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第30章

作者:倚楼听雪

“去找陈洪拿几封奏疏过来,晚上咱在这批。”

蒋瓛点头离去。

应天府的暴雨还在继续下着,虽然现在是下午申时一刻(第5章 点出头),但天空已经开始黑了起来。

等朱元璋再回二进宅院的时候,朱怀已经坐在厅堂等着。

“去哪了?”朱怀好奇的问道。

朱元璋笑着道:“让下人去拿点折子过来,咱要给皇帝把关,不能懈怠了。”

朱怀好奇的问道:“老黄头,我实在好奇,你究竟是什么官?”

现在内阁还没成立,明初的官和职实在太过复杂,这些朱怀是不清楚的。

在永乐时期,才确定内阁和司礼监制度,集中了皇权。

但洪武时间,他只是听闻许多奏疏都是朱元璋亲力亲为,可朱怀知道,一定会有专门官吏替朱元璋将奏疏分门别类。

要是不然,每天上千封奏疏,朱元璋怎么可能审过来?

朱元璋道:“现在负责给皇帝梳理奏疏的是殿阁学士,都是翰林院出来的老家伙。”

殿阁学士其实是承宋制,也是内阁的前身,只不过现在他们没有实权,仅仅只是负责给朱元璋分门别类,并且提出意见。

朱怀了然。

说话间,马三宝端着一盆米饭,两个碗,两蝶小菜走来。

“今个咱不喝酒了,吃晚饭要干正事。”朱元璋道。

朱怀点头,很自觉的去盛了两碗白米饭,米饭上醮上咸肉汤汁,盖上萝卜干咸肉和大葱鸡蛋。

一老一小端着两海碗米饭,坐在门槛前,吃的不亦乐乎。

朱怀给朱元璋剥了生蒜瓣,朱元璋笑呵呵的道:“你懂咱。”

朱怀道:“吃饭不吃蒜,味道少一半。”

说完,将生蒜瓣塞到嘴里,狼吞虎咽的开始扒拉躺油的米饭。

朱元璋爽朗一笑,将海碗里面的腊肉夹几块送到朱怀碗里。

“吃!多吃!咱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恨不得吃下一头牛!能吃才是好汉子!”

眼前这老人,此刻不是皇帝,就是一个单纯溺爱孙子的老人,把最好的都送给孙子!

朱怀支支吾吾谢了一声,毫无形象开始大口扒拉着米饭和腊肉。

“哈哈!”

朱元璋眼中带着溺爱,边吃边说:“今天看到咱大明军队,感觉怎么样?”

此时的两人,完全普通祖孙,在秋日傍晚,坐在门槛上,吃着幸福的米饭,听着外面的暴雨,聊着家长里短。

“威武!霸气!”

朱怀发自内心的道,“这是一支百战之师,足以挡住任何异族,踏破他们的王庭!”

“那是!”朱元璋脸上带着骄傲。

这话不是瞎扯,现在大明的军队,战斗力高到可以碾压任何国家!

朱元璋继续问道:“首先出来的是王弼的轻骑,那种阵势你看懂了吗?”

朱怀摇头。

对行军布阵,他真的不精通,也不理解。

朱元璋也不责怪什么,这小子聪明、孝顺、有心思、手腕也狠,唯一的薄弱可能就是军事上。

他笑着道:“那叫雁字阵。”

朱怀认真聆听。

朱元璋似回忆起往昔:“这种阵,是专攻侧翼,所谓侧翼不是侧方,而是敌人薄弱的地方!”

“轻骑的优势在于他们少了很多装备,速度奇快,来去如风,一轮下来,敌人侧翼溃散,阵营散乱。”

朱怀恍然大悟。

他一直以为古代军队上的所谓侧翼,就是侧边,却没想到侧翼是敌方薄弱之翼的意思。

朱元璋继续道:“那咱在问问你,你看到了后来毛宁统领的重骑营,这种队伍怎么运用?”

朱怀想了想,道:“正面决战?”

朱元璋笑着道:“这种重骑,是你的底牌,不能轻易亮出来,不能一到决战就将你所有底牌亮出,先让步兵去冲锋。”

“等轻骑冲溃敌方阵营,步兵杀灭对方士气,重骑才去给予最后一击!”

朱怀点点头:“原来是这样,谢谢老爷子,我明白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道:“你不明白,战场上的排兵布阵要是能按照定式去打,那还叫打仗么?那是拎一头猪上战场岂不是都能取得胜利?”

朱怀挠挠头,有些尴尬,但也不气恼。

朱元璋会心一笑:“不着急,咱老头子还能活几年,会好好教你!”

朱怀道:“老爷子又瞎扯,你还能活几十年呢!”

朱元璋笑骂道:“扯淡!那不人精啦?咱不畏惧死亡,哪有人不死的,不过咱现在还不能死,咱还没将你教出来。”

朱元璋眼中带着笃定。

娃子,跟在爷爷身旁好生学,其余的事都交给爷爷,爷爷会给你砍掉路上的荆棘,送你一个锦绣山河让你好生治理!

爷爷相信你,在你的带领下,大明一定会走向不一样的辉煌一面!

第47章 、批奏疏!

