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行走的驴
事实上,这些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叶天大都认识,只是没有见过面而已。
跟这几位挨个握手打过招呼之后,叶天面带微笑对这几位说道:
“您各位再忍耐几天,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安全运回国内,您各位再去北京故宫欣赏这件无价之宝,好好过一把瘾。
斯坦因密室里面存放着大量价值连城的中国古董艺术品,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允许外人进入的,而且这里是大英博物馆,我也做不了主。
所以我就不夸海口、邀请您各位进入斯坦因密室了,您各位先到中国馆四处看看,等我结束这边的事情,回头请您各位一起吃个晚饭”
“明白,那我们先到别处去看看,等着你小子完事,说实话,我们还真想听听你那些探索宝藏的故事,一定非常精彩刺激”
钱老微笑着点头说道,刚才那种遗憾的神情已一扫而空,心情变得无比畅快。
他的话音刚刚落下,另外一位来自南京的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就低声说道:
“叶天,能不能透露一下,除了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之外,你还交易到了那些顶级中国古董艺术品?也让我们提前高兴一下”
叶天看了看这位老爷子,然后得意洋洋地低声说道:
“您各位站稳扶好了,我还拿下了一万八千多卷来自敦煌藏经洞的画卷和经卷,包括大英博物馆敦煌藏经的一半、以及大英图书馆敦煌藏经的全部。
此外还有大英图书馆收藏的四十五卷《永乐大典》、波罗蜜佛经的最早版本、还有那对著名的元青花标准器‘大维德花瓶’,以及北宋汝窑天青釉碗。
除了这些,还有其它一些价值连城的顶级中国古董艺术品,比如‘北宗’之祖、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五代巨然的《茂林迭嶂图》等等。
好了,先说到这里吧,等晚上吃饭,我再向您各位详细介绍,您各位可要做好准备,最好带上速效救心丸,免得出事,咱回头再见,我先过去了”
说完,叶天就转身朝斯坦因密室的门口走去,很快就跟威廉王子和大卫他们汇合在了一处。
再看钱老这几位老爷子,已经彻底傻了,一个个目瞪口呆地愣在了原地,满眼的不可思议,满眼的疯狂。
“一万八千多卷敦煌藏经,都被叶天这小子弄回来了,这怎么可能?我不是在做梦吧?这样的好事,甚至我连做梦都不敢想啊!”
钱老喃喃自语着,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其余几位老爷子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一个个都激动的浑身颤抖,站都站不稳了。
直到叶天他们一行人走进斯坦因密室,钱老他们方才清醒过来。
紧接着,这几位老爷子就激动不已地发起了感慨。
“叶天这小子的手段真是太厉害了,简直闻所未闻,合着他把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都给疯狂洗劫了一遍,太狠了、不过也让人痛快至极!”
“谁说不是呢,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和一万八千多卷敦煌藏经要是能安全回国,绝对会引发十级强震,到那时,让我给这小子牵马坠镫都心甘情愿”
几位老爷子发了几句感慨之后,这才转身离开斯坦因密室门前,去参观陈列在中国馆内的其它古董艺术品了。
离开这里时,他们每个人的脚步都异常轻快,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青春又回到了他们身上一般。
而此时的斯坦因密室里,灯光异常昏暗,光线条件极差,跟外面展厅里的灯光条件大相径庭。
当然,这种光线条件是刻意为之,并不是大英博物馆掏不起电费,所以才弄成这样。
这是为了保护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古董艺术品,尽量防止光照、以免造成褪色等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进入密室之后,叶天他们先是在门口附近站了一会,等适应了密室里的光线条件,这才在费舍尔的带领下,向摆放《女史箴图》的特殊展柜走去。
为了保护《女史箴图》这件无价之宝,大英博物馆特意打造了一组特别的防弹玻璃展柜,然后将《女史箴图》平放在其中,保护了起来。
这个防弹玻璃展柜不但内部环境恒温恒湿,而且上面有一层遮光幕,将陈列在展柜里的那件无价之宝完全遮盖了起来。
只有在每年一到两次公开展出的时候,外面的遮光幕才会揭开,将展柜里的《女史箴图》展示在人们眼前。
其余几乎所有时间,遮光幕都是拉上的,以保护那件无价之宝,尽可能长地延长其寿命。
当然,今天是个例外。
摆放《女史箴图》的这组特殊展柜,在斯坦因密室的中部,从密室门口走到这组展柜前,也有一段距离。
行进途中,叶天他们并没有闲着,都在打量着这个著名的密室。
正如叶天所言,斯坦因密室里存放着大量价值连城的顶级中国古董艺术品。
这些中国古董艺术品有的摆放在防弹玻璃展柜内、有的摆放在展示架上、有些则装在箱子里、还有些则直接挂在墙上,数量非常惊人。
密室里虽然灯光昏暗,但在叶天眼中,却跟外面的展厅并没有什么区别,即便那些遮着幕布的展柜、或者大小不一的木箱,也无法阻挡他的视线。
在他眼中,这些来自中国的顶级古董艺术品,俱都放射着五彩斑斓的光芒、拥有一层层迷人的光晕,令人目醉神迷。
透视看着这些价值连城的中国古董艺术品,叶天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太过心慈手软了,宰英国佬宰得还是不够狠!
