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蟑螂七岁了
可具体是怎么个闹法,又僵到了何种程度,其中的细枝末节,他却不甚了了。
今日一见这父子俩的神情,便知当年的故事,绝非传闻中那般简单。
捅了捅身旁的杨戬。
“哎,小圣,这唱的是哪一出?给俺老孙说道说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杨戬的神念中,透出一股沉重的意味。
“此事说来话长。”
“长话短说!”孙悟空催促道。
“哪吒非凡胎,乃灵珠子转世。其降生之时,便与常人不同。他性情刚烈,不服管教,七岁时在东海之滨,因小事与龙王三太子敖丙起了冲突,失手将其打杀,还抽了龙筋。”
“这些,你应该是知道的吧?”
第81章 无家可归
“可事情远没那么简单。四海龙王同气连枝,得知此事,尽起水族大军,兵临陈塘关,扬言若不交出哪吒,便要水淹全城,让数十万生灵为之陪葬。”
孙悟空脸上的笑意收敛了。
没想到老龙王,以前居然干过这样的勾当?
杨戬继续道:“当时,他父亲李靖,是陈塘关总兵。一边是亲生骨肉,一边是满城军民。他选择了后者。”
“在龙族的威逼与全城百姓的哭求下,李靖逼迫哪吒,前去向龙王认罪。”
孙悟空那双金色的眼眸微微一眯,神念中透出一股火气:“他老子把他卖了?”
这很符合他对那些道貌岸然的当权者的认知,为了顾全大局,牺牲个体,是他们最擅长的把戏。
“若只是卖了,或许还不会如此。”
“哪吒性情何等高傲,怎会受此屈辱。为了平息龙怒,为了不牵连父母,也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哪吒,在陈塘关的城楼之上,当着他父亲和满城百姓的面,拔剑自刎。”
“他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以最决绝的方式,将自己的性命与血脉,彻底还给了生养他的父母。”
“后来,是其师太乙真人以莲花为他重塑肉身,他才得以复生。自那以后,他与李靖的父子之情,便也断了。”
“......”
孙悟空脸上的所有表情都消失了。
他孙悟空天生地养,不懂凡人的父子纲常,可他懂什么是骨气,什么是决绝,什么是被逼到绝境时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他忽然明白了。
明白了为何哪吒看他父亲的眼神里,永远没有亲近,只有疏离与冷漠。
明白了为何这样一个小小的关隘名字,能让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三坛海会大神,一瞬间褪去所有神采,只剩下无边无际的苍白。
那是他的埋骨之地,是他所有痛苦的源头。
他和哪吒之间,很早就有同类的认同。
都是不服天地管束的性子,都曾与所谓的规矩和权势,斗得头破血流。
只是没想到,曾经哪吒的故事,居然是这样的痛。
就在斩仙台上气氛微妙之时,几位与李靖私交甚笃的天庭武将,走到了他的身边。
其中一位老将,曾与李靖一同在牧野战场上并肩作战,此刻看着镜中那座熟悉的城池,也是感慨万千。
他斟酌着开口,低声问道:“天王,这......当真是巧合。您当年镇守陈塘关,可曾对这少年,有过印象?”
李靖的目光,从三生镜上移开,他那张素来威严的面庞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陈塘关乃东海门户,军民何止十万。”
“本王身负镇守之责,日理万机,又岂会记得每一个流落街头的孩童。”
“况且,诸位皆是亲历过封神大劫之人。在那场席卷三界,仙神陨落的浩劫中,可曾听过一个叫陆凡的名字?”
众仙闻言,皆是摇头。
李靖的话语,冷硬但很现实。
“既然无人听闻,便说明此子,最终也不过是淹没在乱世洪流中的一粒微尘罢了。或许死于饥荒,或许死于战乱,与那千千万万的凡人一样,最终,泯然众人。”
“今日之事,不过是燃灯古佛为寻其罪业,恰好翻开了这一页而已。与陈塘关,与你我,并无干系。”
他将一切都撇得干干净净。
可周围的仙官们,却都听出了他话语中的那份萧索与刻意的疏离。
在封神那等宏大的历史舞台上,一个连名字都未能留下的凡人,确实无足轻重。
他的悲欢离合,他的血海深仇,在金仙陨落,圣人博弈的背景下,渺小得不值一提。
只是,当这样一个渺小的个体,被三生镜放大,呈现在所有神仙面前时,他所经历的苦难,却又那般真实,那般刺痛人心。
众仙的心中,都有些五味杂陈。
......
城门之内,是与山野荒芜截然不同的景象。
青石铺就的街道宽阔而整洁,两侧店铺林立,往来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车轮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这里很繁华,也很安宁。
陆凡紧紧牵着弟弟妹妹的手,心中那份为他们寻个安身立命之所的念头,愈发坚定。
他开始在城中奔走。
他寻的,都是那些看上去宅院高大、门庭光鲜的富户。
他会带着弟弟妹妹,在门口等上许久,等到管家或主人出门,便鼓起勇气上前,笨拙地说明来意。
“求老爷夫人发发善心,收留我的弟弟妹妹。他们很乖,不哭不闹,也能做些杂活......”
