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466章

作者:月麒麟

虽然说朱仪没上过战场,但到底是勋贵世家出身,曾被朱勇寄予厚望,弓马娴熟不说,对于边境的状况,虽然做不到谙熟于心,但是至少也大致清楚。

因此,对于关西七卫的重要性,他自然也清楚的很。

正因如此,朱仪才会对这个消息感到无比的震惊,截杀关西七卫的使臣,这要是传了出去,闹不好就是会再起战火的事情。

张輗也是一脸无奈的样子,叹了口气,道。

“小公爷莫急,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数年,只是现在被查出来了而已,任侯当年到底是如何考虑的,他传来的信中并没有说,但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件事情的端倪,已经被杨能察觉了。”

“虽然说发现的及时,杨能应该还没查到什么实证,但是,他那份自陈书中到底有没有写上,却没人知道……”

“呵~”

渐渐的将这个消息消化之后,朱仪也冷静了下来,哼了一声,道。

“杨家当时已然是赌上了所有的身家,就凭杨洪在廷议上那股不要命的劲儿,你觉得他会因为没有拿到实证,就不往上禀吗?”

张輗沉默了下来,他当然清楚这个道理,只不过,心中还抱着一丝希望而已。

但是,显然他自己也清楚,这丝希望,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

“不对……”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眉头紧皱的朱仪,却又开口道。

“既然人是来自宣府军中,那么,任礼怎么确定,是杨能派过去的?”

“别忘了,他当时派人暗杀于谦,落了把柄在杨信的手中,会不会,那些密探是杨信派过去查暗杀一事的?”

面对朱仪的疑惑,张輗却苦笑一声,道。

“小公爷,这有区别吗?”

“就算不是杨能派过去的,杨信发现了这件事情,也一样会往御前呈递,说到底,我们现在该考虑的,是怎么把这件事情遮掩下来……”

朱仪沉默了一下,然而下一刻,他却笑了起来,抬头看着张輗,开口问道。

“二爷,我们……为什么要遮掩呢?”

说着话,朱仪的声音有些冰冷,道。

“别忘了,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打算好了,要让任礼万劫不复,如今他身上多了这么一桩案子,岂不是更好吗?”

就像朱仪自己说的,在张輗的面前,他可以不是一个对太上皇忠心耿耿的忠臣,而是一个一心为了家族复兴努力的小公爷。

在这一点上,他们两家,是有着共同的利益的。

任礼倒台,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好事,所以,为什么要阻拦呢?

这话一出,张輗愣了片刻,神色有些挣扎,片刻之后,他脸上的苦涩之意更浓,摇了摇头,道。

“小公爷,这件事情没这么简单,任礼可以倒,甚至于,朝廷要因为暗杀大臣一事处置他都可以,但是唯独,不能因为关西七卫的事倒!”

“这是为何?”

看着眼前张輗坚定的样子,朱仪不由皱了皱眉,开口问道。

谷薍</span>  他的确是没明白,张輗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既然都是要扳倒任礼,那么到底是何罪名,又有什么关系呢?

要知道,罪名越多,反而会让任礼越难以翻身,这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好事才对啊!

张輗的神色有些闪烁,片刻之后,方道。

“小公爷,你可想过,截杀使节这样的大事,为何过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人发现呢?”

朱仪想了想,迟疑道。

“难道不是因为,塞外部落混乱,所以,任礼将使节之死栽赃给了其他部落?”

这并不是什么难以想到的手段,易地而处,如果说朱仪是任礼,也会用这样的手段。

但是,张輗却摇了摇头,道。

“任侯传出的信中,对这件事写的很详细,据他说,当时关西七卫对他早有防备,所以,并没有经过肃州,而是绕道而行,等他得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进了宁夏境内。”

“而他截杀这些人的地点,是在宁夏城外南方的一处村镇当中……”

“这怎么可能?”

