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这个孙悟空太听劝了 第132章

作者:六根不争气

另外由于天定兴佛和罗天封印的问题,佛门肯定不会放弃在人族传法,更不会忽视司雨大龙神的存在。

但他没有这么做,反而是让泾河龙王用姑侄关系来举荐敖烈。

太白金星在一旁看着,心中又是一阵赞叹,更加佩服孙悟空的为官智慧。

话音落下,便有神将前去天牢执法。

众仙听完,皆是面面相觑。

现在孙悟空竟将泾河龙王带来了,那就意味着阿难等人要被问罪了。

众仙凛然。

又陷害司雨大龙神泾河龙王,罔顾天规条令,当打入轮回,万世不得再登仙道。

玉帝点点头:“依卿所奏。”

孙悟空又道:“陛下,泾河龙王为天庭尽忠职守,为下界万灵谋福祉而尽心竭力,亦有功德在身。

众仙皆不敢言,他们都能预感到,天庭和佛门的矛盾恐怕会越来越多,除非佛门能真正臣服于天庭。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之后的两百多年,孙悟空的实力和地位就开始突飞猛进,反倒是阐教屡屡受挫。

他们这才知道,只为找一个泾河龙王,竟然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有十几位准圣现身,其中还有冥河老祖、燃灯古佛这些远古大能。

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给人留下位高弄权的印象。

泾河龙王再次行礼叩谢,同时举荐侄子敖烈接掌司雨大龙神之位,并为八河总管。

果然,玉帝连审问都不做了,威严道:“佛门阿难尊者本应慈悲为怀,却为传法,而蓄意制造人族灾难,此举有违天道公义。

这看似简单的变化,却显示出孙悟空对官场的掌握已至化境。

可以说除了敖烈,放眼三界龙族,无论是谁接掌此位,迟早都会被佛门算计。

上次孙悟空找玉帝陛下商议地道与人道补全之事时,太白金星也在场。

他最后道:“陛下,臣在下界行云布雨,从未有过懈怠,一心为下界众生谋福祉,却没想到会落得这个下场。”

一些消息比较灵通的神仙,早就听说了泾河龙王失踪一事,据说是佛门的阿难尊者指使武德星君和渭河龙王,害了泾河龙王。

朝会散去后,敖烈便去下界走马上任。

而孙悟空则留在天庭,将此前在地府商定的建立城隍体系的各种事项,都告诉了玉帝,表现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时间飞逝,这一日,下界南赡部洲的人族王朝,发生了一场被世人称之为衣带诏的政变事件,人间的局势由此生变。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231章 镇国寺和国师刘秀

王莽从假皇帝成为真皇帝,已有六年。

而最近又有百姓造反,他心情实在烦闷,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没做到位。

六年前,他在一位圣僧的指点下,利用符命谶纬之言,迫使孺子婴禅让,从此他成了这座江山的主人,御王冠即天子位,始建国为新,并改长安为常安。

称帝那一年,他遵照周礼所描绘的大同世界,开始改革天下制度。

将天下田改为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恢复井田制。

将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

又数次改革币制、官制,将盐铁收为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

同时与民休息,以求国泰民安。

但没想到这些改革没有见到任何成效,天下反而越来越乱,造反不断。

为此他又听从那位圣僧的指点,在天下广建佛寺,解百姓苦厄,到时叛乱自然消弭。

不过对佛门来说,这并非坏事,反而对传法有益。

安定公是他给孺子婴的封号,而他的天子位就是孺子婴禅让而来。

这时,奋武校尉犹豫了一下,又道:“陛下,臣还查到了一则谶言。”

在这期间,刘歆还改名刘秀。

王莽觉得,他所向往的周礼治天下的盛世将至。

而改名后的刘秀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不仅提供谋略,还用古文经学为他赚取了大名声,帮助他名正言顺的代汉建新。

王莽知道肯定不是刘婴那个孺子,因为刘婴现在才十二岁,此前只做了三年大汉皇太子,到四岁就被他囚禁,断绝与外界的交流。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即迦叶所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和他所追求的大同世界十分相似。

王莽闻言,顿时冷笑起来:“好一个刘秀!”

“奋武校尉?”王莽一时想不来是谁。

但不知为何,最近这段时间又有叛乱发生。

烦闷之余,王莽来到了位于常安城外的大镇国寺,要见一见来自西方佛门的圣僧迦叶。

事实表明,这个办法是有用的,各地的叛乱果然平息,灾难也少了许多,天下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

迦叶展示了神通,并告诉他,只要他能将佛法传遍南赡部洲,日后去了极乐世界也能称王。

想到这里,王莽沉声道:“去查清楚!”

他称帝之后,对刘秀更加器重,封其为国师。

首先当年的长安水灾是那位阿难尊者私下所为,并非佛门的佛祖授意。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迦叶在心中念了一声佛号,转身回到寺内。

但是后来和迦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之后,他对佛门的印象又发生了改变。

毕竟刘秀也是刘氏宗亲,是传自汉高祖弟刘交一脉,再加上儿子被他这个天子砍了,怀恨在心的情况下,确实会密谋造反。

经过这些年的交往,他已经认清了王莽的本事。

因为半年前,刘秀的儿子与人一起擅作符命谶言,被他砍了脑袋。

可以说,即便没有佛门的扶持,他也有信心登上天子位。

但深夜时,有奋武校尉过来禀报。

后来他在朝堂之上步步高升,而刘歆和他的父亲刘向则在经史典籍上做出不小的成就,刘歆更是成了振兴古文经学的大家,是有名的大儒。

等他成了大司马之后,便连续提拔刘歆,最后让刘歆既封侯,又做了光禄大夫。

主谋是谁?

