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328章

作者:神枪老飞侠

  刘延庆急道:“兵马虽够了,却不可无勇将相助。”

  曹操把众人看了一圈:“张俊将军,你来助刘节度守把西京,如何?”

  张俊眉头一皱,苦笑道:“不瞒武节度,听了此言,末将心中松一口气,却又怅然若失。”

  曹操知他心思,松一口气,是不必远征冒险,怅然若失,是不能远征冒险。

  微微一笑,正要开言,曲端却抢先叫道:“便留张大哥在此!只是曲某却欲去西夏,西夏侵我故土,此仇不可不报,还请武节度带挈。”

  王彦亦道:“张大哥在此,我和曲端若有好歹,你替我们照顾老小。武节度,王某亦欲去打西夏,还求带挈。”

  老曹先前听了乔道清解说汴梁战况,晓得这几个都是西军年轻一代中有名的战将,见他两个求战心切,当即道:“此大丈夫行径,二位兄弟便和武某同往罢了。”

  刘延庆不曾如意得姚兴,但是此时再说,却又不免恶了张俊,也只得忍气吞声。

  及次日,李助兵到,驻扎城西,他和李怀叔侄两个,入城来见曹操,都是欢喜异常。

  说起一向行止,李助叹道:“本欲给金人吃一个狠的,不料汴梁陷了,若打金人,平白便宜了辽狗,正不知所措,收到道清飞书,连忙来见。”

  曹操大笑:“且让他们自家撕咬一回,愚兄找你,却有一桩大事……”

  便把灭西夏之策说出,李助听罢,面红耳赤:“哥哥!好胸襟,好手段!我纪山铁骑,正要同铁鹞子见个高低!”

  老曹笑道:“你这两万人,便是基本,这场厮杀,兵贵精不贵多,加我带回来的三千余精锐,足灭西夏。”

  林冲奇道:“哥哥,并州军还有万余人,难道不带?”

  扈三娘忽然接口:“你哥哥必是要用那支军去太原。”

  曹操听了大喜,搂住扈三娘道:“罢了!我家三娘长进不小,我武家要出个女元帅也。”

  四月二十日,老曹入宫,告别官家兄弟,留刘延庆、张俊、凌振守城,又留乔道清相助,自领三万五千兵马,出城西去。

  蜿蜒走了两日,潼关在望。

  老曹便令停下,正要派人去关上交涉,但见关门开启一条缝隙,一个年轻战将,领着二三十骑士飞奔而出,停于一箭之外,大喝道:“你等哪里人马,何故来到潼关?”

  老曹正要说话,却听曲端惊喜高呼:“刘锜!你没死?”

  对面那将神色一变,把眼睛猛揉两把,定睛看来,大笑道:“曲兄、王兄,你两个也没事么?”

  纵马飞奔而来,王彦指着笑道:“武节度,此人叫做刘锜,那日老种相公兵败,是我四个杀去了汴梁,后来梁师成令我等出城野战,他带兵绕击敌后,女真兵忽然杀出,彼此都杀散了,我还道他死了咧!”

  说罢下马,和曲端、刘锜,抱在一处。

  刘锜欢天喜地笑道:“小弟此前被杀败,无路可去,便往西投小种相公,哥哥们如何也来了潼关?”

  曲端叹道:“说来话长,这是青州节度使武植,且带我们入关,见了小种相公,细说不迟。”

  刘锜连连点头,却又苦了脸道:“小种相公军纪森严,你们这般多人……”

  曹操接话道:“放心,如何会让你为难?”便留军驻扎关外,只点了史文恭陪同,加上曲端、王彦,一共四人,随着刘锜入关。

  刘锜引着四人,径直去见小种相公,不多时,到了一处石屋,令侍卫禀报。

  片刻,石屋中迎出三个人来,刘锜介绍到:“这便是小种经略相公,这位是京兆弘农节度使王文德,这位是小种相公的爱将黄友。”

  老曹一眼看去,除了那个黄友四十上下,余下两个都是老将,居中穿着文官服色的,大约便是小种,须发花白,神情疲惫,身躯高大,却是瘦得皮包骨头一般。

  老曹抱拳道:“久闻小种经略相公大名,今日有缘得见。在下青州节度使武植,奉了皇帝之命,要出潼关讨贼。”

  “出潼关?”那五十余岁老将大叫一声,满脸惊诧:“出什么潼关?潼关外面,全是夏狗。”

  老曹笑道:“若无夏狗,我出去观光看景么?”