朱仪眉头紧皱,忍不住问道。

“使节入我大明境内,地方官员必会第一时间禀报朝廷,甘肃和宁夏虽然相隔不远,但是,任礼并无节制宁夏官员的权力,一旦朝廷得知有使节到来,必会遣使相迎。”

“何况,如果地方官员上报到了朝堂,那么兵部必有存档,使节无故消失,朝廷必会严查,怎么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

虽然朱仪年岁不大,但是,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他也差不多及冠了,这种大事如果真的有的话,他不可能丝毫都没有印象。

张輗看了朱仪一眼,又是一声叹息,道。

“怪的怪在这里,这件事情,就连我也未曾听闻过,个中缘由,任侯信中未曾说明,我等现在见不到他,自然也无法相询,但是,任侯既然将此事写的这么详细,那么,个中缘由,其实,也不必再问了。”

“贤侄不妨想想,当时的朝野上下,能够同时压得住兵部和宁夏地方所有消息的,又能有几人呢?”

朱仪难以置信的睁大了眼睛,忍不住道。

“二爷的意思,难不成是说……”

张輗点了点头,但是,也没有真正说出来。

有些话,即便是他们二人对谈,也是不好说出来的,但是,其实也不必说出来,大家心里都清楚。

在当时的朝堂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且有胆量做的,其实也就只有一个人而已。

一念至此,朱仪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不由问道。

“可是,为什么呢?这件事情,分明是任礼胆大包天,太……朝廷没有必要包庇他啊!”

这一次,张輗终于摇了摇头,道。

“陈年旧事,知道内情的人,恐怕已经很少了,但是,这件案子如果真的查下去,痕迹还是颇多的。”

“所以,任礼那边,该救还是要救的!”

“起码就现在的情况而言,他如果能够获救,对我们都有好处。”

说这话的时候,张輗的脸色也有些无奈,朱仪更是冷笑一声,直接道。

“恐怕,这就是任侯爷费尽周折也要传信出来,而且要将当年之事和盘托出的最大原因吧?”

任礼如今身陷囹圄,几乎已经没有了翻身的余地。

毕竟,朝堂之上,杨洪对他的指控,不管是哪一桩都并非空穴来风,如今他被锁拿诏狱,三司会审,被查个底掉,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事。

所以,他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他的这些盟友,能够设法搭救他。

但是,任礼自己心里也清楚,他这次隐瞒真相,裹挟勋贵的行为,只怕会引起众人的不满。

而且,就廷议上各家勋贵的表现来看,任侯爷只怕很难相信,他们会竭力搭救自己。

所以,他要自保,就得给张輗等人一个,不得不救他的理由!

任礼心里很清楚,他对于勋贵们来说,并不是完全不可替代的存在,甚至于对于太上皇一党来说,也不是不可承受的损失。

因此,这些人就算会救他,也会衡量代价,如果一旦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代价,放弃救他,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所以,他费尽周折的把信传出来,而且详详细细,丝毫都不避讳的将自己做下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就只是为了告诉他们一点。

那就是,他犯的事,一旦顺藤摸瓜的查下去,那么,查到最后,一定会牵扯到太上皇的身上。

这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要坐实任礼暗杀于谦的事,就必然要清查甘肃的军屯,然后就会查到当年任礼阻拦关西七卫内迁的事情,顺着这条线,很快就能查到,宁夏曾有关西七卫使臣到访,随后的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要知道,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这件案子本身的证据,并不会难以收集。

毕竟,当年某太上皇大权在握,并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跌落九重,所以,他所做的,只会是对外界隐瞒,但是,必然是会有人知道真相的,而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留下的痕迹,他也不会刻意的去清理。

还是那句话,这件事情只要他在位一天,就能压得住不被翻出来,但是,谁又能够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有朝一日,他还真的就不在位了。

如此一来,只要这条线被捋顺了,那么想要搜集证据,其实并不困难。

所以,任礼的意思很明白,想要不给天子机会借此打压太上皇,那么,张輗等人就得帮他料理手尾,就得阻止朝廷查这件案子,就得想办法救他。

这是无言的威胁,甚至于,这件事情一旦被太上皇得知,以他老人家的性格,必然会雷霆大怒,有一种自己被背叛了的感觉。

这些,任礼都清楚,但是,他如今命都快要保不住了,那还管得了这些。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杨家的这种定力和魄力的。

这已经是现阶段,任礼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而很显然,这个办法,也已经起了作用。

