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706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朱元璋见到韩无敌,顿时眼睛一亮,笑道:“好!好!好!四郎,你们做得不错。”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赞许和兴奋。

  徐达和常玉春亦步亦趋地跪下,感受到了从朱元璋身上散发出的满意。

  朱元璋随即挥手道:“快起来,此功不可埋没。”

  “赏金、丝绸、珍珠,各分一份,以示朝廷对你们的赏识。”

  朱元璋转头看向一旁的亲卫:“将韩无敌带下去,好生看管。待会儿,我亲自审问。”

  随着韩无敌被带走,朱元璋的神情变得严肃。

  他看向朱棣:“四郎,金刚城已在我军手中,但要巩固胜果,非得你等出力不可。”

  “我有意重建金刚城,使之成为大明在潜龙国的坚固前哨。你有何高见?”

  朱棣微微一笑,抚摸着腰间的三尖两刃刀:“首辅大人,金刚城地势险要。”

  “我们应当利用这座城池的天然防御,增设法阵和机关,以天狗大黄的力量。”

  “可在城周围布下‘天罡地煞阵’,使敌人难以接近。”

  徐达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隐蔽的瞭望塔。”

  “用于监控周围动静,一旦有敌情,能迅速发现并作出反应。”

  常玉春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建议:“考虑到城内百姓和将士的需求。”

  “我们还需重建市集和兵营,确保城内生活和训练两不误。”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赞赏之色:“你们的计划周全,我很满意。”

  “明日便开始执行,朱棣,你负责监督此事。”

  就在商议间,朱元璋忽然又道:“对了,四郎,你那天狗大黄是否能够先行一步,探查一番金刚城周围的环境?”

  朱棣颔首,随即招呼天狗大黄,口中念念有词,大黄身影顿时化作一道金光,向金刚城外掠去。

  朱棣转向朱元璋,笑道:“首辅大人,大黄必将全力以赴,为大明勘破天险。”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好!我们大明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金刚城不仅要成为坚固的堡垒,更要成为潜龙国的心脏地带,掌控全局。”.

第1144章 安抚人心!

  ……

  随着计划的确立,朱棣和他的同伴们带着满腔热血,准备在次日开始金刚城的重建与布防工作。

  而天狗大黄在夜色中如一道流星,其探查的结果,将决定大明军接下来的具体部署。

  朱元璋站起身来,目送朱棣他们离去.

  当日晨光初破,朱棣率领着徐达和常玉春,踏入了金刚城的城门。

  此城乃潜龙国的重要城池,城墙高耸,石砌如铁,然而战火之后,城墙上犹可见到刀痕剑伤,显得颇为破败。

  城内的百姓,一夜之间换了统治者,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街道上行人稀少,偶有经过的人也是匆匆而过,面露忧色。

  朱棣站在城楼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这座新得的城池。

  他转头对徐达和常玉春道:“开启阵法,我要亲自感受这座城池的脉络。”

  徐达点头,掐指一算,手中符纸化作一道光芒,飞向城四角。

  顿时,城中风云突变,一阵阵隐约的光影在城墙上流转,似乎是某种古老的防御阵法开始激活。

  常玉春则从怀中取出一块玉简,轻声念动咒语。

  他的手指在玉简上轻轻一点,玉简上流光溢彩,城中的灵气逐渐汇聚,与阵法共鸣。

  朱棣看着这一切,微微点头,随即下令:“常玉春,你带几人去城中巡视,看看百姓的状况,适时散发些粮食,安抚人心。”

  常玉春领命,带着几名士兵下城。

  他们在市集中心设立临时发放点,开始分发粮食和清水。

  百姓们初时犹豫,后见分发的确实,纷纷围了上来。

  常玉春一边指挥士兵秩序地发放物资,一边用温和的声音解释:“各位百姓勿需惊慌,我大明军队不为掠夺,只为驱逐侵略者,保你们安康。”

  百姓们听闻此言,虽然内心仍有波动,但看到实实在在的救济,面上不由得露出一些感激之色。

  一位老者颤声问:“大人,我们今后该如何是好?”

  常玉春微笑,回答道:“老丈放心,大明不会丢下你们不管。城将重建,百业兴旺,尔等生活将日渐好转。”

  与此同时,朱棣在城楼上与徐达商议重建计划。

  朱棣说道:“金刚城地势要冲,要尽快加固城防,同时修建灵塔,聚集天地之气,保城池地气稳固。”

  徐达点头应是,他拿出一卷图纸,展示给朱棣看:“这是我预先设计的几种方案,不知四郎意下如何?”

  朱棣仔细审视,不时点头:“嗯,这里的设计很有新意,结合这座城池的地形,非常合适。就按此计划,尽快动工。”

  话音刚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朱棣和徐达同时转头。

  只见一个士兵气喘吁吁地跑上城楼,“报!四郎,城南发现一处民居塌陷,有百姓被困。”

  朱棣立刻站起身,眉头紧锁,“立即组织救援,我亲自前往。”.

第1145章 安全了!

  ……

  他身形一动,化作一道流光向城南飞去。

  城南一片狼藉,塌陷的民居下,哭喊声不绝于耳。

  朱棣到达现场,见状况紧急,立刻挥手召唤天狗大黄。

  “大黄,快,用你的力量托起这些瓦砾。”.

