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391章

作者:上善若无水

“在树林里还发现了几辆相同模样的马车,还找到了迷药麻绳等物。当是想生擒爵爷,然后快速送走。”

‘嘁。’

李云泽没在意这个,想要把他给绑走,除非使用美人计。

“城里怎么样了,有没有消息过来?”

昨夜离城之前,皇宫方向的大火可是记忆犹新。虽然相信李二能够搞得定,不过事情还是得了解一二。

那校尉急忙应声“城门开启之后,就有使者前来,陛下召爵爷入宫。”

顿了顿,他压低了声音“昨夜城内不少胡人作乱,听说杀的血流成河。”

“嗯。”

面露笑意的李云泽点点头“先吃饭,吃完饭就走。”

早饭过后,李云泽在一队宫禁以及百骑司的护送下,直奔长安城而去。

路上他还问了百骑司‘那些高句丽的人,是怎么精确伏击到自己的。’

“爵爷日常在府中不出,他们只能是干看着。昨夜爵爷孤身一人飞马而出,他们安排在庄子上的眼线迅速通报调集人手做准备。只是城门关了,进不去。正要离散的时候,爵爷又出来

了。就一路尾随到了无人之地准备动手

。”

百骑司也是派人跟着李云泽跑的,路上发觉了这批高句丽人,急忙安排人手去喊增援,然后就是一场夜晚混战。

李云泽再度点头,没再多言什么,直接策马入城直奔皇宫。

一路来到皇宫前,看清楚了被烧的一片漆黑甚至开裂的城墙。

至于说宫门,直接烧没了。

“庄上二娘子离去后,就有大批贼人驱车冲至皇宫门前,点燃引火之物。”眼睛红通通的常何为李云泽描述昨夜之事“他们用的,是从李家庄买的煤油等物。”

这话说的李云泽都乐了“别把锅甩我身上。还有,他们哪来的助燃剂?普通没有可没那么容易点着。”

煤油灯有引燃棉线,所以能够点着照亮。

可大桶的煤油直接上火,是没那么容易点燃的,必须得用助燃剂。

助燃剂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大唐本来是没有的。

可李云泽带来了技术与设备,很清楚就弄出了硝酸盐,高锰酸钾等强助燃剂。

原本这东西是用在蜂窝煤上面的,没这东西蜂窝煤很难被点燃使用,这一招当年可是坑了不少的勋贵。

未曾想昨天居然被一群胡人给用在了火烧皇宫上面。

对于这件事情,李云泽略显赞叹“这帮子胡人里,有聪明人呐。”

这可不仅仅是聪明了,还得有相应的信息来源渠道,最起码能够知道蜂窝煤里有强助燃剂,这才能将煤油与强助燃剂给联系到一起。

红着眼的常何,很想把李云泽给拿下。

要知道昨夜的大火不但把城门给烧没了,还惊扰了宫内的诸多贵人。

至于手忙脚乱之下,葬身于火海之中,以及胡人偷袭下的宫禁那就更多了。

无论怎么看,他这个负责宫禁的统领,肯定是要倒大霉的。

这个时候的常何,就像是落入水中的溺水者,见谁都想给拉下水来。

无论是没有还是助燃剂什么的,都是从李家庄流出去的,这事儿必须得跟李云泽扯上关系!

摇摇头,没跟常何继续掰扯,李云泽迈步走入了皇宫之中。

殿前广场上,许多的内侍宫女们,拎着水桶与拖布,正在清理地面上的污渍血迹。

从规模与分布的范围上来看,冲进来了不少人。

啧啧了两声,李云泽继续前行总算是在众多宫禁的目光注视下,走入了李二所在的宫殿。

换做别人,肯定会被拦下来好生搜查一番。

可李二之前有过命令,李云泽过来不需要拦,更加不需要搜查。

李二很清楚的知道,李云泽若是真的想要对他不利,根本用不着那么麻烦。

殿内有不少的人,基本上在长安城内的重臣们都到了。

见着李云泽进来,不少人都是面露异色。

如果不是李家庄的煤油引发了大火,那些胡人根本就进不来。

除了脸色有些不好看之外,李二倒是没受什么伤。

只不过身为天可汗却是遇

到了这样的事情,可想而知接下来的报复将是何等的惨烈。

“听闻你昨夜遇到了刺客?”李二招呼李云泽坐下“无事呼?”

“人都站在这儿了。”面带笑容的李云泽摊开手转悠了一圈“好的很。”

李二点点头,开始继续做事“西市令以下,皆下狱查办。若查实与胡人无关,革职发配。”

李云泽身边的程咬金,压低声音向他解释“昨夜的胡人,大都是从西市冲出来的,西市令肯定要倒霉。”

这事可以理解,李云泽当即点头。

李二那边还在继续“鸿胪寺安排各国使节,去看审问。”

程咬金继续解释“百骑司那边已经查清楚了,动手的胡人还有东.突厥余孽是高昌与吐谷浑鼓动的,两边的使节已经拿下。”

李云泽再度点头,随即反问“就凭他们两家,没那么大的本事吧。背后肯定还有大鱼。”

然后就听到李二那边再度出声“告诉西突厥与高句丽的使者,让他们洗干净脖子等着大唐的铁骑!”

“嘿嘿嘿。”程咬金笑的很是猥琐“还不止呢,据说背后还有倭国与吐蕃在使力,只是百骑司没抓到他们的把柄。”

“哦~~~”

听闻此言,李云泽当即挑眉“大唐这是遭遇四面围攻?”

程咬金非但没有惊慌,反倒是乐的不行“这是好事啊,把他们全都给打灭了!”

