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聊天群里全是女频窝囊废 第229章

作者:前世造孽今生写书

  “女侠爽快,本官就喜欢跟爽快人说话。”使者拍了拍手,那笑容一收,脸上立刻换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女侠也是明白人,所谓侠以武犯禁。这江湖上,门派多如牛毛,习武之人仗着拳头硬,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杀你,闹得天翻地覆。

  他们是快意恩仇了,可怜的是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陛下心善,一想到这些就愁得睡不着觉,日思夜想,就盼着天下能有个真正的太平。”

  他死死盯着花红莲的眼睛:“而陛下觉得,能让天下太平的钥匙,就握在女侠您的手里。所以陛下想请您,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帮朝廷这个忙——废掉天下武功,解散所有门派。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换来真正的长治久安。”

  他见花红莲听完立刻眉头紧皱,便又话锋一转,开始利诱:“当然,朝廷绝不会亏待功臣。事成之后,您就是我朝开国至今,独一无二的护国大元帅!到那时,普天之下,除了陛下,便是您最大!”

  花红莲听完,只觉得一阵哭笑不得的疲惫涌了上来,心里幽幽地叹了口气:我就知道。

  “陛下所言甚是。”花红莲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像之前那样推脱,“但是铲除整个江湖,这事儿太大了,我需要几天时间想想。”

  那使者来时受过皇帝叮嘱,知道不能刺激花红莲,因此立刻温和地笑了笑,表示没关系,花红莲可以慢慢想,然后便起身告辞了。

  使者离开后,会客厅里花红莲长叹一声,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皇帝说的有道理,江湖纷争确实害人不浅。谢家说的也有道理,她毕竟受过谢家养育,如今谢明轩他们也真心悔过。天魔教说的更有道理,是他们救了自己,而且他们所求的,不过是生存的权利。

  可无论答应哪一方,都意味着要对另外两方造成巨大的伤害。解散门派,等于毁了所有人的基业;剿灭魔教,是恩将仇报;庇护魔教,又会与整个正道为敌。

  怎么选?到底该怎么选?

  她本以为只要陈清自己的冤屈,日子就能好起来了。可结果似乎跟她想得不太一样。

  花红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

  深夜,自己的庭院内,实在想不出办法的花红莲疲惫地打开了聊天群。

  花红莲:“大家……我好像又遇到麻烦了。”

  大家顿时纷纷热情地询问是什么麻烦。

  花红莲将自己如今的困境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希望她们能够给一些建议。

  洛清蝶:“哇!这……这好像真的挺难选的诶。”

  徐丽娘:“要不抓阄?”

  祝山林:“抓阄也太儿戏了吧?我觉得还是你的威望不够,干脆把他们再揍一遍吧。还有皇帝的位置,也干脆抢过来得了。让他们怕你怕到都不敢内讧不就完了?”

  柳如月:“改朝换代!”

  花红莲:“别开玩笑了!这怎么可能啊。事情都说明白了,他们也知道我不会真下杀手。我就是把他们揍成猪头,他们也怕不到那个地步。”

  一群人吵吵嚷嚷了老半天,脑袋都快想破了,可就是没个能让所有人都点头的法子。不管谁提个建议,花红莲听了总要皱眉摇头。

  而就在花红莲与伙伴们在聊天群里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时候,她并不知道。

  在天魔教总坛对面的山巅之上,沈妙妙正注视着她。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她一脸期待道。

  眼前这一幕,是她早早就预料到的,也是她一直在等待着的。

  所有的矛盾,所有的立场,所有人的命运,都像千万条被无形之手拨动的丝线,最终汇聚、纠缠,死死地绑在了花红莲一个人的身上,形成了一个无解的死局。无论怎么选都得断腕,无论怎么走都得流血。

  只有把人逼到这种绝路上,才能看到她内心最本真的东西。

  虐文女主靠自虐被爱,大女主靠虐人和欺骗被爱,男频主角则更渴望优越。

  花红莲作为曾经的虐文女主,在摆脱了原本的剧本之后,面对全新的故事分支,究竟会选择走向哪个方向?

  她对此非常好奇。

第340章 下马威

  而与此同时,朝堂这边。

  在得到楚路许可后的几日,为了三公主的事情,整个朝廷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宰相沈世安牵头,联合几位尚书,很快便将所有事宜敲定。

  给三公主的信如何措辞,既要彰显天朝气度,又不能失了亲情温度;派遣何人担任使者,既要能言善辩,又得不卑不亢;准备何等厚礼,既要拿得出手,又要送到对方心坎里。凡此种种,皆在最短时间内有了定论。

  计划既定,行动便如雷霆般展开。一封字斟句酌的信函,由八百里加急送往大漠,旨在先行试探三公主的态度。

  与此同时,精挑细选的使者团队,也已轻车简从,抵达了西北军的大营,在主帅孟骁将军那里静候佳音。

  只要大漠那边传来同意接见的回信,他们便会立刻在孟骁大军的护送下,踏入那片风雪之地。

  而就在今日,孟将军那边已经收到了回信。

  西北边关,孟骁将军的帅帐之内。

  孟骁与那位钦点的使者王大人,正共同捧着一卷刚刚送达的回信,两人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色。

  信是三公主亲笔所书,字迹清丽,言辞恳切,不仅对自己能为故国消除边患感到欣慰,也十分欢迎故乡的使者前来祝贺。

  “孟将军,看到了吗!三公主殿下果然是心向故国的!”王使者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我就说,殿下怎会真的与我们为敌!”