  老将怒道:“恩相,你看这厮如此无礼?”

  史文恭冷然道:“分明是你这厮无礼,你自家畏敌如虎,只道我等也一般?你要庆幸今天来的是我,我哥哥带焦挺来时,你此刻已在地上睡着了。”

  老将大怒,上前便要放对,小种相公大喝道:“住手!”老将愤愤而退。

  小种相公皱眉看向老曹:“管好你的部将!你虽是节度使,老王也是节度使,你如何敢对他无礼?”

  曹操抬头,淡淡道:“我若没记错,王节度应该是随老种相公一路,如今却来了此处,不知老种相公,又在何方?”

  小种相公看他半晌,这才道:“家兄被圣旨急召,中了辽兵诡计,兵败黄河,伤病交加,是韩存保韩节度,还有部将曲克、马忠,保着退入山中,近闻西夏人分兵打太原,家兄拖着病体,领残军往太原去了。”

  曹操听了,微微喟叹,赞道:“老种相公,不愧大宋肱骨,这般年纪,这般伤势,这般局势,仍是迎难而上,实在不易。”

  小种相公听他这般说话,面色稍缓:“食君之禄,自当尽忠。你到潼关究竟何事,是寻家兄,还是寻我?”

  曹操皱眉道:“方才不是说了?我要出关去打西夏。”

  王文德冷笑出声。

第六百四十二回 狼烟席卷潼关西(四)

  曹操见王文德冷笑不断,再看小种相公,一双花白眉毛深锁,也是不信之意,不由叹息一声。

  王文德疑是嘲讽他,发作道:“武节度,你叹气何意!”

  曹操淡淡瞥他一眼,扭头看向斑驳关墙:“夫为帅者,无论何时何境,心中攻守二字,皆不可失。我若攻时,心中须存守字,我若守时,心中须存攻字!”

  “唯存守字,所以敌不可胜我,唯存攻字,所以我可以胜敌。”

  他这番话,小种相公若有所思,咂摸片刻,好奇道:“这时哪家兵法?我怎么不曾听过?”

  王文德一旁笑道:“只怕是他自家诌来句子,故意让我等不解。”

  老曹一笑,翘起拇指道:“王节度好见地,果然是我自家诌来。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王文德绿林出身,厮杀勇猛,经验颇丰,除此外省得甚么军法?

  正要嘲笑,小种相公却是惊声道:“你所言心存攻守二字,便是用来解这一段?”

  老曹点头,小种相公低头沉思:孙子意思很明白,会打仗的人,首先是让敌人不能轻易战胜自己,然后等待敌人露出破绽,找到胜机。前者是自己的事,自己不能露出破绽,后者是敌人的事,随着时间推移,敌人破绽的暴露几乎是必然。故此,真正会打仗的人,比的是谁的错误更少。

  而老曹之解,所谓攻时心存守字,守时心存攻字,就是从心态上始终充分准备,以便更好地杜绝自家破绽,并更精准的把握胜敌契机。

  王文德这阵子在种师中帐下听令,极服他治军手段,见他沉思不语,也把舌尖上的脏话,吞回肚里。

  不止小种相公,曲端、王彦,也均面露沉思。

  曹操觑得众人神情,又缓缓道:“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何为九地之下?使人不知我所在也。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何为九天之上?使人不知我何来也。”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世上各行各业,大多如此,说的天花乱坠,都是唬外人,于行里人,真正是一言可破迷障。

  譬如番茄炒蛋,好吃秘诀,不过“蛋清减半”四字,若无人说,炒上一生,也自难透。

  小种也是打了一辈子仗的,闻言不由点头,赞道:“妙!敌不知我何来?岂能守我?敌不知我何在?岂能攻我?此真知兵之言也。”

  王文德奇道:“怪哉!譬如我守潼关,潼关便在此地,天下皆知,他岂不知我所在?恩相你莫被他骗了,这话原本不通。”

  曹操笑道:“呵呵,城池可测,人心可测否?他见潼关在此,便以为我守在此,我若径直兵出,直袭兴庆府,他知我所在?何来?”

