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815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众人到送货的地方,看到马拉雪橇,不过这个雪橇看着很别扭。

“什么雪橇,为何像车?”王君葵站在雪橇旁边看。

送货的人咧嘴儿笑:“我们从蜀地过来,牲口拉车,到了有雪的地方,把沉重的车轱辘拆下去,换成雪橇板。

等回去后,再装上轱辘,留人看守了,李东主以前说在轱辘下面加东西,我们觉得不如拆掉。”

“蜀地的栗子?”

“对啊,李东主又给了十万缗兑换券,说要让前方的将士们吃好,买栗子。”

“价钱贵吗?买这么多栗子会抬高当地栗子价钱。”

“怎么可能,你们才多少人?一人几斤栗子,我蜀地多少人?”

问答中,秦离打开一个麻袋,掏出一把栗子,高兴起来:“架大锅,咱们羽林飞骑会炒栗子,先去找小石子。”

“剥了壳炒?”勤务兵跟着捏起个栗子看。

“炒了剥壳,愿意直接吃就直接吃,不愿意直接吃炖肉,什么肉都能炖。

看现在的栗子,似乎需要切个口,大家都动员去来,帮忙切口,不然剥不下来皮。”

秦离有经验,观察一下栗子,不用刀割口子不行。

部族的人跑过来围观,比起陇右节度使的人来说,他们更差,从未吃过栗子。

彼剌喇拿起几个栗子看,不懂:“在土里刨出来的?在树上它没有把。”

“树上结,外面有柄,带刺,剥开以后出这样的栗子,再剥开才能吃到里面的栗子肉。”

秦离比划着,京兆府有栗子树,他还剥过。

“好吃吗?”彼剌喇还不太懂,除非让他看一眼怎么长的。

“炒好你吃了即知。”秦离走了,找人架大锅、收集小石子,还得先洗一洗。

正好这个过程中大家给栗子割刀,到时候弄糖水泼就行。

大家分头去忙,部族的人也帮忙割栗子。

一个时辰之后,一锅锅的糖炒栗子做好。

戴着手套用筛子把粘在栗子上的沙子去掉,一个个看上去外表油亮的栗子便可以吃了。

“怎么换?”彼剌喇看到族人眼巴巴看着,决定付出羊。

“自己人换什么?你们进城之后,管你们要过东西?来来来,先一人拿几个尝尝,等下一批炒好,就多了。”

秦离戴手套捧起一捧送到一个流鼻涕的孩子面前,孩子伸手。

“衣服兜,烫。”秦离告诉孩子怎么办。

孩子抓着袍子下摆抬起来,装上栗子跑去找其他小伙伴一起吃。

第一次吃到栗子的部族被栗子的口感和味道震撼到了,原来大唐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怪不得总要去打大唐,不过现在不用打,也能吃到好东西。

“栗子鸡的罐头吃过,炒的头一次。”

郭知运也没吃过炒栗子,吃一个还想吃下一个,上瘾。

羽林飞骑继续用兵工铲在那里炒,看大家的样子,这批栗子是不可能做成其他菜了。

部族的人小口小口吃,他们的开心不仅仅是炒栗子的味道,更包括他们不用再换东西。

现在他们属于大唐人,在前线帮着驻守,同样获得补给。

等到了春天,想去哪放牧就去哪放牧,晚上能回来就进城,很多城,随便进。

不用战争就可以得到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打?

彼剌喇看着族人一脸满足的人样子,来到在那光膀子奋力炒栗子的秦离身边。

“秦兄弟,等开了春,后面的地方能不能修城,我们帮忙,城墙低一点,城墙不用那么厚。

我们帮忙修,这样看水草放牧,我们可以进城里安置牲畜,不然晚上怕被什么东西给叼去。”

彼剌喇想要随时能够找到安身的地方,以前放羊,不能回部族,在外面人休息不好,必须总有人轮换着盯着。

他发现城修得快,既然如此,多修一些呗。

“我会把这个事情写信给东主,看东主如何安排。”秦离无法做决定。

修城是快,烧水泥和磨水泥却不快,再加上运费,多长时间能回本儿?

他知道彼剌喇的意思,城里不用修房子,他们有帐篷,只需要一个城墙,然后牲畜关进去。

若如此,防狼和豹子,一丈高的城墙就够用。

即便有豹子能跳进去,也无法带着羊再跳出来。

放羊的人手并不少,豹子咬死几只羊,它本身就值那些羊的钱,何况羊还能吃。

或者在墙内的一面加个檐,爪子扒拉着城墙进去了,等想跑时,多个檐,扒拉不住。

第1215章 走私应对拒私建

“制作一些小的军大衣,既然吐蕃部族变成了咱大唐人,先给他们提供物资。”

李家庄子中,回来的李易安排工坊制作小军大衣。

按说即便制作小军大衣,也应该先给边关将士们的孩子穿。

不过此时情况特殊,只能给将士们的家人送甘油,衣服先提供部族。

“东主,榛子用送吗?”宋德又问一下。

“不送,自己人还不够吃呢。肥皂送去一些,那边的孩子小手小脸上都是皴。”

