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533章

作者:上善若无水

须卜鲁命不好,生活在这个汉军顽强敢战的时代里。

他若是身在明末的话,能活生生的笑死。因为明末的明军守城,都是如同袁崇焕那般的死守,打死也不出城,任由敌军劫掠四野满足而去,然后在上报说自己打赢了,赶走了敌军。

只需要数百乃至数十人就能看住一城上万的守军,明末的文人指挥打仗就是这么的可笑。

怕死还打什么仗!

其实须卜鲁也是挠头。

眼前的成乐县城肯定不能丢下不管,程不识虽然稳重,可该出兵的时候也是绝对不含糊。

后面的那支汉军却是步步紧逼,虽然人数不算多,却是打在了腰眼上难受的很。

分兵打不过,不分兵就要

被前后夹击,挠头啊。

至于说叫援军,最近的援军是围困云中郡的大单于直属部落。

先不说去找大单于要援军很丢脸,就说那汉军来的既突然行军又快,援军也不可能那么快赶过来。

片刻之后,须卜鲁猛然起身“大单于在云中郡看着我们呢!咱们不能退,那就好好打一场!”

此言一出,下面那些形象各异的众人,也都是松了口气。

打仗最怕的,就是犹豫不决。

真要是被汉军援军给捅到后背上了,那才是死定了。

“惊骨,勿轮,蔑刺鲁,夫。”须卜鲁点了几个附庸部落的名“尔等继续围困成乐县城,多立旌旗,马匹游弋做我部仍在状。其余各部,明日天亮之前随我去打汉儿援军!”

匈奴单于给须卜鲁的命令,就是控住定襄郡的汉军,为单于主力打下硬骨头云中郡提供侧翼保护。

魏尚没死之前,直面匈奴大单于本部的云中郡,曾经抵抗匈奴入寇多年未曾失陷,还让匈奴人损兵折将颜面无光。

大单于的打算很简单,趁着魏尚死了的机会打破云中郡,以解心头之怒。

本就是从云中郡分割出去的定襄郡位置非常重要,就在云中郡的侧翼,一旦汉军从这边出兵来援,会导致大单于的计划功亏一篑。

所以须卜鲁没得选择,必须要打这一仗,而不是逃跑。

进攻成乐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知道打不下来,所以只能是去打汉军的援军。

匈奴人也是打了老仗的,该懂的战略战术他们都懂,并非是乌合之众。

只不过数以万计的兵马在短时间内进行调动,哪怕行动再隐秘也不可能完全隐瞒下来。

第二日天亮之后,成乐的守军就察觉出了异样,并且迅速禀报到了程不识那儿。

换做是李广在这儿的话,说不得就已经点齐兵马出城野战了。

可程不识却是非常稳重,观察了好久才下令派出部分军士出城去各处进行试探。

在彻底试探清楚匈奴人是否有埋伏之前,绝对不会大举出兵。

数十里之外,已经与武进赵广都尉汇合的李云泽,却是在经历着一场麻烦。

原因很简单,成功在约定军期之前抵达了汇合点,韩服与陈信收回各自所部的兵权了。

不是不信任李云泽的能力,实际上对于李云泽发明了厢车阵,大破匈奴人的多次拦截,斩首千余成功抵达目的地,他们都是非常敬佩的。

可之前是没办法,需要搏一把。

现在没有了失期的危险,自然是不可能再将兵权交在李云泽的手中,他们其实怕的很。

中山王在定襄郡这儿没名没份的,再跟着他那就几乎等于是造反了。

他若是定襄王,那没的说,让干什么都行,可他不是啊。

然后他们却是又想要让李云泽带着中山国的兵马,跟着一起去解救成乐县,毕竟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

量,李云泽的麾下可是有着千余精锐呢。

这种用完就扔,还想利用李云泽的事儿,真是太不讲究了。

李云泽对此的态度很简单‘不让本王指挥没问题,可出兵救援成乐,该由谁指挥呢?’

汉军是悍勇的,尤其是边军。

而且此时依旧是可以依靠军功出人头地,其战斗意志与明末的乞丐军那真是云泥之别。

三名都尉都想做统帅,打赢了必然是升官发财啊。

就在他们他们激烈争吵,摆军功,讲资历,吹功勋想要压服另外两人的时候,有探马来报,匈奴人大队来袭,兵马无数堪称漫山遍野都是。

这下他们也不争了,都把目光看向了坐在上首喝酒的李云泽。

三名都尉身份地位都差不多,谁也不服气谁。

此时他们的想法也是出奇的一致‘我若是当不得主帅,也绝对不能让你们当,更不能做你升官发财的垫脚石。’

没得选的情况下,那就只能是选中山王了。

毕竟是皇子,是大王。

而且也在之前的战斗之中证明了自己,身份上非常合适。

打赢大战的话,那就什么都好说了。

等到三人都向李云泽行礼,表示愿意尊命行事的时候,李云泽终于是放下了手中把玩许久,似乎随时都会摔在地上的酒杯“那就点兵吧。”

三人行礼后离去整顿兵马,中山国中尉吴刚悄悄的走了进来“大王.”

