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676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第0997章 不收礼物不坑民

“小易,升官了,我给你带过来。”吃饭的时候毕构来了。

把门下省的文书给李易,升官了,门下省的人想来,毕构抢了过来。

李易在吃米线,天热,他连续吃了几天过水的东西,需要调整一下。

“米线行。”毕构说着坐在李易对面。

金菊距离门口最近,她出去给毕构拿东西。

翠柳跟着出去,帮忙。

李易打开文书瞅一眼,向西边抱抱拳:“臣谢陛下。”

“是我们全体通过,不然你还是从九品下的武散官。”毕构要把话说清楚。

“嗯!谢了。”李易应付一句。

“不用,不用客气,都是应该的,你为大唐出力。”毕构摆摆手,一副他不居功的样子。

“你最近总吃热食,不建议你吃米线,胃舒服吗?”李易说着去搭毕构的脉。

“昨天晚上吃的炸酱面,反酸,早上起来用凉开水泡的米饭,吃点螺丝转咸菜。”

毕构坐好了,说自己的饮食。

“吃吧,没事儿,今天晚上你吃半碗米饭,吃点瘦肉。”李易放下手。

金菊拎着一个陶罐回来,放在竹子编的垫子上。

翠柳端个托盘,放到旁边,坐回自己的位置,低头吃米线。

毕构开始小心地往罐子里下东西,上面一层油,温度全压在下面。

“小易,你知道不?倭国的使臣在收蜂蜜,你猜他们要干什么?”毕构按照顺序放东西的时候一脸神秘的模样跟李易说。

“给李东主。”八个宫女太监同时出声,并一同佩服地看向李易。

“知道了?”毕构看看他们,又瞅李易。

“我不要,不是什么东西我都收,见我都不见他们。见第一次,他们就会想办法跟你见第二次。”

李易捞米线,一个长勺子放在下面,筷子捞一点就接一点。

毕构露出遗憾的神色:“他们买了四千缗的蜂蜜。”

“四万缗也不要,他们难道还能倒了?他们有本事能够带回去什么就带回去什么,想从我嘴里掏秘方,做梦!”

李易摆出来态度,说啥不跟倭国人接触。

对方目的明确,自己又不可能答应,耽误时间。

至于说接触之后可以骗一下,为什么要自己去骗,何况堂堂正正已经足够收益了。

“从各地传回来的消息,感觉今年能收上来三十万斤蜂蜜。”

毕构换个话题,他也不在乎倭国买的那点蜂蜜。

李易在报纸上教的养蜜蜂的方法非常好用,就是蜜蜂太少了。

等到明年,分巢之后,相信会多起来。

送过来的报告上说有的邻居跟人家说好了,分巢的时候分过去,请对方喝顿酒。

李易给自己的小碗里加了点辣椒油:“告诉他们蜂蜡一比三换李家庄子的蜡烛,我要用来制作化妆品。”

李易怕百姓用蜂蜡当燃烧蜡,怪可惜的,他有石蜡,石蜡属于副产品。

毕构笑起来:“小易你不知道吧?多余的蜂蜡,咱们买蜂蜜,百姓送给咱们。”

“占百姓这点便宜作甚?报纸上传出去,告诉百姓一声。”李易抬眼看毕构,不怎么高兴。

蜂蜡本身是药,放在家里治疗一些小病没问题。

百姓不知道,那就写得直白一些,报纸送往各地,各地的报社抄下这部分内容发行报纸。

“也好。”毕构脸微微一红,自己觉悟低了。

他吃两口肉:“你庄子的钱还够用吗?”

“够啊,我又卖了不少煤油灯和暖水瓶,不买这两个我不卖自行车。”李易眉开眼笑。

显然他没少卖,自行车才是身份的象征。

长安城中有骑自行车的人,前面走路的人离得很远,就开始按铃铛,提醒对方躲避。

还有转弯的时候,早早把要转的方向那边的手抬起来,示意车要怎么转。

就跟六七十年代的私家车一样,厉害。

骑自行车,收获一堆艳羡的目光,爽!

毕构低头吃饭,不想说话了。

自行车和其他方面不同,直接免税,钱用来造枪。

不算在五十万缗的抵税额度当中,他收不到税。

“老毕,别难过,我的煤油灯和暖水瓶抵税,我准备宣布,卖出三千辆自行车后,再想买,必须持有煤油灯和暖水瓶一年以上才可以。”

李易安慰毕构,他看出来毕构不开心了。

“之前你也是这样说的,后来又说为了方便大家出行,临时允许,你就是想卖钱。”

毕构此刻老委屈了,他算账。

一千缗一辆的自行车,三千辆是多少钱。

有钱的人都被一网打尽了,主要是外地的商人,他们购买一套东西,再去卖。

“我也是一心为大家着想啊。”李易感慨一句。

毕构鄙视,突然又问:“以后能降价吗?朝堂上的人也想骑自行车。”

“不可能,只能涨价,降价李家庄子的品牌就不值钱了。你当是卖菜呢,卖到晚上降价。”

李易才不会干傻事儿,他卖的是品牌,到后来钱低了,之前买的人怎么想?

