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聊天群里全是女频窝囊废 第217章

作者:前世造孽今生写书

  …………

  人群的情绪,从半信半疑,一路发酵到群情激愤。长虹看在眼里,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但那笑里没有半分得意的成分,就好像她只是踢开路边的碎石子,别说得意,甚至没必要在意。

  她转身回客栈,准备睡个好觉。

  反正谣言已经种下,接下来由它们自己传播就行了。

  御书房内。

  楚路正在聆听霍启的汇报。

  “陛下,计划非常顺利。”霍启拱手道,“根据我们的人观察,那股反制谣言的风潮,是从城南一带最先刮起的,随后才向全城扩散。范围已经缩小了很多。”

  “很好。”楚路点了点头。

  他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掌事太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色煞白,连基本的礼仪都顾不上了,双手颤抖地高举着一封火漆密封的奏报,声音都变了调:“陛下!边关……边关八百里加急!”

  楚路接过军报,迅速浏览一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军报上说,大江国联军已经冲破边关,由于血祭谣言的影响,边防部队军心动摇,作战不力,因此遭遇惨败。

  恐慌之下,甚至有部分士兵哗变逃跑,直接导致一处重要关隘的防御出现了巨大缺口。

  楚路眼神一凛,将手中的军报捏成一团。局势恶化的速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他深吸一口气,对霍启沉声道:“时间不多了,立刻进行第二轮!把范围给朕再缩小!”

  于是乎,更离奇的谣言再度于京城传播开来。

  “皇帝的后手根本不是什么血祭大阵,而是他早就秘密联合了北狄的狼主,准备三面合围,一举吞并两国!”

  长虹很快便察觉到了这股新的风向,她对身旁的云雀嘲讽道:“你看,他又来了。咱们这位皇帝陛下,毅力倒是可嘉,就是脑子不太灵光,总爱在没用的地方下功夫。”

  云雀也捂着嘴偷笑:“可不是嘛,公主您随便几句话,就能把他折腾个半死,他倒好,还觉得自己能反败为胜呢,真逗。”

  “他爱玩,我奉陪就是了。”长虹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反正,不过是多说几句话的事。”

  整个京城,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前一天,茶馆的说书先生还讲得唾沫横飞,吹嘘着天子妙计安天下;转过天,街溜子们就在巷子口唾骂昏君卖国求荣。东城的百姓觉得圣上背后必有高人,西城的民众则认定朝廷从根上就烂了。

  人们为自己信以为真的那点事实吵得不可开交,动嘴不过瘾就上拳头,整个京城都快成了个笑话。

  御书房。

  楚路又一次听着霍启的禀报。

  “陛下,这几轮筛下来,已经能圈定,目标就在城南的乐安坊。”霍启的声调没什么起伏,但细听之下,藏着一丝解脱。这趟没头没脑的差事,可算要到头了。“臣恳请陛下下令,走最后一步!”

  这所谓的最后一步,说白了,笨拙又直接。既然网已经收缩到一个坊市的大小,霍启就有把握,用他手下的心腹,把乐安坊变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笼子,里面的每一个人,一举一动都会被盯死。

  到那时,只要再投放一次谣言,那目标就无所遁形了。

  “好!”楚路一掌拍在桌上,“就这么干!”

  霍启领命,躬身退了出去。

  “秦素,”楚路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兴奋,“我们马上就要抓住她了!”

  秦素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客栈房间内,长虹正在聊天群里商议:“谣言对攻到现在,那皇帝显然已经落入下风。前线军心涣散,敌国大军压境,他完蛋是迟早的事。现在,是时候商议一下,该如何应对那个藏头露尾的群主了。”

  此言一出,群内立刻活跃起来。

  丽贵妃:“群主只会搞些暗地里偷袭的把戏,这种两国交战的大场面,他肯定摆不平!我猜,他到时候一定会带着皇帝逃跑!”

  庄贵妃:“没错!所以我们应该提前动手,控制住京城所有的出入口,在他逃跑的时候,第一时间派人拦住他!”

  婉贵妃:“到那时,他眼看皇帝要被我们抓住,肯定会急得跳出来救人,我们就能一举将其抓获了!”

  一番讨论后,苏晚晴适时地总结并询问道:“长虹前辈,您觉得这个计划如何?”

