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他突然转身道:“速速派人去三藩,我要知道他们究竟为何撤军。”
“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他们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大臣们纷纷应命,立即派人前去三藩询问情况。
康熙怒气未消,独自走到书房,打开一本兵法书籍,试图用读书来平息心中的怒火。
然而,他的心中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三藩的撤军对他的计划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甚至可能让他的野心化为泡影。
他一直想要一举攻下大明,如今却被三藩的撤军打乱了所有的部署。
他不禁握紧拳头,怒火中烧。
夜深了,康熙的书房内依然灯火通明。
他站在窗前,望着夜空,心中的怒火始终无法平息。
三藩的撤军不仅是对他的背叛,更是对他的侮辱。
康熙派去的使臣骑着飞马,穿越了层层山水,来到了三藩的领地。
他们的心情沉重,任务艰巨,背后是康熙皇帝的怒火,面前则是三王的冷漠和傲慢。
三藩领地的城池雄伟,城墙高耸,护卫森严。
使臣们来到城门前,强忍着心中的不安,向城门守卫展示了皇帝的诏书。
“我们奉天子之命,前来见三王,务必速速通报!”
使臣的声音虽然坚定,但眼中却难掩紧张之色。
城门守卫检查了诏书,望着使臣们的眼神带着一丝鄙视,然后缓缓开启了城门。
三王府邸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府邸内布局华美,庭院深深,各种奇花异草点缀其中,流水潺潺,别有一番风味。
三王正在府邸内饮酒作乐,康熙的使臣被领到了大厅前。
吴三桂坐在主位,手持玉杯,眼中带着不屑的神色。
尚可喜和耿精忠则坐在两旁,笑容可掬。
使臣们跪拜在地,颤声道:“臣等奉天子之命,前来问询三藩撤军之事。”
吴三桂冷笑一声,放下手中的玉杯,慢慢说道:“撤军之事?何来的撤军之事?我们只是回到自己的封地罢了。”.
第248章怒火!
使臣焦急地说:“三王,皇上曾与你们约定共同攻打大明,你们现在撤军岂不是背约?”
尚可喜挥挥手,打断了使臣的话:“什么约定?我们不记得有这样的约定。”
使臣们顿时惊愕,一时间不知所措。
耿精忠冷冷地说:“我们三藩一向自主,你们妖清何时能束缚得了我们?你们走吧,不必在这里多说。”六|四|六|一|三、|六|六|五|九|
使臣们知道三王心已决定,无法再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扬长而去.
三藩的府邸门前,使臣们跃上飞马,面色铁青。
三藩的这一表态,将给妖清带来极大的困境。
飞马踏空而去,回望三藩的城池,使臣们心中充满了忧虑。
使臣们返回妖清帝国,穿越了锦绣江山,终于来到了皇宫的大殿之前。
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担忧,不知如何向康熙皇帝汇报三王的背叛。
皇宫的大殿金碧辉煌,龙椅上坐着康熙皇帝,眼神锐利,神情庄严。
他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
使臣们跪拜于地,声音颤抖地说:“陛下,三王的回答,实在是…是…”
康熙皇帝皱眉问道:“究竟何事让你们如此惶恐?速速说来!”
使臣颤抖着汇报了三王的回答和态度,声音中充满了惊惧。
康熙皇帝听到三王的回答后,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
他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声音如雷霆般响彻大殿:“三藩何德何能,居然敢如此无礼!”
他挥袖一挥,旁边的瓷器被他的力量震碎。
整个大殿的气氛压抑至极,众臣们都低下了头,不敢对康熙皇帝的怒火有丝毫的反抗。
康熙皇帝走到殿前,凝视着外面的花园,声音低沉地说:“当年,我纵容他们三藩自主,给予他们土地、权力,如今他们竟敢如此忤逆,背弃盟约!”
一时间,大殿内的气氛沉闷得几乎令人窒息。
康熙的怒火,仿佛能够点燃整个皇宫。
他转身,望着使臣们,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怒火:“你们回去,告诉三藩,我康熙绝不会就此罢休。”
“他们若敢背盟弃约,我便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皇家的威严!”
使臣们战战兢兢地领命,心中对康熙的怒火深感惊惧。
康熙皇帝坐回龙椅,眼神中的怒火仍未平息。
此时皇宫的大殿内,仍旧金碧辉煌,但气氛却凝重得让人窒息。
康熙的怒火如同熊熊烈焰,照亮了整个殿堂,也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此时大明的议事大厅飘着几缕轻烟,沉甸甸的檀香木味道充斥着整个房间。
壁画上的古战场英勇战斗的场景仿佛也在讲述着古往今来的战争故事。
朱元璋坐在主位上,他的目光犀利,探究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的未来。
徐达、常玉春、朱棣依次排列在他的两侧,面容坚毅,准备商讨战事。
“三藩的背叛对我们来说是机会还是威胁?”
