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733章

作者:上善若无水

阖闾失笑“若是如此,有了三千人才的鲁国,岂不是比晋楚还要强大?”

伍子胥认真解释“三千学子,有人精通律法,有人深谱兵法,有人善于经营,有人医术高明,有人精研音律,有人热衷农事,有人忙于工匠.”

“儒家有教无类,应才施教。总会给弟子一门或者几门合适的学识。”

“无论是精通哪一种,自然可算是人才。”

这番话说的伍子胥若有所思“可有出众之人?”

“自是有的。”

伍子胥点点头说道“山长恐夫子名下三位正式亲传弟子,都是当世大才。”

阖闾愈发来了兴趣“可否引为吴国效力?”

“他们还未学成出师,且等两年。”

略微有些扫兴的阖闾,看似随口的说了一句“不知道两年后,某是否能成吴王。”

‘这话题恐夫子跟我说过!’

伍子胥想起了年前李云泽与他谈论吴国的时候,说过公子阖闾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取代其父成为吴王。

想要最快速度得到吴国力量的支持,获取阖闾的信任从而讨伐楚国,助其登上王位就是最好的投资。

正所谓功高莫过于救驾,从龙之功其实也差不多。

压住心头对李云泽看事看人如此准确的惊骇,伍子胥当即行礼压低了声音“公子,某愿引荐一人,可助公子一臂之力。”

“哦?”

阖闾好奇询问“何人?”

“专诸!”

转年,当李云泽得知吴王僚为刺客专诸以匕首藏于鱼腹刺杀的消息好,轻轻一笑就开始给伍子胥写信。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伍子胥将那藏于鱼腹的匕首给自己送过来。

这把匕首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叫做鱼肠剑。

“长卿。”

李云泽将信件递给了孙武“你可以出师了,带着信去吴国投奔伍子胥,好好实践一番你学的东西。至于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你自己决定。”

“师父。”

孙武恭敬行礼“弟子无意荣华富贵,只愿求得兵法大道。此次去吴国,也只是实践一番自己所学,事成之后自当归来继续求学。”

“我说了,路怎么走,你自己决定。”

李云泽含笑点头“你此去吴国必当功成名就,以后想要潜心修行,恐也不得安宁。罢了,且去吧。”

若是孙武协助吴国击破楚国,那他的名声自然是天下皆闻。

对于这种强横的兵法大家,各国必然连番争夺。

以后的日子,热闹的很。

第802章 吴楚争霸 (中)

吴国与楚国之间的争斗,吸引了全天下的关注。

不过在鲁国这儿,李云泽却只是看看消息就转头去忙别的事儿。

儒家现在有三千学子,安排他们的学业以及精神文化生活,才是李云泽最为关注的事情。

学业上以学会一技之长为主,毕竟是来投奔自己求文化的,自然是要给他们一门求生的手艺。

不是开挖掘机,也不是做厨师,更加不是洗剪吹。

应才施教,每个人都按照各自的能力分科学习。

而相比起文化课来说,精神方面要求更高。

“无论以后在哪里谋生,都不可以忘记,儒家以武为尊。不尚武者,不配为儒家弟子。”

“射,礼,乐,御,书,数六艺,后面五项为选修,唯有射为必修。”

“骑马射箭每月一考,三次不合格者退学。”

“兵战之道乃诸科之首,三月一考,三次不合格者退学。”

李云泽亲自谱写了儒家的规范典章,明确了以武为尊,并且规定后世弟子但凡对典章进行曲解更改者,皆逐出师门。

历史上的儒家,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毕竟当时的环境就是尚武。

不过后来被改的不成样子,沦为了工具。

李云泽不可能待个千百年,只能是用这种方式进行约束。

当然了,约束力的强弱自然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削减。

几百年后的事情他不想管,只是硬性规定儒家的核心纲领,谁动这个纲领谁就是叛逆。

此外像是每日骑马射箭一壶,步射一壶,日常考试与结业考试的时候以兵科为主这些,都以典章的形式规定下来。

后世那些聪明人无论再怎么改,也必须围绕着这个核心来。

再他的规划之中,儒家不需要依靠大王天子皇帝们的支持成为核心,而是依靠普世之能占据主动。

当儒家强势到不用不行的时候,那一切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来我家混吃混喝,我不高兴”

“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与听劝之人说道理,对不听劝之人用物理.”

“父母在,不远游。你父母都在我手上,你能跑哪去?”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得知你家在哪,晚上你就可以去死了。”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那就安葬在这儿吧。”

“.”

