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 第539章

作者:海风有多久

  还是说……刻意藏身在乡下村庄里的,一头人形怪物?

  方诚也在打量着眼前这个自称警察的中年男人。

  对方神情紧绷,眼神里的那份凝重不像作假,显然是把自己当成了什么危险分子。

  他不动声色,只是静静地站着,等待对方下一步的动作。

  一人在车里,一人在车外。

  两人就这样隔着一层薄薄的雨幕对峙着,气氛一时有些凝固。

  就在这尴尬的当口,一个咋咋呼呼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卫师兄,酒买来了,两瓶五粮春!走,回家尝尝我的手艺去!”

  马东赫拎着两个酒瓶,兴冲冲地跑了过来。

  当他看清车前站着的男人时,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咦,方诚,你怎么今天就出关了?!”

  一瞬间,凝固的气氛被彻底打破。

  卫峥先是怔怔地望着满脸喜色的马东赫。

  接着,又将视线转向车前那个神情无奈的“红内裤猛男”。

  大脑一时有些宕机,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马东赫并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

  他瞧了眼目瞪口呆的卫峥,再看了看光天化日下大秀肌肉的方诚。

  最后把目光落在了那条熟悉的红内裤上,脸上随即露出一个“我懂的”猥琐笑容。

  ………………………………

  中午时分,天已经彻底放晴。

  院子里的青石板被太阳晒得半干,只在墙根的阴影里还留着些许湿痕,证明着上午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曾发生过。

  堂屋的门敞开着,屋内一张能坐下十个人的大圆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

  酱香浓郁的红烧猪肘,大块的清炖羊排,金黄油亮的烤鸡,还有一整盆热气腾腾的水煮牛肉。

  其中十之八九都是硬菜,几乎将桌面占满,可谓丰盛无比。

  然而此刻,坐在桌边的三个男人却都停下了筷子,全部看着另外一个人吃饭。

  在他们对面,方诚正埋头于一堆骨头之间。

  他的吃相,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那不是在吃饭,更像是在进行某种高速的拆解工作。

  一只烤鸡在他手里,不出半分钟就变成了一堆干净的骨架。

  一块硕大的猪肘,三下五除二便肉骨分离。

  他双手连抓带塞,嘴巴的咀嚼速度堪比工业粉碎机。

  时不时还发出“嘎嘣”的脆响,那是连骨头都一并嚼碎的声音。

  桌边的垃圾桶里,各种食物残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堆成了一座小山。

  马建国捋着胡须,努力维持着自己仙风道骨的宗师派头,但微微抽搐的眼角还是暴露了内心的不平静。

  马东赫则是一脸的与有荣焉,视为知己。

  仿佛方诚吃的不是菜,而是他穷尽多年心血才磨练出的精湛厨艺。

  最震惊的,莫过于卫峥。

  在特搜队,他曾见过那些接受了实验部门“消化系统强化”的改造人。

  但即便是他们,食量也远不及眼前这个年轻人。

  真正让卫峥感到心惊的,不仅仅在于这夸张的食量,更在于这背后所代表的,恐怖的消化能力和能量转化率。

  他现在总算回过味来了。

  搞了半天,这个穿着红内裤从山上下来的猛人,就是马东赫天天挂在嘴边吹嘘的那位“武学天才”。

  回想起刚才自己还盘问人家身份证,差点就大水冲了龙王庙,卫峥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不过,就他这夸张的吃相,也怨不得自己误会啊。

  这哪里是人类,简直就是一头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史前凶兽。

  “咳。”

  马建国干咳一声,端起酒杯,故作淡定地解释道:

  “小卫莫怪,阿诚在山洞里闭关了五天五夜,粒米未进。”

  “而且,他修炼的是我马家‘雷火鼎炉’观想法,极其耗费气血,如今功成出关,是该多补补身子。”

  马东赫却立刻自夸起来:

  “我觉得,主要还是我的手艺好,不然阿诚也不可能吃得这么香。”

  话未说完,迎来的却是老爹瞪过来的一记眼刀。

  卫峥深吸一口气,将内心的惊涛骇浪压下,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师叔说的是……方师弟这天赋,哦不,这饭量,确实是了不得啊。”

  就在这时,方诚总算从骨头堆里抬起了头。

  “咦,你们怎么不吃啊?”

  他嘴里还嚼着一块牛肉,腮帮子鼓鼓的,含糊不清地说话:

  “别客气,菜这么多,我一个人也吃不完的。”

  说完,咧嘴一笑,露出了挂着几缕肉丝的牙缝。

  “哦,哦,吃,吃!”