朱元璋开场的一句话,已经深入了问题的核心。
朱棣眼神锐利,首先发言:“三藩背叛妖清,断了他们的援助之路。”
“我们若能够借机攻打三藩,可进一步削弱妖清的实力。”
常玉春微微皱眉,反驳道:“三藩的地势险要,我们如果进攻,恐怕会消耗大量的兵力和物资。”
“而且一旦陷入僵持,妖清可趁机反扑。”
徐达沉吟片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三藩确实是个双刃剑,但是我赞同朱棣的观点。”
“我们可以先以假攻击,转而诱使三藩和妖清再次割席断交,再寻找时机实施真正的打击。”
朱棣点头表示赞同:“正如徐达所说,我们可以采取迂回战术,打乱他们的计划。”
朱元璋听完他们的观点,目光如炬,深深地盯着战略地图,沉思了片刻。
他缓缓地说:“三藩虽然背叛了妖清,但他们的心机依然不可小视。我们必须精心布局,不能让他们有任何的机会。”.
第249章 不容有失!
“朱棣,你率先挑选精兵,假装进攻三藩,让他们和妖清彻底决裂。”
朱棣肃然领命:“遵命,父皇。”
朱元璋又转向常玉春和徐达:“你们二人负责整备后勤,随时准备真正的攻击。”
“此战关键,不容有失。”
常玉春和徐达一同跪拜答应:“是,大人。”
会议延续了数小时,他们讨论了每一个细节,计划了每一个可能的情况.
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大明的未来被精心地策划着。
最终,计划确定,众人纷纷起身告退。
朱元璋目送他们离去,心中的压力并未减轻分毫。
他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夜空,心中盘算着未来的战局。
朱棣沉着脸,眼中闪过一丝精锐的光芒,这一战对大明的未来至关重要。
他不仅挑选了三千精兵,还带上了座下的天狗大黄,一口能吞十万大军的神秘生物。
三藩的地势险要,人称“天下三关之一”,其中的玄武关最为坚固。
朱棣选择的就是这里,进行他的假攻击。
玄武关外,旌旗飘扬,大明的军队在朱棣的指挥下摆出了攻击的架势。
天狗大黄矗立在军队之前,一身金毛如同战神一般。
关内的三藩守将见到这军队,脸色立刻大变:“快,传信给三王,告诉他们大明军队来犯!”
朱棣站在山头,遥望着玄武关,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
他拔出那把三尖两刃刀,挥了一下,大黄立刻飞到关前,张开大口,仿佛要将整个关口都吞下。
关内守将惊恐万分,争先恐后地开启弩箭,射向大黄。
大黄却巧妙地避开了箭矢,做出了攻击的架势,却又并未真正攻击。
此时,三藩的三王接到了消息,他们面面相觑,吴三桂冷笑道:“看来大明是想借机削弱我们三藩的势力了。”
尚可喜担忧地说:“我们是否应该请求妖清支援?”
耿精忠摇头道:“此时与妖清的关系敏感,不能轻易动用。我们先自己抵抗,看大明的真实意图如何。”
关外,朱棣见时机已到,突然收回大黄,大声宣布:“三藩王听着,今日我只是给你们警示,别再为妖清卖命!否则下次我军不再手软!”
说罢,便指挥大军和大黄迅速撤离。
三藩王得知此消息,不禁陷入沉思。
朱棣的举动明显是在试探他们,也在警告他们。
而妖清那边也得到了这一消息。
康熙怒发冲冠:“大明竟敢直接攻打三藩,他们是在挑衅我们!三藩又不敢求援,看来与我们的关系确实已经彻底决裂了。”
朱棣回到大明,向朱元璋禀告了战事。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好,三藩与妖清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我们等待时机,再发动真正的攻击。”
朱元璋站在大明宫殿的翠绿琉璃瓦下,眼望着远方,心思沉重。
他已派出了最为精明的密探,深入三藩,打探福建靖南王耿精忠的虚实。
一时间,风声萧瑟,仿佛与大明内阁首辅的心境相呼应。
不多时,朱棣、徐达、常玉春三人便陆续走来。
“父亲。”
朱棣行了一礼,正色道:“我已经准备好了,只等您的号令。”
朱元璋缓缓转身,目光如炬:“三藩不可小觑,耿精忠更是精明之人。此次行动必须谨慎。”
徐达点头道:“大人言之有理。三藩之地,地形复杂,耿精忠的军队又以水战为长,我们是否应该选择陆地进攻?”
常玉春若有所思地说:“福建多山多水,我们虽然可以避开水路,但地形依然不利于我们。”
朱元璋摇了摇头:“我们不能在地形上纠结太久。关键在于速战速决,打耿精忠一个措手不及。”
三人沉默了一下,朱棣突然眼中一亮。
“父亲,我们可从福建北部的山区突击,借助山地作战,以奇袭的方式,让耿精忠措手不及。”.
第250章 敌袭!
……
朱元璋微微一笑。
“老四,这正合咱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