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夭寿了,刚成仙就被曝光 第665章

作者:天榜八十天

  焚天怒吼,若是再无新的变化,今日难逃厄运,但他仍旧不肯轻易放弃。

  火焰在他身周疯狂旋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旋,试图将追兵全部卷入其中。

  但是,徐达和常玉春的配合已经达到了默契的境界。

  他们并肩作战,法力合一,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法阵,将焚天的火旋牢牢封锁。

  “焚天,你的末日到了。”

  朱棣声音冰冷,他双手紧握三尖两刃刀,凝聚了满天星辰之力,一刀斩向焚天。

  焚天眼见无法躲避,只得咬牙凝聚全身之力,化作一个火球,迎向朱棣的绝杀一刀。

  两股力量在空中碰撞,发出了天摇地动的巨响。

  火球与刀光在碰撞的瞬间,山林之中一片寂静,随后是滔天的法力波动,四处肆虐。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焚天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朱棣、徐达和常玉春三人静立于战后的寂静之中。

  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只有对将来的沉思与计划。

  朱棣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对徐达和常玉春道:“焚天已逝,此战虽胜,但后事更需谨慎。”

  “我们即刻返回大明营地,向首辅大人报告。”

  徐达点了点头,他的剑尖仍在微微颤抖,剑身上沾染的血迹显得斑驳陆离。

  常玉春则收起了身边的祥云。

  他们三人化作三道流光,穿梭林间,不多时便回到了大明营地。

  朱元璋正坐在帐篷中,案上摊开着焚天国的地图,他正与几位军师讨论着重建的大计。

  “首辅大人,焚天已被我们三人联手击杀。”

  朱棣开门见山地报告。

  朱元璋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嗯,此事办得不错。但焚天国虽败,其国内仍旧不稳。”

  “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稳定人心,重建秩序。”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躬身对朱元璋道:“报,首辅大人,焚天国内突有百姓暴动,情况紧急!”

  朱元璋眉头紧蹙,朱棣则是眼中闪过一丝战意:“首辅大人,让我们去探查此事。”

  朱元璋点头。

  “去吧,但切记,不可妄动武力,稳定人心为先。”

  朱棣、徐达和常玉春三人再次起身,转瞬间消失在帐篷之外。

  他们三人的身影如同三道幽光,在焚天国上空飞掠而过,很快便来到了暴动发生的地方。

  只见一片狼藉,百姓们手持农具,愤怒地呼喊着。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迷茫与恐惧,失去了帝王的焚天国,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躯壳。

  朱棣眼中流露出几分惋惜,此时的百姓需要的不是征伐,而是安抚。

  他对徐达和常玉春吩咐道:“徐达,你去西边,常玉春,你去东边。”

  “我们分头劝解百姓,告知他们大明将会给予他们安定的生活。”

  徐达和常玉春领命而去,朱棣则来到了暴动的中心.

第1014章 快些行动!

  朱棣站立于人群之中,他那第三只眼微微睁开,放射出一道温柔的光芒,照亮了人们心头的阴霾。

  “诸位,焚天虽倒,但天地不绝,大明必将接纳你们,给予你们新的希望与归宿。”

  百姓们的眼中闪过一抹不确定,逐渐地,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愤怒的呼喊声转为低声的议论。

  此时,徐达与常玉春也各自用自己的方法安抚了各自一边的百姓.

  徐达以其沉稳的气势,使得百姓感受到了安全感。

  而常玉春则是以他的智慧与言辞,向百姓们阐述了大明的善意。

  三位英雄汇聚一处,朱棣向徐达和常玉春点头示意。

  随即向百姓们宣布:“诸位,我等即将返回大明营地,将你们的情况告知首辅大人。”

  “大明必不会丢下你们,安定与秩序,将随大明的旗帜而来。”

  朱棣、徐达和常玉春三人再次化作流光,徐徐升空而去。

  他们回到营地,将情况如实地向朱元璋汇报。

  朱元璋闻听此事,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很好,朱棣,你们做得对。”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焚天国的百姓感到安全,感到有归属。”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大明的广袤与温暖,接纳这些流离失所的灵魂。”

  朱棣、徐达和常玉春三人齐声应诺。

  大明营地之内,朱元璋身着简朴的官服,背负着一个朝代的重任,他的面前则是铺开了一幅焚天国内的详细地图。

  “四郎,焚天国内破碎,如同一盏无光的灯笼,我们要先重点修复城墙与百姓的家园。”

  “城墙是护卫,家园是根,有了这两样,人心才能安。”

  朱元璋的声音淡淡的回响在帐篷。

  朱棣点了点头,他那第三只眼微微闪烁,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

  “首辅大人,我等明日就去,不仅要稳人心,还得让城内百姓看到希望的曙光。”

  徐达与常玉春相视一笑,两人心中早已对策多端。

  徐达言道:“大明的丹炉中,必有炼制坚固城墙之法;我等可用法术,凝聚山岳之精气,助城墙之修建。”

  “好!”