  三人如梦初醒,顿时纷纷抄起筷子,埋头夹菜,仿佛生怕慢了一步,连汤汁都剩不下。

  方诚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

  其实自己已经很收敛了。

  真要放开来吃,恐怕连这张桌子都扛不住。

  毕竟,连深红之眼的血肉都能消化,区区凡间食物,在太阳真火面前,根本不够看。

  ………………………………

  酒足饭饱,杯盘狼藉的餐桌被收拾干净,换上了茶具。

  沸水注入茶壶,氤氲的热气混着茶叶的清香弥漫开来。

  三人各自端着茶杯,在堂屋里闲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经过这顿饭的工夫,卫峥对方诚的印象,也从一个“危险的红内裤猛男”,转变为一个“深不可测的年轻高手”,彼此算是初步熟悉了。

  马建国呷了口茶,关切地问起了正事:

  “阿诚,这次闭关感觉如何?你刚才说已经掌握了观想法,那有试着进行塑境吗?”

  方诚点了点头,随后如实回道:

  “托师父的福,借助水牢的修炼环境,我现在已经成功立意,观想出一轮太阳,也开始构建内景世界。”

  “而且,在构建内景世界时,隐约触摸到了凝聚真我的门槛,但似乎还差了点什么。”

  “什么?!”

  马建国手一抖,滚烫的茶水洒了出来,他却浑然不觉,震惊地站了起来。

  一旁的马东赫和卫峥闻言,也是目瞪口呆。

  “阿诚,我就说你肯定行的嘛!”

  马东赫最先反应过来,兴奋地一拍大腿:“没想到比我想的进展还要快。”

  卫峥则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眼前这个方师弟看着才二十出头,如此年纪,不仅立意成功,甚至已经开始塑境,触摸到“真我”的门槛了?

  据他所知,整个特搜队的历史上,能做到这种变态程度的,恐怕也只有那位传说中首任长官厉归真。

  自己从小学武,二十多岁接触观想法,到如今四十了,也还卡在“立意”的阶段苦苦挣扎。

  但他并不怀疑方诚在吹牛。

  因为就在不久前,他才亲眼见识过那种气血旺盛到外溢,如太阳般炽热的恐怖压迫感。

  “怪不得,怪不得!”

  马建国恍然大悟,激动地在原地踱步:

  “我说今天这天气怎么说变就变,突然下起暴雨,原来是天人交感,引动了天象。”

  “我马家的典籍上就有记载,当年老祖宗功成之日,方圆十里也是电闪雷鸣,乌云密布。”

  “厉归真前辈当年在这里闭关突破,也曾经引得满山桃花,在冬天一夜盛开!”

  他看向方诚,既欣慰又有些惋惜地说道:

  “阿诚,你这是机缘已至,却因为肉身气血储备不足,无法支撑那一步的消耗,所以才被迫中断。”

  “不过没事,你还年轻,根基雄厚,以后多闭几次关,肯定能功成圆满!”

  说着,他又坐了下来,开始以一个理论宗师的身份,为方诚讲解起凝聚真我之后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方诚认真听着,不时提问。

  尤其是关于如何从“凝聚真我”起手,逐步实现“内景外显”的诀窍。

  马建国虽然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太早,但念及方诚的天赋,或许几年之内真有可能实现。

  于是便耐心解释道:

  “真我乃内景之主,内景外显,就是让内景世界的力量干涉现世,其关键在于‘内外合一’。”

  “你需要不断以自身真气去‘喂养’内景,让它愈发凝实,同时,也要在现实中不断印证自身之道,让‘真我’的意志愈发坚定。”

  “这个过程,初期会表现为你身边形成一种无形的气场,普通人可能会觉得你气势很足。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孕育、强化这个气场,做到收发自如。”

  “等到你的内景世界稳固如山,真我意志坚如金刚,心念一动,就能将内景的力量彻底释放出来,把这个看不见的气场,变成一个别人能看见、能摸到的外景,或者也可以说是‘领域’。”

  “那就是‘内景外显’了……”

  方诚仔细聆听教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卫峥听着两人的交谈,越发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深不可测,忍不住问道:

  “方师弟,你的气功修为,难道已经到了‘真元铸鼎’的层次?”

  “何止啊!”

  方诚还没回答,马东赫已经抢着替他吹嘘起来:

  “卫师兄,我跟你说,阿诚绝对是百年一遇的武学天才,他那真气,跟不要钱似的,又多又猛!”

  吹嘘完,马东赫脸上露出十分惋惜的表情,深深地叹了口气:

  “唉,阿诚,你要是也能参加特搜队考试多好啊,到时候我们哥俩并肩作战,我也能沾沾你的光。”

  卫峥眼神瞬间亮了起来,立刻接口道:

  “没错,方师弟,你完全可以考虑一下,像你这样的强者,只有在特搜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价值。”

  方诚没有正面回应,只是疑惑地问道:

  “特搜队的初试,不是早就结束了吗?”

  “初试只是针对非科班出身的社会人士。”

  卫峥随即详细地向他解释道:

  “我们特搜队还有下辖的特警学校,每年都有固定的招生名额。”

  “东赫他们通过初试筛选,获得正式参考资格,接下来就要和这些警校的精英学员一同参加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