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555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斜对面是姜家卖菜的摊子,由于菜多,占了三个摊位,需要交三份位置钱,还有税。

姜家也有一点地盖了大棚,更多的是昨天晚上周贵卖的菜,他们给收了,需要回本。

菜不是很新鲜,却能卖。

一直收周贵菜的富态人就站在那边,此刻看到人来了,小兰的庄子没来,换成了李家庄子的人,他汗毛孔都张开了。

他顾不得其他的,几步蹿过来,一副察看人病情的样子。

同时低头小声说:“快起来,不是这家,这是李家庄子的摊子。”

“哎呀,我吃了这家的菜,肚子疼啊。”

躺地上的人继续捂着肚子打滚,喊完也压低声音:“加钱,不加钱我就不起来了,我管他是不是李家庄子的摊子呢。”

富态人瞬间傻眼,他懂了,自己被威胁了。

对方是光棍一个,要是得罪了李家庄子,就把自己给供出去。

“多给你二十钱,快起来。”富态的人从牙缝里往外挤。

“一缗,哎呦,我不行了,要死啦。”躺着的人继续大滚喊。

“你想死是吧?”

“两缗,就是他家,我吃了他家卖的菜,浑身上下全疼,我记住卖菜人的样子了。”

“两缗,你行,快起来呀。”富态的人跪了。

“钱呢?”

“给,快点,不然麻烦大了。”

“哎呀,我要去看病,我不行了。”此人悄悄拿过钱,一翻身就起来了,自己拽着担架,哼哼着离开。

周围的人:“……”

“哈哈哈哈~~~”终于有一个人忍不住大笑起来。

其他人便跟着笑,看富态人在那里满脸通红的样子,感觉很开心。

旁边摆摊的人懂,姜家找人来陷害周贵庄子,结果遇到了李家庄子。

官方没介入还好,等事情闹大了,官方的人到来,李家庄子都不用自己出手,自然有人给办得妥妥当当。

真要是吃了谁家的菜生病,告官的话需要有告书。

然后由人拿着到衙门找人,对方看过后会派人把生病的人带来,再找医者看。

不是把人抬到衙门口跪着喊冤,那会被抓的。

所以那人没去衙门,而是直接到西市,他去衙门,谁为他写的告书,谁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富态的人忿忿地回去,站在那里想办法。

天知道周贵怎么没来,最后一天了,说好的,五天,不然叫对方后悔。

一拳头打空了,咋办?

他从西市离开,一路小跑,去东市,找姜辉,也就是升旭店铺掌柜的儿子。

他是姜辉的好友,换个说法是从小玩大的死党。

他郁闷,没安排好,后续的手段用不上了。

跑到东市,他喘,见到掌柜,继续喘:“姜叔,出事了,周贵没来,李家庄子在一个地方合作的大棚顶了位置,那人讹我两缗钱。”

一句话,姜掌柜便明白了,找人干脏活,果然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这样,你和小辉去衙门,说周贵昨天晚上卖给你们的菜不新鲜,烂的太多了,注意打点一番。”

姜掌柜的心情也不好,暖贴买来了,没见到胡人,在等,今天晚上不来,一千五百缗就不给胡人了。

不过买的时候是五十钱一个,自己赔了。

必须要卖三十五钱一个才能保本,可怎么卖呀。

姜辉出来,跟着好友又去万年县的衙门。

距离不远,东市的西边北边是平康坊,平康坊南边的宣阳坊就是万年县县衙。

离平康坊最近的是浴池,李隆基开的浴池。

浴池的南边才是万年县县衙。

从东市过去,走个几步路而已。

二人带着兑换券寻过去,衙门口的衙役认识,姜辉总说自己和姜皎是亲戚,也请过衙役喝酒。

见二人过来说要见官,便领着去找县尉。

“洪县尉,城西一个庄子,卖给我们的菜不新鲜,今天一早有许多烂了的。”

姜辉说着伸手,手心中攥了一卷兑换券。

县尉叫洪力勇,他没伸手,看着姜辉说:“你们在西市买卖,应该找长安县,恕洪某无能为力。”

“洪县尉,你……”姜辉和好友都愣了,怎么吃饭的时候说什么事情都能解决,真遇到事情了就推诿?

洪力勇拉开新式办公桌的抽屉,从中取出来一摞兑换券,数了数,分出一部分。

他直接抓住姜辉的手,塞进对方袖子中:“你们请吃酒,我算了下,我吃掉的大概有一缗又三百钱,给。”

“洪县尉,你看你,这就远了,何必呢,又不是……”姜辉急了。

洪力勇摆手:“陛下给的好处多,衙门中的衙役努力办事,长安就在陛下眼皮子底下,我家中在城南陛下给了一个院落。

我听说了你们的事情,一直想找机会回请,实在是公务繁忙,正好你来了。

有的事情不能做,免费诉讼,你们就不怕那庄子的人跪在灞水桥头求李东主?”