对于武将们来说,再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开战更加吸引他们的了。

“.常何,革职留用,戴罪立功京兆尹诸事不查,救火未及”

李二一口气做出了众多的安排处置,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五姓七望在朝中的人等有许多被贬被罚。

李云泽心头恍然,这事儿背后果然是有内部人士暗中推动。

否则的话,一群胡人想要在长安城内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怎么可能做得到。

再打量一番大殿内的重臣,不是寒门出身就是皇室亲族,要么就是天策府老人,五姓七望的一个都没出现在这里。

做完了众多的安排处置,李二端起茶水一饮而尽。

“撮尔小国,胆敢冒犯我大唐天威,此事朕必不能忍。都等着吧,朕会一个个的收拾他们。”

文武勋贵们齐声高呼,为皇帝喝彩。

眯起眼睛的李二,终于看向了李云泽“昨日之事,你怎么看?”

李云泽想了想说“大唐国力的超越式提升,引发了周边各国的惊恐。他们知道战场上打不赢,就想要用不入流的手段打断大唐的发展。这种事情做好防备即可,不用太多在意。”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李云泽提供的物资与技术,给大唐的国力腾飞插上了翅膀。

尤其是火车线路的开通,更是宛如天降神雷一般,将周边各国都给雷的外焦里嫩。

如此可怕的大唐再这么高速发展下去,各国什么也别干了,直接投降算了。

不愿意投降,那就只能是兵行险着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李云泽话锋一转“大唐各处世家门阀,同样不愿意大唐国力增强,因为这些好处没落在他们的手里。这些人都是蛀虫,是祸害,是阻碍大唐发展的绊脚石。陛下,这个问题要解决啊。

李二当然也想要干掉世家门阀,可表叔杨广用激烈手段铲除世家门阀的下场,却是他亲眼目睹的。

大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神色都很是怪异。

敢于当众表态要干世家门阀的,杨广之后他李云泽是第一个。

沉默片刻,李二询问“你有什么好办法?”

“最简单,也是最好用的办法,当然就是物理清除。”

李云泽说出的话语,宛如寒冬腊月的寒风般凛冽“家里的燕子窝拆了,狗舍烧了,老鼠洞淹了,马蜂窝捅了,蚂蚁洞埋了,花草树木全都砍了,房舍楼宇全都推了,牌匾牌位全都砸了,打鸣的公鸡掐了,鸡蛋黄都给他们摇散了!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不留!”

第425章 整顿货币

这番杀气腾腾的话语一出,大殿内真的是倒吸凉气声四起。

这儿最不缺的就是狠人,在战场上那真的是什么事儿都做过。

可就是这帮狠人,却是被李云泽的话给吓到了。

就连李二,也是目瞪口呆的看着李云泽,半晌没回过神来。

对于众人的反应,李云泽有些不以为然。

这帮家伙不知道世家门阀的可怕,那是哪怕只给他们留下了一根野草,都会春风吹又生的怪物。

他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压榨百姓残酷剥削,用来供应自己与家族的骄奢淫逸。

若是稍稍做些好事情,搞个什么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猫腻的捐款什么的,还会被所谓的媒体吹上了天,可劲的忽悠百姓。

李云泽是非常非常清楚这一点的,所以他之前在平行世界里的时候,向来都是斩草除根,不给其死灰复燃的机会。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李二,还没有这种破釜沉舟的魄力,或者说是他的顾虑更多,而且不像是李云泽有着高不可攀的底气。

李云泽办事办砸了,他能用海量的物资与科技淹没一切反对的力量,实在不行干脆拍拍屁股走人。

可李二若是办事办砸了,真有可能像是表叔那样国破家亡。

所以沉默了许久之后,李二直接询问“还有什么办法?”

“开民智。”

李云泽当即表态“世家门阀垄断知识,也就意味着垄断着朝廷官位。开启民智配合科举,让百姓们有往上走的希望,才能打破世家门阀的垄断。失去了垄断地位,什么世家门阀都得成

臭鱼烂虾。”

“商君有言”

房玄龄刚刚开口,李云泽就干脆打断“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嘛。以百姓为刍狗,只配做工具,还得是世世代代做工具。活该他被车裂!”

“两汉各自不过二百年,便是天下大乱。根源就是拿百姓当畜生看待。”李云泽环顾四周,朗声开口道“大唐也是如此,最多也就二百多年的气运。”

大殿内彻底哑火了,敢于当着李二的面说大唐只有二百年国运他们平日里可都是喊万岁的。

黑着脸的李二很想发飙,可

“此事容后再议。”李二知道世家门阀参和进了昨夜的事情里,可他们的势力太过于庞大,不能轻易动手。

而且这里这么多人,正所谓人多嘴杂,也不适合在这儿谈事。

大唐二百年气运什么的,就当是李云泽胡言乱语了。毕竟此人不能以常理度之。

安排好事情,众人各自散去忙碌工作。

李二留下了李云泽,两人有真正重要的事情要谈。

“除世家,启民智之事,不必当众坦言。”李二先是告诫一番“此事朕心中自有安排,当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对于这番话,李云泽是嗤之以鼻的。

他很清楚李二真正的心态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其实李二,或者说是所有的皇帝都在用商鞅的法子,把百姓弄成沙雕有利于控制。

真要是开了民智,到时候开了眼界的百姓们可就不满足于眼前的生活,一旦起了动荡,大唐说不得连二十年的国运都没有。

所以李云泽,也从未将希望放在什么皇帝,什么勋贵,什么名臣,什么圣人的身上。

人,还是得靠自己。

李云泽本不想多做这么多的事儿,毕竟平行世界无穷无尽,他总不能去一个就改天换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