面对朱仪略显轻蔑的神色,张輗有些无奈,但还是道。

“我知道小公爷心里不痛快,老夫心中也不舒服,这任礼自己胆大包天也就算了,到了如今的地步,还敢拿这件事情来做要挟,实在可恨。”

“但是话说回来,这件事情无论真假,都不能冒险,所以,这件案子,该阻止还是要阻止的。”

“事实上,就在小公爷来之前,我就已经派人去了甘肃和宁夏,按照任礼所说的内情,开始着手补救了……”

所谓的补救,其实无非也就是销毁人证和物证,尽量的抹掉从暗杀于谦到侵占军屯及当年截杀使臣的一系列痕迹。

听了这话,朱仪心中一惊,但是很快就冷静下来,看着眼前的张輗,轻轻摇了摇头,道。

“二爷,你只怕将此事,想的太简单了……”

第673章 朱·大忽悠·仪

英国公府的花厅当中,张輗皱眉望着朱仪,心中不由生出几分不满。

在他看来,朱仪有些不识大局了。

站在张輗的角度,他的确想从任礼的手中拿回权势,为此,甚至不惜损害太上皇一党的利益。

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度!

任礼可以放弃,因为还有两座公府能够顶上,但是,如果因此而危及到了太上皇的声誉,那就超过了张輗可接受的代价。

如今,任礼的事情,明显已经牵扯到了太上皇的身上,张輗相信,如果说这件事情最后真的查了个水落石出,天子绝不会放过这個打击太上皇威望的机会的。

甚至于,说不定东宫出阁,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相对而言,捏着鼻子替任礼收拾手尾虽然让人心里不舒服,但是,只要能够处理干净,那么最多,也就是恢复到廷议之前的状态。。

虽然这样一来,他们这段时间的筹划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总归比把太上皇也牵扯进来,要强得多。

因此, 对于朱仪如今坚持依旧要扳倒任礼的态度, 张輗自然感到有些不满。

此刻并无旁人, 张輗也没有遮掩自己的情绪,朱仪自然看了出来, 于是,他轻轻叹了口气,问道。

“二爷是否觉得, 小侄只顾成国公府,一意孤行想要针对任侯,却失了大局?”

张輗沉默不语,但是,他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见此状况, 朱仪苦笑着摇了摇头, 道。

“若是如此, 二爷真的多虑了, 此番廷议,天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 如此疾言厉斥, 若是到了最后,任侯还能全身而退,那天子的颜面何存?”

说着话,朱仪意味深长的望着张輗,开口道。

“要知道,朝臣们固然不想让天家失和的景象传扬出去, 但是, 和天子的威信相较,孰轻孰重,在朝臣的心中,还用考虑吗?”

这话一出,倒是让张輗皱起了眉头,不由认真的思索了起来。

还是那句话,朝堂之上,很多时候,并不单单讲究是非对错,更重要的是要讲究‘大局’。

对于朝臣们来说,天家和睦, 朝局稳定, 天子圣明,万民膺服,是朝廷需要向天下万民展示出来的形象。

但是,朝廷的权威,其核心是建立在天子至高无上,圣明英断的基础上的。

归根到底,朝臣们之所以会想尽各种办法,平衡南宫和天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为了太上皇,而是为了维持天子的形象。

这一点,在平时体现不出来,但是,一旦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朝臣们会如何抉择,其实想都不用想。

就如朱仪所说的,天子金口玉言,言出法随,廷议之上,天子言之凿凿的说任礼有罪,如果到最后,任礼是‘清白’的,那么,就意味着天子犯了错。

但是天子,是不能,也不会犯错的!

所以,太上皇打了败仗,是王振擅权,是随同大臣怯懦,是朱勇贻误战机, 却唯独不会是太上皇鲁莽妄为。

同样的道理,如今天子既说了任礼有罪,那么,他必然有罪。

这已经不是真相如何的问题了,而是天子权威的问题,所以事实上,到了这个地步,想要让任礼全身而退,已经不现实了。

眼瞧着张輗应该想清楚了这中间的道理,朱仪方继续道。

“所以说,二爷应该明白,我并没有什么理由,一定要置任侯于死地,到了这等地步,即便最后什么也没查出来,暗杀于谦的事情也没有坐实,可光是任侯牵涉的侵占军屯的案子,也足够让他夺爵削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