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召唤剑神,门客一剑斩荆轲 第79章

作者:春秋论道

“污蔑我三日,可曾开心?”

“今日,若是儒家不能给个合适的解释。”

“儒家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八十四章 荀子被吓懵了,张良生不如死

伴随着公子夏的话。

外界的惨叫声再度响起。

似是在为公子夏的话做铺垫。

而这般霸道到近乎不讲理的话。

也让荀子愈发愤怒:“我儒家存在数百年,岂能你一言我儒家便不复存在了?!”

他的倔脾气上来了。

若是公子夏跟他好好论道,意气浩然打压下去后。

荀子还说不得要跟公子夏道歉一二,毕竟张良之事做的太过分了。

可公子夏一言不和就杀上门。

更是放言似要抹除儒家。

这荀子如何忍?!

这不是在打他的脸,而是在打儒家的脸!

“不是儒家存在数百年,而是儒学存在数百年。”赵夏语气淡然的说道。

儒学是孔孟所传承的道理。

亦是约束天下人的礼仪,传承的道理。

而儒家?

不过是以荀子为首的一个门派而已。

儒家可灭。

儒不可灭。

这点公子夏早就分的清清楚楚,甚至他之所以直接找上门,就是为了找借口灭儒家!

儒的礼仪、规矩。

公子夏需要。

大秦未来也需要以儒家的道理去约束天下人。

可儒家....

却未必需要!

此话一出荀子也是瞬间反应过来,他表情错愕的看向公子夏。

在此之前。

天下人还未曾将儒家跟儒学分开。

因为儒家便是儒,这点是天下共识。

可真当公子夏说出这般话。

荀子却370是瞬间就发现公子夏是真正抓住了儒家的命门!

天下之中。

儒家之人众多。

甚至学习儒家的人,要比农家还要多。

可为何农家却是诸子百家之中人数最多之人。

儒家却是一直维持数十人。

只因。

天下人学儒,但未必要入儒家!

此时。

公子夏便抓住了这点,他便是今日灭了儒家。

那又跟儒学有什么关系?!

甚至,以那位廷尉的儒圣修为,或许还能再开一个儒家出来!

只是那时的儒家却未必是儒家。

亦可是意气儒家!

这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你这是想要重立儒家?!”荀子额头尽皆都是冷汗,他是被彻底吓到了。

相较于杀伐。

相较于此前的一系列事情。

公子夏现在说的话才是真正令所有儒家之人尽皆惊俱的事情。

“重立儒家?”赵夏轻笑一声:“若这般说也不无可。”

“如今之儒家。”

“不过是一人之家,今日之儒家,亦不是孔孟之儒家。”

“而是你荀子之儒家!”

“那么,本公子为何不可再立一个儒家?!”

“便叫意气儒家如何?”

他视线看向四周那数百名儒士,笑着说道:“尔等亦可入我意气儒家。”

听到这话。

数百名儒士尽皆表情错愕的看向公子夏。

入你意气儒家?

你都打上门了,这般杀伐,还让我们入你意气儒家?

哪有这般拉人的!

诸子百家就算抢夺人才,也不可能直接动手杀伐啊!

然而...

伴随着公子夏接下来的话,不少人却是有所意动。

“为何意气!”赵夏环顾四周,缓缓而道:“便是觉得要做,便去做,看到不公之事,觉得要出手帮助便去,若觉得不需要出手,便不去。”

“路见不平,可拔刀相助,亦可冷眼旁观。”

“这便是我意气浩然之道理。”

“亦可称之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明白了道理,想要去做,便是去。

这般肆意,这般意气。

便是公子夏所言之儒家。

而这种儒家是真的让不少人为之心动,因为现在的儒家不同后世。

受到的约束太多。

君子可欺之!

便是因为约束!

可若入了意气儒家,便再无这般忧虑。

君子不可欺!!!

“歪门邪道!!!”扶苏听到这般话语,只觉得自己的三观都被颠覆,他满脸通红的指着公子夏怒斥:“我儒家之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岂能看见不公之事,不去理会?”

“若这般,我儒家浩然正气何存?”

他是真的怒了。

公子夏带人杀上门,已经让扶苏心中憋了一股火气。

而如今这般妖言惑众,更是让扶苏彻底爆发出来了。

“浩然正气何存?”赵夏肆意大笑起来。

他双臂缓缓张开。

滔天浩然正气汇聚于此。

磅礴浩大的声势让所有人尽皆感觉到一阵窒息。

而亦是让不少人为之惊愕,这些人大部分都不知公子夏身上还有浩然正气。

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可能想到这点。

因为浩然正气。

最为至刚至强!

公子夏这般暴虐杀伐之人,如何能拥有?!

一如此前扶苏、张良,他们的三观也隐隐被颠覆。

“我之浩然正气可是假的?何为浩然正气?便是天地有正气!”赵夏声音宏大,响彻整个天地:“我意气浩然亦是得到天地认可!否则安能调动天地之间长存浩然?”

“我意气儒家,亦不是不尊礼仪,不尊孔孟。”

“而是明辨是分!”

“何为知行合一,何为意气,便是清楚的明白道理,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便去做了,这便是知行合一,这便是意气!”

轰!!!

这话一说出来。

在众人心中宛若有滔天惊雷浮现出来。

在场所有人都是儒士,自然也是读过书的人。

他们能够听明白公子夏所言,可正是因为听明白才觉得仿若天地塌下来一般。

因为这跟孔孟所讲其实并不冲突。

区别只是在于做行事,一个是意气用事,认为做便做了。

一个是受到约束,有些事哪怕想做,亦是不能做。

其中区别却是在于个人理解了。

孔孟所言尽皆大道微言,每一个人的理解尽皆不同。

因而....

公子夏亦是没有颠覆孔孟之举,而是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意!

这般道理张良亦是明白了,他表情震撼,眼神之中满是惊恐。

他到底为儒家招惹了一个什么人。

这般话语若是彻底传开。

儒家往后便要彻底分裂了。

那般意气。

那般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