要他这辈子过得爽就够了。

但现在的尼森·蒙巴顿看到了能赚百亿、千亿甚至万亿的希望,这是他一辈子怎么挥霍都享受不完的财富,所以他需要一个孩子,他要成为一个大家族的起点。他要自己的名字哪怕几百上千年后也会被提起。

当然,要达成这些目的,就需要他更为努力,更加虔诚,毕竟他是神的仆人。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对于某一类人来说,下限越低往往成就越高。

……

九点五十分。

宁孑带着老人在指挥塔转了一圈后,走进了指挥塔三层一个跟报告厅,不对,严格来说跟教室更像一些,上面是一个小讲台,但没有讲桌,当然也没有黑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型显示设备。讲台顶上围着一圈的摄像头,显示设备上也能看出有嵌入式的摄像头。

下面则是一排排椅子,大概设计了32个位置,但没有课桌。此时位置上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人,只留了第一排中间的一个位置。当宁孑跟老人,以及老人身后的随行人员一起走进房间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然后自发的开始鼓掌。

“这些都是为我们的吴刚号出了大力的工程师以及负责重点系统相关配套的负责人们。”宁孑介绍了一句。

老人微笑着点了点头,抬起手微微做了下压的手势,让掌声停了下来。

时间已经不够一个个现场介绍了,所以老人简单讲了两句勉励跟表扬的话,便算是把流程走完。

更别提能受邀坐在这里的人,大都也是熟人,即便少数不太熟悉的技术人员,在今天吴刚号成功升空之后,也会有大规模的表彰大会来庆功的,也不着急这个时候来介绍。

等老人讲完话后,宁孑才开始介绍这里的设施。

“这里就是等会吴刚号升空仪式的举办点了。讲台这里是一个全息装置,站在中央说话,周遭的摄像头会自动将画面记录,并通过算法补全,然后在吴刚号上6688个全息点进行同步放送,保证船上的所有人都能看到,而且延迟仅有1.2秒左右。”

“这个全息技术好像还没对外发布过吧?”

“嗯,我们还在想办法做一些减法,否则布置起来太繁琐了,使用性价比不高。一套全息图像采集需要一百多个摄像头配合,才能达到现在的效果。如果缩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两个摄像头,算法自动补足全息信息内容耗时太长,而且产生的文件冗余较多,会导致播放频繁卡顿。”

“技术总是慢慢推进的,这样,帮我记下来,回去后向基地采购34套这种全息设备。”说完老人看向宁孑笑道:“这算是支持你们尽快把全息技术完善了,这项技术应该大有可为。”

“谢谢您。”

当然34套全息设备值不了多少钱,相对于基地研发的消耗来说,这点钱的确不值一提。但这代表的是一个态度,尤其是34套这个数字,更是饱含深意。

简单的聊过之后,此时已经早上九点五十五分。

讲台上的绿灯亮起,这代表着全息视频设备已经处于激活状态,只要人站过去就立刻可以开始工作。

宁孑指了指讲台中央的位置,问道:“您先讲两句吧?”

“哈哈,你没收到办公室对今天典礼安排发的回执?”老人笑着反问了句。

宁孑点头应道:“其实收到了。”

老人说道:“嗯,那天收到你们关于今天这次盛典的安排之后,谭秘书就问过我,是不是要准备一篇发言稿,我拒绝了。只让秘书处的同志们准备了一份盛典过后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你知道为什么吗?”