  王文德讥笑道:“又胡说!我若打得过他,何必守在此?还是不通。”

  曹操懒得理他,看向种师中:“种帅以为如何?”

  种师中沉吟道:“道理有理,只是道理有时只是道理,时局变化,却未必跟着你道理走。”

  曹操叹道:“道理若是不同,如何掌握时局?时局若是不握,只得随波逐流。种帅,你败便败在这一点上。”

  种师中闻言,怫然不悦:“武节度,老夫一生与西夏搏杀,从来胜多败少。如今何故退守潼关?只因朝廷调我勤王,西夏忽然大举,以至于所部往返奔波,这才失了形势,岂是我不知道理缘故?”

  曹操摇头不已:“吾辈既然为帅,岂可为自己找借口?敌人知你所在,你不知敌人之所来,是何缘故?便是你道理不曾通达,以至于眼中只有一城一地,敌人却比你见得广,乃是一路、一国!”

  种师中皱眉苦思,缓缓摇头。

  曹操见他泯顽不灵,不快起来,厉声道:“种帅!恕我直言了——你目前所见者,唯潼关也!你只道潼关不失,中原便无忧,却不知敌之所见者,整个中原也,潼关一时过不去,他便去打太原,太原若失,你把潼关守成金汤又有何用?”

  小种相公闻言大震,下意识摇头道:“不、不会!他往太原,翻山越岭,又岂是好打的?”

  曹操喝道:“他既志在天下,过不得潼关,自然全力争太原!区区吕梁山,中间山路无数,纵然有些险峻,难道险得过潼关么?”

  王彦若有所得,忍不住道:“武、武节度,以你之意,小种相公所以料不到西夏主力去打太原,便是因为……他在守关之时,心中没有一个攻字?”

  王文德恼道:“呔!你乃微末小将,如何敢揣度上将心思?还不退下!”

  史文恭翻个白眼,往前一站,雄健身躯,挡住了王彦身影,淡淡道:“好了,你便当他退下了。”

  王文德欲待发作,却听“哎呀”一声悲叹,扭头看去,小种相公满脸沉痛悔恨,忽然一个耳刮子,打在自己脸上:“原来如此!种某糊涂呀!”

  王文德大吃一惊,连忙拉住:“恩相,你莫让这厮蛊惑了,你守关御敌,于国有功!”

  种师中连连摇头:“老夫想明白了,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敌知我在潼关,我不知敌在何处,攻守之势,在敌不在我!我、我……老夫甚至都没有起过念头,令人去关外勘察敌军可有变化!他若真个全力取太原,我、我……”

  王文德连忙掐他虎口,口中劝道:“此皆武植猜度,西夏人未必这般想。”

  曹操冷然道:“你莫忘了,西夏人中,还有金兵的人马,他不打通线路同完颜娄室会师,当真是来做好人,为西夏开疆拓土的么?”

  种师中部将黄友,闻言色变,抱拳道:“主将,这位将军说得的确有理。”

  种师中茫然看向老曹,眼神复杂,半晌,终于叹道:“是老夫不中用,误了国家大事!后续该当如何补救,还望武节度不吝相告。”

  言罢便要行礼,却吃老曹扶住:“种帅,你且看一物。”

  便自怀中取出圣旨一封,展开来,却是封老曹做平西大元帅的旨意,内中着他统领各部兵马,荡平西夏,三秦兵将,见此旨如见宋皇,若不奉命,老曹有先斩后奏之权。

  种师中“哎呀”一声,便要下拜,老曹手腕如铁,死死托住:“种帅兄弟二人,为国家征战一生,武某后进晚辈,岂能受你的大礼?且起身来。”

  阻止住对方下拜,看一眼满脸震惊的王文德,微微叹息,开口道:“我不是不能用旨意压你等,只是时局如此,若你我大家不能并肩戮力,岂能担当大事,力挽狂澜?故此武某先说道理,再说法理。”

  种师中苦笑道:“当真后生可畏!好,道理老夫信了,法理老夫见了,武帅,你若有所令,便是让老夫冲锋陷阵,老夫亦无一句二话。”

  曹操点头,看看左右,忽然道:“我闻老官家在位时,使皇城司指挥使葵向阳,亲自催你进兵,如今此人何在?”

