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隐相 第139章

作者:一江东月

  “咱左手是宝钞,右手是灵药!”

  “咱现在……进可给明军们赏赐,退,亦可让咱的大明军卒们,不再有受伤病亡之患。”

  “战士征战沙场,君王论功行赏!”

  “洪武五年的那一场惨败,六年了,我大明休养了整整六年!去年的西征,只是开胃小菜,还让卫国公病倒在了回程的路上……”

  “可现在……是时候了。”

  “北元的国师脱火赤,还在虎视眈眈,放眼四方,这诸多邻国,还不知我大明威名!”

  “如今我大明蛰伏六年,再有这福瑞之物,何不愁百战百胜?”

  “北伐!上一次的惨败只是磨砺。”

  “我大明若再不亮剑,被咱赶在草原的强敌,还以为咱贪图享乐,做那前宋!”

  “诸位,该准备了!”

  朱元璋的声音,涤荡在大殿。

  这一刻,任何人都能听到其中的催促和快意。

  再度联想到,上朝之前,他就这么看着百官的动作,而不做声。

  分明就是等着现在。

  然而,迎着朱元璋看下来的视线,一众文臣,却都默默不言。

  而一众武将,则是磨刀霍霍。

  气氛沉静,却无人说话。

  朱元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他刚想问。

  “陛下!”

  正在这时,宋濂叹了口气。

  原本,他早就应该出现了,但苏贵渊的到来,其在大殿上的步步逼问。

  还有最后的陛下的答案。

  让他以为,自己可以暂时不用多言。

  那个孩子,也不用自己来提此事,转移视线。

  可现在,看到圣上如此紧迫的样子,他直到自己必须做什么了。

  “现在……还不是时候。”

  此话一出,犹如给朱元璋本来还热烈的劲头,猛地泼了一盆冷水。

  他懊恼的看着宋濂。

  对方今天出现在大殿上,他就觉得不对劲,现在又是要做什么?

  “为何不是时候?”他冷声问道。

  “因为陛下虽有宝钞,虽有药物,但却没有最根本的一样东西。”

  朱元璋已经有些生气了,“粮草吗?咱这几年备了很多。”

  “不够!”

  “但也不是。”

  宋濂正色道:“是内治!是陛下打下的江山,还没有稳。”

  “是百姓苦经战乱,现在急需休养生息。”

  “是……人心还未归附啊!”

  朱元璋就知道,自己的举动肯定有人反对,但他没想到是这个老学究。

  “咱在前面打,本就是为了给百姓更好的耕种环境。”

  “否则,今日北元掠民,明日又来侵伐!怎么安宁耕种?”

  宋濂赶紧道:“臣说的不是这个,是人心。”

  “什么是人心?咱打下的江山,自会有能臣去治理。”

  宋濂毫不退让,“治理,也不是归附!”

  朱元璋越发懊恼。

  “如何归附?”

  宋濂立刻道:“给一条不论新收复之地,还是东南繁华之地,都存在的通天之路!”

  “给我大明所有治下的百姓,都去宣扬王道,进入天子之门!”

  朱元璋都笑了,“你说咱这大明诸臣,没进天子大门?”

  宋濂摇头,“这些都是昔日跟着陛下打江山,以及早就列入朝堂之臣。”

  “那如何进?咱看不到?”

  宋濂立刻回道:“它一直就在那里,陛下曾经不仅看到过,也尝试过,史书也早已经告诉了陛下。”

  不等朱元璋说话。

  宋濂就立刻道:

  “天下百姓,不论贫贱富贵,都不可僵化!”

  “我大明江山,也不能只凭借举荐,来选拔臣子。”

  “否则,天下数千万之大明子民,谁是贤?谁不贤?要给天下人一个公平的选择,而不是只沦落为一人提拔之手。”

  随着其话音响起。

  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奉天大殿,早已经落针可闻。

  所有人已经噤若寒蝉,不再言语。

  而他恍若未闻,只是继续道:

  “国朝选仕,应不分贫寒贵贱之家,不分南北东西之地……”

  “请陛下……重开科举大门!”

  瞬间。

  胡惟庸刚才低垂的眼帘,猛地睁开,朝着宋濂看来!

  眼眸之内,满是阴狠!

第108章 苏贵渊,你也来气咱?