  天狗大黄吼一声,巨大的身躯化作一股劲风,瓦砾渐渐悬浮起来。

  救援的士兵们迅速将被困的百姓一一救出。

  百姓们虽然惊魂未定,但见朱棣亲至救援,心中的恐惧稍稍平息。

  朱棣见人已安全,这才对着天狗大黄点了点头,后者轻哼一声,瓦砾缓缓放下。

  朱棣转身对百姓们说:“各位,安全了。”

  “我朱棣在此,誓不让此类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将重建你们的家园,比之前更坚固。”

  百姓们虽然仍有些不安,但看到朱棣坚毅的眼神,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信任。

  一位中年妇女颤声道:“多谢大人救命之恩,我们愿意信任大人,愿意跟随大人重建家园。”

  朱棣点头,转身对随行的徐达说:“加快重建进度,同时设立灾后援助中心,确保所有百姓都能有所依靠。”

  徐达应声而去,朱棣再次扫视一圈,确保没有遗漏的危险后,这才带领着随从离开现场,继续他的巡视。

  日落西山,朱棣回到指挥中心,常玉春已经等候多时。

  见他回来,立刻汇报今日的安抚情况及百姓的反响。

  朱棣听后,点头表示满意,“劳烦常兄了。百姓心稳,城池自安。此次重建,不只是城墙砖石,更是人心。”

  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的金刚城,在朱棣和他的将领们的努力下,渐渐从震惊与不安中恢复了秩序。

  日渐稳定的金刚城如同狂风过境后的宁静海面,朱棣带着天狗大黄,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大明营地。

  他的马蹄声犹如战鼓,激起营中一片尘土。

  朱棣急匆匆找到了朱元璋,向他汇报金刚城的最新情况。

  “首辅大人,金刚城已稳,潜龙国的阴影不复存在。”

  朱棣稍稍稳住气息说道。

  朱元璋闻言,眉宇间布满了喜悦,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沉甸甸的担忧。

  “好!好!你做得很好,四郎。”

  朱元璋挥动手中的折扇:“立刻传令,全军准备,我们将前往潜龙国都外安营扎寨,展开下一步行动!”

  朱棣领命后,立刻回到营地中央,他的命令如同春雷般在营地中回荡。

  “诸位将士,收拾行装,整顿军马,我们即刻出发!”

  徐达和常玉春迅速响应,开始调动手下,整理装备。

  士兵们行动迅速,箭矢和刀剑被擦拭得锃亮,战马被喂食并装备好战具,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出发的命令。

  经过数日急行军,大明军队终于到达了潜龙国都外。

  朱棣亲自选定一块地势较高的平原,指挥士兵们开始扎寨。

  数千帐篷如同夜幕下的星辰,迅速在平原上铺开.

第1146章 正合我意!

  ……

  朱元璋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召集了朱棣、徐达和常玉春。

  “我们需要详细了解潜龙国都的情况,特别是他们的防御和魔法部署。”

  “首辅大人,我建议先派遣小队进行侦察,我可以用天眼法查看城防隐患。”

  朱棣提议道。

  “正合我意。”.

  朱元璋点头,目光转向常玉春:“常将军,你与四郎同行,一并检查敌军动向。”

  常玉春拱手应诺,“遵命!”

  夜色渐深,朱棣和常玉春悄然离开营地,借着月光,他们如同两道幽影,迅速接近潜龙国都的城墙。

  朱棣凝神运用天眼法,城内的防御一览无余,而常玉春则仔细记录下所有关键信息。

  “他们的防御确实严密,但不无破绽。”

  朱棣低声对常玉春说。

  两人如同鬼魅一般地潜回大营,立刻向朱元璋汇报了一切。

  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深思的光芒,抚须点头:“嗯,有了这些情报,我们可以制定更为精确的计划。”

  在帐篷中,油灯摇曳生辉,朱元璋与朱棣、徐达和常玉春围坐一处,地图铺在中间。

  朱元璋用笔指着地图上的潜龙国都,沉声说道,“我们的行动要快,准确无误。”

  “四郎,你的天眼法是关键,要确保我们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找到进攻的最佳时机。”

  朱棣点头,神色严肃:“我明白,首辅大人。我们需要利用夜色作为我们的掩护,出其不意地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徐达则关心兵力分配,“首辅大人,我们是否需要分兵两路,一路佯攻,一路真的突破他们的薄弱环节?”

  朱元璋思索片刻,最终决定:“徐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在东门外做出攻城的姿态,实则主力从南面突破。”

  “常玉春,你带领精兵先行一步,探清南门的守军动向。”

  常玉春立刻拱手应诺,“遵命!”

  随后朱元璋又细致地分派了各路人马的任务,所有计划得井井有条。

  凌晨时分,一切准备就绪,众将士各自带着各自的任务,悄无声息地行动起来。

  如影随形的行军中,朱棣和常玉春率先达到南门外。

  朱棣再次启动天眼法,仔细观察城墙上的守军分布,而常玉春则使用隐身术,靠近城墙收集更多的情报。

  天微明之际,朱棣与常玉春回到营地,汇报了最新的观察结果。

  “首辅大人,我们发现南门守军虽然严密,但交换班次时略显松懈。”

  “这将是我们突破的最佳时机。”朱棣语气坚定。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