他一次又一次地弯下自己那尚未长成的,却已然倔强的腰。
可他得到的,永远是冷漠的驱赶。
“去去去,哪里来的小乞丐,别挡着道!”
“自己都养不活,还想往家里添两张嘴?疯了不成!”
“如今这世道,不太平了。西岐那边已经反了,正跟大王打仗呢!谁知道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自家粮食都不够吃,哪有闲心管别人家的孩子!”
是啊,天下将乱。
爹娘的预言,正在应验。
在这等乱世,人心惶惶,自保尚且不及,谁又会愿意平白无故地,去收养两个与自己毫无干系的拖油瓶?
整整三天,他带着弟弟妹妹走遍了陈塘关的大街小巷,得到的,只有白眼与唾骂。
第三天傍晚,当他们再一次被一户人家的家丁粗暴地推开,弟弟小山终于忍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哥哥......我饿......”
妹妹小月也红了眼圈,却懂事地忍着,只是小手紧紧攥着陆凡破烂的衣角。
看着他们那蜡黄的小脸,陆凡是真的难受。
他错得离谱。
他怎么能天真地以为,可以将自己的至亲,托付给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除了他们兄妹三人,再不会有任何人,会真心实意地对他们好。
他蹲下身,将两个孩子紧紧搂在怀里。
“不哭了,小山。哥哥在。”
他轻轻拍着弟弟的背,又摸了摸妹妹的头。
“别怕,哥哥决定了,不会把你们送给别人了。从今以后,我们三个,永远在一起。”
他抬起头,看向那万家灯火的城郭,放下了最后的幻想。
既然求不得,那便靠自己!
他要活下去,他要让弟弟妹妹活下去!
他要在这座陌生的城池里,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第82章 水淹陈塘关!
从那天起,陈塘关的码头、市集、酒肆的后厨,多了一个沉默寡言,却异常勤劳的少年身影。
他才十一二岁,身体瘦弱,面色苍白。
可他什么活都肯干。
码头上,他用那瘦削的肩膀,去扛那些比他还要高的粮包。
体内断裂的经脉都传来撕裂般的剧痛,但他只是咬紧牙关,汗水浸湿了衣衫,也浑然不顾。
市集里,他帮人推车,运货,一文钱一文钱地攒。
酒肆后厨,他劈柴,挑水,在闷热的灶台边,被烟火熏得灰头土脸。
他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换来的,却是最微薄的报酬。
可他从不抱怨。
每日收工,他都会用好不容易攒下的铜板,去买一个热乎乎的麦饼。
他会小心翼翼地将麦饼揣在怀里,一路小跑着,回到他们在城南破庙里找到的那个栖身之所。
“小山,小月,我回来了!”
这是他一天之中,最开心的时刻。
他会将那个麦饼,仔仔细细地分成三份,把最大最香的两份,递给早已饿得望眼欲穿的弟弟妹妹。
“吃吧,慢点吃。”
他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自己则拿起最小的那块,小口小口地吃着,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
夜里,破庙四处漏风,冰冷的月光洒在蛛网之上。
他会将弟弟妹妹紧紧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们挡住寒风,听着他们均匀的呼吸声,感受着他们温热的体温。
只有在这一刻,他才会觉得,白日里所有的辛苦与伤痛,都是值得的。
镜外的众仙,就这么静静地看着。
看着这个少年,如何在一个冰冷的乱世里,用最笨拙,也最顽强的方式,践行着他对父母的承诺。
“照顾好弟弟妹妹。”
日子就在这般清苦,却又充满韧性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
陆凡的勤劳与坚韧,终于为他换来了一份相对安稳的活计。
码头的一个管事,见他小小年纪却如此能吃苦,便让他留在码头上做些固定的杂活,每日都有稳定的工钱。
他们终于搬出了破庙。
陆凡用攒了许久的钱,在城西租下了一间小小的,勉强能遮风挡雨的茅屋。
屋子很小,很旧,但那是他们的家。
陆凡甚至还给弟弟妹妹买了新的衣裳,虽然只是最粗糙的麻布,但胜在干净整洁。
他们的日子,真的在一点点好起来。
小山和小月的脸上,渐渐有了血色,笑容也多了起来。
镜中的画面,透出一种难得的,名为希望的暖色。
就连斩仙台上那凝重的气氛,也缓和了些许。
“这孩子,当真不易。”
一位仙官抚须感叹,“以凡人之躯,承千斤之担,其心性之坚,远胜许多养尊处优之辈。”
“是啊,若非三生镜照出,谁能想到,这看似寻常的市井少年,竟背负着这等血海深仇。”
上一篇:人在勾栏:开局获得八奇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