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62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不用太久,有着军事、经济、文化、技术优势的大唐,便是所有人的向往。

这些地方的人还以部落群居模式生活,哪里有什么爱国主义思想。

只要别人足够强,而且保证自身可以得到利益,他们就愿意依附。

别说大唐的时代,李易想到了另一个时空。

还不是一样?谁强就听谁的,甚至拖家带口往那里跑。

小国,看着主权归自己,实际上得听别人的。

永穆公主夹一个贝肉,喂给李易:“到时候岛子人太多,住不下了怎么办?”

“早着呢,想要人口翻几十上百倍,很多年,暂时不操心。”李易不去想太过遥远的问题。

他要在短时间内叫大唐国力是以前的许多倍,其他的就好办了。

永穆公主想了想,说道:“天下太大了,我想去看看。”

“简单,等大唐稍微稳定一下,咱们想去哪就去哪。”李易记着呢,别的地方有资源。

“其他的地方,有不少咱没吃过的果子,可好吃了,大部分要在琼州种植。”

李易想起非洲的水果,非洲有地方的环境得天独厚,沙漠的位置不算。

“运输定然不方便,运到长安全烂了。”永穆公主吧嗒下嘴儿,她想吃水果了。

以前吃饭都有果盘,出海只能吃罐头。

除了山楂罐头,别的似乎都没有新鲜的水果好吃,山楂算不算水果?

“游艇,驾驶游艇过去吃,吃完打包,再开回长安,给别人品尝。”李易指指停在海上的游艇。

游艇速度快,还可以弄个气库,装上水果,能保存很长时间。

只要控制温度,只要有气库,什么水果都能保存下来,至少吃到相对新鲜的没问题。

什么樱桃、山竹、杨梅、荔枝……

凡是想保存的,李易只要愿意,一律没问题,成本高低而已。

“今年夏天,哈密地区的甜瓜,我飞过去带回来给你吃。”

李易想起了哈密瓜,这个在长安吃不到。

永穆公主使劲摇头:“不吃,我吃甜的牙疼。”

“要不我弄个保鲜水,加上装冰降温的箱子,等哈密地区的甜瓜将要成熟,拿保鲜水泡一下,放在箱子里,快马送过来。”

李易想到个节省寿命的办法,一套方法上去,保存一个月都没问题。

路上冰化了,在驿站补冰,钱的事情。

“我想吃,牙不怕,李郎你会治牙。”永穆公主一听不用寿命了,赶紧答应。

“咱得跟有钱人说好,问他们吃不吃?他们吃,正好多派人取瓜,把路费赚回来。”

李易连马钱、人工费、冰钱都不想自己出。

永穆公主把眼睛笑成弯月:“在闻恬兰香阁我说……我说吃这个养颜美容。”

“你没说错,它确实是药,籽也不错,制作成果脯,新鲜的更好。”李易先给永穆公主点个赞。

女人的美容、男人的功能、老人的寿命、孩童的聪明,都是销售要点。

永穆公主更开心了,突然看到岛民,感慨道:“还是他们活得简单,有鱼吃就很开心。”

“那你是没见过他们没粮食吃的时候,还有生病的时候。

台风一来,海浪把人卷进去,岛上潮湿、炎热。

当地人的寿命短,比大唐的短一大截。”

李易可不想过如此简单的生活,他还得享受。

被两个人说的原著民,果然十分快乐。

一下子获得大量的贝壳,美味的蘸料,鱼随便吃。

还有盐,把鱼腌制起来晒干,等天气不好的时候没有吃的了,再吃。

最关键的则是从那个孩子的嘴里说出今后会有更多的大唐的船过来,用东西交换需要的东西。

他们换一次东西不容易,尤其是换人,女人去别的地方,或者别的男人、女人过来。

自己弄船出去,风险太大,一般情况下等待,等其他人来。

有了大贝壳,又可以等下雨的时候接水用。

女首领的心思没放在贝壳和鱼上,她不时看一眼游艇。

看完游艇再看李易,冯青黛跟她介绍了。

大船是李易的,她的师父,教导她的人。

这支队伍,必须停她师父的话,她师傅在大唐厉害着呢。

女首领聊着、听着,突然跟小丫头说了几句话。

“师父,她问我,咱们船上怎么弄水?她说岛子上的水太少了,有人会因为到林子里取叶子上的水,遇到危险死去。”

小丫头站起来,向李易喊。

“告诉她,我们会为他们制作大量的木头大桶,帮他们接雨水。”

