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榜八十天
再看看那大道无敌榜。
脸上满是骇然之意!
很显然。
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
大明皇朝有朝一日,会如此在世人面前显露真身!
什么是无敌!
这便是无敌!
神州大地,四海八荒。
再也没有比大明皇朝要更加厉害的了。
曾几何时。
他以为大明都要败亡在他的手中。
他都要成为大明的罪人了!
可是!
现在!
大明不但重新中兴。
大明历代先帝,也都重入大明,他们甘当绿叶。
就连太祖爷也是如此。
他们为大明的重新兴盛添砖加瓦!
他这个皇帝,先苦后甜!
简直不要太爽。
虽然这些年。
没少遭到太祖爷的教训。
但是。
能被太祖爷教训。
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荣幸!
此时。
只见那天穹之中的大道无敌榜,还在不停的变化当中。
一行行的金色大字,不停的浮现而出。
【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
【小明王再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至正二十一年正月,封朱元璋为吴国公。】
【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
【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大明王教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
【这样一来,朱元璋暂时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至正二十年,武侯传人刘伯温被朱元璋请至金陵,委任他为谋臣。】
【刘伯温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
【短短几年工夫,朱元璋的府库当中便充盈无比,军粮充足。】
【朱元璋建立了以金陵为中心的根据地,在大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谅。】
【方国珍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魔元皇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
【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金陵城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他杀死倪文俊,并于至正二十年挟持徐寿辉,攻占了太平、采石。】
【于是陈友谅以为金陵城唾手可得,就杀了徐寿辉,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接着,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金陵城,平分朱元璋的领地。】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金陵城中免不了有一番大地震。】
【面对来势汹汹的陈友谅,朱元璋召集众将商量对策,一时众说纷纭。】
【此时,惟有刘伯温默不作声,朱元璋于是征求他的意见,刘伯温认为如今最危险的敌人莫过于陈友谅,必须集中力量消灭他。】
【虽然陈友谅势力强大,但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难战胜,只要等他们深入,再以伏兵击之,不难取胜。】
【朱元璋同意刘伯温的判断,于是设计诱敌深入,制造战机。】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于是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陈友谅营中,约陈攻击金陵城,并说愿意在江东桥作内应。】?
【六月二十三日清晨,陈友谅率舰队主力赶到金陵郊外的江东桥,才发现桥是石桥而非木桥,方知受骗中计。】
【但为时已晚,朱元璋的伏兵奋起攻击,陈友谅大败。】
【此后,朱元璋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第二年八月攻下安庆,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
【正在这时,大明王教发生了分裂,力量被大大削弱。】
【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救出小明王韩林儿等,把他们安排在滁州居住。】
【从此之后,朱元璋便得以成为了大明王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大明王教教主小明王韩林儿从此成为了朱元璋手中的一根提线木偶,任凭朱元璋摆布,朱元璋得以号令大明王教麾下所有义军。】
【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洪都。】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洪都八十五天。】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
【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至正二十四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吞并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后来,发动了盐徒起义。】
【并且,于至正十四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
【至正十六年,建都平江,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五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张士诚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发布檄文声讨张士诚,同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朱元璋,平江成为孤城。】?
【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之战。在围城的同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金陵城来,但在瓜步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小明王韩林儿沉于江底,从此,朱元璋成为了大明王教名正言顺的明王!】
【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吴元年”。】
【平江之战开始时,平江城内一片恐慌,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张士诚反复无常,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十分放纵。】
【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在城头督战,仍不忘享乐,坐在银椅上饮酒,左右侍奉的人递桃子给他,结果桃子还没到口,恰好飞天抛石打来,脑袋被打得粉碎。】
【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都被张士诚拒绝,张士诚死守平江,粮尽之后,以老鼠、枯草为食,箭尽后,以屋瓦为弹。】
【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失败被俘后,自缢而死。】
【吴元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进南州北部,驱除魔元余孽。】
【徐达率领的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东山州,再西进,攻下梁城,然后挥师潼关,将魔元大军给打的节节败退。】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于金陵城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七月,大明的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南州北境,二十七日进占通州。】
【八月,明军进逼魔元太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太京城,经居庸关逃回北州上京城。】
【至此,魔元皇朝在南州的统治结束。】
【但是,鉴于魔元还没有彻底被消灭,魔元皇朝的大部分力量还是逃往了北州,所以,朱元璋决定北征消灭魔元余孽。】
【洪武三年正月,他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出兵进攻北州魔元余孽。】
【明军此次北征,三路皆胜,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逃到北州中部,其子买的里八剌等被俘。】
【洪武五年正月至十一月,朱元璋又对北州魔元余孽进行了第二次征伐,此次北征以失败告终。】
【洪武十四年正月,北元平章乃儿不花等南侵大明边境,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再次北征,大军渡过胪朐河,俘虏魔元余孽知院李宣及其部众。】
【到了八月底,明军北征各部胜利班师。】
【在此之后,洪武年间又有北征数次,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派大将军蓝玉再次北征,这一次,蓝玉直接率军攻至魔元余孽的老巢捕鱼儿海,将魔元皇朝的余孽给绞杀了七八成。】
【此战之后,魔元皇朝余孽分裂,三十年间,无力南下,掠夺南州。】
【朱元璋的前半生,南征北战,可谓是一代枭雄人物。】
【文治武功,在历代帝皇之中,虽然不算是顶级,但也算是中上之选!】
哗!
随着这一行行金色大字的浮现而出。
朱元璋的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了。
“这叫什么话!”
“咱好歹也是大明开国太祖!”
“咱的文治武功,在历代帝皇之中,居然只能算是中上?”
“咱不服!”
“咱可是让大明再一次中兴!”
“从濒临灭亡的地步,又一次将大明给拉了回来!”
“咱还不行?”
“不就是咱的大明疆域没有当年的神汉、圣唐、魔元、仙秦大吗?”
“你给咱等着!”
“早晚有一天,咱得一统神州!”.
第130章 千年来第一真龙天子!墨家矩子的打算!
……
朱元璋的这话一出。
顿时让一旁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有些不太淡定了。
急忙朝着朱元璋劝慰道:“太祖爷!”
“您息怒!”.
“这事儿,也怨不得您不是!”
“反正在我的眼里,您肯定是最上等的皇帝!”
老朱一听朱由检这话,当即摆手道:“行了!”
“你这小子,少在这里给咱打马虎眼!”
“咱也不是那不知道好歹的人!”
“哼哼,咱的传奇,还没结束呢!”
“这大道无敌榜,咱上的早了些!”
“若是再过三十年!”
“这大道无敌榜对咱的评价,肯定就不是这样的了!”
这一刻。
老朱居然赌起了气。
像个老小孩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