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780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一直在此当官,李家庄子还不答应呢。

偏远地区的县令有李家庄子的五管事地位高?任何一个庄户都是李家庄子重点培养的存在。

放下笔,等着纸上的墨干,黄岸笑了:“张公,把李丰等人派过去,能支撑起驶远县?”

“你是说晏氏会不会继续捣乱?李家庄子有钱,羽林飞骑又给我带来很多兑换券。”

张九龄想得透彻,李丰他们有靠山,靠山有钱,用钱砸足矣!

被两个人提到的李丰在跟庄户们开会,覃水非要听,她以刚才她没挤着学习为理由旁听。

李丰同意,对方代表几十万山民,光是正在挖煤和修路的已有十一万余人。

属于真正的代表,随时调动大军的代表。

“驶远县的人口少,咱们有好几种选择,一个是拿钱砸,最便捷,大家觉得怎么样?”

李丰说起许多人认为的情况,比较实际。

“小丰,用不着,给钱的手段好用,却不长久。”

“对,百姓只是为了一时之财,难换真心。”

“东主说当地的黄皮不错,可以叫百姓制作成黄皮干,咱们收购,或给夷商。”

“最好是换给夷商,现在黄皮还比较鲜,用来当消食的东西不错。”

李家庄子的人纷纷反对直接用钱收买人,追求地方持久利益。

李丰点头:“好,我们先从黄皮入手,其他的方面我想到了叫当地人收集贝壳,磨成粉,运到别的地方卖,给家禽吃。”

“这个是后续的,当务之急是为百姓换好的工具。”

“我想个办法,咱们问当地百姓哪里有厉害的野兽,叫羽林飞骑去打。

打到了就说谁提供的信息,换到的皮毛和能当药材的骨头卖了给大家配置铁器。”

“还有草药,咱们带图册来了,一起问,先把干活的工具弄出来,之后百姓自己再为家里获得东西。”

庄户们又一次发表看法,没人在乎李丰的面子,实话实说。

“行!”李丰自己也不在乎,他就是个奴隶,办好事情才重要,他的利益在于李易的态度。

第1160章 群策群力向谁告

“现在驶远县的百姓心中有股气儿,主要是怒气。你们说说怎么利用?”一个庄户换个角度说事情。

众人看李丰,等他先起头。

李丰挠头了,他在回忆,回忆自己跟东主所学。

这种斗争东主教过,总遇不到实际情况,有点记不清楚。

想了一会儿,李丰开口:“三种,一种是上来就挑明,把百姓的怨恨发泄出来,针对晏氏。

不过如此操作,晏氏会有防备,晏解等人未必会把心思放在贪婪上。

第二种,淡化,让百姓的怒气留在心里,等着晏解他们搞出了事情,一同爆发,威力大。

最后一种为正面引导,告诉百姓,大唐的朝廷值得信任。

叫他们不要失望,宰辅们知道,陛下也知道当地的情况。

一切都会好起来,大家努力干活,为自己修路,为自己的生活而拼搏。”

“第三个。”

“我也是第三个。”

“咱李家庄子无须那么下作,虽然咱们手段多。”

“化愤怒为力量,改抱怨为信任,第三个。”

“我同意,咱们研究研究怎么说。”

庄户们纷纷表态,放弃了快意恩仇,从大唐的角度出发来办事。

覃水睁着大眼睛听,眼睛渐渐模糊,她抬手擦泪水。

她看到了,李家庄子的庄户们很聪明,想到了许多办法,最终却选择最正直的那一个。

不去利用百姓来针对谁,反而帮助百姓做对事情。

玩阴谋诡计,这帮人看上去十分熟练,在抉择的时候,又放弃。

自己的寨子听李易的话,李易不会害自己的寨子。

“接下来说具体的修路,人太少,需要从别的地方调人,山民不错,给不给工钱?”

李丰结束一个提案,再抛出一个。

“问驶远县的百姓,晏氏的钱咱们不指望,用羽林飞骑猎杀贵重的动物,钱属于驶远县百姓。”

“先给吃的,买猪,咱们会做饭,尽量做好一点,咱们不需要维持官员的体面。”

“因为我们不是官员,我们是李家庄子的庄户。”

“东主是官员,东主有时还亲自做菜呢。”

“尽量看人性,不要太好,却必须给人一个好印象。”

“不干活的人咱们不给钱,除非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庄户们又一次讨论起来,似乎任何事情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