  如今国朝选仕,朱元璋在洪武三年试行了一次科举,就立刻废除。

  此后所选拔的标准,分别立了八个科目: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廉、儒士、秀才、人才、耆民(年老的人)、孝悌力田(对父母的孝义、对君主的忠心、社会关系、工作能力)。

  这些可不是形容词,而是真的评判标准,只要满足一科,就可以当官。

  可是这种举荐没试行多久,就被再次废除,原因是从选拔的标准来看,个人主观意识占据太多。且能上位的,别的品行不知道,但年纪大就占据好处。

  所以朱元璋很快将八科,又改为了六科:经明行修、工习文词、言辞条理、练达治理、通宵书义、人品俊秀。

  凡是选拔的人才,能满足这里面三种以上的,都能做官。

  三种以下,则列为备选。

  最开始,这种官员选拔制度,的确出了一些人才。比如目前的朝堂上,很多年轻的官员都是因此而迈入仕途。

  然而,正如此刻的宋濂所说,不管举荐说的多天花乱坠,归根到底的评判标准,还是在官员的手中。

  个人喜好,绝对大于选拔之人的真实才干。

  而宋濂刚才说的那一句:天下数千万之大明子民,谁是贤?谁不贤?要给天下人一个公平的选择,而不是只沦落为一人提拔之手。

  这句话的矛头到底对准着谁,就不言而喻了。

  “宋夫子,朝廷不是没有开过科举,可选拔出来的人,到底有几分真才实干?到底选的是哪里的人?能读书的人未必就能治民!这天下万民不清楚,您难道不清楚?”

  此刻。

  说话的并非朱元璋,而是吏部左侍郎沈铭。

  “如今我大明平定四方,如你所说,各方百姓尚且还在安治,特别是自从两宋、元末战乱后。”

  “这西北方的读书人多?还是东南方的读书人多?”

  “陕西的士子是能考过两浙的士子?还是山西的读书人比苏杭的读书人多?”

  说完之后,其话语便停顿。

  “科举虽好,但也要讲究实情。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流,还是不要来这朝堂,不仅误了政务,也误了天下百姓!”

  朱元璋端坐在皇位上。

  刚才他兴致饱满,说起北伐时,大有冲劲。

  但现在却只感觉到厌烦,还好这满朝文武,对科举之事还存在两面看法,也不用他来费心处理。

  只是这宋濂,不会是在大本堂教书教的魔怔了,还想让朝局再乱起来不成?

  “陛下!”这时,宋濂身旁,刘三吾起身。

  “距离大明开国已经十年,十年时间,陛下大兴教育,广开官学、社学,就算其他地方稍有落后,如今已经积累不少真才实学之人。”

  “更何况,宋夫子所言,并不是如侍郎所言,只选拔一地人才。”

  “而是不分贫寒贵贱,以才能作为主要考评,勿以个人喜好来筛选人才。科举自隋唐而启,最开始选拔的也是门阀士族,虽是号称朝局广开大门,召天下大才。但其归根到底,上升通道依旧被门阀所把持,大唐也只有科举之名,而无科举之实。”

  “到了两宋,才逐渐的有天下贫寒百姓,入得这中枢庙堂。就算两宋武备再废弛,文治之功却也不能泯灭!”

  “如今我大明重开汉统,当是吸取前朝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此我大明方能如日月亘古。”

  说到这里,刘三吾先是看向朱元璋,旋即再度看向国朝百官。

  “诸位在场的官员,凭心而论,当下施行之荐举制度,在我大明到底能存在多久?十年?五十年?还是百年?”

  “恕老夫直言,恐怕五十年后,我大明就有了根深蒂固,腐朽顽疾,届时便是神医难治!”

  其话音刚落,御史大夫陈宁大怒。

  “放肆!蛊惑人心,难道如尔等所言,重开科举,考学经义,就没有腐朽顽疾了吗?”

  “两宋因何武备废弛?重文轻武!难道那些只知道读书科举吗的士族,就不是腐朽顽疾?当下我大明,难道就没有此类之腐朽顽疾!”

  刘三吾怒道:“你也是读书人!”

  “我并非腐朽顽疾!”

  “够了!”

  朱元璋看着下方又要争吵,他有些头痛。

  “今日不是说科举的事,诸卿所言,咱自会思量。”

  “如今朝廷所实行之荐举,也是权宜之计,咱知道宋夫子想说什么,咱也知道咱的御史大夫在说什么。”

  朱元璋语气平和,但在这件事情上却丝毫没有放松。

  “只有宋先生所言:贤与不贤,只在评判一人之手……”

  他语气微微停顿。

  刹那间,众人只感觉这大殿内,出现一抹微妙之感,不少人将视线甚至投注在了前方,两位丞相身上。

  “哪有什么不贤?都是贤臣!”朱元璋忽然开口,“更何况,诸位都是为国办事。这些年选拔出来的人才,咱也都看在眼里。”

  有了圣上的肯定。

  这朝会的局面当即放松下来。

  宋濂面有不甘,刚要开口。

  却不料此刻,一直没有说话,淡然的看着全场的两位丞相。

  胡惟庸终于开口,“陛下,臣觉得,有些话还是要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