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80章

作者:早餐羊奶

再抬头,故意古灵精怪道:“姐夫,到了城门口,我喊一个守城将士帮忙拎东西就行,就不用马了,马给你和阿姐留下,正好一人一匹……”

小姨子不懂事,怎么办?

朱棣气笑了。

徐妙云笑着戳了戳徐妙音额头,一边向朱棣伸手,一边叮嘱:“入城后,不要耽搁,快点回家。”

“见了阿爹,代我们给阿爹请安。”

……

朱棣抓住徐妙云的手,说话功夫,把徐妙云从徐妙音的马上,转移过来。

“知道啦,羞羞……”徐妙音吐了吐舌头,笑着催马入城。

朱棣双臂将徐妙云环在怀中,收回视线,说道:“其实,我们就是回去住几天也没什么。”

徐妙云微红着脸,转头,岔开话题:“我想快点回咱们的小家。”

听了这话,朱棣也不想其他了,笑道:“行,回家喽!”

勒马转向,策马疾驰……

徐妙云靠着朱棣,慢慢伸展双臂,闭眼,感受着疾驰中,

呼呼的风声。

她不是不想回去。

也不是不想父亲。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那条街上,一群贵妇,惯会嚼舌根。

她一个女子听一听没什么。

但四郎的耳朵,不能被那些污言秽语污染。

等盖了大房子,日子好些,她自然会回去。

某刻,徐妙云闭着眼,含笑说道:“咱们家庄稼长势特别好,我和妙音还去看了那种未知名的植物。”

“长得特别高,比我都高,而且顶上还冒出,像极了花穗的东西。”

“我感觉,或许,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光我一人,四婶儿她们也有这种感觉。”

朱棣低头笑看,“你们女人感觉最灵敏,既然你们都有这种感觉,那肯定没错。”

“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尝尝,这种植物的果实了。”

玉米做主粮口感不怎么好。

但煮玉米棒特别香,软软糯糯,妙云肯定会喜欢的。

徐妙云笑笑,继续说:“我们已经把论语学完了,有记忆训练法,孩子们掌握的都不错。”

“现在这些皮孩子,在荷叶上写字,也有模有样了。”

“虽然没有灵韵,但至少不歪歪扭扭了。”

“我这回给孩子们买了墨,以后就不要用锅底黑做墨水了。”

“我还准备拿出两百多两,当做办学堂经费。”

“嗯!”徐妙云笑的更灿烂了。

拢共也就挣了一千多两,分给乡亲们一半,又拿出两百两。

四郎有这样的气度、气量,无论做什么,都会成为最成功的。

转头,附耳低声道:“小黑还可以再快点嘛?”

哈哈……

朱棣被逗笑,爽朗大笑着,喊道:“小黑,再快点,拿出你在战场上的风采来!”

嘶!

小黑仿佛听懂了一般,仰头嘶鸣一声,速度更快了。

……

巷子。

徐妙音骑马抵达巷口时。

刚好遇到百官下朝,三五同僚至交,结伴而归的马车内,顿时议论纷纷。

“徐家二丫头!”

“徐家二丫头回来了,就说明,朱四郎服徭役回家了。”

“又是大包小包,肯定又是野菜。”

“这回应该不会去皇宫送礼了吧?”

“谁知道呢!毕竟,送礼能得到封赏!开先河的世袭锦衣卫百户!”

“听说,朱四郎服徭役期间,赚了不少钱。”

“能赚多少?别听人以讹传讹了。”

……

徐妙音虽然听不到议论,却也能猜到,肯定有人在议论姐夫、阿姐。

忽然明白,阿姐不回来的原因了。

“妙音。”生闷气时,身边传来声音。

徐达撩起车窗,溺爱看着,催促道:“快上阿爹车里来,给阿爹说说,你去土桥村居住这段时间的感受。”

徐妙音高兴翻身下马……

……

皇宫内。

御书房。

朱元璋站在御书房门口,偷偷摸摸,向外张望……

毛骧站在后面,趁着朱元璋不注意时,捂脸……

惨不忍睹啊!

“你确定皇后知道妙音丫头回城的消息?”

闻声,毛骧瞬间把手放下,老老实实站立,“确定!臣按皇爷的意思,故意把消息透露给娘娘寝宫的宫女。”

“怎么还不来……”

朱元璋一边念叨一边张望,这回,徐达大概率是不会来宫里送礼了。

上回送礼,封辉祖世袭百户,老兄弟肯定要避嫌了。

以免让外人觉得,给宫里送东西,就是厚着脸皮讨要封赏。

这次妙音丫头回来,带了什么?

有没有一两银子一条的烤鱼?

哎……

儿子是自己的,可好东西,回回都去了老兄弟的徐府。

真是有了媳妇,忘了爹娘!

“早知,咱就不封辉祖了……”

话音戛然而止,朱元璋看着宫女陪同,从御书房前阔地经过的马秀英,忙整理衣服,走了出去。

故作一副无意间看到的模样,远远喊道:“天都这么黑了,你要去哪儿?”

话中,就主动下台阶,快步走过去。

夫妻半辈子了。

朱元璋肚子里蛔虫动一动,马秀英都知道要干嘛。

当朱元璋走近时。

马秀英半分面子都不给朱元璋留,挤兑道:“朱重八,你的脸,咋这么大这么厚!”

求月票、推荐票、投资、全订。

第80章 这群孩子引起了皇爷重视!(求首订)

“你闹一闹就得了。”

马车内,朱元璋余光瞥了眼置气的马秀英。

闻声,马秀英不搭理,把头转向一侧,撩起帘子,看着外面的朱紫高门。

天还没完全黑。

家家户户,府门灯笼已经点燃。

两个灯笼都不够。

有的府门挂着四个。

有的府门宽大些,直接挂六个、八个,既显排面,寓意又好。

这个时间点,皇宫内,除了房间,外面都严禁点灯笼。

立国九年,尽管重八屡次三番严告朝臣,不准搞奢靡攀比之风。

可很显然,收效微乎其微。

一个王朝的财富是有限的。

主要来源,就靠农民辛苦种地那点产出。

财富流向这些人,是无可避免的。

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如此。

任何朝代,都无法遏制,这些人永远占据最多的财富。

但奢靡之风不可有。

奢靡之风腐蚀人意志,腐蚀社会根基,攀比奢靡,会把大量财富,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享乐中。

朝廷倒也没想过,让他们拿出自家财富,报效国家。

这很明显违背了人性。

反对奢靡之风,只是希望,他们把财富资源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比如,对后代的培养。

他们有权力、有爵位,爵位会传承,权力其实也会在血缘中传承。

所以,他们的后代子孙,将来必然充斥在大明朝,庞大权力体系的方方面面。

一群只知贪图享乐的酒囊饭袋,充斥其中,大明朝还能好?

若是倾尽资源培养,出个辛弃疾、文天祥、陆秀夫之类的大才。

一人,就可稳江山数十载!

可惜,无一人愿意这样做。

或许他们的目光不够长远。

或许,朝廷的制度也有问题吧?

……

马秀英思维发散,在想其他事。

朱元璋以为还在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