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仙综:碧瑶求饶,陆雪琪倒贴 第357章

作者:熊猫花花

而事实也正如那神秘的卦象所预示的那样,黄飞虎如同一位从天而降的救世主,及时出现在哪吒最危急的时刻,将他从死亡的深渊中拯救了出来。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间转动,哪吒在经历了那场生死考验之后,却失去了那段至关重要的记忆。

那段曾经惊心动魄的过往,仿佛被一层迷雾所笼罩,在他的记忆中渐渐模糊。

此刻,哪吒看着殷十娘那副卑微到尘埃里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苦涩:“每当有人好奇地询问我那位朋友,他的父母究竟身在何方时,他总是会淡淡地回答,自己从小便是天生地养,无父无母,仿佛这就是他生命的全部真相。”

“你们即便真的相见了,也未必会是一件好事。”

哪吒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怨气。

其实,哪吒的本质是善良的。

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流淌着一股温暖而纯粹的善念。

更何况,在韩厉的悉心教导和耐心引导下,他心中曾经那股桀骜不驯的戾气,已经逐渐消散了许多。

此时,面对着眼前这位满心悲戚的母亲,他的心中非但没有丝毫的怨恨,反而涌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心疼和不忍。

他深深地相信韩厉曾经对他说过的那些话。

在命运的交织之下,他们母子若此时相认,等待他们的或许将是一场无法避免的劫难。

而这份劫难,不仅仅会影响到他们自身,还可能波及到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此外,哪吒心中那一丝尚未消散的怨念,也让他在面对这个抉择时,多了几分犹豫和挣扎。

他深知,自己不能因为一时的情感冲动,而让殷十娘陷入到无尽的痛苦之中。

因此,经过一番内心的煎熬,他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不与殷十娘相认。

殷十娘听闻哪吒的这番话语,仿佛被人重重地击中了心口,那一直强忍着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可是,他是我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历经了无数艰辛和磨难,才好不容易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啊!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他,这份思念,如同蚀骨的毒药,已经深入到了我的骨髓之中。

如今,我只想见他一面,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他一眼,也好啊!”

殷十娘的心中,愧疚的情绪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

她深知,自己曾经的无奈之举,或许给哪吒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如今,她只希望能够有机会弥补曾经的亏欠,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让她的内心稍感安慰。

“见了面又能如何呢?”

哪吒看着殷十娘那悲痛欲绝的模样,心中满是无奈和酸楚。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绝,仿佛在努力说服着自己,也在试图让殷十娘明白这个残酷的现实。

“如今,他有幸拜入了一位德高望重、法力高深的名师门下。

这位老师不仅倾囊相授,将各种神奇的法术神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且,在他的身边,还有一群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好兄弟。

他们彼此扶持,共同成长,一起经历着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假以时日,凭借着他的天赋和努力,他必将成为天兵神将中的佼佼者,在那浩瀚的天庭之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即便他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家庭的温暖,他也依然能够活得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你看看现在的你,你还有另外两个可爱的孩子,还有一位丈夫,从未生过他吧,把这份爱和关怀,都留给身边的亲人们。”

“放过他,也放过你自己,这或许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

哪吒的语气轻柔而温和,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他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地劝慰着殷十娘,希望她能够明白自己的苦心。

此时的哪吒,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柔和的佛光,那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慈悲,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糟糕,哪吒该不会一时想不开,跑去出家吧。”

韩厉在一旁暗自思忖着,心中不禁闪过一个古怪的念头。

他深知,哪吒身为鸿钧和六圣手中的一枚棋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与整个天下紧密相连。

如今,仅仅是因为背诵过被自己施了法的心经,哪吒竟然就隐隐有了逆推佛法、萌生出佛性的趋势。

这一变化,让韩厉感到既惊喜又担忧。

殷十娘听了哪吒的劝说,心中的悲痛愈发难以抑制。

她放声大哭起来,那哭声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宣泄出来:“我怎么可能当作没生过他啊!他是我用生命孕育出来的孩子,那三年零六个月的时光,每一分每一秒,都刻在了我的心上。

我感受着他在我腹中一点点地成长,那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就算不能与他相认,我也只求能见他一面,让我看看他现在过得好不好。

求求你,带我去见见他吧,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啊!”

