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568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那已经不是他那个时候的事情了,要更早,北平、天津地方,用面粉来制作简单的酱当调料。

最经典的菜是京酱肉丝,里面的酱是面粉糊做的甜面酱。

后来大家也弄不到那么多的甜面酱,就各种酱按照地方习惯来整。

同时出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和全聚德烤鸭,后者就是用甜面酱。

最后大家发现不好吃了,还贵,凭什么?就因为品牌吗?

对,就是品牌。

“把猪肉的肥肉和瘦肉搭配好了,制作成馅往里打水,再蒸出来的包子,就是油多又鲜。

把鸭子使劲灌食,吃得肥肥的,烤完后,油脂的香味会被大家接受。

前提是不能放在庄子里吃,庄子里不缺油水,这两种东西庄户看不上眼。”

李易嘟囔起来,他思维发散,想着想着就想到了两个品牌。

两个品牌在他到大唐的时候其实已经没落了。

最初两个品牌好吃,是因为百姓穷,没有油水,肥鸭子就爱吃,注了水的包子就香。

等百姓不缺油水的时候,吃这两个东西,是尝个新鲜,没有说哪一个人盯着顿顿吃的。

这就是死板,缺少了变通,没把自己的品牌给做大,直到日落西山。

如刚建国的时候,老陈还组织过阿斯匹林的生产。

当时就有人说,外国有,还便宜,何必自己造?

在那个时期,中央政治下,这种言论被认为短视。

后来电子产业发展,有人二逼一样还地球村,不需要自己生产和研究技术。

结果呢?说不给你芯片就不给你芯片。

喊着地球村分工的二逼们就不吱声了,当初不是喊得挺欢吗?

要说没有阿斯匹林那个都写在课本上的事情,喊地球村分工还没问题。

已经经历过的事情,包括原子弹,咋就那么缺心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别人二逼过,李易不想自己也二逼。

他对宋德说:“告诉庄子工坊,每研究出来一个新的东西,就给最少十缗的奖赏。

当然,自由是没有了,这辈子别想脱离李家庄子,不过允许子弟去当官。

子弟若考不上,我直接给安排,该得到的他们都能得到。”

“是!”宋德就回一个字,记住了,继续鼓励工坊搞研究,哪怕投入很大。

李易又看一眼宫女太监们:“国已不同,则政有所改;内外不一,则民有所变。

中庸之说,非左非右;中庸之思,亦不中间。

如骑马奔驰,动静结合,又如自行车,动中求衡。

不可改者,青山巍峨之势;可改者,流水无常之动。

百姓生活,军队运转,别无二样。朝廷如树,立根稳固,则不应限其叶茂。”

宫女太监努力记,知道,东主突然就有了一些想法,关乎与朝堂和百姓。

“水活鱼出、日转物生。流云送雨,物运少剩。”李易又说一句,背个手往回走。

不想说了,太深,意义不大,赶紧想办法解决眼前的事情,比如……抄医书!

理论知识再丰富,文采再好,都不如扔一本能够帮助治病的医书出去现实。

要么就是新发明点节省百姓时间的工具,还有解决民生的办法。

“记得提醒我,多烧大陶缸,我多赚点钱,让朝廷出点钱,把粪坑污染的事情给处理下。”

说具体,李易马上想到了一个情况。

沼气池没成功,土地粪便污染好办,就是个钱的问题。

第0829章 不曾停止新器具

宫女们满眼小星星,太监们……他们眼中有没有小星星不重要。

宫女们眼里,东主挥手间就是政治民生。

可以志向高远,又瞬间落到民间。

刚开始还说行政呢,转眼就涉及到具体情况。

可惜永穆公主没来,不然东主就是另一个样子,很好玩儿的那种。

东主一遇到永穆公主就变,可有意思了。

当天晚上,李易说的话,还有抄好的医书被送到兴庆宫。

李隆基翻几下医书便放在旁边,原本他都留下了,每一本都是。

誊抄的摹本则在保证不错一个字的情况下印出来,发往大唐各地。

李易从来不在乎原本,李隆基知道,李易最在乎的是大唐的人有没有学好书中的内容,并且应用在百姓身上。

他拿起李易日常说的话的本子,看完后一声叹息。

“叔叔又说啥了?”王皇后接过去,看过:“这不是很正常嘛!得李易者得天下!”