“外面埋伏的人都撤了,准备出兵。”

李云泽选定了一处战场,位于武进往成乐方向大概三十里地。

战场一侧是一条从蛮汉山流淌而下的溪流,水流很浅能够涉渡。

另外一侧则是一片靠近蛮汉山的山脚密林,地势起伏不定可以有效阻止骑兵的快速机动。

汉军开到这边的时候,远方探马已然纷纷返回,他们的身后还缀着不少的匈奴骑兵。

单纯从骑兵上来说,汉军的确是不如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草原牧民。

汉军这边不多的骑兵上前接应,带回了远行哨探的斥候哨骑。

冷兵器时代里的探马斥候,差不多可以算得上是最为精锐的军士。

他们或单独行动,或数人成群,游走于山林沟壑之间打探敌军情报,与敌军斥候缠斗厮杀。

许多探马斥候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山川林木之间。

斥候不是谁都能做的,除了要足够精锐之外,他们还要有非常专业的知识,能够通过专业知识来判断敌军的人数,马匹数,辎重等情报。

“大王。”

有斥候被引到李云泽面前禀报“二十余里之外就是匈奴人的大队人马,看旗号是白羊部落,兵马估摸当在三万左右,骑步各半。”

“赏。”

李云泽发布赏赐,随即目光看向了七八里地之外的一处小山坡。

白羊部落的大军,就在山坡之后。

匈奴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由许许多多的部落组成。

这些部落大部分是以骑兵为主,可也并非绝对。

像是白羊部落,其本身并非纯正的匈奴人,而是以羌人为主。

羌人在血缘上与汉家相近,基本上可以视为游牧化或者说是胡化的汉人。

他们依旧是保持了耕种的传统,属于半农半牧的类型,这也是其兵马之中骑步各半的缘由所在。

抬头看了眼天色,李云泽随即下达了一个重要的命令。

埋锅造饭。

开战之前让军士们吃饱吃好,这是一件维持士气与战斗力的重要工作。

随行的夫子们行动很快,点燃柴火直接煮起了牛羊肉。

为了满足大军伙食,李云泽甚至下令宰杀了一部分拉大车的牛,就是为了一定要让军士们吃上肉。

肚子里有肉食,打仗的时候才会有力气。

汉军这里除了李云泽带来的千余人马之外,三位都尉总计带来了五千七百余的正兵,外加三千多人的夫子,总人数已然是过万。

军士们吃吃喝喝兴致很高,军阵内外香气四溢。

吃饱喝足,远处的山坡上也是出现了匈奴人的游骑。

不过是片刻的功夫,大批的匈奴人宛如潮水一般从山坡后面汹涌而来!

第581章 武进之战 (中)

匈奴人的斥候来往如风,疯狂攻击胆敢靠近的汉军探马。

密集的马蹄声与间或之中响起的惨叫声不断随风传来,在骑兵方面处于劣势的汉军,明显被压迫的厉害。

“传令。”

李云泽嘱咐身边的韩服“前哨全部撤回来。”

“喏~~~”

韩服先是领命吩咐亲兵去传达命令,之后才面带疑惑的询问“大王,若无探马哨探敌情,恐被敌所趁。”

探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刺探敌军的动向,避免敌军玩出各种各样的花招,而自己这边还是茫然无知。

“无妨。”

看着远处潮水般涌来的匈奴人,李云泽淡淡回应“他们是来决战的,没时间可以浪费。”

袭扰,断粮道,战略合围什么的,对于此时的白羊部来说用不了。

因为他们的老营那儿,时刻都面临着成乐县守军的威胁,一旦被守军看破虚实主动出击,那老营可就没了。

所以对于白羊部落来说,必须要速战速决打赢这一仗,然后迅速带着主力兵马赶回去。

李云泽看的明白,所以毫无顾虑的收回外面的探马,避免无意义的损失。

其实对于此时的汉军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驻守武进,吸引匈奴人过来围城再各个击破。

只是他不确定匈奴人有没有援军,或者是援军什么时候来。

反正汉军的援军短时间内来不了,因为主力援军肯定是去上郡,因为那是京兆长安的北大门。

再有就是,李云泽想要堂堂正正的在野外浪战之中击败匈奴人,好好杀杀匈奴人的嚣张气焰,改写汉军野战难胜的局面。

开战之前,李云泽许下重诺“传令诸军将士,此战大胜,当赏钱十缗,绢十匹!斩首军功,斩将之功,夺旗之功,跳荡之功诸功另算!”

消息一层层的传递下去,汉军这里顿时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匈奴人不但是在装备上远远不如汉军,在士气上也是同样如此。

至于原因很是简单,他们的头人贵人们,不可能开出这么高额的赏赐来。

马背上的李云泽高举手臂,缓缓向前“列阵,向敌!”

‘咚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响起,众多披挂整齐的汉军军士们,拿着各自的兵器在各级军官的督促喝骂下开始纷纷列阵。

所谓列阵,并非是说几千几万人聚集在一起,排列出一个大阵。

这是打仗,不是团体操世界纪录。

以汉军为例,列阵通常都是以屯为单位,也就是五十人列一小阵,之后多个小阵靠近组成一个大阵,而更多的大阵聚集在一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阵。

汉军各部战兵加起来,大约在七千人出头。

李云泽以自己本部中山国兵马为中军亲领,命武要都尉陈信所部为前军,武皋都尉韩服所部为右军,武进赵广所部为左军。

至于后队,则是

数千名由土团乡夫所组成的夫子队。

他们也装备上了兵器弓弩,将众多厢车围拢起来形成圆形保护自己,跟着大阵前行护卫住大阵的后臀部位。

李云泽不打算动用那些夫子上一线战场上厮杀,真等到连夫子都要上前排的时候,那基本上也是输定了。

大军随着鼓声缓缓前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整顿队列。

毕竟不是那啥横线竖列的展示,所以战场行军的时候必然会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