  孟骁也是重重一点头,黝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是啊!有了公主殿下这封信,我这心里的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这西北边境,总算是要消停了。底下那十几万兄弟,还有边关那些被战火折腾了一辈又一辈的老百姓,终于能喘口气,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两人对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那份压抑不住的笑意。

  王使者小心翼翼地将信揣进怀里,拱手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回去拾掇,明天一早就动身,早点到大漠见了公主,也能早点把事情办妥。”

  “理当如此。”孟骁点头称是,“不过王大人,大漠最近天气怪得很,雪下得邪乎,比哪年都大,路上怕是不好走。我挑一队最精锐的兵护你过去。”

  王使者一听,弯腰长揖:“那可真是太谢过孟将军了!”

  “分内事,应该的。”孟骁大手一挥,笑得格外爽朗,“我先提前祝王大人这一趟顺风顺水,马到功成!”

  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

  孟骁带着一众将官,把王使者一行人送到了大营外头。冷风锐利得像是刀子,旗帜被吹得呼呼作响。那满载着贵重贺礼的车队,已经准备妥当。

  “将军请回吧,送到这儿,已经是天大的情分了。”王使者把身上的貂皮大氅又裹紧了些,冲孟骁说。

  孟骁那只树皮一样的大手落在他肩上,神情郑重:“大人这一路可得千万当心。真碰上过不去的坎儿,别硬闯,慢慢来,人能安全抵达,比什么都重要。”

  “将军只管把心放肚子里,”王使者笑了,“这趟差事,关乎咱们两国往后百年的太平,我就是豁出这条命也得办妥了。”

  “好!”孟骁的眼睛里也像是被点了一把火,“我就在这儿,等着大人的好消息。盼你早点回来,带回一个再也不用打仗的太平盛世!”

  话毕,两人再次郑重行礼。王使者利落地翻身上马,对着后头的队伍猛一挥手:“走!”

  车轮碾过雪地,马蹄子踩进雪里,声音混在风里,越飘越远。孟骁站了许久,直到那队人马的影子彻底化进了天边那片灰白里,他才慢慢地把目光收回来,转身回营。

  回去的路上,一个心腹副将脸上挂着犹豫,他凑近了小声地问:“将军,这真是好事吗?仗要是不打了,咱们这帮弟兄不就没用了?以后还怎么挣功名,怎么光宗耀祖?”

  孟骁的步子猛地刹住,他豁然回头,眼神凶得像要吃人:“你他娘说什么!”

  那副将被他这一下骇得不轻,呆呆地站在原地不敢说话。

  孟骁冰冷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他没说话,只是缓缓地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眼角的旧疤,声音就像西北的风沙一般又干又涩:“瞧见这个没?十五年前留下的。

  我十六岁就在这鬼地方跟人玩命,我这身肉,你给我找找,哪块是囫囵的?我五年没见着我婆娘了!你想建功立业,想光宗耀祖,老子不想?

  可老子更想的,是能滚回去,给我爹我娘磕个头,亲手抱抱我的娃!”

  他的声音一点点地沉了下去:“咱们帐下这些弟兄,哪个不是爹生娘养的?里头有刚娶了媳妇的愣头青,有家里头的独苗!哪个不想家?

  你眼里就只剩下功劳,可他们的命呢?你想过吗?昨天还与你嬉笑的弟兄,今天就只能被人抬回来。

  你衣锦还乡的时候,你好意思去跟他老母、他媳妇说,你们的男人、你们的儿子,回不来了?”

  他抬手指着遥远的南方,接着说:“还不止我们,你看见那头了吗?去年大漠那帮杂碎摸过来,那儿的村子一夜之间,被屠了个干净!

  我带人去收尸,那地上到处是胳膊是腿!你想要的功劳,是从那种地方刨出来的!”

  “我告诉你!”孟骁几乎是在嘶吼,“我宁肯这辈子再没半分功劳,也他妈不想再看着任何一个弟兄死在我跟前,不想再看到任何一个老百姓家破人亡!”