不但不能低,还要偶尔派人暗中说要加价购买,把东西的价钱抬起来。

“那倒是不错。”毕构对于做买卖的事情不是很精通,他用笨方法琢磨一下,觉得有道理。

等他吃完饭,他拿了二斤从二品的茶叶走了,看上去很高兴。

“抢人家门下省的买卖,不地道。”李易鄙视一下。

门下省愿意过来送东西,送完东西可以拿东西。

同一时间,四方馆,阿倍仲麻吕一众人吃着过水饭在等待。

消息他们故意放出去,四千缗的蜂蜜,希望哪个官员找李易暗示一下。

到时候他们正如李易所想,送给李易,往后就用各种理由到庄子接触李易。

在他们看来,四千缗不算少了,用来送礼,李易会很高兴。

“听说水泥要用火烧,怎么烧出来的?”下道真备把打听到的情况说给其他人听。

“和烧石灰一样吧?写信回去,让我们国内烧一烧看。”藤原马养不想购买大唐的水泥,太贵。

“不知道用什么烧?是石头?石灰不能当水泥用,一定不是那个。”高树纯一郎到现在也没拿到水泥的配方。

“再等一等,等李易,给大唐官员钱,让他们去跟李易说。”

阿倍仲麻吕不愿意多费劲,他不相信还有人不喜欢钱。

第0998章 攻援巧合凑如今

“老路,怎么样?”樊凡端着饭过来找老路。

九曲的地方,太阳晚一点才到中间,有时差,刚吃饭。

老路肚子动手术,给他做的主食是油炸的发面馒头,炸好了之后,掰开,取里面松软的面。

同时还有泡开的熟大米粒,两样一起吃。

属于羽林飞骑在李家庄子的标准配餐,每顿饭必须吃米和面。

消化速度不一样,酸碱度不一样。

李易给出的方法,李易以前没怎么研究这个。

后来到一个工地,工地旁边有十元钱随便吃的饭店。

在他看来,这样的饭店开不久,工地的人多能吃啊,随便吃,里面还有红烧肉,几天给你吃荒铺。

结果他那天正好路过,饿了,也去吃。

发现工地的人盛饭菜是荤素搭配,还有汤和咸菜。

然后托盘中先盛大米饭,再放两个大馒头。

工地的人并非盯着菜吃,他问一声,对方告诉他,如果把这家店给吃关门了,他们就吃不到便宜的好饭菜了。

在家吃饭,你能盯着菜吃?就当是家里一样。

然后李易又问,为什么要吃两样主食。

工地的人告诉他,有劲,只吃米饭胃不舒服,只吃面,更容易胃酸。

他回去查一下资料,发现确实如此,但他还是不喜欢两种一起吃。

羽林飞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吃的是这样。

现在条件不好,只有伤兵享受待遇。

“没事,就是有一点疼,对于咱们来说,无所谓。”老路笑了。

他是曾经的老兵,接受过李易带着玩耍的人。

玩的时候想死的心都有,无数次觉得自己熬不住了要退出去,又一想到家人,死也得死在训练场上。

现在疼的时候,回忆一下,发现没什么大不了。

“吃饭,高原地区身体恢复慢,吃几口,下午再吃,少食多餐。”樊凡扶着老路坐起来靠着。

又拿个小桌子。

“我自己来。”老路换了个姿势,跪在那里,这样肚子不会窝到。

“看样子你状态不错,那就不急着回去,等养一养,有兄弟送新的战报回去。”

樊凡观察一下老路,老路没发烧,也不喘。

那就留在当地养,若老路状况不好,就得带着往回跑,活着送到李易的面前。

有人回去报信,自然要把老路的情况跟李易说,看李易那里是不是有安排。

外面郭知运和王君葵站在帐篷门口听听,放下心,转身去其他地方看。

二人并不急着吃饭,他们在观察羽林飞骑伤员。

“比我们的人恢复速度快。”王君葵发现情况了。

对比一下,自己队伍的人受伤恢复速度比不上羽林飞骑。

“往日他们吃得好,打下来的底子。”郭知运没什么好办法。

河西节度使的兵,有时还得去种地。

能吃饱饭就算是不错了,哪还能学陛下私军吃什么都有讲究。

王君葵抬头看看天,判断能不能下雨,见天上的云少,只有零星几朵。

“无雨,今年吐蕃应该不会反攻。”王君葵判断吐蕃的情况。

郭知运沉思片刻,道:“没有羽林飞骑在,扎西库热或许不出兵,有羽林飞骑,换成我,宁肯拼着伤亡大,也要杀。”

王君葵愣住,几息后点头:“确实,只要多杀一些羽林飞骑,士气就起来了。”

他想通,羽林飞骑是厉害,数量却少,大规模作战,少数的羽林飞骑不可能安然无恙。

到时候一宣扬,不但之前战败的过错没了,还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