  长虹满意地点了点头:“还算不错,但有疏漏。”

  她慢条斯理地指出:“皇帝逃跑确实极有可能,但他身边万一有大量御林军护卫怎么办?在我们不出手的情况下,可不好拦住他。所以,必须事先再做一些准备,想办法制造出让他孤身一人的局面。”

  大女主们闻言,顿时作恍然大悟状,浮夸的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来。

  “长虹前辈果然深谋远虑!我们都没想到这一点!”

  “是啊!还是您想得周密!”

  之后又是一番激烈的讨论,一个看似天衣无缝的完整计划终于成型。

  长虹看了看,也没有看出什么明显的破绽,便接受了这个计划。

  敲定计划之后,长虹又说了几句勉励的废话,便心满意足地关闭了聊天群,嘴角勾起一抹轻松的笑容。

  ——终究不过是个男频角色,也就这点本事了。姒任那个废物,居然会败在他手里,真是可笑。

  她惬意地躺到床上,心中盘算着:等抓住了群主,就去好好嘲笑一下姒任吧。

  她闭上眼,正准备入睡。

  就在这时,聊天群的提示音突兀地响起,有人在私聊她。

  长虹疑惑地打开一看,发现是一个她不熟悉的大女主,她本不想理会,但是看到对方发来的信息之后,便猛地坐了起来。

  沈嫣臣:“危险!皇帝的计划是陷阱!”

第323章 内鬼

  长虹悚然一惊,几乎是从床上弹了起来,她立刻问道:“什么意思?!”

  沈嫣臣的消息很快传来,没有半点废话:“皇帝散布谣言的计划是一个陷阱,真实目的是为了锁定你的位置!他先在全城散布一种新谣言,然后派密探潜伏各处,观察你的反应。”

  “只要你开始出手反制,他们就会立刻记录下反制谣言最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你的大致活动范围。”

  “他不断重复这个方法,用不同的谣言一次次缩小范围。现在,你已经被他们锁定在城南的乐安坊了!”

  长虹的瞳孔骤然收缩,脸上血色尽褪。她呆呆地看着屏幕,心中翻江倒海,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长虹:“你开什么玩笑?这么可怕的计谋,他怎么可能想得出来?”

  这计谋的精妙,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那层层递进的逻辑,那将计就计的狠辣,让她背后都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她被吓得嘴角都冒出白沫了,慌张惊恐地道:“南、南的怎么可能这么聪明!”

  沈嫣臣:“我敢对天发誓,千真万确!”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长虹在房中来回踱步,喃喃自语,“就凭他,怎么可能想得到这一层?莫非是他背后有钕人为他出谋划策?啧,这些该死的蚂宝,一天到晚和我们大女主作对!”

  沈嫣臣:“前辈,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吧?”

  一句话点醒了长虹。她猛地停住脚步,深吸一口气,眼中的惊慌迅速消退。

  “说得对。现在不是纠结谁想出这计划的时候,况且就算真有蚂宝出手,又能怎么样?她又不可能是我的对手。”说话间,长虹眼里的自信又回来了。

  “虽然这个陷阱确实非常高明,但再高明的陷阱一旦被泄露了,也就没什么用了。”她悠悠地道,“只要我稍稍调整策略,不再亲自出门,而是让云雀她四处奔走,在各地随机传播,自然就能破解这陷阱了。”

  沈嫣臣:“长虹前辈果然高明!”

  “不是我高明,是你。”长虹毫不吝啬地夸奖道,“这次多亏你了。你放心,等事成之后,我会记得你的功劳的。不过,你是怎么知道这是陷阱的?”

  沈嫣臣:“我一直潜伏在皇帝身边,所以有很多机会能探查到一些秘密。”

  长虹了然:“原来如此。那你就继续探查,一有新消息,立刻告诉我。”

  沈嫣臣:“是。”

  之后接连过了数日,京城内的情况隐隐变得不对劲起来。

  霍启手下的情报人员很快发现,之前他们好不容易锁定的乐安坊突然安静了下来,反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同时冒出了大量压制他们谣言的新谣言。

  这些新谣言的传播点极为分散,毫无规律可循,如同天女散花,让他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这个令人沮丧的消息,被立刻传到了楚路的案头。

  楚路坐在御书房内,脸色凝重。

  “这是被看穿了?”他在心里对秦素说道。

  秦素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平静:“没错。对方显然是改用跟班们来传播谣言,从而混淆视听。让我们没法确认她的真实位置。”

  “可恶!”楚路懊恼道,“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突然被发现了呢?明明就差最后一步了!”

