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707章

作者:早餐羊奶

“对,不卖钱了!咱们就为了庆祝王爷首战大捷,搞一个免费的试吃品鉴会如何?”

“让金陵百姓商家,品鉴博览咱们带来的福建以及海外特产?”

“这个注意好!即庆祝王爷大捷,还能推销咱们带来的东西!就叫博览会如何?”

“就是不知,陛下会不会同意?”

……

俞靖身后。

一群商贾豪强听闻朱棣张北大捷,纷纷激动议论。

俞靖极力忍着激动,揣胸回礼后,大声道:“请俞将军放行,我们东番商贾,要去金陵城开博览会,为王爷大捷庆!”

儿子在老子面前炫耀,是种什么感受?

此刻,俞同渊最有发言权!

气呼呼瞪了眼居高临下的俞靖,挥了挥手。

明朝水师战船缓缓让开水道。

一百艘船舶,在旗舰带领下,从吴淞口向内陆挺进。

“啧啧啧,这么多艘满载的商船,这回带了多少好东西回来?”

“上次带回来的香料,听说很多人抢着买。”

“咱们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有这种三十三丈长的巨舰?”

“你瞧瞧咱们将军,在自己儿子面前,都矮一头!”

“太没面子了!”

……

战船上,大明水师将士,羡慕看着船队挺进内陆,议论纷纷。

俞同渊唇角抽抽。

又不由笑了。

儿子有出息了。

他也高兴!

俞同渊并不知道。

此时,三峡口大捷的消息,也传回金陵。

俞靖率领的海军战船,以及海商,更不知晓……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第404章 朱元璋对朱棣最大的褒奖!

临近中午。

“燕王又打赢了!”

“之前金陵很多人还说,三峡口不好打,说什么,燕王在三峡口肯定会遭遇一场苦战!”

“是苦战啊,燕王偏师,打了两天呢!”

“哈哈……老张,你这阴阳怪气的话,可别让那些读书人听到。”

……

三峡口大胜的消息传回金陵。

金陵百姓顿觉扬眉吐气。

捷报未传回前,那些读书人评头论足,说什么,燕王即便能攻克三峡口,也一定要付出巨大伤亡。

大伙儿听闻,就私下议论不可能。

那些读书人听到了。

还要凑上来骂大伙儿一句愚民!

说大伙儿盲目崇拜燕王?

有些读书人更是过分,竟然写什么战况分析。

交给街边酒肆的说书人,大张旗鼓分析。

描绘三峡口地势艰险。

说燕王偏师,是什么诸皇子联军,皇子们都没领兵打仗经验。

甚至有人隐晦预测,燕王可能遭遇人生以来,最大的失败。

大伙儿当然不相信了。

可架不住,人家说的头头是道。

都开始替燕王担心了。

现在事实证明。

这些喜欢出风头读书人的话,真不能听,不能信啊!

这类读书人说话。

他说东,大伙儿应该往西。

他说左,大伙儿就要往右!

……

朱府。

“阿姐,这回读书人的信誉,在百姓心中算是破产了。”

徐妙音抱着金豆子,笑的前俯后仰,“现在外面的百姓都在议论,读书人说往左,大家就应该往右!”

徐妙云看了眼坐在旁边的乌云琪格,含笑嗔目道:“你都是出嫁的人了,别这么嘻嘻哈哈。”

三峡口捷报的消息传回后。

她也松了口气。

这些年。

大明的政治氛围十分宽松。

原因有很多。

首先,父皇比以前越来越自信了,更能容得下各种声音。

其次,过去几年,朝廷在全力推动乡土村社,以及为北征备战。

都需要宽松的政治氛围。

如果政治氛围针尖对麦芒般紧张。

必然会有很多本来利益受损的人,跳出来,指摘乡土村社、以及备战北征。

政治氛围宽松。

朝廷做朝廷的。

这些利益受损的人,适当让他们去茶楼酒肆、勾栏场所发发牢骚。

人的情绪,通过嘴巴,在茶楼酒肆、勾栏场所宣泄出来。

总好过,这群人利益受损,情绪无处发泄,最终钻牛角尖,偏激的把矛盾拱到朝堂上。

就和四郎在福建做事一样。

士绅读书人可以骂他。

但不能干扰、破坏四郎施政。

大儒吴海破坏四郎施政,那就只能送吴海先生赴死。

但也紧紧只是一个吴海。

其他脑袋发烧发热的读书人。

除了被丢到东番搞乡土村社,四郎再未惩处任何一人。

以至于,直到现在,福建还有很多士绅读书人在骂四郎呢。

商贾豪强资助

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研究学社,除了他们认同了四郎的思想。

其实,也有讨好四郎的意思。

通过资助读书人,研究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

扩大这一理念在读书人群体的支持者。

一来,讨好四郎,以此对抗福建的牢骚声、咒骂声。

二来,这群因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受益,且接受这一理念的商贾豪强,希望通过扩大读书人的支持,确保这一理念不被颠覆。

……

总之,整体宽松的政治氛围。

就导致了,大明境内的读书人十分活跃。

就像金陵内,出现了很多读书人意见领袖。

这些人通过传播自己的意见,迅速蕴养声望,无非就是想走捷径罢了。

此番四郎偏师一路,进攻三峡口。

百姓十分关注。

对于这些乱头养望的意见领袖来说。

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肯定要积极发表言论。

若是判断对了。

声望瞬间就会高涨无数倍。

加之,朝中有些人不希望四郎风头太盛,想在百姓心中泼泼凉水。

就让这些意见领袖们,在城中积极发表有关三峡口一战,一定会十分艰难的分析。

而且,很多怀着客观中立的文武朝臣,都预测三峡口不好打。

于是,金陵城内。

对四郎攻克三峡口的舆论,就出现一边倒的悲观倾向。

要说她不受影响。

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就如妙音所说。

此番,金陵比较有名,充当意见领袖的读书人,算是一个跟头,栽的灰头土脸。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四郎攻克三峡口很悲观。

一个叫解缙的意见领袖,就坚持认为,三峡口难不住四郎。

无论是谁。

她对这群意见领袖并无特别好感。

有人年轻,喜欢虚头巴脑,指点江山发表言论。

可就是不肯踏实实干。

有些意见领袖就更不齿。

为名利,乱头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