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猫花花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这茫茫宇宙之中,竟有某种存在,能够强横到这般令人绝望的地步,仿佛超越了一切已知的界限。
如此逆天修为,放眼整个洪荒,恐怕也只有他的师尊鸿钧才可与之为敌了。
ps:求鲜花评价票!求月票催更票!.
第513章人族向天庭宣战,韩厉的良苦用心!(求全订!)
高居于三十三天之上的太上老君,一直默默关注着下方发生的一切。
此时,他隔着数重天,听到张友仁那充满惊愕的感叹后,语气幽幽地说道:“那未必是某位具体的大能者,依我之见,极有可能是天道的化身。
天道无形无象,却掌控着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此番现身,或许是在警示我们,不可随意打破规则。”
“天道化身?”张友仁喃喃自语,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
他低头沉思良久,脑海中思绪万千,最终终是长叹一声:“我本想亲自出手让那殷哪吒应劫,却还是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低估了背后的复杂局势,看来,这一切皆是命中注定,不可强求。”
“殷哪吒终究是秉承天命而生啊,他的命运轨迹早已在天地间注定,岂是我等能够轻易改变的。”
“哪位仙家愿意前往朝歌交涉此事?”张友仁抬起头,目光在大殿上缓缓扫过,询问道。
“去告知人王,殷哪吒斩杀我的天官,此乃大罪。,若不偿命,天上将现二日争辉之象,凡间从此再无降雨之日,人间必将陷入干旱荒芜,生灵涂炭,这一切皆因他而起。”.
“领陛下法旨。”
天庭殿堂之上,一位仙神身姿挺拔地站了出来,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张友仁下达的命令。
此时此刻,关于天官是否真的已命丧黄泉,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众人的注意力早已被这场天庭与大商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所吸引。
既然张友仁已经明确表示要大商人王给出一个满意的交代,那么在众人的默认中,天官已然凶多吉少,成为了这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
在遥远的边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
犬戎巨人的陨落,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使得犬戎军队瞬间陷入了混乱与恐慌之中。
失去了主心骨的他们,深知继续抵抗下去唯有死路一条,于是权衡利弊之后,果断选择向大商投降。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犬戎人搜罗了族内无数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这些宝物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光芒,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传奇的故事。
此外,他们还精心挑选了若干容貌绝美、身姿婀娜的女子,期望能够以此打动大商,换取和平。
苏妲己,这位聪慧狡黠且极具政治眼光的女子,敏锐地察觉到此时的局势并不适合再继续穷追猛打。
持续的战争只会让双方伤亡惨重,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于是,她当机立断,下令押送着犬戎进献的丰厚贡品,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460返回朝歌。
然而,就在他们归途中,诡异而可怕的天象突然降临。
原本湛蓝如洗的天空中,竟毫无征兆地出现了第二颗太阳。
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大地,水分迅速蒸发,河流干涸,土地干裂。
自那以后,大商境内仿佛被施了诅咒一般,再也没有一滴雨水落下。
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整个大商笼罩在一片绝望与恐惧之中。
与此同时,天庭使者宛如一阵疾风,先行一步抵达了朝歌。
这座繁华的都城,此刻正因天庭使者的到来而陷入了一片混乱与躁动之中。
大街小巷,人们议论纷纷,愤怒的情绪如同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
众多平民百姓,平日里饱受生活的艰辛,此时将所有的怨恨都指向了天庭。
朝廷官员们则忧心忡忡,担心这场风波会给大商带来灭顶之灾。
而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商诸侯,也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风暴中捍卫大商的尊严。
他们一致上书,言辞激烈地请求人王韩厉严惩哪吒——这个被天庭视为杀仙凶手的人。
然而,韩厉却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与坚定。
且不说他与哪吒之间或许存在着深厚的情谊或是特殊的渊源,单从人王的角度出发,他也绝不可能轻易将哪吒交出去任由天庭处置。
在他心中,张友仁要维护天庭高高在上的颜面,而他作为大商的人王,同样要捍卫大商的尊严与荣耀。
倘若仅仅因为天庭的施压,就将一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奋勇杀敌的将军拱手相让,那无疑是向天庭示弱,更是对大商全体将士的背叛。