“额……”

“哈哈,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因为今天这是你们的舞台。你一直很反感一些行政手段加入到这座基地的管理序列中,最初包括我在内许多人对此都是抱有疑虑的,但事实证明你做的很好。甚至比我们预料的要好太多。让许多人都大跌眼镜。

尤其是你们内部实施的那套管理系统,简洁、高效,看似前期投入巨大,但却是真做到了用最小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很好,真的很好。相信很快就有很多科研单位会来学习你们的管理模式。

所以今天这个舞台是属于你们的,我期待着你的表现。另外,提前告诉你个消息,相关部门正在探讨今天这个日子将在未来成为一个特别的新假日。用来纪念这一天,更是纪念你们的付出。所以现在你要做的是代表他们去做总结,去吧。”

说完,老人抬起手拍了拍宁孑的肩膀,然后脸上挂着笑容坐到了早已经预留好的位置上。

时间把握的刚刚好。

十点整,宁孑站到了讲台的中心位置,同一时间,吴刚号上6688个全息显示位置同时亮了起来,白色光柱填满了一切,在一阵阵惊呼声中,光线开始充斥进各种色彩,最先勾勒出宁孑的头部,然后是身体躯干,再到双腿,最后栩栩如生的全息构造出现在众人面前。

吴刚号升空典礼正式开始了。

当全息视频中的宁孑形象出现,第一句话紧跟着通过飞船上无数的喇叭传入所有人的耳中。

“最初,我们的目标,只是能活下去……”

……

从登上飞船开始,或者说跟尼森·蒙巴顿交流之后,奥尔格·哈维·杜邦勒除了中间去了趟洗手间外,其他时间都静静的坐在观景台位置上,不曾移动。

他对船上那些游乐设施并不感兴趣,反而对这处位于飞船底部的观景台很喜欢。大概是人老了更喜欢登高望远,尤其是这个视角真的很完美。让人一不注意便沉溺了进去。

这位老人相信船上肯定有更好的位置,可惜那并不属于他。

同样他也在思考尼森·蒙巴顿的建议,拥有一艘属于家族的太空船,这的确是个美好的畅想。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给予。

想要得到,首先得付出更多,更别提这已经不是钱的事情了。或者说当今天这艘飞船升空之后,他们这批人也完成了第一波的交易之后,世俗的货币就在双方之间已经不具备交易价值。

谁也没法用货币去给一颗星球进行估价,因为整个金融锚定价值体系直接出现认知上的巨大偏差。目前地球上还没有任何一个自由的市场能去衡量一颗星球的价值,更没法衡量生命的价值。

所以想拥有探索并得到一颗资源星,大概需要像尼森·蒙巴顿那样站队。这是一次豪赌,虽然看起来赢的可能性很高,但问题在于输赢取决于庄家的一念之间。

就好像狗是成为人类的长情陪伴者,还是成为锅里的肉,也同样在人类的一念之间。

这其中的区别大概就在于这只活着的狗能表现出怎样的价值。

这是个艰难的抉择,因为跪就要求跪得彻底。

很突然的,老人突然开始羡慕起尼森·蒙巴顿了。

因为他真豁得出去。

起码在当狗这件事上,这只曾经的蟑螂看得很开。

不对,这家伙原本是只可恶的蟑螂,现在成了狗,应该说完成了身份上的涅槃,所以他不但能适应,甚至还能很享受。

但他是人,而且是极为高贵的那一群,突然要当狗,自然不习惯。

当然如果有足够的诱惑力……

想到七十多年的寿命跟那灿烂的星空,还是让这位高贵的老人陷入纠结之中……

直到飞船开始发生变化,他能感觉到观景台开始缓缓上升,随后下方本来可以无死角欣赏窗外景色的地方开始逐渐封闭,直到脚下的画面开始闭合。

看来仪式快开始了。

脑子里刚浮现出这个念头,他便看到观景台中间的位置出现了一个闪耀着绿光的圆环。

老人挪了挪屁股,换了个坐姿,然后看了看时间,嗯,快十点了。

他还记得上船之前,那位工作人员说过,这次吴刚号升空盛典前宁孑会发表讲话,讲话是通过6688个全息点对来宾展示的。呵……全息显示技术呢……

这段时间老人对这些该死的科技发展很不忿,甚至已经成了怨念。

当然这种不忿跟怨念其实主要因为这些技术的发源地是在这里,而不是在那里,或者说另一个国度。

人老了,反应往往会慢些,奥尔格·哈维·杜邦勒盯着闪烁绿光的圆形几分钟后,突然升腾起的刺眼白光,让他下意识的眯了眯眼睛,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宁孑的身影出现在他的面前……