洪力勇把事情说清楚,自己怕,你们干的事不敢管。

若百姓状告无门,会去跪李易,李易保证会查,被他查出来……

你们还能买通他?宰相和尚书都亲自上门,人家要钱有钱、要势有势。

“可是……”姜辉不甘心,话放出去了,若是不能收拾对方,自己还有何颜面。

“去吧。行事看好了,别连累姜国公。”洪力勇又说一句。

别看他仅仅是个县尉,然,他是万年县的县尉,对朝中的事情知道不少。

国公从一品,却比不了李家庄子的李易,把百姓逼到绝路,他们会去找李易。

第0809章 皆觉无趋帮政忙

“就这个?我是太有闲心了,早知道他们这点本事,我何必费那么大的劲?”

李易知道情况了,有人想冒充受害者,要闹。

结果庄子没有蔬菜了,要等一天,黄瓜和茄子什么的长一长才能摘。

李家庄子合作的大棚的人过去卖菜,对方直接缩了。

“不是我瞧不起他们,是他们没有能让我瞧得起的东西。有能耐你把我李家庄子拉下去。”

李易比姜辉还郁闷,自己为了设计,耗费不少脑细胞,对手咋就那么弱?

不是一个层次的,自己算不算是架大炮打蚊子?

“东主,他们还找了万年县和长安县的人,对方都不答应。此事就这样算了?”宋德继续汇报。

“算了?佳人在等着,算了能行吗?他们不行是他们本事差,他们的思想要不得呀。”

李易摇头,不可能的,我都出手了,对手弱,不代表对手的想法健康。

都不如长孙昕,长孙昕给用辣椒下毒的时候,还懂得控制一下量,本身的目的不是毒死人。

出发点不同,长孙昕要搞事,却不想看到人命。

姜辉是想达到目的,人命没去考虑。

“东主,万年县和长安县的人还不错。”宋德称赞一下,姜辉找谁都不行。

“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他们当然不干了。一旦被查出来问题,官职没了、房子没了,还要被流放。

没意思,派人过去,不要让人发现,最后一次机会,狗急跳墙,晚上派人去破坏大棚。”

李易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别的手段不行了,只能直接上。

最直接的也是最好用的,又最让人不齿的。

医疗行业中有无数人自杀,都是在通过其他手段无法摆平后采取的极端手段。

宋德躬身离去,安排人手。

李易回书房抄书,不再去想姜辉的事情。

……

同样的事情传到了政事堂,以及大唐第一巡查团。

大佬们也满心无奈,姜辉只能用此手段?太下作了。

“李易看样子不用出手了,唉!”毕构一行人跑到政事堂。

他心情不好,李易不动,姜辉自己就把自己给折腾废了。

无非占了点买菜的便宜,几天的蔬菜差价。

他想看的是一场畅快淋漓的斗争,而不是一方自己要进攻,拿不出手段。

“诸位既然来了,帮忙把小事处理一下。”宋璟倒是很高兴。

他让人把一大堆的下面送上来的小问题的上书给搬过来。

大家很多当过宰相的,来,一起给解决掉,自己的政事堂就省了许多心。

他相信几个人不会瞎搞,更不担心对方夺权,都进团儿了,哪还有权可夺。

于是众人一人分了一小摞,拿着笔开始批复,习惯了。

地方官员根本不晓得朝堂上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宰相们游刃有余。

该留在紫薇省的留在紫薇省,该给陛下的写上评语,让陛下有个参考。

大唐第一巡查团的人没有什么私欲,他们的待遇好,包括允许去李家庄子看病。

剩下的是帮着大唐把事情搞好了,再过些日子去地方,把一个地方的州府连根拔了,他们到那里帮忙稳定一下。

“李易果然不同凡响。”宋璟自己也批上书,对李易给出高的评价。

这个团儿好,一群人都能放心,即便陛下看出来笔迹和风格不同,也无所谓。

自己太忙了,找团儿里的人帮一帮还不行?又不是外人。

“小易这次没做好。”卢怀慎惋惜:“小易应该出手的,而不是看着对方,对方手段太差,并未显出来他的能耐。”

卢怀慎家中增加了四个煤油灯和四个暖水瓶,属于大件了。

他认为李易早站出来才对,现在用不着了,李易感觉没帮上忙。

“等明天再看。”姚崇批复的速度快。

什么乱七八糟的要修城墙,不许,你们在江南道修城墙?防备谁?

还有河南道想修水利,登州那里的,扯淡,你靠着海,你修水利要作甚?

都不如说疏通大运河,那样还能给你批一下,连黄河用的。

“张九龄上书要钱,想修码头,哪里的码头……准了。”姚崇说着,同意了。

顺便在后面写评:广州市舶,当以湾中码头为重,连新修之路,通南北之市,行往来便利。

写完,他转给毕构,毕构负责户部,修码头若还要地方出钱,定然劳民伤财。

毕构拿过来看一眼,写:如年前开山建关,陆路畅通,可!

这个就要交给李隆基,让李隆基最后决定,同意,户部就拨钱。

其他人也是拒绝和同意,有的甚至指导一下。

政事堂的日常工作皆如此,除非遇到大事情。

地方想要做什么事情,必须写清楚利弊和投入,有规范的,有的像张九龄,他文采好,就写赋。