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猫花花
苏妲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迷人却又带着几分神秘的笑容,款款说道:“大王,四大天王作为人王护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是不容有丝毫闪失。
但您也看到了,如今这四位天王皆已步入暮年,精力大不如前。
依臣妾之见,何不让那些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的年轻天骄们来接替他们的位置呢?这几位天王为大商兢兢业业效力了大半辈子,也算是劳苦功高,如今也到了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啦。”
说着,她还微微欠身,一副温婉贤淑、通情达理的模样,可眼底深处却隐隐透露出一丝别样的意味。
李靖听到这里,顿时犹如五雷轰顶,心中焦急万分。
苏妲己这一番话,不仅没有为他出半分气,反而变本加厉,竟然明目张胆地打起了他天王尊位的主意,这简直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可是,李靖心里明白,在这复杂微妙的朝堂局势下,反对的话绝不能由他这个当事人贸然说出。
一旦他开口,不仅可能于事无补,反而会给自己招来更多的麻烦。
于是,李靖强忍着内心的焦急与愤怒,在心中暗自盘算起来。
他不着痕迹地将目光投向平日里与自己交往甚密的那些大臣们,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求助,希望他们能够站出来为自己说句话。
然而,那些平日里与他称兄道弟、把酒言欢的大臣们,此刻却仿佛变成了一个个木头人,全都目不斜视,对李靖投来的眼神视而不见。
李靖那饱含深意的眼神,就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恰似对瞎子抛媚眼,徒劳无功。
毕竟,能在这尔虞我诈、波谲云诡的朝堂上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哪一个不是久经世故、老谋深算的官场老手?如今苏妲己即将出征犬戎巨人,谁也无法预料她归来之后,朝中的局势将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种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谁都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态度。
如果现在贸然跳出来讨好苏妲己,万一姜皇后秋后算账,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但要是去得罪苏妲己,等她凯旋而归,掌握了更大的权力,恐怕自己就会成为她第一个开刀的对象,被清算的可能性极大。
.久.
第507章鸿钧道童张友仁,天帝和人王之争(求全订!)
但要是不识时务地去得罪苏妲己,等她凯旋而归,掌握了更大的权力,恐怕自己就会成为她第一个开刀的对象,被清算的可能性极大。
所以,此时此刻,像一尊毫无生气的塑像一样,保持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无疑是他们认为最为明智的选择。
想当初,商容、比干等一众元老级别的老臣,在苏妲己刚入宫的时候,看到帝辛对她宠爱有加,甚至将她的地位抬得极高,心中着实充满了不满与忧虑。
在他们看来,一个刚刚入宫的妃子,怎能如此轻易地获得这般无上的恩宠,这无疑破坏了宫廷的规矩和秩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发现苏妲己在宫中的行事风格还算谨慎,并没有做出什么过分出格、扰乱宫廷的事情。
她的言行举止,有时甚至还颇有些分寸和章法,慢慢地,这些老臣们也就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成见,开始逐渐接受了苏妲己在宫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此刻,满朝大臣面对苏妲己关于四大天王的言论,大多都选择了沉默不语。
即便有些人心中隐隐觉得不妥,也不敢轻易表露出来,生怕一不小心就卷入这场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
然而,姜皇后却实在无法再保持沉默了。
她坐在凤椅上,看着朝堂上这暗流涌动的一幕,心中的担忧与愤怒如潮水般不断涌起。
不知不觉间,她惊讶地发现,苏妲己在朝中的威望和权力竟然已经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
她不禁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
等苏妲己此番打败犬戎巨人,荣耀归来之后,自己这个贵为皇后的人,会不会就此被她彻底压制,沦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呢?
“苏贵妃的话似乎不太妥当吧。”
姜皇后终于忍不住挺身而出,声音清脆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打破了朝堂上令人窒息的沉默。
“四大天王皆是我大商立国以来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他们为国家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天王的尊位,不仅仅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更是对他们多年来为大商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如此重04要的职位,怎能如此轻易地就决定换人呢?”