  种师中不料他忽然问及此人,还是答道:“前番传来消息,道是先帝退位,后来又道汴梁被破,葵指挥使便逼迫老夫弃了潼关,去救汴梁,老夫不肯从命,同他争执不下,他气愤之余,独自返回汴梁去了。”

  曹操点头,暂时搁置脑后:“罢了,那我等且说眼前事,眼前事有两桩,第一桩,我要大破关外之敌,第二桩,破敌之后,我要种帅大张旗鼓,去援太原。”

  王文德惊道:“那潼关呢?”

  曹操淡淡道:“令一员性子稳妥的战将,领三千军,足以坚守。况且届时,他也无心顾潼关也。”

  种师中皱眉道:“老夫往援太原,还要大张旗鼓,武帅却欲何为?”

  曹操洒脱一笑,看向西方:“我自然是领军直下兴庆府,绝其宗,灭其祀,如此而已。”

  王文德惊呼道:“你真要去兴庆府?不是方才同我等耍笑?”

  曹操笑道:“国家大事,谁同你耍笑?只是种帅,恕我直言,你如今奔波疲惫,锐气已失,往援太原,武某要用你名义,吸引敌人瞩目,但是临机决断之权,恕我要选个凌厉果断之人——”

  说到这里,老曹正色注视种师中:“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因此此事我要说在明处,种帅若觉得此举冒犯,失了你的英名,还请同我当面说之,我自另思别策。”

  王文德跳脚叫道:“武节度!你这般欺人太甚,王某绝不会从你所愿,夺取种帅权柄。”

  史文恭好笑道:“你这厮鲁莽粗狂,可不是凌厉果断,因此哥哥绝不会让你为难,且放心吧。”

  种师中拉住王文德,毅然点头:“时局如此,我辈武将,皆有不赦之过,区区名声,何足挂齿?武节度,你为国家,敢九死一生,远征兴庆府,种某若还计较这点名声,岂是男儿所为?”

  曹操点头:“既然如此,且请种帅传令,放我兵马入关!”

  不久之后,三万余兵马,尽数开赴潼关之内。

  曹操派遣时迁,攀山而出,往西面窥探西夏大营,其余人等,全部休息。

  至夜,时迁踏月而归,报称西夏扎营五里外,其营沿河横陈,看似广大,但是人迹寥寥,以时迁推断,偌大军营,绝不超过两万兵马。

  种师中三人得知,不由满面惭色。

  老曹计点人马,小种相公麾下,有军两万七千,皆西军中善战之士,连老曹带来部下,部下六万之众。

  当即定计:以林冲为先锋,引本部五百虎骑先行,强行撞开西夏营门;

  种师中本部两万余兵马中,替出一万擅骑马的留给老曹,代之以一万并州军,便引此军,随后大举掩杀;

  西夏军溃后,小种相公打起旗号,大举渡河,连同林冲,径直往援太原,到得太原后,若西夏兵有后撤之意,便有林冲领兵袭杀,其中分寸,都由林冲自家做主。

  种师中部将黄友,领三千军,依旧守把潼关。

  待小种所部去后,老曹再带领余众,长途奔袭西夏皇城!

  老曹说罢,种师中闭目良久,反复斟酌,睁开眼道:“武帅,别的都由你,只是潼关守将,不妨由王文德王节度镇守,理由有二。”

  老曹点头示意他说,种师中解说道:“其一,王节度乃是京兆弘农节度使,潼关本在他治下,他留在此,名正言顺;其二,我换一万西军与你,麾下未必尽服,黄友随我多年,底下兵将都肯认他,少了许多事端,他又多同西夏交战,地理谙熟,随在武帅身边,便有所益。”

  老曹听罢笑道:“果然是经略相公,当真老成之言!便是如此行事吧。”

  种师中见老曹纳谏如流,心下一松,起身抱拳,自去点兵出战。

  老曹看向林冲:“兄弟。”

  林冲亦看向老曹:“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