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282章

作者:早餐羊奶

“你们这些人,没有不要脸,联手欺负四郎一家吧?”徐达黑脸质问。

朱棣讪笑。

就在不久前,他也做过相同的事,拍涂节肩膀,发现异样,假装无事,拉其他人下水。

见蓝玉咬牙切齿,顿时仰头大笑。

此时,他已经忘记。

“这对活宝父子!”

传国玉玺当然重要。

但任何人拿出,都能随意调动五千至一万兵马。

据锦衣卫传回的消息,传国玉玺在盖州诸侯,普达失理手中,你带着这块金牌,到了辽东后,除了能调动大辽河卫,还可以调动一卫……”

哼!

朱元璋气哼一声。

一个传国玉玺罢了。

就是调动兵马,都不在话下。

都怪混账老四,见面后,就各种气他。

蓝玉唇角抽抽,天灵盖突突,怒火都要把天灵盖掀翻,“三哥,你看看,伱仔细看看……”

看样子,好像两孩子没被欺负。

依着逆子的性格,恐怕即便叫回来,多半也会拒绝。

“你看看大伙儿的神色,像是欺负你女婿的样子吗?欺负人后,是这幅表情?”

徐达嘴角向两侧咧开,闻了闻,点头:“挺香的,雍鸣的童子尿,你能碰上,你沾光了,往后你会以此为荣的,记得,回家不要洗手。”

嘿嘿……

还不要脸?

哈哈……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咱给混球老四金牌,就是想看看他指挥作战的能力。”

徐妙云低头偷笑。

一家人,一路来到坤宁宫宫院。

“万余精锐。”

‘咱那么卑微,努力恢复父子关系,到底图啥?’

反正丘老二三人的夏季攻势,本来就是为了传国玉玺。

马秀英懒得搭理朱元璋,早干什么去了,现在心急?

转移话题,询问:“这回,让老四找回传国玉玺,你到底还有什么目的?”

打盖州,中间的海州是个十分大的麻烦。

混账老四若是能指挥的了这种,挑战性极高的战争,就意味着,有独领一军的能力。

将来,武勋中,再有人敢和他讨价还价。

他有备用人选,就不用惯着这些人!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第223章 朱棣入北平,东风起,各方摩拳

擦掌

翌日。

朱棣、朱橚、朱雄英叔侄三人动身启程。

回城的马车内。

常氏和朱标同乘一辆马车。

朱标目视徐妙云母子三人的马车,和他们分开,往朱紫巷而去,收回视线,见常氏满脸担忧,笑着握住常氏的手,“雄英才刚走,就牵肠挂肚了?放心吧,四弟肯定会照顾好雄英的。”

“老五平日里,就喜欢摆弄些医书,真有个头疼脑热,也能管点用。”

常氏勉强笑笑。

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雄英还那么小。

“再告诉你个好消息,不过你要守口如瓶,就是对舅舅蓝玉都不能说。”

常氏不由被吸引,转头看去……

朱标笑着低语:“这回辽东之行,雄英可能会带着传国玉玺回来……”

常氏眼睛渐渐瞪大。

传国玉玺丢失几百年了。

她太清楚,雄英去一趟辽东,带回传国玉玺,意味着什么。

从此雄英身上笼罩着一层玄之又玄的光辉!

“另外,父皇也是想看看四弟的领兵能力,所以,这件事千万不能对外传扬。”

老四调兵,或许还要背着冯胜。

据锦衣卫监察,就在父皇宣布老四将带着雄英去辽东当天。

冯家就派人,去辽东报讯。

很快,冯胜就会知道此事。

若冯胜知晓,老四还带着迎回传国玉玺的秘密任务。会配合,还是暗中使绊子?可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勋贵,和朝廷已经不一心一意了。

常氏点点头,如今朝堂的龌龊,她都懂。

……

仪真县。

临近傍晚。

一辆牛车缓缓抵近县城。

牛车后,牵着两匹马。

一个大人赶着车,一个小人儿坐在大人身边。

还有一个年轻人,拿着本书,躺在板车上。

摇头晃脑道:“四哥,听说仪真县的水楼很有名,临河而建,最有名的吃食就是鱼煮笋,下榻水楼内,凭窗而立,当小船经过时,喊住小船,用绳子垂钓放下食盒,船上厨娘,用不了多久,就会做好一道美味鱼煮笋,咱们今晚,就住水楼吧。”

咕噜。

朱雄英下意识吞咽口水,抬头,看着朱棣。

朱棣好笑看了眼,“行,雄英看样子想吃,咱们今晚就住水楼,吃鱼煮笋,老五,你怎么知道这些?”

嘿嘿……

朱橚一咕噜爬起来,“好不容易离京去外面看看,出发前,我就把沿途的美食美景,全都了解了一遍。”

“四哥,到了山东,咱们去爬泰山怎么样?”

朱棣笑着瞪了眼。

瞥了眼朱橚手中医书,“伱一整天抱着本医书,喜欢医术?”

“嗯,我喜欢研究医术和植物……”

……

朱棣瞧着这个眉飞色舞的兄弟。

许是老朱家泥腿子出身吧。

老朱家的子孙,都比较奇葩。

喜欢研究炼丹的、搞木匠活……

总之,都很特别。

老头子的九世孙朱

载堉更出名,被后世西方,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圣人’。

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奠定了西方钢琴、手风琴等乐器的发明。

没有十二平均律,西方的现代音乐可能根本不存在。

他还是计量学家,世界上,精准测绘出水银密度的第一人。

……

朱载堉的成就很多。

他逝世后三十年,牛顿才出生。

朱载堉在长达四百年,被忽略,被明清两代的官员,当做不务正业的典范。

朱载堉只是其中之一。

纵观整个大明,科学技术、文艺复兴其实都远远走在了西方前面。

可这些东西,都没有被认真对待。

老头子这一朝,他是说服不了老头子。

等大哥,或者雄英当皇帝后,就说服他们,朱家的子孙,不是一定都要封藩。

老朱家有庞大的资源,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埋头从事喜欢的研究呢?

他们喜欢研究,专注于研究,就需要帮手,就会招揽民间同样喜欢科学研究的人才,重用这些人才。

朱家的奇葩王爷加民间人才,埋头搞研究,或许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希望大哥或者雄英,能接受我这些建议。’

“四哥、四哥……”

喊声惊醒朱棣。

收敛思绪,转头看去,笑问:“怎么了?”

朱橚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四哥,听说你们土桥村正在试种一种叫玉米的作物,今年秋天,能不能送我点种子,我想研究一下。”

“当然可以了。”朱棣笑了。

见朱橚难掩激动的模样,腹语,‘老五是真的喜欢这些事。’

脑海灵光一闪,随即提醒:“老五,你喜欢研究植物,有没有想过,研究植物的授粉……”

对于杂交朱棣知道的也不多。

只能大概讲一讲。

朱橚听的眼睛一亮,抓住朱棣肩膀,“四哥,等找到地方下榻后,你和我好好讲讲,这个挺有意思。”

“行。”

……

水楼内。

三人吃过了鱼煮笋后,朱橚缠着朱棣问了很多关于杂交育种的事情。

直到朱棣讲无可讲,才放过朱棣。

安顿好朱雄英,回屋,洗脚上床躺下,刚迷迷糊糊时。

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