姜皇后微微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继续说道,“还有,想必大家都清楚,打败李天王的并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而是身负天命的战神哪吒,像哪吒这样在冥冥之中被上天赋予使命的战神,一旦成长起来,在这世间本就是罕有敌手的,他的出现,或许是上天对我大商的一种特殊安排,我们理应慎重对待,而不是随意地讨论更换天王之事。”
原来,韩厉曾经在与姜皇后的一次私下交谈中,特意提到哪吒乃是天命战神。
姜皇后对这番话一直铭记于心,此刻正好借此机会说出来,试图以此来反驳苏妲己的观点。
姜皇后这番突如其来的反驳,而且言辞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毫无防备的苏妲己着实大吃了一惊。
她原本自信满满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愕之色,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了姜皇后一眼。
随后,她很快恢复了镇定,不动声色地将目光缓缓投向韩厉,眼神中似乎在寻求某种支持或回应。
不管怎么说,姜皇后在后宫中的身份尊贵无比,乃是帝辛的发妻,在名分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苏妲己即便心中再有不满,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也不得不给姜皇后留几分面子。
韩厉何等聪明,看到苏妲己投来的目光,立刻心领神会,明白了她心中所想。
于是,他微微清了清嗓子,一脸严肃地说道:“爱妃,皇后所言确实在理,四大天王为我大商东奔西走、南征北战,不辞辛劳,劳苦功高,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对我大商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十分充足且合理的理由,就贸然更换他们,恐怕难以让朝廷上下的各位大臣心悦诚服,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啊。”
听到韩厉这样说,姜皇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沉。
她心中暗自思忖,帝辛此举究竟是真心认同自己的观点,还是仅仅只是为了维护朝堂表面的和谐,故意偏袒苏妲己呢?而苏妲己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似乎对韩厉的回应早有预料。
虽然韩厉表面上支持了姜皇后的观点,认为条件不充分就不能轻易换掉四大天王,但苏妲己心中却另有一番盘算:条件不充分自然不行,可要是条件充分了,这四大天王的位置,可就未必能稳如泰山了吧。
姜皇后此刻的心情格外复杂且沉重,她之所以感到烦闷,不仅仅是因为在这场朝堂辩论中,自己明显感觉到被苏妲己压制,更重要的是,她越来越觉得难以捉摸帝辛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帝辛在对待苏妲己的问题上,态度总是模棱两可,时而偏袒苏妲己,时而又似乎在维护自己,这让姜皇后心中充满了不安和迷茫。
苏妲己轻轻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狡黠的光芒,不紧不慢地再次开口道:“大王,皇后,臣妾以为,这天王尊位,自古以来便是能者居之。
倘若我大商的天王,仅仅只能用劳苦功高来形容,却在关键时刻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来应对各种挑战,又如何能够让天下臣民真心信服呢?就拿哪吒来说,他年纪轻轻便能轻而易举地击败李天王,这足以证明他拥有非凡的实力和过人的本领。
相比之下,他难道不比李天王更有资格担当这重要的天王之位吗?”
姜皇后听到苏妲己如此振振有词地为哪吒争取天王之位,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越发觉得此事不妥。
她直视着苏妲己,言辞恳切地说道:“苏贵妃,哪吒刚刚入朝为官不久,陛下念其才华出众,已然破格提拔,官拜大将军,这已经是对他极大的信任和重用了,如今你又提议让他担任天王之职,这实在是有些操之过急,恐怕不太妥当吧。”
在这等级森严的朝堂官场之中,一直流传着“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样一句话。
想要在这错综复杂的官场中平步青云,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人脉关系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除了能力和人脉之外,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资历。
在这个论资排辈的环境里,只有拥有足够深厚的资历,才能让其他官员心服口服,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就拿李靖来说,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他这个天王之位可能存在一些水分,但他这个名号的来历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完全名正言顺。
毕竟,这是当年殷十娘在无数次残酷的战斗中,凭借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超的武艺,一刀一剑浴血奋战拼出来的荣誉,其中饱含着无数的艰辛与汗水。
苏妲己静静地听完姜皇后的话,脸上依旧挂着那副看似温和的笑容,轻轻笑了笑,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皇后所言不无道理,如今的四大天王,确实都已年逾古稀,身体和精力都大不如前,时代在发展,大商也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他们也应该顺应潮流,给年轻有为的后辈们让出前进的道路,不过,皇后说得对,当下的时机或许确实不太成熟,这样吧,等本宫此次出征犬戎,凯旋归来之后,咱们再找个合适的时机,好好商议此事吧。”
尽管苏妲己只是在朝堂上略微提及了换掉朝歌四大天王的话题,但在场的每一个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等她从犬戎战场胜利归来之时,必定会围绕此事展开一系列重大的动作。
……
一时间,朝堂上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微妙的气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所有人都在暗自揣测,朝歌的四大天王,或许真的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一场关乎权力更迭的风暴似乎已经近在咫尺。
没过多久,苏妲己精心挑选了哪吒等一批英勇善战的将领,亲自率领五万训练有素的精锐兵马,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出征犬戎的艰难征程。
那飘扬的军旗、整齐的步伐,彰显着大商军队的威严与气势。
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韩厉表面上神情镇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心里很清楚,以苏妲己所率领的这支强大军队的实力,犬戎巨人即便再凶悍勇猛,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也根本翻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这场战争的胜负,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没有太多悬念。
然而,韩厉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忧虑。
他深知,在这看似平常的历史进程背后,一场更为宏大、更为惊心动魄的封神之战的天劫大幕,正缓缓拉开。
原本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的剧情,早已被他搅得七零八落、混乱不堪。
可是,命运的轮盘一旦转动,劫数从来都不会因为人为的干扰而迟到,更不会莫名其妙地缺席。
即便现实的条件并不完备,这注定要降临的劫数,也一定会以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强行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天庭之上,凌霄宝殿宛如一座巍峨的巨擘,傲立在九霄云外,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
然而此时,封神榜尚未现世,天庭远不及后世那般人才济济、众神云集。
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十二元辰以及二十八星宿等诸位正神,皆如同隐匿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星辰,不见丝毫踪迹,仿佛被岁月的幕布悄然遮掩。
鸿钧道童张友仁,已然稳稳端坐于天庭之主的宝座。
他周身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既有着上位者的威严,又隐隐透着一丝神秘。
此刻,他掌控着天庭的诸多事务,天庭中的仙人数量已然颇为可观,其中不少是先天神灵。
这些先天神灵自混沌中诞生,带着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和神秘气息,他们的存在让天庭在这片虚无缥缈的仙境中更添几分神秘色彩。
只见那端坐在帝位之上的张友仁,神色悠然却不失威严。
他微微仰头,目光透过凌霄宝殿的穹顶,望向无尽虚空,仿若闲话家常般缓缓开口:“掐指算来,那位降生于人间的天命战神,眼看就要遭遇生死大劫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醇厚,在空旷的凌霄宝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让殿中的众仙不禁心头一凛。殿下一位天官赶忙趋步上前,身姿挺拔却又不失恭敬,毕恭毕敬地回应道:“陛下所言极是。”
话语落下,天官微微一顿,脸上浮现出一丝犹豫之色,似有难言之隐。
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才继续说道:“只是,此番出现了些许意外状况。”
“哦?何事?”