覃水羡慕了,甚至有一丁点嫉妒。

她哪知道这叫团队,有共同的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考虑。

当确定下来的时候,不管其他人有别的考虑与否,必须先全力完成这个主线。

在没有一个准确思路的时候,需要彰显自我。

在多数人把思路安排好的时候,不需要刺头。

当然可以保留意见,保留的时候顺着其他人的思路做事情。

若这个思路进行下去,发现不行了,那么其他人要听从保留意见人的安排和指挥。

对于李家庄子,整体上稳定,李易的意图被执行,方法不同而已。

李家庄子最值钱的东西即如此,李易几年的时间精心培养的结果。

“你们不问一下李东主?”覃水还是更相信李易。

“等操作过程中出了问题再问,东主不希望我们什么事情都直接问他,反正不是大事儿。”

李丰笑了,他想证明自己,庄户一样的想法。

无非是带领百姓干活,顺便收拢民心,非生死搏杀,有退路。

……

驶远县,半夜了,火把点着,百姓们还在干活,更加没有力气。

他们靠着喝汤来节省主食,没有主食哪有力气干活?

马匹到来,送信的。

“哈哈哈~~怕了,张九龄和黄岸都怕了,给我们升官,让我们去捞好处。”

晏帮拿到了文书,两份,一份是张九龄的,一份是黄岸的。

确定了张九龄巡查使的地位,同时也得到了提升的机会。

晏氏的人纷纷跑过来看,包括依附晏氏的衙门中人。

“好啊,这就是咱们的本事,张九龄妥协,给我们好处,可惜,我们还想修路。”

“巡查使又如何?还不是先考虑我晏氏的利益?”

“收工收工,不干了,你们这群刁民,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磨蹭?”

“等新来的县令到,你们会知道谁好谁坏。”

“不懂得感恩的东西,给你们喝鱼汤还在背后骂,哼!走着瞧!”

晏氏的人兴高采烈,他们认为自己的手段起了作用。

就跟李易那时的一些厅级的、部级的人一样,认为自己没事儿,高高兴兴地开反腐会议呢。

第二天被叫过去接受调查,一般这个情况绝对没跑了。

不存在侥幸,接受调查还能囫囵地回来?做梦呢?

百姓们听着,低头往回走,哀莫大于心死。

他们羡慕别的县中的百姓,别的县里的百姓拿着张九龄的钱干活。

工具不用自己买,还吃得好、拿工钱。

一直指望着张九龄收拾晏氏,那天抓人之后,还高兴一下,哪想到晏氏又回来。

现在甚至升了官,张九龄也不行吗?

百姓难过,感觉人生一片黑暗,老天爷不开眼。

他们能得到的信息就这一点点,哪里知道上层运作,更不晓得有一只真正关心他们的队伍在研讨方案。

一晚过去,驶远县的百姓晚上做噩梦,他们睡觉的地方就一个草席子,跟裹尸似的。

草席子还是他们自己编的,要不是天气热,到了冬天,广州这里的低温也能冻死人。

当温度高于人体体温一倍的时候,人就承受不住那种热。

当温度低于人体温度一半的时候,人承受那种冷就非常难受。

早上起来,没人给制作热汤,衙门的一群人走了,开开心心地走了,去更有权力的地方‘上班’。

百姓们茫然无措,自己要干啥呀?还修路不?你们走的时候什么都不管?

一刻钟之后,从小路上一群人到来。

他们骑着马,马身上带着炊具和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包括很多野味。

百姓们好奇,谁?

队伍一共三百三十人,三百羽林飞骑,三十个李家庄子的庄户。

“快点,把炉子支起来,晏解他们太不是东西了,都不跟我交接就跑,我账都不好查,先吃饭,给咱们的兄弟姐妹们弄饭吃。”

李丰催促着人干活,其实就是安排好的。

第1161章 衙门轮换无歧视

昨天晚上睡席子的驶远县百姓木愣愣地看着一群人在那忙活。

一块块砖头摞起来,不是很高,里面放上焦碳,上面架着锅。

锅是平锅,有人放里倒油,旁边的大盆中是发好的面。

另外的盆里是馅,瞅着像猪肉馅。

实际上就是猪肉大葱馅,昨天晚上制作好冰镇,面也是昨天晚上发的。

羽林飞骑干粗活儿,李家庄子的人负责实际操作。

包馅饼,这个可不是包包子压平那种。

他们揪起点面,在手上拍一拍,放捏馅放进去,用手团吧团吧就按在平锅里,再用手压压,馅饼出现了。

发面的馅饼就这样,换成烫面的,就费劲了。

还有人架起大锅熬汤,带着肉的野兽骨头扔里面,等水开了把沫子撇掉。

接着是野兽有人分解切肉条,用绞馅机摇着绞馅。

水开了,肉泥攥丸子进锅,放上青菜叶子和盐、花椒面。

芥菜的咸菜疙瘩放在砧板上先切片、再切丝,用水漂洗,切葱丝,放盐,再滴香油搅拌。

驶远县的百姓还没睡够呢,昨天半夜才收工,现在带着眼屎茫然地看。

这是谁呀?干啥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