下次如果还有机会,一定要将这里洗劫一空,将所有中国古董艺术品都收入自己囊中,一件也不给英国佬留!
说话间,叶天他们已来到陈列《女史箴图》的特殊展柜前。
等大家在展柜前站定、确定密室内部的光线合适之后,费舍尔立刻吩咐博物馆工作人员,打开那块罩在防弹玻璃展柜上的黑色遮光幕。
随后,两名博物馆工作人员就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遮光幕。
随着他们的动作,展柜内那幅流失海外已一百多年、让所有中国人都魂牵梦萦的无价之宝,终于呈现在了叶天眼前。
即便久经考验、见过并经手过大量顶级古董艺术品的叶天,此时也激动异常,心跳的速率甚至都比平时快了很多。
第1961章 文明之光
随着遮光幕布被两名博物馆工作人员缓缓揭开,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这幅现存年代最早的中国绢画作品,终于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这是一件巨幅绢本绘画作品,长348厘米,高25厘米,安静地平放在长长的防弹玻璃展柜内,绽放着文明之光。
准确地说,此时呈现叶天他们眼前的,只是《女史箴图》整幅画卷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原作部分。
画卷还有另外两段,分别存放相邻不远的另外两个防弹玻璃展柜内,依旧被黑色遮光幕布掩盖着,暂时看不到真容。
第二部分是后世添加部分,长约329厘米、高25厘米;第三部分是乾隆时期邹一桂所画的松泉竹石,长74厘米,高24.8厘米。
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展柜里《女史箴图》原作部分的画面已不是很清晰,早已泛黄,有些地方都已褪色,局部还有掉渣的现象,显得非常脆弱。
但是,作为一幅拥有一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绢本古画,《女史箴图》的保存情况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幅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无上精品,能历经漫长的千年时光保存至今,其本身就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在这幅画作上,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用他超绝的绘画技法,将西晋著名政治家及文学家张华所著《女史篇》中记载的十二件女范事迹,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虽然这幅作品蕴含了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但是顾恺之对上层妇女梳妆打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绘,却真实地再现了古代贵族妇女的娇柔、矜持等等。
在画家的笔下,画中每一个贵族妇女、乃至侍女的身姿、仪态、服饰等各个方面,都非常符合她们的身份和个性。
《女史箴图》完美地塑造了一系列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如实地反应了顾恺之所生活时代的妇女生活场景。
通过这幅堪称无价之宝的著名画作,人们得以窥见东晋宫廷生活、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一隅,俨然就是一部史书。
看着平放在防弹玻璃展柜内、在昏暗灯光照射下的《女史箴图》,叶天激动的两眼直放光芒,转眼就已沉醉其中,浑然忘我地欣赏起来。
但是,同样站在这个展柜前面的大卫他们、以及威廉王子等人,哪里看得懂这幅来自中国古代的千年名画啊!
对他们而言,这幅千年古画实在太过老旧了,甚至有些残破,画作上的内容具体有什么意义,他们更是一无所知。
不过他们每个人都非常清楚,这幅自己根本看不懂的千年古画,必定价值连城,否则也不会成为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更不会让叶天如此惦记!
看了这幅千年古画几眼之后,大卫就好奇地低声说道:
“斯蒂文,介绍一下这幅让你牵肠挂肚的千年古画吧,让我们也了解一下”
他的话音刚落,旁边的威廉王子就接茬说道:
“是的,斯蒂文,介绍一下这幅古画吧,我也很想了解一下这幅画作”
随着他们这番话,叶天顿时被惊醒了过来。
与此同时,现场众人全都转头看了过来,大多数人都满眼好奇,期待听到叶天专业而精彩的讲解。
至于大英博物馆的那些家伙,眼中除了好奇之外,也流露出了几分考究之意,很想看看叶天对这幅千年古画的认识。
叶天转头看了看大卫、以及威廉王子,又扫视了一下现场众人,然后才微笑着点头说道:
“大卫、王子殿下,既然你们想了解这幅来自中国的千年古画,那我就给大家讲解一番,说实话,能拿下这幅千年古画,我至今都有点不敢相信。
《女史箴图》,出自一千六百年前的中国古代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之手,是他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可惜原作已经遗失,眼前这幅画作是唐代的摹本。
即便如此,这幅《女史箴图》唐代摹本,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且是所有《女史箴图》摹本里最出色的一幅,是现存最早的中国绢画作品”
“哇哦!一千多年以前的画作,居然能保存到现在,而且看上去基本完整,真是个奇迹!”