  朱棣大声应允,转头对常玉春说。

  “玉春兄,你的祥云之术可谓移星换斗,不知可否助城内百姓,一时遮风蔽雨?”

  常玉春轻笑一声,拂了拂袖子,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

  “四郎放心,我这祥云之术,自可为百姓带去暂时的安宁。”

  商议已定,三人并未耽搁,第二日清晨,便骑上大黄,化作一道金光,直奔焚天国内而去。

  到了城外,只见一片狼藉。

  朱棣神色凝重,举起三尖两刃刀,刀身周围环绕着一圈淡淡的光华,似乎是对周围残垣断壁的哀悼。

  “看这状况,我们得快些行动。”朱棣低声道。

  徐达点了点头,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只见一股浑厚的精气自地脉中升腾而起,化作一块块巨石,徐徐飞向城墙的残垣.

第1015章 百姓安康!

  常玉春则是眉心微闪,双手挥动,顿时天空中云雾缭绕。

  形成一片片祥云,遮蔽了炙热的阳光,为城中的百姓带来一丝凉意和安慰。

  朱棣见状,也不甘落后,他的第三只眼绽放出一道道光线。

  指引着百姓们安心工作,同时也在寻觅那些隐匿角落中的受伤百姓,以便及时施以援手。

  城内的百姓见到这一幕,心中惶恐渐渐平息.

  他们看着那些巨石如同泥塑木雕一般,准确无误地嵌入城墙的缺口中,不由自主地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和欢呼。

  “大人,此番您们的法术,真是为民造福啊!”

  一位看起来颇为年迈的百姓激动地对朱棣他们说。

  朱棣微微一笑,拱手回应。

  “百姓安康,便是我等之责。”

  “焚天国内的重建,不但要坚固,更要令人心安。”

  徐达和常玉春也是频频点头。

  一石一木间,焚天国内的重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焚天城的一隅,人潮熙攘,百姓们或惊或喜地议论着大明使者的法术和仁心。

  在这喧嚣之中,数道身影默不作声,他们的眼神交换着复杂的讯息,仿佛无声胜有声。

  他们并非焚天城的百姓,而是隐秘中的观察者,来自邻国的密探。

  这些密探穿梭于人群,脸上装着和煦的笑容,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我们该动身了。”领头的密探低声对同伴道。

  他们悄无声息地退出人群,避开了焚天城重建的热闹,朝一个角落里的客栈走去。

  这家客栈名为“隐龙楼”,乍看之下并不起眼,但却是他们此行定下的密会之所。

  客栈内,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草木的香气。

  他们径直走向最深处的一间密室,几人围坐下来,相互对视一眼,气氛顿时凝重。

  “大明的仙术非同小可。今日所见,朱棣的力量,难以用常理揣测。”一名密探沉声说道。

  另一人则是眉头紧锁。

  “返回国内,要向陛下汇报此事,我们的策略需要重新考量。”

  “不错。朱棣身边那两位,一个能凝聚山岳之精气。”

  “一个能召唤祥云遮天,此等法术,非我等所能匹敌。”

  领头的密探叹了口气。

  “那我们现在就动身,天狗大黄的速度虽快,但它终究不能遍历所有土地。”

  “只要我们小心行事,定能安然无恙。”第三名密探提议道。

  一番短暂的商议后,他们立刻启动了一个隐秘的传送法阵。

  法阵在地板之下散发出淡淡的蓝光,一股奇异的力量在室内蔓延开来,空气中的香气似乎也变得更加浓烈。

  领头的密探取出一枚玉符,轻声念出咒语。

  玉符应声而碎,化作点点星光融入法阵,下一刻,他们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

  “行万里路,报国家。”

  领头密探说出最后的话语。

  随即,一阵光华闪过,四人消失无踪.

第1016章 民心所向!

  客栈内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而在远处的焚天城,朱棣、徐达和常玉春仍在继续他们的重建工作。

  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些阴影般的身影,也不知道他们的行动已经引起了邻国的暗潮汹涌。

  在归国后的密探们迅速被带到了皇宫,这里是潜龙国的心脏地带,宫墙高耸,屋脊如同云端飞翔的蛟龙,霸气侧漏。

  皇宫之中,潜龙国的皇帝龙渊明坐镇龙椅上,他的眼中有着锐利如鹰隼的光芒。

  “启禀陛下,我们已按命回归,焚天国的情况现在可以汇报。”.

  领头密探跪地,恭声道。

  龙渊明点了点头,示意继续。

上一篇:兰若仙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