殷十娘的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哀求,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仿佛为了这个心愿,她可以付出一切代价。

哪吒看着殷十娘如此痛苦的模样,心中一阵心疼。

他下意识地抬手,想要为殷十娘拭去那滚滚而下的泪水。

然而,他的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殷十娘的警觉。

“放下吧。”

殷十娘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慌乱和羞涩。

尽管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男女之间的界限是如此分明。

在她的观念中,哪怕对方是出于善意,一个成年男子随意触碰自己,也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

于是,她赶忙向后退了一步,躲开了哪吒伸过来的手。

就在她后退的瞬间,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哪吒的手上。

那是一个散发着神秘光芒的手镯,殷十娘的脸色瞬间一变。

“乾坤圈!”殷十娘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震惊和激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她与哪吒已经阔别了十几年。

如今的哪吒早已长大成人,容貌和气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仅凭记忆中哪吒幼时的模样,殷十娘一时间确实难以认出眼前之人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儿子。

然而,那乾坤圈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它承载着哪吒的身世和命运,也承载着殷十娘无尽的思念和牵挂。

这个手镯,自哪吒出生以来,就从未离开过他的身边,它的模样和气息,早已深深地印刻在了殷十娘的心中,让她永远都无法忘怀。

哪吒察觉到殷十娘的反应,心中一惊。

他急忙收回手,将手藏到了背后,试图掩饰自己的身份。

“你是哪吒?!”

殷十娘的眼神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她紧紧地盯着哪吒,仿佛想要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

“不是!”

哪吒矢口否认,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慌乱和不安。

殷十娘却不肯轻易罢休。

她向前跨出一步,双手紧紧地揪住哪吒的衣领,用力一扯,将他的外套猛地扯开。

刹那间,里面那鲜艳夺目、散发着奇异光芒的混天绫展露无遗。

“这是混天绫,哪吒出生的时候,就穿着它来到这个世界上,你还敢说你不是哪吒!”

殷十娘的声音中带着万分的激动和悲戚。

哪吒一脸无奈,他用力甩开殷十娘的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助:“真是跟你讲不明白!”

说完,他转身拔腿就跑。

他的身影如同闪电一般,瞬间消失在了殷十娘的视线之中。

“哪吒!”殷十娘见哪吒跑开,心急如焚。

她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泪水,立刻朝着哪吒离去的方向追了上去。

“哪吒,你别走!”

殷十娘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她不顾一切地奋力追赶着,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哪吒天生法力高强,再加上他勤加修炼的《九转玄功》已经略有小成,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将殷十娘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然而,殷十娘并没有放弃。

她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找到哪吒。

她不停地奔跑着,四处寻找着哪吒的踪迹。

在一条清幽宁静的河流边,哪吒停下了脚步。

他疲惫地坐在岸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困惑。

此时,韩厉突然现身,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和忧虑。

“哪吒,你真的打算对她不管不顾吗?她现在还在拼命地寻找你啊。”

韩厉的声音在寂静的河边回荡,打破了这份宁静。

“舅舅,你觉得我该怎么做才好呢?”哪吒扭过头,望向韩厉。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助和迷茫,仿佛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

在他的心中,韩厉就像是一盏明灯,只要是韩厉的吩咐和建议,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听从。

韩厉缓(吗吗好)缓地走到哪吒的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我所能做的,也只是给你提供一个建议,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你身为天命战神,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你的一生,注定会充满坎坷和波折。

我对你的帮助,也不过是在你前行的道路上,为你扫除一些障碍,让你走得稍微顺遂一些罢了。

你与她相认,固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劫难,但你要知道,你这一生,最不缺少的就是劫数。

每一次的劫难,都是你成长和历练的机会,它会让你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所以,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无论你做出何种选择,只要你不辜负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愿望,只要你日后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后悔,那么,就勇敢地去做吧。”

听着韩厉的这番话,哪吒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他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殷十娘那悲痛欲绝的面容,以及自己内心深处那份纠结和挣扎的情感。

过了许久,哪吒缓缓地开口:“舅舅,我想背诵心经了。”

“观自在菩萨”

那悠扬而空灵的声音在河边缓缓响起,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荡在整个天地之间。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殷十娘的突然出现,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让哪吒原本平静的心湖泛起了层层涟漪。

他的心情彻底乱了套,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迷失了方向。

也只有在背诵心经的时候,他才能寻得片刻的安宁,让自己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暂时平静下来杂。

哪吒盘坐在青石之上,口中喃喃,将那部晦涩难懂的《心经》默诵了一遍又一遍。

.

PS:求鲜花评价票!.

【487】韩厉: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表象!(求全订!)

每一个字符从他唇间吐出,似带着无形的力量,却始终未能驱散他心底那团如墨般浓稠的意难平。

哪吒抬眼,目光投向身旁的韩厉,眼中满是困惑与探寻:“舅舅,这《心经》我虽已能一字不差地背出,可其中深意,实在难以参透。

您能否给我讲讲这《心经》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尤其是这开篇的观自在菩萨,又是何意呢?”

韩厉微微颔首,目光悠远,似陷入回忆之中:“这《心经》上,我施了法术,它本可平定人心,化解人内心深处的戾~气相争.

只是,这其中的妙处,需得用-心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