所以他和迦叶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常过来请教。

很快,奋武校尉进来禀报:“陛下,有探子发现国师公刘秀近来与一些刘氏宗亲来往甚密,似有所谋。”

“佛法能感化那些欲望不满的人,如果有叛乱,就说明佛法没有传到那里,我们必须建更多的寺庙。”

而符命是天命的象征,当年他就是以符命为据,成功谋取大位。

奋武校尉再来禀报:“陛下,臣已查明,是安定公以血为墨,写了一封诏书,缝在衣带里,暗中送给了国师刘秀。”

此时,镇国寺后院的一间禅房内,两人相对而坐。

如今孺子婴就是个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的傻子,能写什么血诏!

所以主谋肯定是国师刘秀!

等奋武校尉离开后,王莽也没心思继续听迦叶讲法了,连夜回了常安。

如今听闻刘秀与一些刘氏宗亲来往甚密,王莽立刻就有了疑心。

现在弄出一封血诏,是想做什么?

显然是想造他的反!

“刘秀?”王莽眉头一皱。

随后,他又听迦叶讲授佛法奥义,听到精妙处,便打算明日再回。

他代汉称帝之前,曾任黄门郎,彼时管理大汉典藏的刘歆也是黄门郎,两人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那朕该怎么做呢?”

迦叶送到镇国寺外,看着远去的车队,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王莽目光一凝,忙问道:“说的什么?”

随行的宦官小心提醒道:“陛下,就是……就是执金吾……”

“朕明白了。”

迦叶微笑道:“因为每个人的心思是不同的,总会有欲望不满的人。”

而百姓经历了苦难,便会懂得佛法的弥足珍贵,如此佛门信众更多。

一番交谈下来,听着祥和的梵音和钟声,王莽心中安定许多。

而且更让他期待的是,极乐世界显然比大同世界更好,因为在那里是永生的。

王莽说:“圣僧,朕的制度是好的,你的佛法也是好的,为什么天下还有人叛乱呢?”

所以他在扶持王莽时,并没有刻意的去做出改变,只是顺水推舟,用佛法信仰来帮助王莽平息天下的叛乱。

奋武校尉道:“刘秀当为天子。”

另一边,王莽回到常安之后,已是次日天明。

因为当年的长安水灾和白马寺诵经法会事件,他对佛门原本是心存芥蒂的。

此人名过于实,做事情总是不切实际,过于理想。

王莽这才想起来,他前段时间才将执金吾改了名,而执金吾有护卫天子出行、戍卫京师之责。

在他遵照周礼对天下的制度改革时,刘秀这位当世大儒对他更是帮助良多。

王莽面色一变。

当今百姓多信符命谶纬之言,一旦有什么谶言出现,那民间定会迅速流传开来。

求月票啦!感谢大佬们的支持!

第232章 南阳刘秀

除了“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言,衣带诏的内容也在民间迅速传开,说当今天子得位不正,并非是受禅让得天下,而是谋朝篡位。

大汉皇太子刘婴下血诏,号召天下共诛莽贼。

王莽大怒,立刻抓捕以国师公刘秀为首、刘氏宗亲为主的一众叛党,审问之后,共诛杀叛党万余人。

这一日,常安城外血流成河。

昔日为大汉皇族的刘氏宗亲损失惨重,其中有名望的族老们,更是一个不剩。

安定公孺子婴虽然活命,但是却被囚禁的更紧了,任何人都不得与他说话。

皇宫内。

王莽身着天子服,面前的御桌上放着一条染血的衣带,他面色阴沉的看着衣带诏上的十二个名字。

为首的正是国师刘秀,其余皆是刘氏宗亲和一些依旧掌权的前朝遗老。

让王莽疑惑的是,这封衣带诏上面还有一个“南阳刘秀”。

他知道国师刘秀是沛县人,显然这是有两个刘秀!

而今已有十一人伏法,只有这个南阳刘秀在逃。

王莽召来奋武校尉,详细问询南阳刘秀的情况。

奋武校尉说:“陛下,南阳刘秀是太学的学生,两年前入学,很快就成了太学首席,得国师……逆贼刘秀赏识,

此后南阳刘秀又在太学结交了许多权贵子弟。

就在衣带诏事发前不久,他曾著书讲学,逆贼刘秀说他是能千古留名的蒙学大家。”

王莽皱眉,本来想问为什么他没听说过这个蒙学大家,毕竟他也是儒学大家,但紧接着他自己就明白了。

因为他称帝之后,政务缠身,已经很久没有去亲自问过这些事情,天下学问大都是交给国师刘秀去管。

王莽又问:“南阳刘秀,有何经典著作,也敢称蒙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