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544章

作者:上善若无水

董仲舒做了什么,竟然让大王如此厌恶?

“公孙弘。”李云泽的声音不大,却是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压迫力“本王欲命你为内史以治民生,可愿否?”

从好友那里得知中山国开科举的消息,就毫不犹豫辞去了家乡小吏的工作,风尘仆仆赶到中山国的公孙弘,自然不会拒绝。

他恭敬的行礼“谢大王。”

见着颜异的时候,李云泽第一个念头就是‘耿直之人奈何下场凄惨,腹诽啊腹诽。’

腹诽心谤这个成语,说的就是颜异。

缘由在于武帝连年大战,耗尽了文景二帝多年苦心积攒下来的财富。

为了能够支撑战争继续下去,武帝发明了白鹿币,就是汉时的金融掠夺手段,用来凑集资金继续打仗。

颜异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近乎于敲诈勒索方式的反对,结果就被以腹诽的罪名处死。

嗯,所谓腹诽,可以直接当成莫须有看待。

“颜异。”

李云泽面带笑容,语气温和的对颜异说道“你的家传,本王是知晓的。本王欲命你为国中私府,掌钱帛收支,可

愿否?”

颜异的家世也很出众,其祖上是颜子,颜回。

颜回是孔丘七十二贤之首,也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

儒家昌盛的时代里,颜回被封为复圣,在儒家之中的地位极高。

后世传到唐时,著名的颜之推,颜真卿都是其后人。

颜家的家学很不错,至少历史书上的颜异廉洁正直,用来管钱非常合适。

当然,李云泽也不可能尽信书,一切的一切他都会密切的看着。

颜异恭敬的行礼“臣,愿为大王效劳。”

李云泽花费了数日的功夫,将过了分数及格线的考生都面试了一遍。

其中的佼佼者,如郑庄,宁成等人直接得以出仕县令。

只是位置实在是不多,所以绝大部分人只能是出任秩,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檄等吏。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接受,毕竟做长漂的日子实在是太过于刻骨铭心,而且都知道整个大汉只有中山国可以科举,甚至有可能都不会有下一次。

机会来了,他们选择了抓住。

不过依旧是有不少一部分人感觉受到了羞辱,觉得自己一身的才华,哪怕不能在王府之中某个俸禄,至少也当为一地之首才是。

让他们去做小吏?

对于这些拒绝的人,李云泽自然不会为难他们。

不但没有为难,甚至还命人送了些许盘缠。

当然了,记下他们的名字籍贯学派,从此以后永不录用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不过李云泽也是有些不爽,中山国的确是太小了些。

纷纷扰扰,闹的几乎天下皆知,搅动起了无数风云的科举,总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至于以后还会不会有,明眼人都能够看的出来,中山国这次聚拢了一大批的人才,安排位置甚至都安排到地方县内的牢监,尉史这等小吏了,再往下那就是乡佐,亭长之类。

嗯,亭长就是高祖刘邦做的那个亭长,地痞流氓出身的刘邦都能做亭长。

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再有科举之事了。

至于大汉的其他地方,天子已经明令暂不实行。

落榜的学子们,大都是情绪低落的离开中山国,心中期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的下一次科举。

而那些被选中的学子们,则是在卢奴城内的王宫里,参加李云泽举办的宴会。

汉时行分餐制,一人一张案几,酒肉蔬果都摆放在案几上。

今日的菜肴很是丰盛,主打的就是以羊肉为主。

没办法,之前北上的时候,缴获了太多的羊。

分到羊的军士家属们自然都是会过日子的,除了留下母羊外,其他的都卖出去换钱帛来补贴家用。

而卢奴城内,能够大规模消费这么多羊的,也就只有大王的王宫了。

毕竟一头羊再便宜,也得三百多钱。

秋收后斗米不过十钱罢了,一头羊可以换三四石的粮食,这已经是几亩地的收入了,

寻常人家谁舍得啊。

“诸位爱卿。”

李云泽端起酒杯示意“饮盛。”

众人纷纷端起酒杯,双手持酒杯向着李云泽回礼“大王请。”

一杯酒水下杜,李云泽豪迈的摆手“诸位爱卿今后都是本王肱骨之臣,无需客套随意享用。”

这种客气话自然不会有人当真,众人来自不同的学派,各自表面上和和气气,可私底下却是明争暗斗不断。

当着大王的面,自然不会放浪形骸,给别人以攻击自己的口实。

只不过,有一个人是例外。

抓着羊腿就啃的主父偃,吃的那叫一个满嘴流油。

手上油腻糊糊的就直接往衣袖上乱抹,一边胡吃海塞还一边示意边上服侍的宫女斟酒。

这副做派,真是让众人为之侧目。

不少人面露鄙夷之色,坐在主父偃身边的人,甚至都是下意识的移开了些位置。

可国相张欧与太傅石奋,却是眯起了眼睛认真打量。

可以说,能够来到大殿内吃酒的,最起码也是中人以上的资质。

主父偃若是真的这般不堪,他也进不来这里。

张欧与石奋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有了念头。

‘这是想做纯臣呐。’

