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他低声下令:“开始撤离。”?
话音刚落,整个队伍迅速地向老枫树林的深处移动。
在常玉春的法力操控下,‘隐雾阵’如同一层厚厚的帷幕,稳稳地覆盖在他们撤离的路径上。
他手持法杖,步伐稳健,低声念动咒语,指引着迷雾随着队伍的移动而移动,确保他们的行踪不被外界察觉。
在返回大明营地的路上,徐达和常玉春交换了一下彼此的眼神。
虽然这次没有深入敌境,但他们成功探明了霜叶城的防御状况,并未引发任何冲突,算是完成了任务的最低要求。
到达大明营地时,天已微明。
营地中,朱元璋正与朱棣商讨战事,见到徐达和常玉春归来,两人立即抬头。
常玉春率先开口:“首辅,四郎,我们已依命行事,成功探查了霜叶城的外围防御。”.
第1120章 关系重大!
……
“北城墙虽强,但不无破绽。虽然我们未能深入,但已初步掌握了敌军的阵法布置。”
徐达接着说:“此行我们未擅自深入,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考虑到霜叶城的防御魔法和城主的警觉,我建议,下一步我们可以用更为隐秘的方法,或许能找到更多破绽。”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低声道:“徐达,常玉春,你们做得很好。。”?
朱元璋则是点了点头:“你们的报告很重要,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攻城的策略。”
“此事需要慎重,我们不能轻举妄动,毕竟霜叶城关乎整个战局的进退。”
在朱棣的第三只眼探查之下,一幅幅霜叶城的内部结构和防御弱点开始在他的脑海中显现。
他深呼吸一口气,慢慢地将这些信息转述给在场的所有人。
“霜叶城的东南角落有一处由于地势原因,防御力相对较弱,可以作为我们发起攻势的突破口。”.
常玉春听后,眼中闪过一抹暗光。
他提议道:“若能结合我的‘隐雾阵’,我们完全可以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偷偷靠近那处防弱区域,为大军的突袭做好铺垫。”
徐达则思索片刻,补充道:“我可以率先带领精英小队前往侦察,确保情报的真实性。”
“同时测试敌人的反应速度和防御强度。”
朱棣点头表示同意:“很好,那就依计行事。徐达,常玉春,你们的任务极为重要,务必谨慎行事。”
朱元璋也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此战关系重大,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徐达,常玉春,此次行动你们是先锋,朱棣将全力支援。”
“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削弱霜叶城的防御能力,为大军的总攻做准备。”
徐达和常玉春齐声应是,立即退下去准备。
夜色再次笼罩大地,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幕中,只留下营地中灯火通明,战事筹备的气氛越发紧张。
朱棣则继续使用他的第三只眼,不断探查着周围的环境和远方的动向。
朱元璋静静站在帐篷中,眼神深邃,手中的战图被风轻轻吹动。
破晓时分,大明营地内的气氛已然紧张至极。
朱棣身着战袍,站在战帐中央,目光如炬,环顾四周的将领。
徐达与常玉春早已整装待命,神情凝重。
“常兄,这‘隐雾阵’需精准施展,咱们要确保所有行动都无懈可击。”
徐达低声对常玉春道。
常玉春点了点头,双手结印,低吟道:“隐雾阵,需借东风而起,待我调整气流,你便带队前行。”
说罢,他身周缓缓升起一层淡淡的薄雾,仿佛能与夜色融为一体。
朱棣走向二人,神色严峻。
“今夜之行,关乎大局。徐达,你先行一步,隐入敌阵,探其虚实。”
徐达抱拳应诺:“遵命!”.
第1121章 措手不及!
转身对身后的精英小队挥手示意,十数影随风而动,悄无声息地随着夜色深入敌境.
朱棣转而对常玉春道:“玉春,你我同去高处,用你的隐雾与我第三只眼相辅,共探敌情。”
两人来到一处地势较高的岗哨,常玉春催动法力,令薄雾更为浓郁。
而朱棣则闭上双眼,第三只眼缓缓开启,发出幽蓝的光芒,穿透雾气,洞察远方。
隐在暗处的徐达,轻功卓绝,如同夜枭掠过森林。
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敌军巡逻队,来到城墙附近。
徐达取出一枚玉佩,轻抛在空中,玉佩散发出淡淡光芒,映出周围地形和敌军布防。
“常兄,看!”
朱棣指着前方,第三只眼捕捉到一处防守薄弱的瞭望塔。
“那里的守卫只有五人,且行动迟缓,似是刚换岗不久。”
常玉春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此乃良机,待徐达探明再作计划。”
朱棣颔首,目光再次投向远方,深知一分一秒都至关重要。
徐达回到指定地点,低声汇报:“大人,敌军主力似乎集中在城北,此处确实是突破口。”
朱棣和常玉春对视一眼。
“好,我们就从这里发起突袭,打他个措手不及。”?