王皇后不觉得哪里有问题,一直就是这样说的,有资格知道情况的臣子都认同。

谁得到了李易的辅佐,谁就能稳定天下,李易的学问是从上到下。

他今天可以指点江山,明天就能低头种田,不服不行啊。

他啥都会,他当宰相没问题,他当工匠也可以。

他愿意教书就教书,他愿意行医则行医。

高兴了他还自己炒菜做饭呢。

李隆基摇头:“非也,朕是想,若朕未龙兴之时,得遇易弟,可少死许多人。”

“才不是呢,也可能多死很多人,他杀人不手软,我相信,那时韦氏和安乐能毒杀中宗,叔叔就能毒杀她俩。

叔叔向来喜欢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且杀人的时候更激进,从不在乎别人生死。”

王皇后对李易相当了解了,别看李易整天一副老好人的样子。

下起手的时候,绝对果决。

看他杀人,那么多人就被他给定点狙杀了。

关键是杀完了人,他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样子,很平常。

这得是多强大的心理素质?一般人做不到。

至于许多人得罪了他,他没有下杀手,是他觉得对方不值得。

包括想占永穆公主田产的姜家,李易是看对方怎么行事。

后手始终准备着,姜家就是聪明,赶紧卖东西、赔铺子,没挣扎,找李林甫,李林甫并未帮忙。

不然……

“姜皎!唉!”一想到曾经没当皇帝时候认识的人,李隆基又是一声感慨。

王皇后走过来,依偎在李隆基身边。

这个情况李易没看到,否则他会冷笑。

姜皎在你没当皇帝的时候认识你,你给他弄下去了有感慨。

王皇后在你没当皇帝的时候,当初的日子多苦啊。

你过生日连碗面都吃不上,还是皇后他爹把皮衣给当了为你做碗面吃。

然后王皇后一路支持着你当了皇帝,之后呢?

……

李易确实不知道李隆基跟王皇后在秀恩爱,他在设计图纸,照资料上的数据进行设计。

三万募兵全部就位了,在太白山进行训练。

太白山夏天上面也是雪,还是皇家的胜地。

太白山上面有皇家行宫,凡是京兆府周围好点的地方,都被皇家给占了。

温泉民间一个都木有,唯一一个是醉仙居后面的,那个跟皇家的没啥区别。

再往深山里的,皇家占不到,百姓知道有温泉,也不可能专门为泡个澡跑那么远。

李易在画滑翔翼的图,飞的。

跳伞的事情已经成了,羽林飞骑能跳,还懂得自己折叠降落伞,必须自己折叠,别人折叠的不放心。

只不过跳伞是在秋天的湖面上进行过几次,大家还不熟练。

湖面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若真的主伞和副伞都出问题,那个高度,掉湖面也是个死。

从一千多米的高度直接拍在水面上,要是能活,水一定出了问题。

好在每一次开伞都成功,副伞都没打开过。

现在是滑翔翼,滑翔翼理论上是始终向下盘旋,但迎面有风,如果控制得好,也能再次升高。

李易准备让羽林飞骑跳过伞的人到太白山上用滑翔翼,新募的三万兵他不想。

太白山海拔三千七百多米,看的不是这个,要跳和滑翔,看的是相对高度。

本地区的海拔就有七百到一千多米,也就是说,相对高度三千米左右。

不然在一个地方,说海拔高度一万米,然后当地的平均高度九千九百米,也就是说从最高的地方到平台一百多米。

跳伞的话,很可能伞都打不开,人就摔死了。

跳伞和滑翔翼要求的是相对高度,与海拔无关。

“背着降落伞,然后先戴护目镜,找合适的位置用滑翔翼去滑翔,一旦不行就松手、开伞。”

李易嘟囔着,认真地照着数据来画,可不敢疏忽。

当滑翔翼配合降落伞……

他知道,吐蕃那里的高山多,一支千人的队伍若是滑下去,卡住关键位置……

最让人恐惧的就是空降兵,空降兵从来不会落在敌人主力部队的前面,保证是后面。

像诺曼底登陆,空降部队的作用才是最大的,哪怕伤亡也不小。

敌人疲于应对,一个个战略要地被空降兵给占了。

当然,不可忽略的是另一个地方,加来半岛。

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行动之前,盟军就一直在采取另一个诱骗计划,叫鬼影行动。

针对的是加来半岛,包括扮演蒙哥马利的群众演员,还有大量的炮火攻击。

牵制了敌军大部分兵力,才使得诺曼底登陆成功,即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略上目标达成。

“所以咱们大唐的滑翔翼部队,也要由地面进行配合,空降必须直接打到敌人的重要位置。”

李易想着战争中的一次次经典战斗过程,以及战术部署和战略目标,给羽林飞骑进行新的定位。

就他所知道的经典战役空降兵应用和技术,以及战略战术部署,让现在的政事堂的人想破脑袋都不敢想。

“骨架支撑问题、骨架材料问题、滑翔翼翼翅角度、风向风力高度问题,太白山要选一个合适的地方……”

李易标注着数据、图形,嘴上还不停地嘟囔。

别的部队他信不过,必须是羽林飞骑,上次羽林飞骑就没打好,死了好几十个人,指挥失误。

主要是不熟悉战场,以后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差不多了,让工坊造出来,我也飞一飞,我会,我飞过。”李易放下笔,攥攥拳头。

他跳过伞,也玩过滑翔翼,只是那些东西是别人制造的,现在是庄子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