本次科举录取了数百名学子,不过却是集中在了二三十个学派之中。

诸子百家,在秦末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消亡了,这几十年下来又有不少没了消息,甚至不少学派只剩下了个位数的传人。

这次要么就是压根没来,要么就是学的太偏没能通过考试。

呃,说到这个也有例外,那就是齐鲁儒生哪怕是分数过了线,也是被李云泽直接给着落。

原因很简单,他们就是传说之中的腐儒的祖先。

李云泽从明末一路辗转多个世界来到汉初,无论是在哪个世界之中,都从未给腐儒们好脸色看,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被取用的学子们,很自然的按照各自的学派靠拢,哪怕是不同学派的,也有互相靠近的意思。

虽然大都是年轻人,可还没开始上任呢,朝廷里的那一套就已经是学的有模有样。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可常年在朝廷厮混的张欧与石奋,却是能够断定这主父偃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向大王表面自己绝不拉帮结派。

张欧端起酒杯饮了一杯,心中感慨‘这科举真是好东西,选上来的全都是人才。只恨不能全天下皆用此法’

他们能够看出来的东西,李云泽自然也能看的出来。

相比起名声很大的东方朔来说,李云泽其实更加欣赏主父偃。

他招招手唤来一旁内侍,将自己桌子上的酒水递过去“给御史大夫送过去。”

接过李云泽送来的酒水,满脸喜色的主父偃急忙行礼“谢大王!”

他欢喜的自然不是一壶酒水,而是知道大王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这般聪慧的主君,才是他想要效劳的明主。

如此君臣相得的一幕,自然是引来众学子们的羡慕妒忌恨。

只不过其中的聪明人,例如颜异,公孙弘等却是若有所思。

他们缺乏的只是经验,智商上那是一点不缺。

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

‘看来以后要与同僚好友们保持距离了,大王不喜拉帮结派之事。’

酒宴结束之后,众学子皆离开,而主父偃却是被留了下来,与石奋张欧等人一起议事,这更是引起了学子们的妒忌与不满。

主父偃对此毫不在意,甚至还向着离去的众人挤眉弄眼,一副得志之色。

不过等到学子们都离开了大殿,他的面色当即就收了起来,恭敬坐在案几后面等待着大王说话。

“诸卿。”

李云泽留下重臣们,当然是有事情要商议“本王有感于民间缺乏钱货,常有以物易物之事。本王想解决这个问题,不知诸卿可有良策?”

第593章 铸钱

民间缺钱是必然的,因为中土自古以来就缺铜。

铸钱要添加铜,用以保证其价值。

货币要有其本身的价值,这样才是其作为货币流通的基础。

这时代可没有信用货币这么一说,直接刷纸就能当钱来用的事儿,在这个时代不是不想,而是没人相信其价值。

武帝搞的白鹿币,本质上就是一种信用货币,只不过他不讲信用导致崩溃罢了。

不是不想讲信用,而是实在还不起。

“大王。”

听闻李云泽的话语,众人还在沉思的时候,主父偃就已经非常干脆的开口了“臣有话说。”

“嗯。”

李云泽点点头“尽管直言。”

“大王,当今各地私钱泛滥,许多地方甚至还在用秦办两,荚钱到处都是。至于三铢,四铢鱼目混杂好坏参半。五铢虽好,可耗费太大。当做新钱取代旧钱,禁制民间私铸,收铸造之

权回朝廷之手。”

主父偃侃侃而谈“若是办成此事,当为大王争大位有大益处。”

此言一出,之前还因为主父偃一个新人一上来就抢风头而不满的石奋,张欧顿时变了脸色。

就连喜怒不形于色的致都,张汤也是微微动容。

这小子,居然敢这么直接的将争大位的话给说出来!

真是太狂了,果然是纵横家出身。

李云泽笑了笑,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打击手下的积极性“大位之事暂且不提,天子春秋正盛,莫说这些无用的。还是说说如何革新钱货吧。”

这话的意思,在座的众人自然是能够听的明白。

天子的年纪还没到不行的时候呢,现在说这些没用处,可以暂且等等再说。

其所蕴含的意义,懂的自然都懂。

石奋是从长安城过来的,来之前陛辞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了天子刘启的意思。

天子刘启,的的确确是有意传大位于中山王,所以不动声色的在给中山王遮风挡雨,增强实力与名望。

别的不说,就说得罪了无数皇亲国戚,功勋贵族的科举,若是没有天子的遮挡,怎么可能办的起来!

长安城内关于谁来继承大统的传言,早已经是满天飞了。

他也知道窦太后有意让梁王刘武做皇太弟,然后等刘武死后再将皇位传回刘启的儿子。

对于窦太后的这个想法,石奋嗤之以鼻,觉得这老太太不但眼瞎而且心也瞎了。

真要是让刘武当了天子,那不但皇位绝对回不到刘启一系的手里,而且刘启的儿子们必然会被统统干掉!

若是刘启儿子们不愿意赴死,那又是一场七王之乱。

他活了这么大的岁数,早就把人性给看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