朱棣的声音中满是狠意。
常玉春微微点头,又开始调整手中的隐雾阵,准备将这片雾气扩散至整个突破口区域,为即将到来的突袭做好最后的隐蔽准备。
常玉春双手微动,指尖蕴藏的灵力如丝如缕,缓缓注入其前的小型铜盘。
铜盘中央镌刻着复杂的阵图,随着灵力的注入,阵图开始散发出幽幽的光泽。
他低喃咒语,声音细微却充满力量,周围的雾气应声而动。
如被召唤的精灵,缓缓聚集并加厚,遮蔽了月光,天地间仿佛陷入了一片无尽的灰蒙蒙之中。
徐达和朱棣则在一旁紧密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朱棣的第三只眼闪烁着淡淡的蓝光,他能看到雾气之后的一切动静。
而徐达则依靠其超凡的听觉和夜视能力,捕捉所有微小的声响和动作。
朱棣低声道:“东南角的守卫较少,且多是新兵,是我们的突破口。”
徐达点头,神色凝重,随即低声对身后的士兵们下达了突袭命令。
战士们如同夜的幽灵,踏着无声的步伐,携带着剑和法器,紧随徐达的步伐,向着霜叶城的东南角悄然接近。
就在大明的士兵几乎触及城墙之时,守城的士兵似乎才意识到了危险的临近。
警钟大作,一时间,城上城下灯火通明,守城士兵手持火把和武器,匆忙组织起来反击。
一名士兵挥舞着长矛,向前冲去,但被前来的大明士兵一掌震飞,矛尖未及敌人,便已倒地不起。
常玉春见状,立刻催动更强的法力,手中的铜盘光芒大盛,隐雾阵法引动起更大范围的雾气,将视线进一步遮蔽.
第1122章 开城门!
……
在这片混沌中,大明士兵如鬼魅般渗透城墙,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近战.
朱棣挥动着三尖两刃刀,刀光如电,挥动间带起一阵血雾。
他的法力激发刀身,刀光化作一条巨大的光龙,扫过敌人阵列,哪里有抵抗之力最强,他便往哪里冲击。
每一次挥刀,都有敌军倒下。
徐达则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他的身形忽左忽右,难以捉摸。
每次出手都精准地点破敌人的要害,他所过之处,敌人如麦田中的麦杆,纷纷倒下。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霜叶城的守军已大乱。
朱棣站在城墙之上,扫视着下方的战场,冷声高喝:“开城门,迎接大明军队!今日之后,霜叶城,归大明所有!”
此言一出,城内守军士气更是大落。
他们的指挥官在雾中迷失方向,而大明的士兵则如狼入羊群,攻势更加猛烈。
朱棣转头对徐达和常玉春说:“整合兵力,清扫残敌,我去主城楼设下朱家的旗帜。”
说罢,他身形一闪,化作一道青光,向城楼飞去。
徐达应声而动,他指挥着大明的精锐部队,有条不紊地推进,确保所有战略要地都被控制。
常玉春则在后方支援,不时调整阵法,以保城内大明士兵在复杂地形中的优势。
城楼之上,朱棣手持大旗,他的三尖两刃刀随风舞动,发出铮铮铁响。
旗帜在他手中高高插下,猛地刺入城楼之巅。
顿时,一阵金光照亮了夜空,象征大明的龙旗在霜叶城高高飘扬。
此刻,城下的守军已无心恋战,纷纷投下武器,跪地求饶。
朱棣俯视着这一切,心中暗自决定,此战之后,要重整霜叶城的防御与治理,确保此地不再成为反抗大明的温床。
他下令:“传令各营,暂且不得滥杀无辜,保存实力,待命主帅进一步指示。”
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士兵们纷纷领命,严格执行。
朱棣、徐达和常玉春三人在城楼中会合,朱棣看着两位将军,微微点头。
“此战我们大获全胜,但霜叶城乃战略要地,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还需多加努力,稳固防线,重建法纪。”
徐达和常玉春对视一眼,均颔首应是。
常玉春道:“我会重新布置城中的防御阵法,确保城池安如磐石。”
徐达则说:“我将审查城中的官兵,重整旗鼓,确保他们能为大明效忠。”
天色已晚,暮色中的霜叶城仿佛一只沉睡的巨兽。
“徐兄,侦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常玉春低声问道,眼中闪烁着冷光。
徐达神色凝重,“所有的布置已经完毕。”
就在他们准备潜回大明营地向朱元璋汇报情况时,一个飞行士兵急匆匆来到前方。
“报!城中似乎未见守城将军李镜阙的踪迹。”
“没有?”
徐达眉头一皱,立刻决定:“我们不能回营了,直接进城查探!”.
第1123章 休想找到!
二人随即化作一道流光,瞬息之间穿过城门缝隙。
城内灯火辉煌,街道两旁的店铺还在营业,但更多的是一股不安的气息悄然弥漫。
“徐兄,我们分开行动,我去东城,你去西城。”.
常玉春提议,随即身形一晃,向东城掠去。
徐达点了点头,催动脚下的法术,身体如同被风吹动的叶片,轻盈无声地向西城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