  那副将被骂得满脸通红,脑袋都快垂到胸口,羞愧得无地自容:“将军……我错了。”

  其他那些动了同样心思的将士,也都像是挨了一巴掌,一个个低着头,眼圈发红,脸上火辣辣的。

  孟骁见他们是真心知错了,声音才缓下来:“懂了就行,都退下吧。”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告辞。

  孟骁一个人回了帅帐。他走到沙盘前,看着那条弯弯曲曲的边境线,眼前好像又看到了无数次血肉横飞的厮杀。

  他伸出手,轻轻地在上头拂过,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卸下重担的笑,嘴里念叨着:“总算要太平了……”

  可没过几天,一个平静的午后,号角声毫无征兆地打破了军营的宁静!

  孟骁豁然起身,一把抄起佩刀就冲上了营墙的瞭望台。只见营外的风雪里,正有一队人马慢悠悠地靠近,人不多,也就二三十骑的样子,队形倒是整齐,也没什么杀气。

  可这个时间点,冒出这么一群人,本身就极不寻常。

  孟骁经验老道,沉稳地下令:“派一队探马出去,先喊话,问清楚他们是什么来头!让他们立刻停下!”

  “是!”

  几个最利索的斥候打马冲出,顶着风雪迎上去,在老远的地方就勒住了马,扯着嗓子喊:“前头来的是什么人?这儿是边关重地,赶紧停下,报上名来!”

  然而,那队骑兵理都不理,还是用原来的速度,不快不慢地往前挪。

  斥候们你看我我看你,心里直发毛,又一次大喊警告:“立刻停步!听到没有,立刻停步!再敢往前,我们可就要按敌寇处置了!”

  可回答他们的,还是一片死寂。

  斥候们互相交换了几个眼色,心里都有了数,不再喊话,而是果断地转身回去汇报。

  “将军!”斥候报告,“那帮人根本不听喊话,一点停的意思都没有。”

  孟骁脸色一沉,眼中杀机毕露,认定对方来者不善。他猛地一挥手:“全军戒备!弓箭手,给我上弦!”

  命令一下,弓箭手们齐刷刷引弓搭箭,密密麻麻的箭头闪着瘆人的寒光,就等一声令下,便能把那队骑兵射成刺猬。

  可偏偏就在这时,随着他们越走越近,那队人马的模样在风雪里,也终于看清了。

  孟骁的瞳孔,骤然缩成了针尖。

  营墙上所有的士兵,也都看清了来的是谁,一刹那,所有人都如遭雷击,握着强弓的手都不由自主地颤抖。

  那队骑兵领头的那人,竟然是王使者!在他后头的,则是护送他去大漠的那些精兵。

  他们还骑在马上。一个个,身子挺得笔直。

  可从头到脚,全裹着一层厚得吓人的冰霜。

  更让人魂飞魄散的是,他们所有人的脑袋,都不在脖子上。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捧着自己的头颅,就那么端在胸前。

  因为天气寒冷,那些头颅竟然没烂,眉目栩栩如生,每一个人的面容都无比扭曲,临死前的恐惧仿佛凝结成了一副面具,戴在了他们的脸上。

  整个世界,死一样的安静,只有呜呜的风雪声,像是有人在哭泣。

  孟骁呆呆地立在原地。

第341章 锦囊妙计

  过了许久,孟骁冻僵的思绪才缓缓开始解冻。

  他看着那支死人组成的骑队,一点一点地挪近,看着那些既扭曲又熟悉的面孔,心如刀绞。

  他脸上的呆滞惊愕逐渐褪去,嘴唇紧抿,眼神阴沉,双手微微颤抖,怒火仿佛从他每个毛孔中喷涌而出。

  他迈开步子,下了城墙,走向那支队伍。

  “将军……”身边的副将下意识地想拦住他。

  “将军?现在还叫什么将军。”孟骁的声音带着压不住的颤抖,“都瞎了吗!还不快跟我去……去把他们接回家!”

  副将像是被人狠狠打了一拳,瞬间清醒过来,之前所有的恍惚和迟疑都被一扫而空,他挺直了脊梁,吼道:“是!”

  孟骁走在最前头,他们一起,走向了那些袍泽。

  士兵们把一具具僵硬的尸首从马背上抱下来,然后,又捧起那颗被他们抱在怀里的头颅,小心翼翼地安回脖颈。

  孟骁就那么站着,用一双血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似乎要把这地狱般的一幕,刻在自己脑子里。

  就在给王使者整理遗体时,一个士兵的手碰到了什么硬物,他低头一看,发现使者冰冷的手中,竟死死攥着一封信。他不敢耽搁,立刻将这发现禀报给了孟骁。

  孟骁的心一抽,他大步走过去,使了不小的力气,才把那封被血和冰冻得像块石板的信,从王使者僵硬的手指中取出。

  他展开信纸,目光落在上面。

  仅仅一眼。

  孟骁脸上的悲痛就被惊骇吞噬,而那惊骇又在下一秒,被一股冲破天灵盖的暴怒彻底引爆。

  他费力地读完那短短几行字,只觉得一股热血轰然冲上头顶,整个世界都变得一片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