李易盘算着,给生活用品比给零食管用。

事情决定下来,一批东西从长安出发送出去,估计需要进腊月的时候才能抵达。

张九龄回来了,带了许多他在广州养的鸽子。

收上来的税入国库,驶远县晏氏及帮凶们送进大牢,先看押着。

具体怎么处理,需要等驶远县的证据拿到之后再说。

张九龄交接完,过来找李易,毕构等人又跟着一起到来。

反正在政事堂办公和在李家庄子办公没什么区别,开个小朝会什么的,人都够。

关键在李家庄子饭菜好,屋子里是暖气,温度控制得不冷不热的。

“三百六十万缗,仅仅是开始,我大唐的商船还未跑出去贸易,不然……”

毕构想着钱,三千万缗的财政收入有了。

不算租子,租子依旧给官员们发俸禄,官员现在的收入比以前高一倍。

京兆府与河南府官员俸禄超过之前的两倍,再要说因为没钱而犯错误,就往死里收拾。

宋璟在旁不出声,之前他一直反对收税,如今看到钱了,他无话可说。

人家夷商照样换东西,大唐的商人依旧把商品送去换。

没人反对,同样有丰厚的利润。

若不收税,大唐和夷商们赚得更多,钱皆叫他们赚走,对大唐朝廷无益。

“被抓的驶远县晏氏他们,短短时间内居然可以拿到二十多万缗的好处,果然海贸是个好东西。”

苏颋在吃惊,都说广州当官不好,现在看来,动一动心思,钱财无数哇!

“可有走私的人?”李易不去考虑赚多少钱,海关赚钱难道不正常?

张九龄轻轻摇头:“一半货物的奖励,大家全在盯着,恨不能别人走私一次,举报后比自己买卖东西赚钱容易。”

李易皱一下眉头:“海岸线过长,相信随着贸易总量增加,尤其是大唐的船队多,定然有人想逃掉税。”

大唐的商人出去时记录,等贸易完回来,连着出口的百分之十关税和进口的百分之二十一起收。

之所以出去的时候不交,是因为那东西在大唐不值钱。

一下子没了百分之三十的毛利润,纯利润少的可不是百分之三十。

商人面对高税收,能不想办法逃掉?

“可派人在适合停靠的位置值守。”毕构出主意。

“换成我,我会采用大船晚上停在海里,小船蚂蚁搬家的方式运货,大船不易靠岸的位置,小船没问题。”

李易随便举个例子便把毕构的安排给破解掉。

“照此说来,堵不住?”毕构叹口气。

“能,不用堵,让他们守规矩。”李易思忖一番,想到了办法。

他对众人说:“李家庄子会有新的好东西做出来,放到外面值钱。

谁想拿到货,必须在指定的地方交易,想逃税,就没有资格参与。

只要利润足够多,商人们自然愿意把税交了,另外……”

李易接着提起严判的方法,走私一次,别人不知道,时间长了,风声必然走漏。

逮到了,直接抄家,不管你以前赚了多少钱,全没。

只要抄几次,其他人保证不敢动,罚不是按照数量来罚钱,全没了,家业消失。

参与走私的人再入个刑,想要省钱的人保证害怕。

如此一来堵住了大部分缺口,少部分……没办法。

他那时的手段多,照样有人走私,然后被抓,不同的是不会被抄家。

李易也不知道那时若抄家,还有没有人走私?

“我回来的时候,听到有商人准备找地方建水泥厂,然后用混凝土修码头。”

张九龄提到个事情,现在的码头有的直接靠岸,地方比较好的。

另外有用石头堆,还有木头延伸出去。

水泥的烧制方法公布之后,商人们动心,他们想要修一个,然后在上面卖东西。

或者是船停靠之后,扛活的人要上去干活,收一笔钱。

再建仓库,收取东西保管的费用。

如此一来,市舶司收税,还要在那里设个点儿。

“不允许。”李易态度坚决:“码头的规模、质量、经营,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

“叫他们按照规矩办,如何?”姚崇认为私人修码头,节省朝廷的钱。

“会出现纠纷,比如码头商品的价钱,提供的食物是否会吃中毒。

码头的修建者用帮工能不能上去干活为条件形成势力,仓库的安全。

以及协助走私,帮忙隐瞒货物品质和数量。

市舶司派去的人手多,增加费用,派去的人少看管不过来。”

李易知道经营码头有多赚钱,食宿、仓储、泊位、搬运。

钱,其实可以让商人赚,交税呗。

管理上却难,商人的码头,看到好东西了,会不会杀人越货?甚至一把火把仓库烧了,就说烧没了。

不管是夷商,还是大唐的商人,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上哪说理去?

总不能朝廷派人帮着管理,那是谁的码头?

官方给建的码头,出了问题官方负责,该赔就赔。

收税和收费的时候,要为商人提供良好的经商环境。

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商人参与,扩大贸易规模。

“咱们修?”毕构准备掏钱,他能想到利润。

“我会修,我出图纸和建造方法,算我入股?管理我也动,对,尤其是管理,我最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