  “陛下,除此之外,还有一事。”霍启取出一份密封的军报,双手呈上,“这是军部刚刚收到的军报。情况不妙,请您过目。”

  楚路眉头一皱,接过来一看,发现确实不妙。

  这又是一条边防噩耗。

  中部战略要地平阳郡宣告失守。据军报称,平阳太守因手下将士普遍听信了皇帝已死,京城大乱的谣言,军心彻底涣散,未曾交战便已斗志全无。绝望之下,太守只能开城投降。

  至此,大江国联军的前方再无险要可守,一马平川,正兵分数路,迅速向皇城急行军而来。

  楚路的脸色越发凝重,他知道这不是能暂时放在一边的事情。

  “来人!”他沉声喝道,“召集所有大臣,速来御书房议事!”

  很快,以沈世安为首的一众大臣便赶了过来。

  他们的神情都颇为失落阴郁,显然都已经知道了前线的惨败。

  日夜操劳却换来这种结果,无论是谁都没法不沮丧。

  “诸位爱卿,”楚路开门见山,“眼下国难当头,可有对策?”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都没什么主意。

  楚路一言不发,就看着他们,默默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发言了。

  是如今最忠于楚路的方孝直,他上前道:“陛下,为今之计,只有调兵!速调西北大漠的孟将军回援!他手下可是我朝最精锐的铁骑!”

  其他大臣精神一振,纷纷赞同。

  “对!方大人言之有理!”户部尚书贾如晦附和,“孟将军威名赫赫,定能挫败敌军锐气!”

  “没错!孟将军的西北铁骑,以一当十,只要他们赶到,敌寇不足为惧!”一个武将也激动地喊道。

  然而这时,兵部尚书却摇头反驳道:“远水救不了近火!等他的大军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那怎么办?难道坐以待毙不成!”

  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被浇灭,大臣们再次陷入了焦躁的议论之中。

  “要不……我们坚壁清野?”一名老臣提议道,“将沿途州县的粮草百姓尽数迁入坚城,让敌军无从补给,待其师老兵疲,再图反击!”

  礼部尚书温玉堂立刻摇头:“来不及了!敌军兵锋已至平阳,我们哪有时间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迁徙?况且,此举会让我朝大片疆土沦为焦土,民心尽失啊!”

  “那不如立刻在京城附近征召壮丁,组建新军!固守京师!”另一人喊道。

  兵部尚书一张老脸皱成了苦瓜:“简直是胡闹!新招的那些兵蛋子,连刀都拿不稳,怎么跟人家的虎狼之师打?把他们填到战场上,除了白白送死,还有什么用?”

  之后殿内又是吵闹,这帮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吵嚷了半天,主意层出不穷,可就是没一个能用的。最后,大殿安静了下来,没人争吵了,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叹气。

  就在这片死寂里,一直沉默的宰相沈世安,突然走了出来,说道:“陛下,臣倒是有个法子,或许能度过此劫。”

  唰的一下,所有人齐齐转向他。

  “你讲。”楚路说道。

  沈世安缓缓地道:“眼下的局面,靠手里的兵是扛不住了。唯一的办法就只剩下护国慈航了!”

  护国慈航这四个字一出,诸位大臣先是短暂的错愕,然后便猛然兴奋了起来。

  “没错!还有护国慈航!”

  “对啊!只要那帮仙姑肯出手,大江国那群野人,弹指间就灰飞烟灭了!”

  这护国慈航可不是什么小门小派,而是传承了千年的隐秘宗门,实力深不可测。因为和开国皇帝有着些因缘关系,因此尽管隐世独立,但也曾多次出手帮助本朝。

  楚路听着这群人越说越玄乎,心里忍不住吐槽:这都什么跟什么,怎么还冒出后武侠时代的设定了?

  这时,诸位大臣都一脸期盼地看向楚路,等着他做出决定。

  楚路脸上波澜不惊,他装模作样地敲了敲桌子,停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地吐出一句:“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就试试吧。宰相,你立刻去写旨,把她们给朕请出来!”

  “遵旨!”沈世安立刻道。

  等那帮大臣潮水般退去,御书房里空下来,楚路才轻呼一口气,也不再装模作样了,直接问道:“秦素,那个什么护国慈航,应该没什么用吧?”

  秦素点点头道:“嗯,最多能拖延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