“fuck……”

事实证明再有涵养的人也会在脑海里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内心的不爽跟愤怒,只是并不会说出来而已。

是的,当宁孑的全身影像浮现时,老人脑海里只闪过了这个词。

这形象太逼真了……

全身上下细节的完全展示。甚至能看到衣着上一丝细微的折痕。

老人突然为蒂姆·库克感觉到心痛,他相信不久之后自己也入股的这家公司又要大出血了。

上帝大概是真的不在保佑他们了,否则怎么解释这些让人惊艳的技术都出现在这里?

脑海中的脏话还在盘旋,宁孑的声音便钻入他的耳中。

“最初,我们的目标,只是能活下去……”

呵……

很不一样的开场白呢……

这家伙第一句话甚至没有感谢他们这些来宾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仪式。

他甚至不愿意加一句称呼,哪怕是礼节性的说一句“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但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奥尔格·哈维·杜邦勒坐正了身子,他要仔细聆听这位世界公认的天才会在今天说些什么,因为这可能影响到他的决定……一个会影响无数人未来的决定。

第241章 侧影

没人通知盛典仪式已经开始,但当宁孑的身影在整个飞船几乎每个人流聚集点以全息的方式显现时,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仪式正式开始了。

刚刚还喧闹无比的飞船瞬间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哪怕是机器人也停止了运行。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射到全息投影所在的位置。就连机器人都停止了运行。

世界仿佛在这一刻被按下了停止键,直到宁孑的声音开始在船上,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回荡。

“最初,我们的目标,只是能活下去。也许在今天受邀来参加这次盛典的许多人听来,这句话很矫情,但如果稍微了解华夏百年历史,当能品味出其中的沉重。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个让人愉悦的开场白,甚至显得略微沉重,但这却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毫无疑问,生存成为第一目标的人生是悲壮的,就好像只用黑白色调堆砌的画面。而这样的生活几乎贯穿了华夏整整三代人的一生。这是一个漫长而悲壮的故事,却跟今天的故事一脉相承。

因为包括今天受邀的嘉宾中就有许多人,拿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色彩,让自己本就灿烂的人生更加色彩斑斓。我不知道也不想理会别人怎么看,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不应该的。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无意渲染悲愤,更不是想要忆苦思甜,那些是文科生的任务。众所周知,我是一名还算出色的理科生,所以思维方式也偏向于理科最直接的逻辑思维模式,说得更简单些,我更擅长加减乘除这种简单干脆的计算模式。

所以我能很轻松的计算出,欠下多少债,经过多少年,本息的总额。这虽然不是吴刚号被设计出来的初衷,但却是我希望能得到的结果。这也是今天升空仪式行程安排得初衷。相信所有受邀前来参加的嘉宾们应该看了典礼的具体行程。

在吴刚号升空后,会沿着地球赤道绕行地球一周,随后回到我们的基地。但其实这个绕行一周并不是完全沿着地球赤道的,我们会经常的偏离轨道,让大家去领略在太空远眺家乡的风景。

这一过程并不止是希望大家能从太空欣赏地球的美好,更是希望能唤醒今天现场部分嘉宾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对债务的认知,以及对自身责任的认知,我也坚信这次试航的过程中,那让人震撼的美景会让你们对这一系列问题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

全息视频的好处大概是能更清晰还原出演讲者的神态。尤其是抬眼时的一瞥,往往能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演讲者真就是站在大家的身边在谈话。

起码对于奥尔格·哈维·杜邦勒来说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他甚至有些后悔坐在观景台第一排最好的位置,因为这里离对面的全息影像太近了,近到宁孑每次抬眼扫视的时候,都好像专门盯着他看一般。

上一篇:随身博物馆

下一篇:机械炼金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