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29章

作者:不是奸臣

事情闹大发了!

……

……

秦淮河。

夜色已深,天上一轮月半圆。

秦淮河两边酒楼上都明起了角灯,每条街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昼,走路的人,并不带灯笼。

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一齐卷起湘帘,凭栏静听。所以灯船鼓声一响,两边帘卷窗开,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速,香雾一齐喷出来,与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望如阆苑仙人,瑶宫仙女。

还有那十六楼的官妓,新妆炫服,招接四方游客。

真乃‘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严嵩已经是第五天在李香君处逗留了。跟李香君谈谈天下大事,世界之变革,或者写写《海权论》,红袖添香,很是悠哉惬意。

不过,就在这一天晚上,陆权穿着便衣走了进来。

“老爷,苏州出大事了!”

他掏出一封信封,递给严嵩。

李香君抬头,神色莫名。

严嵩打开信封看了起来,很快脸色冷了下来:“消息准确吗?现在能找到他们的踪迹吗?”

陆权:“已经确认过了,消息没错,但是这些人的踪迹找不到,很狡猾,我怀疑是有人在替他们遮掩!”

严嵩冷哼:“要说没人帮忙遮掩,我才不信。”

严嵩第一反应就是那个苏浙海商联盟,也就是恶虎帮身后的黑手,在前几日严嵩已经跟那个汪锋打成了协议,可以对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求就是严嵩需要两成分红,另外需要搞定浙江的灾民。

汪锋代表苏浙海商联盟答应了,虽然被严嵩硬生生地扣掉两成的肥肉让他们很不爽,但严嵩毕竟不是一般人,真要掀桌子,没人挡得住。

“马上给我叫那个汪锋过来。”

“是,老爷。”

陆权离开,他不知道严嵩从那信封中看到的比情报所写更加多。

严嵩记得嘉靖不知道多少年,有一伙倭寇非常狡猾地派出一支兵马在苏州地方的吸引注意力,然后派另外一只兵马偷偷进入南京,搞了一场天下震惊的奇袭。

那时候的倭寇的凶悍无比,竟然正面强攻安德门,又有两三百名军民被杀,所幸被挡住了,没有被攻破。但是接下来,南京驻兵派出了几千人出门追杀倭寇,不但没留下了一百多倭寇,还损失惨重,最后被倭寇给逃了!

要知道当时南京驻守的人马多达一万多人,扣除空饷,也有七八千出头。

这事可以说是成为了大明的奇耻大辱!

“难道这帮人,要进攻南京了?”

不过严嵩冷笑了,再凶残又如何?严嵩旗下安放在南京的四百多锦衣卫,其中包括60名火枪兵,10名重骑兵,这些可不是吃素的。

···········

严嵩倒是希望这些倭寇能来一下,让严嵩好好看看这南京城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那些军队还行不行,那些读书人到底怂不怂。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李香君经过多日相处,对严嵩也变得没那么拘谨了。

“哈哈,小事,不必在意。”严嵩没有告诉李香君。

不久之后,汪锋来了。

“严大人。”

严嵩没有好脸色,把信封扔个汪锋:“我就想问一句,这事跟你们有没有关系。”

汪锋结果信封看了起来,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了起来,摇头道:“绝对不关我们事,就算再大胆我们也不敢这么做。”

........

严嵩冷笑:“你们还有什么不敢的?真是笑话。”

汪锋带着郁气离开了,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事,这可是苏浙地区,倭寇都跟他们苏浙海商联盟有关系,这群倭寇是怎么回事?汪锋有一种脱离掌控的不安。

严嵩看着汪锋离去,此时也开始想着到底应该找谁整顿江南军务,对抗倭寇。这个人必须要够大胆、懂军事,而且还够无耻,那些文人是绝对不行的。

“或许,应该把胡宗宪调到江南了。”

胡宗宪,此时应该还在北边以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边防重镇,整军纪,固边防。

在原有的历史上就是严嵩的小弟,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抗倭将领,当然也是一个读书人,进士出身,胆略和智谋上佳,称得上是一位能臣,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且,他跟其他读书人不一样的是,他敢贿赂倭寇当间谍,甚至为了抗倭连伪造圣旨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换做其他读书人,估计想都不敢想。

而此时,直接调任他为苏浙总督,应该没什么问题。

严嵩想了想,写了封信给内阁张璧。

。。

第145章 胡宗宪列传【2】

胡宗宪,字汝贞,徽州人,嘉靖进士。

胡宗宪的考试成绩很一般,运气却不错,他没能选上庶吉士却被分配到地方当了县官,不久后因年度考核优良,升为御史,巡视宣府、大同。

之所以说他运气好,是因为在明代朝廷,御史是个不错的行当,以骂人为主业,天不怕地不怕,想骂谁就骂谁,如果运气好,摸准了政治方向,骂对了人,没准还能官运亨通,一飞冲天。

不过胡宗宪的这份御史工作却有点特殊,因为宣府和大同是当时的军事前线,刀光剑影,呆在这的都是些粗人武夫,一言不合就开架,如果胡乱告状,没准晚上就被人趁黑给剁了。

惨烈“零五零”~~

于是胡宗宪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啃了几年干粮,这段经历最终成就了他,因为正是在那个地方,这位安静的御史开始进入另一个新奇的领域——兵法。

在血肉横飞,生死悬于一线的战场,胡宗宪懂得了战争的法则,而蒙古骑兵烧杀抢掠、难民家破人亡、哭天抢地的惨象,也让他了解了战争的残酷。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那个曾经喋喋不休、满口圣人之言的书呆子,已然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实用主义者。

而就在昨天,驻守大同的左卫军突然接到谕令,命令他们即刻转移驻防至阳和一带。

胡宗宪等人,当场就炸锅了。

这绝对是个一道要人命的谕令,因为大同已经是前线了,条件艰苦,而阳和不但更为靠前,且条件极其艰苦,当兵的过得苦,好不容易在当地安个家,转眼间又要妻离子散,自然是打死不搬。

于是昨晚,士兵哗变了,老子不伺候你们这些坏人,想逼死我们!

士兵哗变,那可是惊天大事,而且还是在大同这样要命的边境重镇。

如果按照一般清流、铮臣的套路,那就是把哗变的士兵全杀掉,而且以前的胡宗宪也会这么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