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40章

作者:不是奸臣

而且,严嵩要利用抗倭的机会,深刻改变东南的政治格局。虽然南京六部,他已经控制了四个部,但东南大士族官僚根深蒂固,依旧难以撼动。

眼下,最妙的办法,是利用倭寇!

设立东南六省经略,其实就是严嵩的一步棋,一步很高明的棋。

正常年代,很难找到理由,对付东南大官员、大士族、大商人、大海商。

但如果是战争年代呢?

处于抗倭战争中,一旦掌握了东南六省经略这一职位,便可以战争动员、抗倭的名义,轻易做到平时很难做到的一些事情,深刻改变东南的政治、经济格局。

严嵩的每一步棋,看似都是为了应对倭寇和当前困难,如同对弈时的一步“闲棋”,只是跟着局势走应对而已,但只有对手被它将死的时候,才会骇然发现严嵩很久前落下“闲棋”,已经变成了要命的“将军”!

但这些话,即使对于嘉靖都不能说。

嘉靖的目光又回到了严嵩的身上:“能让朕如此信任的臣子,唯有严爱卿一人。”

严嵩眼皮一跳,嘉靖不会打算让自己出任东南六省经略吧?这可不太妙。

虽然东南六省经略位高权重,但严嵩并不想离开北京这个政治中心太远,更不能长期离开嘉靖。再说自己军事才能自己清楚,远不及胡宗宪。

不过,嘉靖却话锋一转:“不过,既然严爱卿郑重推荐,胡宗宪也可以先试用一下。不能一下子提拔到东南六省经略,可以先从江苏巡抚,提拔为江苏浙江总督,简称两江总督。这两个受到倭寇祸害最重的省份,先统管起来。”

严(ajeg)嵩知道,这是生性谨慎、个性多疑的嘉靖,能给与自己最大的信任了,将两个大明最重要的省份,交给自己看中的胡宗宪。

而且听嘉靖的语气,他并不反对设立东南六省经略,只是现在没有人能在功劳和信任上,达到胜任这个位置的要求。暂时条件不具备而已。

严嵩含笑看向胡宗宪:“还不谢恩?”

胡宗宪惊呆了。

他也清楚,自己刚刚从北方宣大战线调来,在东南战争还未打过几场,战功有限,能当上江苏巡抚,已经是严嵩极力推荐的结果,眼下又火线晋升为两江总督,统管两省军务政务,让他可以大展拳脚!

他胡宗宪,何德何能,被严阁老如此看重,被嘉靖如此委以重任?

胡宗宪感激涕零,向嘉靖磕头谢恩。同时感激看向严嵩一眼,他深知今天的是一切,都是严嵩所赐。士为知己者死,胡宗宪是一个不折不扣、雄心壮志的士大夫,心中暗暗发誓要做出一番事业,报答严阁老的举荐之恩。

嘉靖不咸不淡道:“如果不是严爱卿,极力推荐你,朕才不会轻易任命两江总督。你要好好去做。你做的好坏,不仅关系你的个人荣辱,还关系严爱卿的眼光和声望。”

胡宗宪叩谢。

严嵩偷笑。

听起来,嘉靖对他推举的胡宗宪能力,还有所质疑。

不过,相信胡宗宪会用实际行动,很快给自己一个证明,他严嵩的功劳也会随着胡宗宪在东南抗倭的成功,而水涨船高。

毕竟,治国就是用人。用对了一个人,能挽救一个国家,用错了一个人,也会贻害无穷。

严嵩凭借二世为人的经历和知识,知道胡宗宪肯定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为倭寇的噩梦。

他也将受益无穷。

嘉靖话题一转,满脸愤怒道:“虽然朕此时身在南方,不好动那些大士族、大商人,难道就让朕一直这么憋屈下去?让那些谋刺的凶手逍遥法外?严爱卿可有什么办法?”