威廉王子感慨不已地说道,其他初次看到这幅画作的几个人,也是一副震撼不已的表情。
稍顿一下,叶天继续接着说道:
“这幅《女史箴图》画在丝绸质地的绢本上,是一幅插图性画卷,画作上所表现的内容,出自中国古代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的杰出著作《女史篇》。
《女史篇》原文一共有十二节,这幅画作亦分为十二段,现存仅剩九段,其余三段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已不幸遗失了,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
创作完成之后没多久,这幅画作就成为了无价之宝,被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文人极力推崇,东晋之后的南北朝,这幅《女史箴图》就被收入了梁内府。
到了后来的隋朝和唐朝,这幅著名的画作一直收藏在宫廷内府,关于这点,画作上留下的弘文馆印、以及另外几方唐朝宫廷的印章,就是最佳说明。
此外,在唐朝时期的古籍《太宗实录》上,对顾恺之的这幅名画也有明确记载,到了唐朝末年,由于战乱,这幅《女史箴图》方才流落到了民间。
及至宋朝宋徽宗政和年间,这幅名画又被收入了内府,接着又跟随宋朝皇室南渡,继续收藏于南宋宫廷内府,画作上面的几方藏书印足以证明。
后来,这幅千古名画落到了南宋丞相贾似道手中,到十六世纪,它又落到了明朝丞相严嵩手中,这在古籍《天水冰山录》中也有非常明确的记载。
接下来,这幅千年古画又在明朝许多著名的大臣和文人墨客之间流转、多次易手,进入清朝之后,这幅名画命运依旧,还在很多著名文人之间流转。
这段时期,画作上又多了很多私人印章,在一些古籍中,也都有非常明确的文字记录,直到乾隆年间,《女史箴图》又被收入了宫廷内府。
收到这幅千古名画之后,乾隆皇帝将其视若珍宝、爱不释手,他在这幅画作上留下了很多印章,甚至在这幅千古名画的后面画了一枝兰花”
“天呐!这幅画作居然被这么多人收藏过、其中还有这么多皇帝,难怪它价值连城呢!真是实至名归啊!”
大卫低声惊叹了起来,其他人也都惊叹不已。
叶天再次扫视了一下这些家伙,然后继续朗声说道:
“在这幅千古名画上,乾隆皇帝是留下印章最多的一个人,可见其喜爱之甚,当然,乾隆皇帝这种行为并不可取,尤其是他画的那枝兰花。
但谁让他是皇帝呢,自然可以为所欲为!时间很快来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BJ之后,放火焚烧了‘万园之园’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
在那场浩劫之中,《女史箴图》这幅千古名画被人趁乱盗走了,盗走这幅千古名画的那个人,是当时驻守在圆明园附近的英军上尉约翰逊。
但是,约翰逊的家人却诡辩称,《女史箴图》是一个中国贵妇为感谢约翰逊的救命之恩,赠送给他的,很显然,这是欲盖弥彰的无稽之谈!”
说到这里,叶天特意撇了一眼威廉王子,看看这位英国国王的第二顺位继承人会有什么反应。
威廉王子的脸稍稍红了一下,转眼就恢复正常,显然没有把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制造的那场浩劫、以及卑劣的强盗行径放在心上。
或许在他们那所谓的绅士风度、以及温文尔雅的贵族气质之下,依旧隐藏着一颗强盗的心脏。
没有丝毫停顿,叶天清朗的声音依旧不停传出,传入了现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约翰逊返回英国后,并没意识到《女史箴图》的价值,直到他把《女史箴图》拿到大英博物馆,让馆员给画作上的玉扣估价,这才引起馆员注意。
意识到这幅名画的巨大价值后,大英博物馆的两位馆员立刻出手,以25英镑的价格收下了这幅画作,不得不说,约翰逊真是个有眼无珠的蠢货。
从此以后,这幅千古名画就一直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而且成为了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镇馆之宝,直到三天前,这幅千古名画又成为我的囊中之物。
但非常可惜、也令人感到无比遗憾的是,大英博物馆收到这幅千古名画之后,由于在中国书画知识方面的欠缺,居然按照日本画的方式进行了装裱。
更可气的是,大英博物馆居然将这幅历经千年、好不容易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画拦腰截为三段,一段就在大家眼前,其余两段则放在另外两个展柜内。
由此,这幅画作上明清时代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题跋、都被残忍无情地裁剪了下来,而且裁剪下来的部分已经遗失,形成了历史断层,已无法考证”
说到这里,叶天不由自主地看了看大英博物馆馆长费舍尔、以及另外几位大英博物馆的高层,眼底迅速闪过了一丝恨意。
至于那些英国佬,脸色都红了一下,多少也有点不好意思。
第1962章 众星捧月
斯坦因密室里,叶天依旧声情并茂地在向现场众人讲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这件流传千古的无价之宝。
“介绍完《女史箴图》的历史和传承,我再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幅画作本身,它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这幅画作所表现的内容。
在中国艺术史上,《女史箴图》是集教化与审美为一体的成功典范,预示着中国绘画从重教化到重审美的转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这幅千古名画在结构与空间处理上,都已非常成熟,画面每一段都相对独立,且又前后照应,每一段都在向人们讲述一个独立的故事。
在空间处理上,基本是按主要人物和尊贵人物大、而次要人物和卑微人物小的原则,显得稚拙而饶有画意,体现了早期人物画的风貌。
主题人物的塑造,也能根据不同的内容,赋予各种不同的动作,人物的动态神情呼之欲出,通过动作和表情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在这幅画作上表现出的革新精神、以及展现人物的方式方法,无疑将两汉以来的人物画创作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