如此一来,大商的军心必将涣散,民心也会随之动摇,距离灭亡也就真的不远了。
在西歧这片宁静而又暗藏生机的土地上,西伯侯姬昌听闻了朝歌发生的一系列变故后,心中暗自思量。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借此实现自己多年来的抱负。
于是,他以纣王冒犯天威为由,在西歧公然竖起了起义的大旗,慷慨激昂地宣称要代天伐纣,解救天下苍生,让百姓们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
随着他一声令下,士兵们整齐的脚步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一场震撼古今的封神之战,就此正式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帷幕。
(aeei)天庭使者对大商提出的苛刻要求,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凡间传播开来。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热议着这件事,气氛愈发紧张压抑。
前朝的一些旧臣,他们习惯了遵循传统的规矩和礼仪,对天庭心怀敬畏,此时纷纷站出来,言辞恳切地劝说帝辛尽快处置哪吒,以免触怒上天,给大商带来灭顶之灾。
而后宫之中,皇后和妃子们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
她们深居宫廷,虽不谙世事,但也深知天庭的威严不可侵犯,于是也随声附和,恳请帝辛以大局为重,牺牲哪吒。
然而,朝堂之上并非所有人都持这种观点。
比干、商容等一众元老重臣,他们历经风雨,见识卓远,对局势有着更为深刻的洞察。
他们深知这件事情背后隐藏的复杂利益关系和权力斗争,所以选择了保持沉默。
他们明白,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轻率的言论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宁愿静观其变,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表明态度。
远在北海边境,闻太师闻仲正忙于征讨异族。
多年来,他率领大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大商守护着边疆的安宁。
当他听闻朝歌发生的惊天变故后,心急如焚。
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处理不当,大商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于是,他果断决定,匆忙处理完手头的军务,挑选了一批精锐亲兵,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回朝歌。
闻太师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资历之深,无人能及。
他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更是大商精神的象征。
在他面前,朝歌四大天王也只能以晚辈自居,对他敬重有加。
以往,即便帝辛性格乖张、玩世不恭,但每当面对闻太师时,都会不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行为,变得严肃认真起来。
因为他深知,闻太师是大商的顶梁柱,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长辈。
闻太师此次在北海征讨异族,一晃眼已经过去了十三个年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风餐露宿,历经无数次残酷的战斗,为大商开疆拓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若不是此次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件,涉及到天庭与大商之间的核心利益冲突,他恐怕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下手中的军务,返回朝歌。
就在韩厉刚刚收到闻太师回返朝歌的情报时,姜皇后迈着优雅而沉稳的步伐,来到了他的宫殿。
姜皇后出身名门,气质高贵,她深知宫廷之中的权谋斗争和局势变幻。
此时的她,心中满是忧虑,希望能够劝说韩厉做出正确的决策。
好在这是在大商,民风相对开放,政治氛围也较为宽松。
若是换到后世的清朝或明朝,在高度集权的封建统治下,皇后这般频繁干涉朝政的行为,极有可能引发帝王的猜忌和不满。
说不定过不了几日,就会传出皇后“因病去世”的消息。
然而,韩厉生性豁达,心胸宽广,对于姜皇后的到来,他并未表现出丝毫的反感或抵触。
“大王,虽说哪吒素有天命战神之称,在战场上确实英勇无比,为大商立下了汗马功劳。”
姜皇后微微欠身,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与无奈,“但大商怎能为了他一人而公然与上天为敌呢?如今闻太师都为此放下了北海的战事,不辞辛劳地赶回朝歌,就是为了劝说大王您以大局为重啊。
难道大王还要一意孤行,坚持庇护哪吒吗?”她微微皱眉,眼中满是担忧,“臣妾苦口婆心地劝说您,满朝臣子也纷纷进谏,可您却……”
说到此处,姜皇后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渐渐低沉下去。
毕竟帝辛是人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她若再继续强硬地劝说,难免会触犯龙颜,落得个不敬之罪。