严嵩知道,这是嘉靖对大士族、大商人满腹怨毒,一肚子气要找个发泄的地方。

。。

第270章 严嵩的整治提编法【2】

“臣有一计!可让皇上出了这口恶气,又不会马上引起大士族大商人的强烈反弹,干扰圣驾南巡。”严嵩早已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

“严爱卿速速讲来!”嘉靖两眼放光。这次遇刺,他一肚子气都快憋出内伤了~。

严嵩笑笑。

他知道,大商人勾结倭寇,意图行刺嘉靖,对这位皇帝的刺激极大。嘉靖绝对是个又怕死又记仇的皇帝,当年壬辰宫变,杨金娥十几个宫女想要用绳子,勒死死猪般沉睡的嘉靖,只因太过紧张,又笨手笨脚,活干地很不漂亮,打成了死结,弄醒了嘉靖。但事情的重点,是大大受到刺激了嘉靖皇帝,从此之后,除了每年大年初一接受百官朝贺,才会回到紫禁城乾清宫之外,再也不回去!

一个皇帝,只是遇刺一次,就_再也不踏足了!

还有比嘉靖更怕死的么?

可以想象,嘉靖对这次大海商勾结倭寇行刺,怨念会多大?怒气有多大?

不趁着此时趁热打铁,狠狠削弱东南大士族、大商人、大官员的力量,更待何时?

严嵩笑得人畜无害:“臣这条计策,可担保东南官员,大士族、大商人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能让皇上大大出一口气。”

“快说!”嘉靖急不可耐。

“当前,东南乃至大明,最大的政治,是抗倭战争!”严嵩斩钉截铁道。

嘉靖、陆柄、黄锦点点头。

陆柄若有所思道:“莫非严阁老打算以通倭的名义,查抄一些大士族大商人的家?可这样做需要证据,不然会引起他们强烈反弹啊。”

严嵩微微一笑道:“不!通倭是个大罪名,一旦扣下去,必然引起东南大士族震动,拼命发动官员阻挠调查。再说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也不好坐实整件事。”

“严阁老,你老快说吧”黄锦着急了:“咱家都等不及了,到底怎么整治那些谋害皇上、该死的大士族、大商人?”

严嵩笑道:“皇上,既然要抗倭,需不需要钱?”

嘉靖心疼道:“需要啊。且靡费极大。朕让人算过,抗倭没有三十万军队下不来,每年需要花少说六百万银子。”

嘉靖之前之所以抗倭态度消极,一方面是忙于修道,还要改革祖制,这货怕麻烦,一方面也是因为要耗费六百万钱粮,穷逼的嘉靖连三大殿烧了都没钱修,索性闭眼装看不见。

嘉靖有两大特点,一是怕麻烦,二是怕花钱,抗倭又麻烦又费钱,所以干脆不搞了。

严嵩微笑道:“如果臣的办法,不光不花朝廷钱,还能给朝廷和内廷增加收入呢?”

嘉靖两眼一下子放光了,两眼都是铜钱状小星星,拍着龙椅大叫道:“严爱卿,快说!快说啊!”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严嵩沉声道:“正如皇上计算,抗倭战争没有三十万军队,一年六百万银两下不来。但臣计算的,要尽快平定倭寇祸乱,我们需要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两广六省漫长海岸线布置军队,需要五十万军队,一年耗费千万银两!”

他这话一出,嘉靖、陆柄、黄锦都不说话了。

他们都门清,大明国库精光水净,能饿死老鼠,别说一千万,一百万都没有。大明官员到现在还只能领一半俸禄呢。

严嵩待得他们的情绪跌落到了谷底,才悠然道:“这钱,朝廷没有,再说也不该全部由朝廷出!”

嘉靖眼睛放光了:“对啊!”

严嵩沉声道:“因为倭寇之患,祸害的是东南。东南富甲天下,对朝廷赋税贡献却甚至还不如北方的穷省!固然有洪武祖制原因,皇上不好直接加税,但抗倭却是为了他们的利益吧?让他们出点抗倭特别经费,没问题吧?”

嘉靖已经明白严嵩的意思,两眼都是铜钱之光,口水都要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