雨越来越大,似乎没有停止的意思,朱元璋忧心忡忡的看着天空。

朱怀知道朱元璋在担忧什么,连日来的暴雨,会影响淮河水位,一旦出洪涝,又是一笔硕大的财政支出。

大明少银,每年多多少少都会爆发灾情,出现灾情了,朝廷就会免税,少征税。

然而大明财政税收的最大来源就是农税,又加上土地兼并,豪绅偷税,朝廷实际征收上来的银子少之又少。

上次朱元璋告诉朱怀,假定朝廷还有二十万两白银,实际国库可支配的银子,比这还要少!

“老爷子别担忧了,天灾也不是你能决定的。”朱怀安慰道。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怀,笑道:“你小子,咱就抬个头,就知道咱在想啥?”

朱怀跟着笑道:“难倒这就是所谓的心念相通?”

朱元璋无奈的挥手:“少扯淡。”

说话间,就看到蒋瓛如鬼魅般出现在朱元璋面前,手捧一摞奏疏。

朱元璋冲他挥手:“将奏疏给咱孙子。”

说完之后,又对朱怀道:“娃子,将奏疏搬到去书房,咱爷孙研究研究!”

“好!”

朱怀有些激动。

这可是他第一次看到明朝的奏疏,说不激动是假的。

朱怀抱着一摞奏疏来到书房,将厚重的奏疏朝案牍上呈放整齐,然后点燃油灯。

等朱元璋坐下之后,朱怀便搬着太师椅在朱元璋身旁坐下。

刚坐下,又起身,去倒了一壶茶在朱元璋面前摆好。

刚要入座,又起身,去端了一盘瓜果走来。

朱元璋无奈的道:“娃子,你咋像个猴子一样这动那动?好啦,咱不讲究这些,来,和咱学!”

朱怀乖巧的点头:“噢。”

灯光有些昏暗,朱怀便趴在桌子上,看着老爷子认真的审视奏疏。

朱元璋表情变幻莫测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摇头叹息,时而咬牙切齿,时而面带笑意。

就在朱怀昏昏欲睡的时候,朱元璋伸手弹了弹朱怀的额头:“好生学!”

朱怀吐了吐舌头。

朱元璋看着好笑:“真是多大都像个孩子。”

老一辈的人就这样,在他们眼中,自家孩子不管多大,是否成家,在他们眼中,始终就是孩子。

“看看这封奏疏。”

朱元璋先挑出一封简单的拿出来给朱怀看。

这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吴斌送上来的,上书言曰:臣都察院吴斌上奏,上奏请圣上体恤臣僚,更改朝会时辰。

见朱怀看的差不多了,朱元璋便问道:“怎么处理?”

朱怀瞪着眼,一脸懵圈。

上次朱元璋给他看过关中饥灾和新安江除淤,这些事他还能说个头头是道。

但这个他真的不懂了。

他一直以为,皇帝处理的都是国家大事,真没想到这点儿小事,也需要皇帝去过问。

“这”朱怀挠挠头,“这点小事,就不必交给皇上看了吧?”

朱元璋摇头:“你是觉得这件事是个不起眼的小事是吗?”

朱怀点头道:“是啊。”

朱元璋笑呵呵的道:“你觉得这是小事,是因为你不了解大明朝的朝会制度。”

“每次大朝会,百官需要在寅时上朝,夏秋还感觉不到什么,到冬天怎么熬?”

寅时,也就是后世的凌晨四点左右。

“都察院的奏疏,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却代表了满朝文武心里话,不能不处理,也不能视而不见。”

朱怀这才恍然大悟。

听明白朱元璋的话后,朱怀眼神也变的凝重和敬畏起来。

他虽是穿越者,虽然系统给他加持了帝王智慧和史料,但对这些治国处理事的细节,他还欠缺火候,最起码现在还差的很远。

这点他不会讳疾忌医,也不会否认什么,不行就是不行,要敢于承认。

他沉思片刻,回道:“这个点早朝,确实有些难受,可不可以分季节改变朝会的时间?”

朱元璋摇头:“不行。”

“治国要划出个规矩,帝王不能在这些事上轻易让步。恩出于上,古往今来,读书人常说雨露雷霆,皆是君恩,改朝会时间可以,但一定是帝王君上亲自提出来,因为咱提出来,那是对臣下的恩赐,他们才会敬畏,才会珍惜。”

真是想不到仅仅一个改朝会时间的奏疏,背后还能延伸出这么多层意思和博弈在。

朱怀彻底服气了。

同时也对这个重视礼法的封建王朝,变的更加敬畏。

他现在明白了,想做皇帝,和电影小说里面描述的,很不一样,真正涉足到这个古老的王朝,朱怀才知道,原来想守住江山,会这么不容易,原来做皇帝会这么难。

外面暴雨倾盆,屋内一老一少,在昏暗的灯光下讨论、交流、沉思、总结。

诚如生命的传承,从耄耋传到少年。

仿若权力的交接,从一代传到下一代。

东宫。

暴雨依旧。

朱允炆拖着下巴,呆呆的看着窗外,眼神在这落寞和不甘。

他知道,今天老爷子没有回宫。

他更知道,老爷子甚至将奏疏,都带到了朱怀那里!

如是想着,朱允炆眼中渐渐变的愤恨起来!

以前,这种待遇,可是只有自己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