韩厉神色平静,目光温和地看着姜皇后,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捉摸的深邃。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皇后,依我看,闻太师此番匆忙返回朝歌,恐怕并非仅仅是为了劝说我处置哪吒这么简单。”
姜皇后出身于姜氏一族,姜氏在人族中乃是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氏族。
作为姜氏之女,姜皇后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见识不凡。
然而,尽管她具备一定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但终究还是受到了女性身份和宫廷环境的限制。
她满心担忧此举会触怒上苍,给大商带来灭顶之灾,却未能看透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在这个神秘而宏大的神话世界里,当一个文明逐渐走向繁荣昌盛、强大崛起之时,扩张与融合便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大商,作为人族文明的杰出代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拥有了雄厚的实力和庞大的影响力。
而天庭,作为掌管三界秩序的至高权力机构,自然察觉到了大商崛起所带来的潜在威胁,对其产生了深深的警惕和危机感。
在封神榜既定的命运轨迹之下,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正在悄然上演。
最终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商灭周兴,天庭将借此机会吸收、融合人族的高端力量,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自那以后,凡间的各个势力都将不得不屈从于天庭的权威之下。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商与天庭,本质上就是两个在权力和资源争夺上存在激烈竞争关系的“邻国”。
此次看似因哪吒斩杀仙人而引发的事件,实则是天庭精心策划的一次对大商的打压行动。
天庭企图通过这件事情,削弱大商的实力,打压其嚣张气焰,从而维护自己在三界中的绝对统治地位。
姜皇后并不知晓韩厉内心深处的这些想法,听到他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还以为韩厉只是在固执地硬撑着要保住哪吒。
她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无奈,犹豫片刻后,再次开口问道:“大王,那您觉得,闻太师返回朝歌之后,究竟会与您谈论何事呢?”
“我也不清楚。”
韩厉轻轻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随性与洒脱,仿佛并未将眼前的困境放在心上,“但我坚信,以闻太师对大商的忠诚和他一生的赫赫战功,以及他对大商未来的深远考量,他绝对不会主张让我处置哪吒。”
姜皇后见韩厉态度坚决,言辞之间毫无回旋的余地,便不再多言。
她心中暗自思忖,既然帝辛心意已决,那不妨暂且等待,看看闻太师回来之后究竟会如何表态。
“大王既然不肯听从臣妾的劝阻,那臣妾也就不再白费口舌了。”
姜皇后嘴上虽如此说,可她微微闪烁的眼神却透露出,她心里显然还在打着别的主意。
然而,韩厉对此却并不在意。
在他看来,姜皇后虽然身处宫廷,擅长权谋争斗,但与心思缜密、手段狠辣的苏妲己相比,她的能力和智谋还是稍逊一筹。
姜皇后一生所求,无非是保住自己尊贵无比的皇后之位,以及守护好大商的万里江山。
就拿原剧情来说,当初姬昌兴兵犯境之时,姜皇后竟然天真地妄图通过求和来解决问题。
这种行为在韩厉眼中,实在是愚蠢至极,完全没有看清局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姜皇后端坐在凤椅一侧,美目含忧,静静地看着高坐龙椅的韩厉。
只见韩厉神色冷峻,面对群臣苦口婆心的劝诫,仿若一尊木雕,毫无动容之色。
姜皇后心中不禁暗暗泛起一阵气恼,这昏君,难道真要将大商拖入万劫不复之地不成?
沉默片刻后,姜皇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一些,主动开口道:“闻太师,如今我大商内忧外患,局势严峻,关于当下这艰难困境,不知太师您有何高见?”
此前闻太师慷慨激昂地汇报完北海战事之后,对于闹得沸沸扬扬的哪吒之事却只字未提,这让姜皇后心中颇为意外。
在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她这般发问,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暗示闻太师,赶紧站出来好好规劝规劝这顽固不化的帝辛,莫要再任由事态恶化下去。
闻太师微微颔首,领会到姜皇后的暗示后,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
然而,他接下来所说的一番话,却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与姜皇后的预想简直是天壤之别。
“启禀陛下、娘娘,依微臣之愚见,我大商若想冲破眼前这重重困局,并非毫无办法。”
闻太师神色凝重,恭敬地行了一礼,目光坚定地说道,“大王,皇后娘娘,微臣斗胆恳请大王即刻传令天下,广发英雄帖,诚邀我人族各路隐世大能出山相助。
以他们超凡绝伦的神通,必定能够呼风唤雨,润泽大地,从而缓解我大商境内日益严重的旱灾。”
说到此处,闻太师稍稍停顿,目光扫视朝堂一周,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上一篇:从驯养大象开始长生不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