李云泽很忙,现在又在忙着编写《抡语》,以后这将成为儒家弟子最重要的学习范本。

以后儒家行事规则就是,有仇必报,而且是立马就报。

走哪都要配剑,闲下来就要练习射箭,锻炼身体。

“还要鼓励扩张,打到天边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一次做个教育家,他还是很认真负责的,一边写抡语一边不断的标注‘.违背者,逐出师门’

李云泽忙着做教育事业的时候,吴楚那边战况愈发激烈。

于成为了吴王的阖闾,设宴招待了伍子胥大力举荐的孙武。

“子胥一直说你胸有千军万马。”阖闾好奇的看着略显年轻的孙武“可有教我?”

“绝无此事。”

孙武行礼回应道“好教大王知晓,某并无千军万马,千军万马乃大王所有。”

这话把阖闾给说笑了“那你有什么本事?”

“某听闻大王出兵之前要祭祀鬼神?”

“自是如此。”

“家师说过,不问苍生问鬼神者不得胜。”

“嗯?”阖闾皱起眉头“那要如何取胜?”

“家师有言,国战者,壮其势,正其实。国中政治清明,从大王到大夫全都同心协力,一心做事。”

“家师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国力,就是经济生产。当上下一心厉行节俭,省下军资粮草以充军用。”

“家师有言,多个朋友多条路,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人。外交上当联络周边,远交近攻。先稳住越国,集中力量应对楚国。当联络晋秦两国,守望相助以分楚国之力。”

听到这里,已经听入神的阖闾,却是出言打断说“晋秦国二国,为何要助吴?晋国内斗不止自顾不暇,秦国更是将公主都嫁给了楚王.”

面对询问,孙武自信的笑着“大王,晋国的确是内斗不止,可再内斗也是他们自己关起门来的事情,一旦向外的时候,依旧是视楚国为第一等的仇敌。”

“因为内斗,晋国现在难以集中力量与楚国大战。可若是吴国展现出强势来,他们必然会支持吴国好削弱楚国。家师有言,这叫借刀杀人。吴国,要有做晋国之刀的觉悟。”

“晋国之刀。”阖闾喃喃低语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后抬起头,目光坚毅“寡人明白了,做晋国之刀又如何,我大吴终究会有称霸天下的那一天!”

孙武面上称赞,心中却是不以为意。

‘师父说的对,称霸什么的好处不多,屁事不少。反倒不如楚国这般,一口一个国家实际吞并来的更有好处。不过,关我屁事。’

“秦国那儿,其实与楚国有仇。”

这话说的阖闾惊讶了“这是何意?”

“秦国公主原本是许配给楚太子的,可楚王强抢了公主,秦国当然不满了,于礼不合。”

“呵。”阖闾耻笑“西陲蛮夷还知晓礼?”

这话说的伍子胥都想翻白眼‘你吴国也是蛮夷好吧。’

“不过。”阖闾继续说道“某听闻那秦国公主诞下子嗣,已经被立为太子了。”

“那又如何?”

孙武笑容更盛“可用计。”

“计将安出?”

“择一能言善辩者出使秦国,言楚王有意求取晋国公主,以缓和两国关系。”

这边伍子胥跟着说道“那老狗之前就做过这种事情,秦国必然相信。”

有过前科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信任的。

楚王曾经为了秦国公主,灭杀了自己的

太子,从而掀起了偌大的风波来。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现在若是迎娶晋国公主,那秦国公主与她的儿子,还能有好下场不成?

“使者先至晋国,与晋国商议合作,给出个是是而非的风声出来就足够了。”

“果然好计。”

阖闾抚掌大笑“秦楚翻脸,晋国敲边鼓。两边在边境上弄些动作出来,必然牵扯楚国大量的精力。好好好,真是好计谋。”

孙武再度行礼道“家师有言,打铜还需自身硬,外力相助只得三分,重要的还是吴国这边提升自己的战斗力,方为上策。”

阖闾起身,走到了孙武的面前郑重行礼“寡人愿拜先生将上军。”

所谓将上军,就是上将军。

其源头来自晋文公重耳,就是那个被赶出家门周游列国的公子重耳。

他回到晋国成为晋公后,做三军,谋元帅。

以郤縠将中军,狐偃将上军,栾枝将下军。

自此之后,将军之名始出。

阖闾果然是个做大事,有担当的大王。

确认了孙武的确是有真本事之后,毫不犹豫的就将兵权交给他,只为击败楚国称霸天下。

孙武郑重其事的接受了这一礼,从此之后就将成为吴国的大臣,为吴王效力。

两边再度分别落座,那称呼就不一样了。

“大王。”刚刚上岗的孙武,毫不犹豫的就开始提要求“若要败楚,必当练精兵。若要练精兵,需得源源不断的粮草物资供给。”

“卿可放心。”

阖闾大包大揽的表态“寡人自当竭力供给。”

接到孙武目光提示的伍子胥,这个时候行礼道“大王,以吴国之力,恐负担不起。”

阖闾皱眉“那当如何?”

伍子胥笑着说道“自当是借。”

“借?寻谁借?谁又愿意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