张友仁眼神陡然一凝,原本平和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电,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探寻到事情的真相。
他深知,自家主人鸿钧曾反复叮嘱,封神之战对鸿钧意义重大,而天命战神更是封神一战的关键所在,容不得丝毫差错,任何意外都可能打乱整个布局。
这关乎着天庭的未来走向,也关乎着整个天地间的秩序更迭,他绝不能掉以轻心。
天官见状,不敢再有丝毫耽搁,急忙详细禀明:“原本月老借助姻缘树,精心设计让东海龙王三太子与天命战神因情生乱,以此推动局势发展。
怎料日前有一位神秘莫测的大能降临东海,那460大能周身散发着奇异的光芒,举手投足间尽显超凡脱俗之态。
他仅仅略施手段,便将东海龙王三太子变得如泥鳅般渺小,往日威风凛凛的三太子,此刻竟在水中挣扎扭动,毫无还手之力。
不仅如此,那神秘大能更是封禁了三太子的全部法力,令其空有一身龙威,却无法施展分毫。”
张友仁听闻此言,不禁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通天手段?让东海龙王吃了这般大亏,却又不见他来天庭求援,实在蹊跷。”
当下天庭与龙族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龙族这些年表面上对天庭尊崇有加,以天庭马首是瞻,可实际上为天庭效力的事情寥寥无几,一旦遇上麻烦,反倒总是往天庭推诿责任。
此次东海龙王三太子遭此大难,东海龙王却毫无动静,着实令人费解。
思索良久,张友仁果断吩咐道:“密切关注东海动向。
以老龙王的脾性,断不会吃了这么大的亏还默不作声,其中必定另有隐情。
派遣得力仙人,日夜监视东海,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回报。”
“陛下圣明!”天官连忙附和,这位仙家深晓为官之道,深知在领导面前绝不能表现得木讷呆滞,否则怎能获得重用?他微微低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既能让陛下满意,又能为自己积攒些功劳。
张友仁紧接着又道:“既然东海龙王三太子这边出了岔子,那诸位仙家之中,可有谁愿意助力天命战神度过此劫?”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中的众仙,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又夹杂着几分审视。
此言一出,凌霄殿上顿时一片寂静。
众仙家纷纷低下头,有的面露难色,有的则若有所思,却无人敢率先应答。
他们虽身为仙神,拥有超凡之力,寻常力量难以将其摧毁,但送天命战神应劫一事风险极大,稍有不慎,自己恐怕也会陷入劫数之中。
这劫数犹如一道无形的深渊,令他们心生畏惧,故而无人轻易应答。
张友仁见此情景,心中暗自叹息天上竟无可用之仙,无奈之下只得强行指派:“天官,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吧。”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上位者的决断。
“苦也!”
天官心中叫苦不迭,犹如五雷轰顶。
他深知此去凶多吉少,但君命难违,面上却依旧摆出一副欣然领命的模样,恭敬道:“小仙遵旨。”
此时此刻,他心中满是无奈,深刻体会到跟对领导固然重要,但有时过于被领导“看重”,也未必是件好事。
他暗暗苦笑,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这棘手的任务,祈祷自己能平安度过此劫。
第508章姬昌拜韩厉,究竟谁才是人王!(求全订!)
就在凌霄殿中这番对话进行之时,遥远的人间,人王韩厉高坐在尊位之上。
这座宫殿虽不及天庭的宏伟壮丽,却也透着一股庄重威严的气息。
韩厉身着华丽的王袍,头戴冕旒,眼神冷漠而深邃,仿佛能看穿世间一切虚妄。
他的视线越过广袤无垠的苍茫大地,穿透冰冷森严的天宫,直达凌霄殿内那充满算计的场景。
上一篇:从驯养大象开始长生不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