李易不准备兑换东西给岛子上的人,储水设备,他能兑换出非常好用的。

浪费寿命不值得,造木头的器皿。

有破木头的工具,制作木桶简单,用浸了桐油的麻绳箍便可。

游艇上也有铁丝,拉丝拉出来的,另外有胶。

都不用工匠,羽林飞骑就能做。

淡水不仅仅是为了本地人用,以后的船只过来,需要补充淡水的时候,无须发愁了。

第1439章 技术关键称长谓

‘嗡嗡嗡’‘嘎嘎嘎’‘咚咚咚’

吃过饭,灯光照耀下,各种声音响起来。

李易上了全套的木工工具,他实在是没时间多等。

破板机、台刨、压刨、修边机、圆磨机、榫卯机、固定器组……

好多工匠没用过,看一眼就知道怎么用,尤其是榫卯机,这个方便啊,不用自己又凿又抠。

岛子上有木头,干木头,做船的,烧火他们不用,拿树枝烧。

大树在没有斧子和锯子的情况下,好不容易给弄倒,费劲分解烧掉,岛民显然并未傻到那个程度。

李易看大木头断掉的痕迹,工匠直接说出如何给砍断的。

先剥皮,等,等大树死了,慢慢干枯,用石头斧子凿啊凿。

“看,这种生活好吗?”李易与永穆公主说。

吃饭时永穆公主还羡慕一下岛上的人,容易满足。

永穆公主瞅着羽林飞骑帮忙砍伐大树,留着晒。

粗木头变成了木板,木板又变成了木头条,打榫卯,拼接,外面上混合了桐油的绳子箍。

岛子上的人感觉自己的眼睛不够用,哪一处都想看,包括在林子里用油锯伐树的。

他们其实被吓到了,头一次知道木头还能用那什么东西来破开。

自己岛子造一艘船很费劲,得慢慢凿。

现在木头能拼出来桶?不应该掏空中间直接当桶吗?

“东主,加工完能还回去吗?”庄子里的工匠大声喊。

他觉得工具太好了,怕用去大量的东主寿命。

活儿可以慢慢干,有没有这样的工具都能做,东主没了可咋办?

“只此一套,没多少费用。到下一个地方,那里面积大,搭大的房子,希望当地人有更多的干木头。”

李易不在乎,下一个大的岛子是夏威夷群岛。

资料上写,七五零年什么人从别的岛子过来。

李易不信,你说的那么准?好像你们专门回到过去看过一样。

瑙鲁都有人呢,那么大的岛子会没有人?

工匠放下心:“以后的人过来会方便,咱们给打了前站。这条海路,要不是东主你,谁能走出来?”

工匠骄傲,以主为荣。

李易转身去远处,声音太吵。

小丫头身边跟着翠柳、黄柏,还有两个羽林飞骑,她与女首领在一起。

她说大唐话,一字一字教对方。

女首领其实更想看别人加工木桶,又认为学会大唐的话更重要,只得努力记。

小丫头主要教单词,日常用语。

比如说‘交换、喝水、吃饭、鱼、贝壳、钱、盐、火、大风、暴雨……’

“这套工具带回庄子,作用一定很大,对吧?”

永穆公主看到一个木桶接一个木桶被造出来,对工具十分推崇。

“一点点辅助,真正有用的东西是标准刻度尺,我拿出来的螺旋测微仪、数显水平尺等标准工具。

然后才有了庄子里的工业母机,并且一代代更新母机精度,现在的设备,只是提高工作效率。

回去到庄子,可以做出来。当然,锯片钢不同,这个差距大。”

要是没有之前拿出来的工具,李易还认为木材加工的工具不错。

如今也就那么回事儿,庄子中的工业母机可以生产出来这套家什,钢比不上。

边关将士使用的箭,是庄子车出来的杆子,箭头更是先铸好之后拿设备打磨。

“这套设备拿回去造犁架,普通的木头就行,便宜,好木头沉,租给百姓用,够成本即可。”

李易想起种田的人的犁并非都是标准件,坏了修起来费时费力。

他要在京兆府统一标准,先租,之后专门卖配件。

分几种规格,有的人身材高大,用一种,有的人矮小,另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第三种……

“快到二月了,天暖和,长安的船多,咱们造船不?”

永穆公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又要到夏天。

冬天很忙碌,夏天的话,可以享受一番。

“造桥,在水网的水渠上面多造拱桥,木头的。”

李易脑海中出来了一片人来人往过桥的样子,有了水网,百姓过河需要找地方。

桥多后,本身属于一种景色。

……

三日后,当游艇开始向着夏威夷群岛前进的时候,长安城中的考生们正在进考场。

今年的考题提前说了,就是关键的十道时务策,涉及到各方面。

也有诗和赋,加上背诵的,还有面试。

要考四天,大家慢慢答,有吃的地方,更不缺睡觉的场所。

今年的考生多,路好走了,各地都愿意给予举荐名额。

加上朝廷未限制数量,大家都想碰碰运气。

还有之前没考上的,今年必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